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的頂戴之物】
佛教中有兩位眾所皆知的大菩薩,一位是大慈大悲廣大靈感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另一位是大喜大捨廣行普濟的大勢至菩薩。乃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左右二脅士,常住西方淨土,輔翼阿彌陀佛,教導清淨大海眾菩薩與諸上善人。世人凡是有供奉阿彌陀佛聖像的,都離不了觀世音和大勢至二位大菩薩的聖像,稱為西方三聖。
我們往上看去,阿彌陀佛在中,觀世音在東,大勢至在西;由阿彌陀佛所站的位置來說,觀世音在左,大勢至在右,故又謂之左右二脅士。
「慈悲喜捨」是佛教的「四無量心」。就表法而言,觀世音代表佛教的「慈悲」,大勢至則代表佛教的「喜捨」。
●觀世音菩薩頂戴「彌陀」,以報「師長恩」,表「慈悲」
觀世音菩薩,頭頂上頂戴著一尊阿彌陀佛的聖像。原來,久遠劫以前,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弟子,當時菩薩曾經發了大願:「盡我形壽,遍度一切眾生,若有一眾生未得度者,我誓願不成正覺。若我於眾生未度盡之時,捨棄此宏誓者,則腦裂千片。」(菩薩誓願,深廣無邊)
觀世音菩薩發此誓願後,悲智雙運、專心致力度化眾生;經無數劫,所度眾生如恆河沙數之多。但是菩薩見娑婆世界仍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還在起惑造業,一再輪迴生死無有出期,因而心生煩惱,萌生退悔之意:
「眾生的痛苦是與生俱來的,娑婆世界既然存在,眾生的痛苦又如何能滅除呢?如何才能度盡眾生?過去自己所發的誓願只是徒增煩惱,對眾生並無實質利益,既然是無益之行又何必堅持?」
當菩薩起了退轉心,先前所發誓願─「腦裂千片」之相頓然現前。
此刻,阿彌陀佛及時現身,發廣大慈悲音聲向菩薩道:「善哉觀世音!宏誓不可棄,棄之為大惡,昔所造諸善,一切皆成妄。汝但勤精進,誓願必成就。三世共十方,一切佛菩薩,必定加護汝,助汝功成就。」說罷,阿彌陀佛又道一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觀世音菩薩聞此真言,即發無上菩提心,開啟大智慧,發大勇猛精進心,堅持誓願永不退轉。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於是得以成就。
此後,觀世音菩薩頭頂上便「頂戴」著阿彌陀佛聖像,提醒自己二六時中不退菩薩道,「奉行」阿彌陀佛教敕,不棄宏誓,但勤精進,誓願必成。(頂戴奉行,生生不退)
●大勢至菩薩頂戴「寶瓶」,以報「父母恩」,表「喜捨」
大勢至菩薩頭頂有一寶瓶,和觀音菩薩的頭頂化佛不一樣,這寶瓶盛(ㄔㄥˊ)諸光明,普現佛事。又稱為「無邊光菩薩」,祂的身光,能照見十方世界,且每一個毛孔的光,都能照見十方世界。那祂又何必在頭上頂了個寶瓶子,瓶中裝光明現佛事呢?
這有一個大原因,原來寶瓶裡,最初不是盛著光明,而是盛祂父母的遺骨。祂聽見阿彌陀佛說,父母的恩德最重難報,當兒女的若想報答父母恩,必須自己修行辦道,把父母度脫三界,方能報之。
大勢至菩薩最初發心修道之時,父母早已棄世,若是父母在世,他還可以勸導父母信佛修行,使父母了脫三界;他想起這是最大的遺憾,他要怎樣才能報答父母恩呢?於是將他父母的遺骨,用瓶子盛起來,頂在自己的頭上來修行辦道,並將功德時時回向父母,祈求三寶加被父母能夠早日得道,超出三界。
當時大勢至菩薩初發心出家,還是個凡夫,他父母的遺骨亦是凡夫的骨頭,因為大勢至菩薩勇猛精進辦道之故,最後轉凡成聖,成了大菩薩,依舊日日修行辦道,回向父母;因此那瓶子裡面所盛父母的遺骨,亦起了變化。本來頭頂的只是個平凡的瓶子,剎那化成寶瓶;而父母的遺骨,本是凡夫之骨,剎那間也化為一片光明。由於大勢至菩薩證得菩薩果位,能運用種種神通利益眾生,寶瓶中父母的遺骨,亦化為光明,普現佛事而利益眾生。
~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