【《金剛經》:在浮躁裡,讀懂這十句,人生必定舒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讀懂其中精華十句話,即可讀通此經,開悟人生。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一切諸相都是虛妄不實的,不要執著於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會隨順而變。如果能夠照見各種現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是契合了這個道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並不是說一切相都不存在,而是說一切相都有,但是當實證無相的時候,心不會受其影響而波動。之所以發生影響和波動,是因為考慮到自身的利益,覺得那些人、事、物、環境狀況種種對自己太重要了,和自己的利害、得失有關,所以認為是真實相。
《壇經》里,其中有一個故事最能解釋這句話。一個旗在風中飄動,有的人說是風在動,有人說是旗在動,而六祖說,什麼風和旗都沒有動,而是心在動。風也是相,旗也是相,當旗與風都是相,都是虛妄時,唯一能使旗動的就是心念了。
2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因緣聚合的現象、事物,都不是永恆的,就像夢幻泡,露水閃電一樣,隨瞬即逝,無常變化的。
對於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諸佛菩薩的看法是這樣的,它像閃電,它像露水,它不是真的,存在的時間很短。
我們一個人生活在世間不過幾十年而已,壽命長的,七、八十歲就算是壽命長的,四、五十歲過世的很多,真的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這樣看法就正確,就對了。
3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諸法的實相,不可以用文字語言來描述。佛陀為了引導眾生能夠究竟離苦得樂、到達彼岸。不得不隨順世間言辭習慣,不說而說,所以《金剛經》裡面講:「說法者,無法可說!」所有一切法都是假安立的善巧方便。
用刷碗的例子來比喻,如果把一個油污的碗比作我們眾生的心,那麼佛所說的法就是洗潔精和水。只有用洗潔精和水才能把碗洗徹底洗乾淨,但是一個沾滿了洗潔精的碗絕對不能算一個乾淨的碗,所以還要把洗潔精也沖乾淨,把水也晾乾,然後才能算一個真正乾淨的碗。
同樣當我們通達了某個法的真正意趣之後,不可以對這個法太執著,該舍的時候就要捨棄掉。
然而,如果我們還沒有真正通達的時候,是不是可以隨便捨棄這個法的。
《金剛經》裡面同樣還有一句「知我說法如伐喻者」,就是說,佛所說的這個法呢,就像一個小船,如果你過了河呢,就要果斷地把船捨棄掉,不然帶著船怎麼繼續前進的行程。可是如果你還沒過去這個河,就把這個船給捨棄掉了, 這河可怎麼過呀?
4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謂的佛法,其本性並非實有,如果你有一個佛法的觀念存在,你已經著相了,佛法不一定在佛經上,世間皆是佛法……真正的佛不認為自己是佛,真正的聖人,不認為自己是聖人。
「佛法」即是佛所說的一切教法。這句經文的關鍵在於第二句話「即非佛法」。佛陀教導我們,要看破世間萬物,不要去執著。所謂佛法也是教導我們如何去看破、放下世間萬物的方法。
《金剛經》的根本思想,就是讓我們去掉一切牽掛,放下一切煩惱,達到心靈的絕對清凈安寧,得大解脫。所以最後,我們也不能執著於佛法帶來的種種不可思議。
5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該無任何執著的升起清凈心,真正的清凈心,不是有個光,有個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法。真正的修行,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坦坦然,物來則應,去則不留。
6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如果菩薩在心中還有對自我的執著、對他人的執著、對眾生的執著、對生死的執著,那他就不是菩薩了。
7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一切眾生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我們剛說一聲未來,它已經變成現在了,正說現在的時候,已經變成過去了。
8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八萬四千法門,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參禪也好,修止觀也好,甚至於說修外道也好,以華嚴境界看來,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無有高下的。
9
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對於所做的福報功德,不應因貪求而升起執取之心。有好處,自己並不領受,而迴向給世界一切眾生,願這個世界一切眾生受這個好處,自己並不需要。
10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故名如來。
眾生本具的如來本性,不停住於任何時間和空間而存在,離一切分別妄念,即是如來清凈本性。(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