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佛學交流網站

少許奉養父母就能得到大福報

少許奉養父母就能得到大福報

《雜寶藏經》裡有一個故事,在久遠世以前,古印度波羅奈國有一個長者家的孩子,名叫慈童女。雖然叫慈童女,但他是一個男孩。

長者去世得早,這個男孩就以賣柴為生來養活他的母親。慈童女一開始每天賺兩錢,隨後賺到四錢,接著每天又賺到八錢、十六錢,他把這些錢一一拿來奉養他的母親。

再後來,慈童女想入海去採寶。因為入海采寶非常危險,母親舍不得兒子,所以就拉著他不放。此時,慈童女心生不悅,為了掙脫母親,他用力撇開母親的手,不小心拉掉了母親的幾根頭髮,但他並不知道,於是隨著眾人入海采寶去了。

在采寶後返程的路上,慈童女遠遠看到四個女孩各自托著如意寶珠,把他迎進琉璃城,於是他就在那裡享受了四萬年的快樂。後來他生起了厭離心,便離開了。

途中,慈童女又看到了一座頗梨城,這時候有八個玉女手擎著如意珠來迎接他,於是他又在頗梨城中享受了八萬年的快樂。

隨後他再一次離去,接著又到達了白銀城,又有十六個玉女各自手擎如意珠來迎接他,他又在那兒享受了十六萬年的快樂。

隨後他離開了白銀城,又來到了金城,有三十二個玉女手擎如意珠來迎接他,他便在金城裡享受了三十二萬年的快樂。

慈童女先後走完了琉璃城、頗梨城、白銀城、金城,他又往前走,這時眼前出現了一座鐵城。他心裡納悶兒:怎麼會有鐵城出現呢?外面雖然是鐵,想來裡面一定極好吧!想著想著,他便走了進去。

進去之後看到一個人頭上戴著火輪,受著極大的苦。那個人一見到慈童女,立刻把火輪摘下來戴到了他的頭上(其實這個時候,他已經來到地獄了)。

慈童女問地獄裡的獄卒:「我怎麼會戴此輪呢?我什麼時候可以脫掉此輪呢?」

獄卒回答說:「如果世間有人所得的罪報和福報與你相同,那個人就會代替你,你才能脫下這個鐵火輪。」

慈童女又問道:「我作了什麼福,又造了什麼罪,前後會感得這些果報呢?」

獄卒回答:「你曾經在閻浮提的時候,每天用二錢供養你的母親,因此感得琉璃城,四顆如意寶珠及四個玉女,在四萬歲中享受快樂。後來每天又用四個錢供養母親,便感得了頗梨城、八顆如意寶珠以及八個玉女,在八萬歲中享受快樂。接著每天又用八錢供養你的母親,於是感得白銀城,十六顆如意寶珠以及十六個玉女,在十六萬歲當中享受快樂。最後每天用十六錢供養你的母親,感得黃金城,三十二顆如意寶珠,以及三十二個玉女,在三十二萬歲中享受極大的快樂。但又因為你曾經扯斷你母親的頭髮,所以現在感得頭戴鐵火輪的果報。」

慈童女問道:「有沒有像我這樣受罪的人?」

獄卒回答他:「在地獄裡面,這樣的人是不可稱計的。」

意思是說,因為在父母身上犯過失而下地獄的人,是好多好多的。

慈童女聽了以後,一下子就生起悲憫心,於是暗自發願:讓他們的一切苦難都聚集到我的身上吧,我願意代他們受苦!他剛作此念,頭上那個熱鐵輪就落地了。

慈童女問獄卒:「你剛才說這個火輪是不會自行墮地的,現在為什麼會墮地了呢?」

聽了這話獄卒生起了嗔恨心,立即拿起鐵鏟打他的頭,這個時候慈童女命終,生到兜率天去了。

講完這個故事,佛告諸比丘:「那個慈童女,就是我。」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了解到,少許奉養孝敬父母就會得到大福報,而在父母身邊造作微小的不善,未來也會受大苦報的。但如果真能發起菩提心,就在我們發起一念菩提心的當下,一切的罪業都可以消滅。

因此,我們應當問問自己:生活中有沒有和顏悅色地對待父母?有沒有頂撞過父母?如果認識到自己有過失,就應該好好地來懺悔!

《淨行品》中說:「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當我們承事奉養父母的時候,應當發願: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善巧承事,供養於佛,愛護長養一切眾生的善根。

信佛,對佛也得孝,如果不孝能聽佛的話嗎?無始劫來,我們都在直接間接地接受著一切眾生的恩惠,難道不應當以慈心護養他們嗎?

佛在說法時多次強調,想讓善神降臨到家中,那就孝養父母吧!如果能夠孝養父母,善神自然會到家中來的;想讓佛菩薩降臨家中,就從孝順父母開始吧!能夠孝養父母親,佛菩薩就會降臨到家中來。

可見,修學佛法是要以孝養父母為基礎的。

轉載貼文

評論

評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