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的皇帝夢
李自成小時貧困,替人家放羊。有一天,一位命相師經過,看到李自成的長相出眾,現在雖然潦倒,但他日必有一番的作為,於是就招手要李自成過來,再仔細端詳後,很肯定地告訴他說:「依你的面相看來,你以後會有十三年的皇帝命,希望你好自為之!」
李自成聽後,甚以此為傲。適巧,明朝末年,因為天災,旱澇不時,人民痛苦難當,賊寇到處流竄,李自成認為時機不可失,即結合了各處流寇,聲勢坐大。再加上朝廷撫剿政策搖擺不定,最後李自成得能攻陷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結束了明朝大統一的局面,李自成自立為王。
李自成當了皇帝,心想:小時候,家境清寒,過年時,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新鞋可穿,自己卻沒有;人家有大魚大肉可吃,而自己三餐不能溫飽。現在自己當了皇帝了,天天都要像過年一樣,每天要換穿一套新衣、新鞋,飲酒作樂來慶祝。因揮霍無度,一天的消耗值,就等於一年的份量,如此一來,「每一天」都等於「過一年」,所以十三天一到,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直達首都,李自成的皇帝夢,也被迫驚醒了!
◎ 附註:
節儉是共同的美德,奢侈卻是罪惡的淵藪。因為生活節儉,就會清心寡欲,不會被外物所支配,就可以直道而行;又能謹身節用,更可以致富。俗話說得好:「大富是天命,小富靠勤儉。」反之,奢侈則自然多欲,不繼續努力生產,就是「富擁金山,也會坐吃山空。」何況本就不富裕,又貪慕富貴,定會背道逆行。若在官場,受賄而成貪官污吏;若在家鄉,也會魚肉良民,禍害自然如影隨形而到。所以說:「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曾引用宋仁宗時宰相張文節的一段話:「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小如一個家庭,大如一個國家,若上下交爭利,奢侈浪費,紙醉金迷,豈有不亡國滅族的道理?
人的福報是靠佈施纍積而來的,我們除了要「積福」外,還要「惜福」,任意揮霍自己的福報,福盡則亡。
上述的故事,也許您會認為是「稗官野史」杜譔出來的,但卻能給予我們一個良好的警惕。
—— 敬摘自劉發泉先生《但盡凡心》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