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邊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座歷經七百年風雨的永樂宮。
最初的永樂宮,沒有香客,沒有道長,它沒落而滄桑,孤零零地佇立在黃河邊上。
最初的永樂宮,還未被人發現那被世界矚目的繪畫巨製,陪伴它的不過是已變得斑駁的圍牆和它周邊被風吹動的蒿草。
直到上世紀50年代,因為永樂宮在建設黃河水庫的範圍內,文物調查人員走進了這個位於山西芮城縣永樂鎮招賢村的永樂宮,在大殿里,他們發現了另外一片天地。
永樂宮真正讓人感到驚艷的不只是它那保存完好的元代建築,而是那大殿的四周牆壁上繪製了密密麻麻的眾多神仙畫像,那超乎想像的畫幅,讓人嘆為觀止。
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始建於公元1247年,是為了紀念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建,共用了110多年才修建完工,是現存最大的元代道觀。
永樂宮大殿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當地的小學堂,但滿牆大幅的壁畫讓孩子們很害怕,村子裡人就湊錢在大殿里又砌上了一道假牆,將滿牆的畫像遮擋了起來。正是這個看上去很無知的舉動,保護了這座藝術寶庫。
據《永樂宮志》記載,1938年,一支日軍入侵永樂鎮,拆毀永樂宮丘祖殿,燒毀附近另一座道教宮殿純陽上宮。此後日軍在此駐紮7年之久,如果不是這堵假牆,「永樂宮壁畫」的命運可能與之前的敦煌壁畫一樣,被日本人切割成50厘米左右的小塊,然後偷運出境或者毀於戰火。
1959年,由於永樂宮位於計劃修建的三門峽水庫的蓄水區,工匠們便將近1000平方公尺的壁畫完好地搬走重建到20多公里之外的龍泉村東側。
如果說敦煌壁畫是一個開始,那麼永樂宮壁畫則是中國宗教壁畫的頂峰和終結。它始於元代,集歷代壁畫大成,是我國現存最宏偉的道教壁畫。
壁畫裡層層疊疊的人物,各有神態,其氣勢的恢弘和華麗堂皇的藝術價值,只有親身到永樂宮去看,才能真正感受什麼是無可複製的完美。
人物鬚髮極盡精微,服飾冠戴華麗輝煌,色彩厚重而豐富。看到滿牆風動的神仙,你不得不相信如果沒有一種信仰在,這些細膩流暢的壁畫又怎能被這樣完美地創作出來?
古代畫師擺脫了塵世的浮躁,他們擁有堅定的信仰和高超的繪畫造詣,將畢生的心血花費在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大殿。
永樂宮壁畫分布於無極門、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中。
三清殿內的壁畫是有名的《朝元圖》,它描繪的是各路道教神仙朝謁元始天尊,長達95米的壁畫中,286位神仙人物向著一個方向朝拜,人物前後排列四、五層之多,彼此相互交錯,井然有序,使整個壁畫顯得場面壯闊,氣勢恢宏。
而西壁堪稱是整個《朝元圖》中最精彩的部分。畫面以東王公、西王母夫婦為中心,各天官簇擁左右。
每個神像大都只是寥寥幾筆,以濃淡粗細的長線變化,就充分表現出人物的質感動勢,造就了他們迎風飛動的飄忽感。
文官文質彬彬,面容隨和;武將全身披甲、鬢髮飛揚;玉女則亭亭玉立,面帶微笑。他們有的在對話,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凝神或顧盼,形象各具特色。
純陽殿,是為奉祀呂洞賓而建。純陽殿內,壁畫繪製了呂洞賓從誕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眾生遊戲人間」的神話連環畫故事。
純陽殿內對扇後壁的「鍾、呂談道圖」,是一幅極為珍貴、人物描寫極為成功、情景相融得非常好的一幅壁畫。
重陽殿,是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領王重陽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內出採用連環畫形式描述了王重陽從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重陽殿雖是敘述王重陽的故事,但卻妙趣橫生地展示了封建社會中人們的活動。這些畫面,幾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社會生活的縮影。
「唐宋遺風滿壁是,堪稱天下第一流。」七百年來,經歷了苦難、波折、遷移的永樂宮終於塵埃落定,它靜靜地坐落在一角,等待著眾人的來訪。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963mal.html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