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佛學交流網站

【陷入「情緒」的輪迴怎麼辦?】

【陷入「情緒」的輪迴怎麼辦?】

■慧律法師

如果我們的思緒總是這樣的顛三倒四,一直在輪迴之中,那麼如何能脫離這個圈子呢?

●觀照一切法畢竟空寂
多觀照,雖然我們常常在境界中迷失,常常落入重複的痛苦煩惱、重複的情緒輪迴之中,但是我們不要怕失敗,怕的是你沒有耐心,想放棄!

我們學佛就是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儒家講:「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學佛也是一樣,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薩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今天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是經過無量劫的痛苦挫折,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如今才能開悟,見性成佛,因此我們不要怕失敗,能夠在失敗中記取教訓,我們就能更進一步。能夠承受失敗挫折的人,成功就離他不遠了。

因此我們要多觀照,觀照一切法都是空性,觀照一切法都不可得,觀照一切法畢竟空寂,當下就是清淨的本性,否則永遠不得解脫。

你今天雖然想盡辦法要離開痛苦與煩惱,但如果你不明心性,那麼明天依然在掙扎之中。

●用真心,全盤放下
你用的是錯誤的心,你今天不悟,明天還是不悟;後天不悟,明年還是不悟啊!你如果不能當下明白自己的心性,想要期待明天會更好,認為我的未來不是夢,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不悟,那你不是「如果還有明天」,而是「我倆沒有明天。」 你的未來依舊是個顛倒夢想,明天也不可能會更好。何以故?因為「我還是原來的我」啊!

如果你懂得師父的開示,不再錯用心,知道我們現在用的是真心,全盤放下,那麼無量的虛空就是你的生命,你的生命就與整個宇宙相配合。

為甚麼呢?因為無相就是整個生命。將你整個的生命,透過無相展現出來的就是無量的慈悲,無量的歡喜。

人家罵你,如如不動;人家碰你,如如不動;人家布施金錢給你,如如不動;人家幾千萬給你,你仍然一覺到天明;你損失了三百萬,你還是一覺到天明。你不用這一顆本性的清淨心、平等心、歡喜心,那你要用甚麼心來修行呢?

所以你今天的重複,都還是輪迴相。輪迴,就是你最後的答案。念頭的轉換,就叫做輪迴;情緒有高低潮,也叫作輪迴。我們要是沒有這些多餘的情緒和觀念,生死輪轉在一念之間,就解決了。

所以說要學習放下,學習寬恕,學習慈悲,擁有佛菩薩的般若智慧。

●不要抗拒境界,一切境界來自你心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大徹大悟,有「如如不動,不取一相」的心境,但至少我們有在進步。你要永遠記住一句話:「不要抗拒境界」,因為一切的境界都是你的心,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

對眾生好,就是對自己好。如果你能永遠的寬恕眾生,你的心境就一天一天的在進步。

你動一個念頭去排斥眾生或傷害眾生,那就傷害了你的法身慧命,破壞了你的清淨心。眾生還未被傷害,你就先傷害了你自己的慈悲心,失去了寂靜安祥。你動一個念頭生氣,對方還不知道,你的內心就已經先染污了。

所以永遠要有慈悲喜捨的念頭,因為一切的生命,一切的生活,都是在你的一念之間。

其實,我們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我們可以不必讓自己過那種痛苦煩惱的生活。如此,慢慢地迴光返照,煩惱就會減少。你也不用掙扎,該來的,你還是跑不掉。

讀書也是一樣,你以前不用功,該被當掉的,煩惱也沒用,因果就是如此。因此多餘的煩惱和妄想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當下,保持現前一念清淨心。

●因地上的觀照,重在起心動念
「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我們不要在果上打轉,而要在因地裡觀照。在因地修行,就是要注意不要再去造惡,起壞的念頭;而在果地的覺悟過程當中如有業報現前時,就要利用淨土法門。當我們的果報、痛苦現前時,因為恐懼感,拼命地念佛,這也可以得救。

所以,《觀無量壽經》講:雖是五逆十惡的大惡人,一念懺悔,念佛求生西方,也可得救,這是因為恐懼下地獄的緣故。大善的人更可以得救,依循著信願和淨念,往生極樂世界。最怕的就是雖有行善,但對淨土沒有信心的人,就像是掛在半空中,總是認為:「我有做善事啊!我心好就好了,我又沒有做壞事啊!」這就不能往生了。

所以大惡的人,地獄相現前,如果知道恐懼,又有福報遇到善知識,叫他懺悔發願,求生淨土。他這時知道因果跑不掉了,拼命地念佛,那就還有救。

●「無相」的心地功夫,即無所執著
最怕的就是那種懂一半的,說懂嘛他又不懂,說不懂他又喳喳叫,喜歡跟人家開示,可是卻專門說給小姐聽,偏不說給男生聽。

跑去女生宿舍等,而且又不是每個女生都講,都專門講給漂亮的女生聽。人家跟他說:「師兄,你幫我開示一下 」。 他回答:「哎!你這麼醜,我不說給你聽。 」分別心很重。

眾生都是這樣的,取捨相,心不能如大地一樣平等包容,萬善就不能集中。如果我們有心地的功夫,那麼一切法都可以建立,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就。所謂心地功夫就是「無相」,「無相」就是無所執著。

●迴光返照,放下輪迴相
譬如有人心情不好來見師父,師父就告訴他:「你不要怪別人,要怪自己沒有福報,要迴光返照,放下自己的看法,期待別人給你安慰是沒有用的;如果你有智慧,現在就放下,與其讓人家同情你,不如解脫自己 。」

就好像女孩子,內心裡面有痛苦煩惱,需要人家安慰:「你不要哭啊!我明天買一杯木瓜牛奶給你喝,帶你去看電影哦!」到最後破涕為笑,就是這樣,需要人家安慰。但是明天,她仍然會發作,會發神經,那你又再安慰她,這就叫作輪迴相。

總是需要用安慰來解決煩惱,需要以外在的條件來愉悅她的心情。明明我們可以用智慧去觀照,契入空性的思想,可是她需要人家的安慰,去解決內心的煩惱,那麼就變成了重複。

因此我們的生命就是一種重複,沒有甚麼意義,生命變成一種習慣性的重複,那活著還有甚麼意義呢?生命有甚麼目標呢?也不曉得。

●觀照無常,放下得失心
女孩子喜歡每天穿得漂漂亮亮的,單為了這個頭髮就花盡了心思,忙得不得了。到後來還是紅顏會老,人比花黃,還是要死,都是一樣的。她不了解,不能把生命拉長,再觀照這每一個動點上的無常性:如果你能了解生命是每分每秒都在變化,那就對這個世間,也無所謂的得與失的觀念了。

失去的東西會得,得到的東西也會失。感情上的執著也是這樣,人家離開你,不要怪別人啊!我們要自我檢討。縱使擁有萬貫的家財,內心裡面要常想:這些都是短暫的,都不是永恆的。

自古以來,那個皇帝不死?那個總統不死?昔日的英雄美人於今何在?都是一樣的!到最後都是一抔黃土,沒甚麼。

慢慢、慢慢地,去觀照這個無常,就能對金錢、名利、得失的觀念,漸漸放得下。

雖然我們對無常性,會有那麼一點體驗,可是我們的習氣很重,我們的習氣常常作為我們的主人。剛開始我們造了習慣,後來習慣成了我們的主人,受它的主宰,我們控制不住自己。

不斷地輪迴、重複我們的錯誤和痛苦。所以說,斷習氣很困難,需要時間和耐性。禪宗裡面講:「若論修行本來易,欲除妄想真個難。」 若論修行,本來是很簡單的,但要除去妄想就沒那麼容易了。

●把握現前一念清淨心,直下承擔
所以,就如同一開始我們所提到的,要給你們甚麼鼓勵呢?除了要隨時保持覺悟觀照的心,慈悲歡喜的心之外,還要有長遠心。不要怕挫折痛苦,只要你對佛法有肯定、有信心,知道這條路是不會錯的。那麼自然就可以「蝦米攏嘸驚,向前走!」

其實話說回來,這個「長遠心」的觀念也要放下。因為如果你真的對菩提自性有所了解,具有大般若智慧的話,所有時間、空間的假設性,都是多餘的。你只要把握現前一念清淨心,直下承擔,那麼當下就是,一切現成。

~轉載

評論

評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