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常識】過去七佛
在佛教的概念當中,將離我們最為近的7位佛稱之為「過去七佛」,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釋迦牟尼佛,便是這「過去七佛」中最後的一位佛,而在這釋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則是迦葉佛,除此之外的幾位佛,又分別是哪一些呢。
一、毗婆屍佛(Vipayin)
毗婆屍佛據說距今有91劫,在佛教的定義當中,這一劫乃是13億4千萬年,這91劫則是千億餘年,由此可見,這毗婆屍佛的存世時間是極為遙遠的,他在整個「過去七佛」中也是出現的最早的一個。毗婆屍佛在一開始成道之時修有2種觀,一則是安穩觀,一則是出離觀,在其出世之後,曾進行過三次法會,各有十六萬八千聖眾、十六萬聖眾、十萬聖眾前去參加法會。
二、屍棄佛(ikhin)
屍棄佛在「過去七佛」中是第二位佛,人們也習慣性地稱之為「作式佛」等,他所出生時間距今約有31劫,大約是在40多億年,屍棄佛也曾舉辦過3個重大的法會,其中,第一次法會所普度的弟子約有100000多人,第二次所普度的弟子約有80000人,而第三次所普度的弟子約為70000人。在屍棄佛門下,還曾收有弟子阿毗浮、婆婆和侍者忍行。
三、毗捨浮佛(Vivabhu)
毗捨浮佛在「過去七佛」中位列第三,在「莊嚴一千位佛陀」當中,他是最後一位出現的,而在燃燈佛為首的24尊佛當中,毗捨浮佛又是第21位佛,在不同的情況下人們對其定義也不完全一樣。毗捨浮佛本身的寓意是一切自在、一切生等,他曾舉辦過兩次大法會,一次是度化70000余人,另一次是度化60000余人,在他的坐下收有弟子扶游和郁多摩。
四、拘留孫佛(Krakucchand)
拘留孫佛據說是在一棵屍利沙樹下而成道,曾經經受過他的度化的弟子人數達到了40000多人,在相關的典籍中記載:「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馱(即拘留孫)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想必對佛學有所信賴探究的朋友都是清楚的,在《長阿含經》和《維摩詰經》中都可以看到關於他的記載。
五、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
拘那含牟尼佛是「過去七佛」中的第5位佛,於此同時,他也是「賢劫千佛」當中的第2尊大佛。拘那含牟尼佛所出生的地方叫清淨城,在《觀佛三昧海經》中曾記載到:「拘那含牟尼佛放大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長二十由旬,圓光三十由旬,奉身光長四十由旬,光相具足,見此佛者,即得百億諸三昧門,無數陀羅尼。」他是婆羅門種姓的貴族,他所度化的弟子達到了30000多人。
六、迦葉佛(Kayapa)
迦葉佛對於人們而言,算是比較熟悉的,在「過去七佛」中他是第六位。據說,迦葉佛之所以會在人間行走,就是為了等待釋迦摩尼佛的成佛,為此,他也被人稱之是釋迦牟尼的前世之師。迦葉佛總是會騎著一頭獅子游走,他所舉辦過的法會,記載在冊的就一次,相傳參加的弟子達到了20000人,其中最為出名的弟子就是提捨和婆羅婆。
七、釋迦牟尼佛(ākyamuni)、
釋迦牟尼佛是「過去七佛」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也是大多數人最為熟悉的一尊佛。他在成佛之前原本是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後來因為戰爭帶來的滅族威脅,以及他本人對於當時的婆羅門教極為不滿,於是便選擇了出家修道,放棄了自己的王族身份,最後在菩提樹下成佛。相傳,釋迦牟尼的親傳弟子有500人,對後世佛教的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