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外緣,
會帶動我們無始劫來的攀緣心!
淨界法師
息諸緣務,有四意: 一、息治生緣務。 不作有為事業。這個自身的事業,就是維持生活的事業,士農工商,不做一些有為的事業,他這個地方的對象主要是面對出家眾,但是我們也應該來做這樣的體會,至少我們居士,你要經常息諸緣務,起碼你天天早晚課,早上早點起床,一個小時的定課,晚上一個小時的定課,你要求你自己在做定課的時候,息諸緣務,也是可以。這一個小時不要做其它的有為事業,暫時放下,這也是息諸緣務。 二、息人間緣務。 不追尋俗人朋友親戚知識,斷絕人事往還。我們對於過去的朋友,尤其是沒有學佛的人,你經常跟他寫信,打電話,這當中會障礙你修習止觀的。為什麼呢?修行人的心情跟一個沒有學佛人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沒有學佛的人那一念心的活動範圍都是在財色名食睡的境界活動,他們認為這個境界是最尊貴最殊勝的;學佛人他有更高的眼界跟理想,他修這個止觀是最尊貴的,他認為這個人世間的財色名食睡都是可破壞的,都是暫時的因緣,他不當一回事的。 這兩個思想不同的人,經常往來會出現什麼問題呢?就是說,因為你的止觀還沒有真實成就,如果真實成就還無所謂,我們是在內心當中栽培止觀的幼苗,而世間的這些俗事,這種塵勞的境界,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熟境界,我們無量劫來,我們內心經常在那個境界活動,現在規定自己不能去了,但事實上對我們是很熟悉的,那麼你跟這個熟人往來的時候,他會經常散髮一些世俗的信息給你。那這個信息剛好是你的熟境界,一下子就刺激你的攀緣心了,你就很難在你止觀的所緣境安住了。 換句話說,你跟一個熟人往來,你不止是在浪費這一個小時,它有後遺症,他會帶動你很多事俗的妄想。 這個地方倒是要很注意的,不要跟那些沒有學佛的人,不修行的人太過密切的往來,這個要注意。 弘一大師剛出家的時候在弘法寺,他剛到弘法寺,是要準備出家的,出家之前,他的第二個太太,日本太太,帶著他的小孩子來看他,弘一大師跟知客師說,你告訴我的太太,告訴她,你的叔同已經死掉了,不見,一面都不見。但是我們看弘一大師後來的表現,非常有大悲心,這個是一種抉擇的問題,我們今天暫時不跟眾生往來,並不是說我們今天傷害我們的慈悲心,而是我們很理智的知道,在這個過渡時期,我的止觀功德沒有堅固,我必須要暫時的跟一些放逸的人停止往來,這是一種暫時的因緣,是這樣的一種心情。 三、息工巧技術緣務。 不作世間工匠技術、醫方、禁咒、卜相、書數、算計等事。這種工巧的事業,比如說工匠技術木工電工,這種技術;或者醫方禁咒,治病的技術;或者卜相書數,算命的技術;或者是算計,世間的這種會計算術的學問;這些暫時都要停下來。 四、聽學問緣務。 讀誦聽寫等悉皆棄捨。對於世間法的讀誦,乃至於聽學,跟修行沒有關係的都要棄捨。這個讀誦要停的是世間的東西,在《瑜珈師地論》上,說觀要讀誦大乘經典,跟修行有關的經典要讀誦。 此為息諸緣務,所以者何?若多緣務,則行道事廢心亂難攝。 因為你修行剛開始,太多的外緣,會帶動我們無始劫來的攀緣心,就很難在止觀的境界安住。
(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