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

0
1553

印光大師: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

導讀
「以佛法助儒道,二法並行,俾一切人於世法為真儒,於出世法為真釋。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人,則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經奧論,但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已。此人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
「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間聖人,烹凡煉聖之大冶洪爐。若最初不以因果是究,則通宗通教之後,尚或有錯因果事。如來成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而凡夫心量小,凡經中所說之大因果處,或領會不及。當以世間淺近者,為入勝之方便。」
「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極,亦能明心見性。」
「須知如來所說一切法門,皆須斷惑證真,方可了生脫死。絕無惑業未斷,得了脫者。念佛法門,斷惑業者往生,則速證法身。具惑業者往生,已超登聖地。」

復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適奉手書,知貴地尚有儒佛心法,一肩擔荷者,欣慰無似。至於譽不慧處,頗涉世諦俗套。誇魚目逾寶珠,謂寸木高岑樓,令人慚惶無地耳。

光一介庸僧,無法自給,常時行乞於大富長者之門,見其所棄之殘羹餿飯,取而自資。有不嫌酸臭者,亦復以此用施。而徐蔚如謂其有益飢人,遂屢為流布。雖意有可取,而文不足觀。不意竟瀆閣下青眼,感愧何極。蕪鈔二次所印,以蔚如丁母憂出京,托友人校對。由通家不能細心,遂致錯訛數十。去春蔚如又令上海商務印書館,另編另排,兼以留板(此次校對頗精)。至今春正月出書,以印二千部,未出正月,即已售盡。該館事忙,不暇再印。後由請者屢催,許抽暇先印一千以應之。待後有暇,再為多印。今奉上二部,祈查收。此中比京中二次印者,多卅余篇。其於正心誠意,竭誠盡敬之旨,亦略為發揮。以對治今人向外馳求,及肆無忌憚之病。於初學稍有裨益,若通宗通教者見之,未免有發嘔者。然果嘔盡宗教不消之陳食,則此殘羹餿飯,亦可培補元氣。待其氣力充足,再用王膳,則方得實益矣。川中若有不嫌酸臭者,當令商務印書分館,代為發售可也。

至律、教、禪、淨之種種法門,何者合機?當於《淨土決疑論》,息心詳閱,自知梗概。今不具書。至謂以佛法助儒道,二法並行,俾一切人於世法為真儒,於出世法為真釋。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人,則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經奧論,但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已。此人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良以愚夫愚婦,顓蒙念佛,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較比大通家之卜度思量,終日在分別中弄識神者,為益多多也。以故愚夫愚婦念佛,易得益。大通家能通身放下,亦易得益。若唯以義理是卜度者,則不得益,或反得病。及未得謂得,流入狂派者有之。參禪一法,非現今人所宜學。縱學亦只成文字知見,決不能頓明自心,親見自性。何以故?一則無善知識提持抉擇,二則學者不知禪之所以,名為參禪,實為誤會。光於《宗教不宜混濫論》及《淨土決疑論》,已示大概。今人無論上中下根,皆須以力敦倫常,主敬存誠,深信因果,廣行眾善,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為事。

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間聖人,烹凡煉聖之大冶洪爐。若最初不以因果是究,則通宗通教之後,尚或有錯因果事。因果一錯,則墮落有分,超升無由矣。且勿謂此理淺近而忽之。如來成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而凡夫心量小,凡經中所說之大因果處,或領會不及。當以世間淺近者,為入勝之方便。如《文昌陰騭文》、《太上感應篇》等(感應篇,上海中華書局有感應篇匯編,為古今注此篇者之冠,文理俱佳,有二本),俾熟讀而詳審以行之。則人人可以為良民,人人可以了生死矣。光前年曾刻《安士全書》(文鈔中有二序,可知大概)板存揚州,各經房皆為流通。誠淑世善民之要書也。

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極,亦能明心見性。非念佛於現世了無所益也。昔明教嵩禪師,日課十萬聲觀音聖號,後於世間經書,悉皆不讀而知。當看《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方可知念佛之妙。而光之蕪鈔,屢屢言之。居士謂現世無益者,不但未深體淨宗諸經論,即光鈔亦屬走馬觀燈,未暇詳究耳。律不獨指粗跡而已,若不主敬存誠,即為犯律。而因果又為律中綱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瞞因昧果,皆為違律。

念佛之人,舉心動念,常與佛合。則律、教、禪、淨一道齊行矣。須知如來所說一切法門,皆須斷惑證真,方可了生脫死。絕無惑業未斷,得了脫者。念佛法門,斷惑業者往生,則速證法身。具惑業者往生,已超登聖地。一則全仗自力,一則全仗佛力,又兼自力。二者難易,奚啻天淵。每有聰明人,涉獵禪書,覺其有味,遂欲以禪自命,擬為通方高人。皆屬不知禪淨所以,妄自尊大之流類。如是知見,斷斷不可依從。依之則了生脫死,恐經塵點劫數,尚無望也。祈細閱光文鈔自知。

恭錄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