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佛法僧三寶。即供養十方如來。是福慧雙修菩薩。功德無量不可思議!】

0
992

【供養佛法僧三寶。即供養十方如來。
是福慧雙修菩薩。功德無量不可思議!】

一、【您知道吃飯時念《供養偈》
的意義為何嗎?】
【問】:
在寺院用齋前。念的是什麼?
有什麼用意?
【答】:
平常在寺院用早、午齋之前……
會念《供養偈》:
「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
供養一切眾生。」
這是表示當我們進食時。
首先要想到並感恩佛、法、僧三寶。
碗中的食物只是象徵。
主要是以自己虔敬的身心作為供養。
表達對《三寳的恭敬與感恩》。
而《供養一切眾生是為了報恩》。
警策自己精進用功。
以報答信施們供養、佈施飲食。
《結齋偈》:
用完齋以後。念的四句偈是:
「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意思是:
當我吃完飯時。祝願一切眾生。
也都修行供養。具足一切佛法。
將來必定成佛。
我們祈願眾生成佛的同時。
表示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求。
是將心量擴大到祝福一切眾生。
從佛法中獲得利益。
把供養的功德迴向三寶和眾生。
是將自己的所有……
轉變為十方大眾共享的利益。
也是淡化自我消融自我的訓練。
因此。在早、午齋的供養中……
體悟無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
是佛教徒每天都可以實踐的修行功課。

二、【爲何供養了僧人。僧人卻不言感謝?當說:「辛苦了」—-方具福德。】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種福田。
就猶如我們有種子。但沒有田地可種。
就沒有糧食吃。
我們施捨的善根猶如種子。
而弘法利生的僧人。
就是我們播種善根的福田。
他能把我們有限的福報。
變爲無限的福海。
可是。現在世間有些人……
對供養僧衆有很多知見上的誤區—-
或者有些人雖然對寺院或僧衆。
做了一些供養後。
會產生很大的傲慢心等不淨念頭。
很容易種下惡業。
施主所思若不淨。雖行善法亦罪惡。

【佛法故事之一】:
在明朝《憨山大師》少年的時候。
有次。他在家門口偶然看見幾位腳僧。
行腳僧來到樹下。
然後向他母親問訊化齋。
母親忙着去烹茶燒飯。
對僧衆非常恭敬。
行腳僧吃過齋飯後。挑起擔物。
舉起一隻手向他母親致謝。
母親見了急忙避開。
恭敬地對僧衆說:
「勿謝!」僧衆便徑直上路去了。
當行腳僧去遠後。
他不解地問母親:
「僧衆如何如此無禮。
吃了齋飯也不說一句感謝的話?」
母親解釋說:
「僧衆要是感謝我們。
我們就求不到福了。」
聽了母親的話。他心裏暗自想:
「這樣看來。僧衆的確是人間……
最高尚最偉大的人了!」
從這以後。便時刻發心想出家修行。

【佛法故事之二】:
南北朝的《僧稠大師》。
有一天。齊國的文宣帝特地來拜訪他。
他卻坐着不肯到門外迎接。
弟子們就對他說:
「今天來的是皇帝。
請師父屈駕到門外去迎接一下吧!」
僧稠大師仍然坐着。連動都不動一下。
齊文宣帝並不因此而責怪僧稠大師。
皇帝走了以後。
僧稠大師說:
「並不是我喜歡在皇帝面前擺架子。
不去迎接他。因爲過去在佛陀時代。
有一位賓頭盧頗羅墮尊者。
就因爲到門外七步去迎接優填王。
致使優填王失國七年。才又恢復王位。
我身爲人天師範。
我不願出去迎接齊文宣帝。
而使他損了福德。
我坐在這裏。祈求他國基鞏固。
對他已經是太尊敬了!」
現在的泰國。不管你身份如何?
只要出家披上袈裟。雖是國王將相。
也要對你頂禮致敬。
同樣的。假如地位尊貴如僧皇的出家人。
只要脫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樣了。
從僧稠大師不迎接帝王的典故。
及佛教國家信徒恭敬三寶的行爲看來。
我們在家學佛的居士。
也就不可!不能要求!
出家人對我們的禮敬了!

【佛法故事之三】:
武帝問《誌公禪師》:
「人用錢米。供佛齋僧。功德如何?」
誌公說:
「其福甚大不可量。
若人有此信向自有無量功德。
經云:
『供佛又禮拜。福等虛空無比量。
齋僧復施。如同行路著腳跟。
譬如耕種田園一般。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然雖如是。全要後代修行人脫俗離塵。
守戒清淨。剃除鬚髮。不離寺院道場。
參求明師。勇猛精進。明心見性。
宏法度人。接引後來。報佛恩德。
若有如是僧道。應受人間供養。
所以捨財施主要信心不退。切莫生疑。
異日有因緣。亦同得此道也。
【又問】:
「布施僧人袈裟戒衣、鐘鼓法器者。
其福如何?」
【答曰】:
「施袈裟者。七世不脫人身。
捨戒衣者。生生世世飽暖。
捨鐘鼓法器者。出世爲人。
音聲響亮。得好名聲之報也。
捨鞋襪者。再生不用入廚房。有人奉事。
捨草鞋者。出路有人扶助不經險隘。」
【註】:
【出家人受供時。當如何?】
受供時持心、善攝其心而默聲。
此為最無上之受供。施主得最大福。
次者。出家人則予敬福語。
供者亦得福。
出家人若受供時……
不得說:
「感謝」、「謝謝」等之謝語。
若出家人向施供者說:
「感謝」、「謝謝」等之謝語。
施供者已無此福矣!
出家人可說:
「辛苦了」—-施供者仍具福。

三、【供養誰功德大 To Whom We Make Offerings Ensues the Greatest Merit】
對佛、法、僧三寶所造的惡業。
是一切惡業中最大的。
而且大多數是現世現報。
假設今生沒有報。
它是順次生受業。
死後必定立即報。
If one’s misdeeds involve the Three Jewels — the Buddha, the Dharma, and the Sangha— those misdeeds are the gravest and usually bear results in this very lifetime. Even if the results do not ripen in this life, they will definitely mature in the next lifetime after death.
相反。供養三寶。
哪怕只是少量供養。
也會培植廣大福德。
Likewise, making offerings to the Three Jewels, even a little bit, will cultivate vast merit as well.
特別是。與供養佛陀、佛法相比。
供養僧寶的功德更大。
因為僧寶總集了三寶。
Moreover, compared with making offerings to the Buddha and the Dharma, the merit of offering to the Sangha is even greater, since the Sangha is the collective embodiment of the Three Jewels.
如果供養佛像、舍利塔等。
雖有供養的功德。
但沒有享用的功德。
而供養僧寶。
既有供養的功德。也有享用的功德。
If we make offerings to Buddha statues, relic stupas, and so forth, we accumulate the merit of offering but lack the merit of enjoying, whereas offering to the Sangha creates not only the merit of offering but also the merit of enjoying.
哪怕是供養微薄的資具、
食用的一口食物。
基本上今生就會成熟果報。
Even if the offering is a modest sum of money, or simple tools, or one bite of food, the effects will basically ripen in this very lifetime.
而且。並不是今生受報後就完結了。
直至成佛、證悟之前。
一直會出生廣大的果。
Moreover, the merit will not exhaust after it ripens in this life but will keep engendering vast fruits until one reaches buddhahood or full enlightenment.
僧寶是積福的圓滿福田。
若能將自己所擁有的財物供養。
哪怕只有一點點。
也有意想不到的功德利益。
The Jewel of the Sangha is the perfect field for accumulating merit. If you are able to offer your possessions, even a little, you can expect unexpectedly vast merit and benefit.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