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代的修行人,應該具備怎樣的心態?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中云:「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
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必須要有剛骨。
沒有剛骨的特徵什麼?就是沒有志氣。他評論任何事情都沒有志氣,只是隨自己的好樂、偏好而已。
沒有剛骨的人批評別人:這是有問題的,這種制度是不對的,那樣做是不如理的……但是,只要別人請他吃一頓飯,或送他一點東西,馬上就會改變觀點,而不停地贊嘆。這就是沒有剛骨,完全隨著人情轉。沒有自己的佛法正見,根本談不上有什麼修行。
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修行人必須要有剛骨,要有堅毅的志氣。就像儒家《論語》里所講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是指遠大的志向;「毅」,是一種堅毅的、鍥而不捨的精神。可見,不只是我們修行佛法的大乘菩薩道行者需要具足剛骨,即使是世間修學儒家之道的君子,也有這種讓人非常敬佩的志氣。
「任重而道遠」,雖然道路非常遙遠,任務也非常重,但是「仁以為己任」,以自己修養的仁德,行君子之道,做到仁義禮智信。
儒家追求「內聖外王」,先要自己成為聖人,接著要自利利他,這也是一種儒家的志願和精神。所以,「仁以為己任」,具足這樣自利利他、內聖外王的極遠大志向,「不亦重乎?」以這樣的志向,當然就是「任重」,這是最重的。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一直到死了,眼睛閉上了,這時候他才停止,否則是不會休息的。所以,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必須以這種心態去修行。
儒家的這種修行心態,我們不妨取而用之,用到自己修持佛法上。當然,我們是取其句而不取其義——取其文句,而不取儒家人乘的局限性觀點。儒家這種「死而後已」的心態,我們作為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也是應該具足的。
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里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佛法的佛果就好像高山一般,我們仰望著它,嘆為觀止。看著佛陀巍巍的功德高山,心裡仰慕著佛陀,想辦法慢慢地向他靠近。依於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要去隨學他。
司馬遷在《史記》里接著還有兩句:「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雖然暫時到達不了巍巍的功德高山,但心中一直嚮往,不停地往前。所以,沿著這條大路往前走,就是「景行行止」。依於這樣的大路前進,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孔子在《論語》里說:「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論語註疏》中說:「畫,止也。力不足者,當中道而廢。今汝自止耳,非力極也。」
為了求道,當盡力而為。一直到死了,眼睛閉上了才休息,這叫「中道而廢」。但是,你不能現在就把自己局限了:「我現在身體不好,我的善根淺薄,大乘修行方法太難了,我無法修行……」,如是等等,不能這樣畫地自限。
我們不能以小心小量行持菩薩道,而應該盡量地去做,一直到不能做為止。要做到「中道而廢」,即使眼睛閉上了,也不放捨自己的初心。無非是暫時休息一下而已,但不會改變下一世照樣要修行的願望,生生世世都應該不懈地修行。
就像溈山禪師所說:「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如果我們能夠生生世世不捨棄菩提心,能夠生生世世不退修行,那佛陀果位的台階,決定是有希望登上去的。因此,我們要想真正地修行,永遠不能放棄菩提心的願望。
三、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當然,如果你想真正地生起這種大心,必須要徹底捨棄世間的名聞利養、人天善趣的希求心,乃至於捨棄小乘的自利發心,這樣自然而然就會趣入菩提心的修持。
對於世間的欲樂享受,必須通過看破放下,這樣就能心心念念地趣入佛道。
林則徐有一句很有名的座右銘:「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如果沒有世間的慾望,這才是最剛強的,無堅不摧。反之,只要有一種慾望,就有一種缺陷。因為他的心分散他處,不能專一地求某一件事情,自然就沒有力量。
這裡的「無欲則剛」,是因為他不貪世間五欲的緣故。當然,「有容乃大」也可以如是理解。為什麼能夠有這樣的大量,有這樣的氣勢呢?是因為唯一追求的是最偉大的成佛事業,所以對於世間雞毛蒜皮的事情、一般的爭執根本不會放在眼裡,自然心量就非常大,能夠容下世間一切難容之事。
結 語
了知這樣的道理,發起這樣的大志願之後,我們就要勇猛精進地行持,這是非常要緊的。
就像儒家所講,真正的君子,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可以托七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因為有非常堅固的信念,為了君子之道,可以捨棄世間的任何名利,完全看破、放下。
儒家的這種氣節,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就像《二十五史》里記載的大量儒家修行人,在生死面前面不改色。如同文天祥的《正氣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用說根本不貪求世間的名利,甚至連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
因此,對我們來說,修行的志願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
■ 本文摘自念西法師《勸發菩提心文講記》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