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佛學交流網站

【我們在念菩薩,菩薩在念誰?】   夢參老和尚開示:    反聞自性,誰是我?我是誰?

【我們在念菩薩,菩薩在念誰?】

夢參老和尚開示:

反聞自性,誰是我?我是誰?-

金剛經教會我們什麼?教我們不要執著。但是我們的心,非要執著不可,特別怪。例如:有幾個問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叫你不要生心,叫你不執著。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你心還能生嗎?那就叫無生,就是讓你不生,無生才無滅。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生。

不著色生心,不著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什麼都不執著了,這個心還怎么生?這是指妄心。待在禪堂裡,班首師父經常給大家講開示?“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我們狂妄的心,一時不停,總是要攀緣,要有點執著,當你一切都無所住的時候而生其心,就告訴你不生心,不用文字言說,不要瞎想,就這麼句話。

在禪堂用功的時候,一進禪堂,維那師告訴你:身心放下。當要做功夫的時候,香板一打,讓你放下,什麼都不要執著。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既然是無住了,心不生了,這叫無生,無生也就無滅。因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告訴你,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沒有,你解釋什麼呢?越多解釋你越生心,這是虛妄的心。

咱們眾生心就是放不下,特別在禪堂用功,告訴你了這是選佛場。怎麼樣能成佛?心空及第歸。你必須得先把心空掉,但是眾生心,總要撈摸點東西,總要執著點東西,你給他把境奪了,金剛經說奪境,一切境都給它消滅掉,不奪境你心生不起來了,就是讓你不生,越解釋多了就越糊塗,禪門一支香,這柱香點起,在那一坐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但有言說,都無實意,是滅斷言說的。

第一句話,請諸位師父參話頭,參過沒有?當你沒說話,前頭是什麼?話頭。當你一說出就是話尾巴了,就不是話頭了,還什麼話頭呢?參話頭就是讓你達到無言說,當你沒說話的前頭,你參,是什麼?這是機鋒。

當你說出來,就沒有實義了。你參話頭是什麼?就要你不生心不動念,一起念一生心就不是話頭了,一生心就動念了,就是話尾巴了,那還叫什麼話頭呢?就像我們另一種說法也是跟這個意義是一樣的:父母未生之前的,誰是我?就是我爸爸我媽媽沒生我之前,我在哪裡啊?這是第一個參的。生我之後我是誰?你有這個肉體了,受了生之後了,我在哪裡啊?我到底是誰?誰是我?我是誰?

因此,金剛經啟示什麼?讓你是離言說,不要起心動念,言語道斷。言語這條道路,斷絕了。心行處滅,心裡的思想,心識的運轉沒有了,滅就是沒有了。

要糾正一個什麼東西,古人告訴我們:越描越黑。你不說還好一點,越說是非越多,給他截止不說了,沒有了。所以咱這修禪的人言語道斷,離開語言,心行處滅,心什麼思想都沒有,心的運動停下來了,沒有心。

生住異滅四相:沒有生相,一切事物生起,這是生相,生而後住,生來就住。舉個例:當我們生下來就住世了,從不會說話到漸漸會說話,會運動了,要生活,得學本事,那你在住世的時候必須得學。要住,要生存。在住的時候起變異,從生下來隨時在變,一歲變到十歲,十歲變到二十歲,這個變異過程就是生成過程。

你生了之後就是在向滅了走,生住異滅四相是輪流的,沒有一刻停的。生時候,願他快點長大,大的時候漸漸就快老了,老了完了就死了。生、住、異、滅循環。什麼是生、住、異、滅相?每個人受的、想的一切事物,寺廟每天都在變,往什麼地方變呢?往了滅了變,到最後消失掉。

地球儘管它多少億萬萬年,它每天都在變,沒有一時刻停,這就是異相了。這個住相是沒有的,看著是住,哪有住相?它不停地演變,從住到異了,必須都用顯現變,十歲孩子絕不是大人,它就變了。

那就叫異,異是變化的意思,兩歲它不停留,它變三十,三十變四十,變完了它消失了,就產生意外,不讓這個規矩循環。有沒有兩歲死的?有沒有十幾歲死的?四相隨時變化的,不是固定的,循著一切事物它的成長到它的變壞,就要你認識到一切事物都在演變當中,沒有固定的。

生滅,生滅法中間加住相異相其實就是生滅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那生滅滅己呢?寂滅為樂,就是佛教授我們的,這樣來理解就對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樣能達到無生的境界呢?諸法不住,沒有體性的,一切都無住,你這個心怎么生?心不生,種種法沒有;心生,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

這本來是在教你的時候跟你說明,對我們參禪的道友可不要說明,為什麼?讓你參,都跟你說明白了,你參什麼?你就不參了。參就是不懂父母未生我的時候,那時候我在哪裡?生下我來我又是誰呢?這些個問題是讓你參的,參明白了,這叫開悟。

但是這個歷程可能是三年五載,可能是三二十年,你要明白了,就叫開悟了。就要你明白那個沒說話前頭誰是我,叫你破我執,在教下講不要執著,沒有我,就這麼個意思。所以就是參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生了我之後我又是誰,這就是要你參的,說破了還參什麼?

所以參話頭,乃至寫個參話頭,這個已經話尾巴了,不是話頭了。有語言有文字都不是話頭,沒有說話以前,你參:“是什麼?”這才叫做參話頭。

要跟你說出來那還有什麼意思?那還參什麼?簡單說:沒有說話以前,什麼都沒有。因此,一切眾生他不理解,非要找一個明白,越明白越糊塗,明白得越多糊塗越大。舉個故事:

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到寺廟裡頭來逛廟。蘇東坡到觀音菩薩塑像前看到觀音菩薩拿個念珠。

問佛印禪師:觀世音菩薩塑個念珠,觀世音菩薩念誰?

佛印禪師說: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就迷惑了,說:觀世音菩薩拿念珠念“觀世音菩薩”,還要計數?佛印禪師你給我解釋、解釋。

佛印禪師說:這是你自己的事,你參去吧!我不給你解釋。

兩人繼續在廟裡頭逛,出了廟了。

蘇東坡跟佛印禪師說:不要你說,我明白了。

佛印禪師問他說:你明白了什麼?

求人不如求己呀!

就是觀音菩薩拿念珠,觀音菩薩說求人不如求己,這就是讓你反聞聞自性。

楞嚴經上說“反聞聞自性”,所以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得聞如來如是章句,生實信否?”佛你說這句話,這種教導,眾生能信嗎?

這種道理甚深難得理解。為什麼?無相法門,叫你心什麼都不住,乃至布施不要執著相,就是平等了。

對一切眾生如佛想,普見一切眾生都把他當成佛,見眾生不見眾生相,見眾生的法身,所以你布施時候你不執著錢的數字多少,也不要執著老和尚當供養,小和尚沒修行我就不供養,這就叫執著,不平等。平等供養,對一切眾生平等。

平等,這佛指的是:“見性成佛”。見到法身,你對一切眾生都把他看成佛,這就是我們要學的甚深般若波羅蜜。

~轉載

評論

評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