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里福薄之人,身上往往有這3個特征,十有九准 !
雲谷禪師
福禍無門總在心
“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
人生的命運始終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自己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一切福氣都是自己修來的,一切禍事也是自找的。
身上有這三個特征的人,往往命里福薄,有這三點就要小心了!
1
自傲之人
佛經有雲:“一切諸慢,凡慢有我,比貪嗔癡三毒更毒。”
人生在世,保持謙虛謹慎始終是一條訓言,一旦驕傲自大,逾越雷池半步,那麼災禍必然隨之而來。
而歷史上,這樣的人物也是數不勝數,他們往往聰明一世,蠢在一時。
譬如三國時期,居功自傲的許攸。
官渡之戰後,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勞,許攸便開始自傲起來,屢次輕慢曹操,甚至稱呼曹操小名。
曹操表面上雖嘻笑,但心里頗有芥蒂。
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兩邊的人說:“這家人沒有我,進不得此門。”
後來,有人向曹操告發,于是許攸被收押,最終被殺。
弘一法師曾說:“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後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福薄的人,身上往往具有驕傲自大的特征。
因為驕傲自大的人做
出失德之舉卻僥幸獲利,便以此為常,漸漸自以為是,目中無人,最終會受到懲罰。
為人處世,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詡自誇,就會自損其才,自傷其能;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驕自傲,就會自貶其尊,自嫡其位。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保持謙遜,放低姿態,勤勉做事,低調做人,這樣才能成為有福氣的人。
2
尖酸刻薄之人
曾國藩說過:“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亦薄矣。”
從前有個位老秀才,天性尖酸刻薄,凡是好人好事,都刻意挑剔甚至謾罵,故而得了個“賽商鞅”之名。
有一次,一位翰林院編修先生去世,他的門生為其籌款,料理喪事,並贍養撫恤他的妻兒,事事辦得周全妥貼。
賽商鞅知道後,說:“世間哪有這麼好心的人!他們分明是想借機沽名釣譽,從而博得別人的稱贊,將來好攀附權貴罷了。”
還有一次,一個乞丐的母親不幸病死于路邊。乞丐為了安葬母親,便跪在路旁,向路人乞錢買棺。他面容憔悴,形體枯槁,人們紛紛施舍給他錢物。
賽商鞅看到後,卻說:“這人就是借尸發財!那病死的,還不一定是他母親呢!什麼大孝子!騙得了別人,可騙不了我!”
賽商鞅總是這樣尖酸刻薄,所以人們都討厭他、回避他,更沒人敢請他教書。
因此,他一輩子不得志,最終貧困潦倒而死。他死後,他的妻兒流落街頭,十分悲慘。
《了凡四訓》中說:“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余好潔,宜無子者一。”
意思是污穢不潔的地方,利于生長,生長的東西多,而水過于清澈,魚就無法生存。
人生在世,要學著接受生活里面的不完美,接受缺憾。
待人無情,事事苛求完善,強求完美,既是傷害他人,也是殘害自己的身心,甚至會使自己寸步難行。
世上之事,沒有十全十美。一些看不慣的人,不合心意的事,只要不超出原則,與其抗拒糾纏,不如坦然面對,欣然接受。
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完美,也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隨和自然做人,心平氣和做事。
所以,做人要厚道,不要自命清高。
對人對事,不要過于苛刻,不要尖酸刻薄,不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能坦然自若,與他人和諧共處,這樣的人,福氣自然會多。
3
言而無信之人
古語有雲:“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春秋時,齊襄公派大將連稱、管至父去守衛葵丘。
連稱問齊襄公:“我們何時能返回?”當時正值西瓜成熟的季節。
齊襄公邊吃西瓜邊說:“明年西瓜成熟時,我派人替換你們。”
然而一年後,齊襄公卻忘了約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車西瓜,提醒齊襄公按時替換的約定。
齊襄公收到瓜後十分振怒,平靜後,對送瓜的人說:“他們要想回來,就再等一次瓜熟吧。”
二人見齊襄公言而無信,又氣又恨。後來,他們二人參加叛亂,殺死了齊襄公。
“言而無信非君子,反複無常真小人。”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根本,我們和別人交往,若想贏得別人的信任,必須誠信相交。
齊襄公因言而無信,最終落得被人推翻,死于非命的下場。
人一旦失去誠信,就像是車沒有了輪子,根本無法前進。做人,失信是最大的破產。
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失信于別人,那麼時間一長,大家都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都會都離你而去,最後只剩你一個人孤苦伶仃,更不用說福氣會來眷顧你了。
因此,凡事一定要言而有信,誠信方能成人,守信才能換取別人對你的尊重,才能積累福氣。
老子也曾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事物是有兩面性的,福與禍是互相依存,互相轉換的。
一個人只有提高自身的修養,不拘小節,以誠為本,懂得感恩,多行善積德,才會成為有福之人。福氣不是用之不盡的,而是需要後天一點一滴積累的。
因此,命里福薄之人,一定要改掉這三個毛病,因為一旦具備一點也會阻礙福氣的到來。 — 與古文志。轉載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