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風險太大

0
1251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風險太大

宏海法師

為何而來

作為凡夫的我們,在這樣一個普遍都向下沉淪的娑婆世界裡,實在是舉步維艱。所有的環境,一切的境遇,總是在刺激我們盡情地造輪迴惡因。然而,我們今生有幸成為佛弟子了,那首先就是要通過大量的的聞思來培養樹立對佛法的正知正見。作為佛弟子,我們有機會聽聞正法,這樣的聞法功德堪比世間任何一種利益。所以說既然已有了這樣殊勝的聞思因緣,要想法上獲得真實的功德利益,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個正在確的聞思學修佛法的心態。你要想明白你為什麼要聽,聽了有什麼用。也就是說為了你的法身慧命,你把它提到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高度上重視起來。我們世間上一個小學還要好幾個家長圍著一個孩子天天上學放學接送,又是補課又是課外輔導班等等不易的付出,更何況你修的這是出世間的解脫大法。所以如果你認識上沒有這個高度的話,在聞思上你是堅持不了幾次的。

依法不依人

聞思佛法你還要樹立最基本的一個觀點就是「依法不依人」。大家在各種因緣際會下,我在這兒講你在這兒聽,那你聽的時候呢,不要「以人為本」,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們來聽法呢,一定要鎖定和聚焦在「法」上面,不能建立在「人」上面,否則時間稍微久一些就會退失信心的,明白嗎?這是涉及到大家的法身慧命的原則性的問題,你要一定要有這樣的知見,這個非常重要!

現實中的確是這樣,在我們漢傳佛教的禪宗來講,有祖師出現的時候佛法就盛,沒有祖師出現了,好像就現衰相,所以普遍來說還是「以人為本」。佛早知道我們在學佛過程中會產生哪些流弊,告誡我們要「以戒為師」、「依法不依人」來開展修行。就是佛法學修過程中要相信、依靠正法或真理,而不能依靠某個人的名聲、地位、影響力的大小等等。要善於觀察此人所說的話是否符合佛法經典裡面的內容,是否和祖師大德所講的一致,符合就可以相信;如果發現其知見與佛法有所不符,則無論對方名聲或影響力再大或怎麼樣也不能盲目聽隨。所以你「依人」這裡邊的風險太大,並且這個風險你自己是沒有能力掌控的。

現實中,我們現在很多的佛弟子來學佛都是全情地鎖定在某一個人身上,都是以情相牽而不是以法相交的。說句實在話,有實時候把這個出家比丘逼得各種角色都要上演……真是苦不堪言!這也並不是說好像和尚就不食人間煙火,完全就沒有人性化的關懷,但是完全沒有必要太濃。包括我本人,講法的所謂的宏海法師,包括我們的護持的同修,都要在法上產生相應,而不是人情世故私交甚好。

因為我們雖然號稱講法的法師,但的的確確還是修行路上的業障凡夫啊!就以我為例吧,我非常明確地講,我跟大家一樣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只不過有機會了解到原來生命的真相是這樣的,還有解脫這樣的事情,因緣成熟時就出家了。之後又讀了幾年佛學院,現在有因緣就會來應景講法,然後就是一往情深地想往生西方直至成佛,所以我們現在都是把手同行在解脫成佛的路上,僅此而已。

問題是我雖然出家了,但還是一個凡夫僧,煩惱習氣也會有的呀,我也是在修行路上不斷地用佛法調伏自己,而且有時候好有時候壞,或者這段時間我好你們不行,或者過段時間你們修得很好我不行,這都有可能。你切莫把我當做神,也更不能按佛菩薩的標準來要求我。你只管聽我講的法,法是真的,法是無漏的。所以你一定要清楚,不要造神。如果你的修學心態沒有依附在法上,而依附在人上,必然會退失信心,這是明擺著的事情,所以大家要搞清楚你是為什麼而來!

如果你有一個良好的聽法心態,用一顆清淨的心去聽法,聽的相應了以後,似乎都忘記了這是誰在講,只是在一種說不出的法喜中,甚至不知道這會兒在哪裡,旁邊前後左右都在做什麼事,或者馬上要發生的事你都不知道,就是相應這個法,這才叫做聽得相應了。

你不用說有時候我咳嗽一下,或者吸了一下鼻子,或者氣喘得有點急了……哇,這些沒關緊要的事你一下就非常心細地觀察到了,一等講完馬上就跑過來問,今天怎麼了,是不是哪不舒服呀,是不是感冒了呀,等等這些。雖然嘴上也感恩大家的護持,可是說實在的,內心還是有一些失望,心說難不成我講的法你都不感興趣,沒聽進去,就管這些沒油沒鹽的事兒?我是希望我們大家能往法上緣,或者願意在法上來進一步探討探討,或者說在聽法的過程中,對實修功課的要求你沒有做到而心生慚愧……這都是比較好的一種狀態。就是切莫在人上面去尋思,這樣無論從緣起也罷,發心也罷,所產生的因果相續效應也罷,都非常浪費。所以聞法一定要回歸到「依法不依人「上來。

超凡脫俗

很多人覺得修行太難了,還沒入門就先給自己設了一個障礙,其實比起死和世間八苦來說就沒有那麼難了。但凡你深信因果,不願輪迴,只要有耳根,願意拿出一些時間坐下來聽,就可以做到。真正難的,是這個心能不能相續,或者是在修行的路上,甚至比較精進勇猛的時候這個時候會更難,就是你能不能夠守持長養好這個太難了。當你逐步的建立起佛教的正確知見後,然後你開始踐行佛法了,那麼怎麼判斷你是不是進步了呢,其中有一個最基本的指標就是疑惑越來越少,就是你對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宇宙人生實相的認識越來越清晰了,不在懷疑了,也能夠深信因果了。所以這個地方你要搞清楚,修行當中當你用起功,可能會把業障給逼出來,這時候煩惱會重一點兒,這其實是正常範圍內的。但是業障可以多,疑惑只能少不能夠多。最好的狀態就是能夠聽法聽得心裡有數,不管你是在法喜當中或是煩惱現前,乃至業障現前,你心裡都能夠清清楚楚,「心不迷」這是最基本的一個指標。

再接下來不斷的聞思後,「法」會在你身上會產生髮酵一樣的作用,你的身心有一種超凡脫俗的變化,包括從見解上到精神上都有一種脫俗的氣質,然後慢慢就不那麼熱衷於各種世俗法。這時候只要有機會你也會很熱情的分享給別人你學佛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自行化他

在修行路上,作為我們大乘種性的佛弟子,也要漸漸為世間一切有緣眾生髮起自利利他的菩提心。雖然我們也深知自己是凡夫,不說能持久的把心發在菩提心的這種願力上,你動這麼一念都覺得很難。因為我們可以說是自私自利得太久了,大家不要牽強,但是我們可以哪怕一念一念、慢慢地把心調到這個層面。我們聽法聽得相應了,一定要發心,至少願力上能夠把自己在佛法方面的受益分享給更多的有緣人。包括我自己,每次講法前觀察到自己的發心很小,就覺得很慚愧,然後會盡量說服自己應該把心量擴展到,真的希望現前會有無量的眾生。其實你只要把這個真實的願力發出去,很可能就成就了他來聽聞佛法的緣分,就跟我們成就一位有緣人他皈依三寶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從這點來講的話,哪怕我們就是很理性地說服自己,那我們都以這樣的發心,我來講大家聽。這一念心發出了,我跟大家說,會讓我們聞法的功德倍倍增長,快速成就我們自己西方淨土的資糧。

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