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佛學交流網站

佛教如何看待鬼月

佛教如何看待鬼月

農歷七月,很多人認為是諸事不宜的鬼月,不能結婚、不能去海邊戲水、不能住院開刀,甚至吹口哨也會招引眾生,充滿種種怪力亂神的說法。但對佛教來說,這個月份是 歡喜月、吉祥月。

歡喜月、吉祥月、教孝月

由於佛陀時代的印度夏天是雨季,不便外出托鉢,所以佛陀制訂三個月的「結夏安居」,制定自四月十五日結夏,至七月十六日天亮後解夏,於此期間,僧眾必須安住一處不外出。佛陀在解夏日看到僧人精進修行而有成果,因此非常歡喜,因而解夏日便名為「佛歡喜日」,七月也名為「歡喜月」。護法龍天見到僧眾修行有成,皆大歡喜,因此帶來吉慶,消除人間災難,所以七月也是「吉祥月」。

佛教沒有七月鬼門開的說法,漢民族在中元節祭祀祖先,是對祖先感恩的表現,而佛教的盂蘭盆節也是孝順父母的表徵,所以現代佛教徒也稱農歷七月為「教孝月」。但是佛教在農歷七月舉行許多超度法會,讓社會大眾共同來參與正信而莊嚴的法會。

以佛法共修超度眾生

民俗對普度的觀念是安撫無主孤魂,而佛教則不只用佛法來開導淪為鬼道的怨親亡靈,讓其心開意解,度脫苦趣;更進一步將超度的意義放大,希望六道眾生都來修學佛法,普及一切有情。舉辦法會最重要的目的是,鼓勵大眾一同來共修,在法會莊嚴清涼的氣氛中,淨化身心。

摘錄自 | 法鼓山齋明寺

評論

評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