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佛學交流網站

【佛學常識】 佛教三藏十二部是指什麼

【佛學常識】 佛教三藏十二部是指什麼

佛教經典有「三藏十二部」。

「三藏」是指佛教的經、律、論三藏。

「十二部」是指「三藏」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別。即長行、重頌、諷頌、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

經、律、論三藏:

【經藏】音譯素怛纜藏、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即指佛所說之法理紀錄下來匯集而成的經典和佛陀教說之要義,皆屬於經部。

【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佛所制定之律儀,皆屬於律部類。

【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阿毗曇藏,意譯作對法藏。對佛典經義加以細分與詳解,屬於稱論部。

「十二部」:

「十二部」是佛教經典按照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聖教、十二分經。即:即長行、應頌、記莂、孤起、自說、因緣、譬喻、本生、本事、方廣、希法、論議。

一、長行。長行又作契經,音譯修多羅,即契於理契於機之佛教經典。以文字直接記載佛陀之教說。

二、應頌。與契經相應,即以偈頌重復闡釋契經所說之教法,故亦稱重頌。這是從梵文、巴利文沿襲而來的文體,一般稱為偈頌。

三、記莂。記莂又作授記。本為教義之說,後來特指佛陀對修行者之未來修證果位所作的印記。

四、諷頌,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頌來記載佛陀之教說。與應頌不同者,應頌是重述長行文中之義,諷頌則以頌文頌出教義,故稱孤起。

五、自說。佛陀未待他人問法或者無請問佛法者,而佛自行開示教說的經文。如《阿彌陀經》,名「自說經」。

六、因緣。記載見佛聞法或佛說法教化之因緣,如諸經之序品。這是有關該經在甚麼情況下,為解決甚麼問題,對甚麼人而說的等等記述。

七、譬喻。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開悟的經文。如《法華經》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八、本事。佛經中所記載的有關佛講述某菩薩或眾生過去世所作所為的種種因緣事業,此類即稱為本事經。如《法華經》中的「藥王菩薩品」即是其例。

九、本生。記載佛陀前生行持之種種大悲行。

十、方廣。指廣大深奧之教義的經文。如《華嚴經》。《菩薩地持經》卷三雲:「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余十一部,是聲聞藏。」

十一、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記載佛陀及諸弟子希有之事。如經中說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名「未曾有經」。

十二、論議。論議是佛法經典的主要形式之一,即「以理論議,明辯法相。」如佛為聲聞乘說「苦集滅道」四聖諦之義理。在文體上顯示為「一問一答」或「直發精義」兩種。

為了方便後人記憶這十二部經的名稱,古人將十二部經編成了一首偈頌:

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

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

論議共成十二部,詳如大論三十三。(轉載)

評論

評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