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意評判別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達真堪布
我曾經說過:“修行就是以智慧給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無論是看人,還是看事,都要學會換角度。這樣,你最討厭的人,也會變成最可愛的人;你最煩惱的事,也會變成最快樂的事。這就是修行。”
第二章 人往低處走
01
不要隨意評判別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佛法,就像面鏡子,應該拿來照自己,不應該用來照別人。你認為的“好”,不一定是好;你認為的“不好”,不一定是不好。所以不要去找別人的毛病,不要去評判別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因為你沒有他心通,不知道他人的發心和動機,所以不知道他人是善人還是惡人,不知道他人所做的一切是善還是惡。
善惡不是在表面上、形式上,而是在心裡。如果我們盲目地去判斷別人,議論別人,評價別人,很容易造業。我們一生中經常就是這樣造業的,而且還渾然不知。
很多人特別喜歡評價別人,評說他人做得對還是不對。這是人性最大的弱點,是宿世的業障,也是生生世世積累的惡習。
02
“不讚不謗一切人”
藏地有一句諺語:“賊和佛,無法能夠了知在何處。”我們很難知道盜賊在何處,在表面上也看不出來;我們也不知道佛在何處,在人群裡也很難辨認出來。佛菩薩為了度化豬、雞、貓、狗、蟑螂、蒼蠅、蚊子等眾生,就會化現與它們相同的形象。若要度化人也是一樣,可能會以男女老少,行善或造惡等各種形象出現,所以很難分辨。
不要輕易說別人的過患,說別人的是非。
現在,我們無法判斷、知曉他人的內心,然後還說這個人如何、那個人如何……我每聽到這些,都會發自內心地可憐這樣的人。
在沒有意義的情況下,佛也不可能輕易說別人。評判他人的是非、好壞、長短,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得不到任何暫時或究竟的利益,為什麼還要去說呢?
若是他人有功德,你再怎樣誹謗他也沒有用,他人不會因為你的誹謗而墮落;若是他人沒有功德,你再怎樣讚歎也沒有用,他人也不會因為你的讚歎而上升。
華智仁波切對我們的忠告是“不讚不謗一切人”,就是在不瞭解,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不讚嘆,也不誹謗任何眾生。這是我們做人應遵循的原則。
03
觀察他人的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
我無數次地說過,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與行為。要將佛法當鏡子,但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別人。但人性中有一個不好的習氣就是我們習慣於將目光向外,去看他人的缺點與過失。
其實,無論我們自認為修行有多麼好,依然有很多壞的習慣與習氣。我們畢竟還是凡夫,所以無法確定自己所看到的在他人身上所顯現的善與惡、對與錯,到底是發自內心的,還是表面上的;是因緣果報還是業障煩惱。如果我們只是根據自己的標準與喜好,去妄加觀察、評論、修正甚至指責他人的過失,是極容易造業的。
實際上,觀察、評論他人的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
眼睛沒有錯,外境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心。當我們能夠看到他人的所謂的缺點與過失的時候,說明我們的心與行為已經不純正了。這是我們自己的業障,就像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髒臉一樣。
所以我們要養成一種良好的品質,善於去觀察、發現、欣賞生活與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後將之變為一種習慣。這樣我們在思想與行為上才能逐漸變得高尚與純粹,這樣才能真正與佛法相應。
節錄自達真堪布《人生沒有彩排》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