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佛學交流網站

神秀呈心偈與惠能得法偈(一)釋大願

神秀呈心偈與惠能得法偈(一)
釋大願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大師的偈子就剛剛相反,跟他唱反調,反過來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版本不同,有一些版本第三句是「佛性常清淨。」但是我們從禪宗的思想來說,那句「佛性常清淨」,是後人改的,那個意思不完整,應該說「本來無一物」,這個是核心。這兩首偈子,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可以說整個禪宗的命脈都包含在其中。我從十個方面來分析這兩首偈子,希望能夠對大家有一點啓發。

  六祖大師他是很有智慧的人。他去見五祖之前,就已經有一點悟入了,拜見五祖的時候,他說的那些話也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五祖問他:「你從哪裡來啊?你來這裡幹什麼?」他馬上回答:「弟子從嶺南來,來這裡不求其他東西,就求作佛。」口氣很大:就求作佛!

  五祖就問他:「你從嶺南來,嶺南是很邊遠的地方,蠻荒之地,你這個獦獠,怎麼能夠求作佛?」獦獠,一種輕視的稱呼。

  他馬上就回答說:「弟子身雖然跟祖師不同,但是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事實也是如此,人,從表相上,從現相上來看,可以分為不同的種族、不同的膚色、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地域,種種的不同,但是本性是同,成佛的可能性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透過現相來見到本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大家念是念得很熟悉了,但是我們能不能夠做得到,你能不能夠見諸相非相?很難。

  我們看到一個人,馬上就分辨:這是個男的,這是個女的;是莊嚴,是醜陋;總是分辨這些,是年紀大,年紀小;是高、矮、胖、瘦;不斷地去分別,就在分別外在的相,不能夠當下就悟入。我們看到的一切眾生都是佛。印光法師對我們有一個開示說:念佛人要見一切人皆是佛菩薩,唯有我自己是凡夫。

  這非常重要!我們能夠真正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第一個是從本性上來看,一切人的本性確實都是佛菩薩,這是看本性,看自性,一切眾生自性都是佛。我看他是佛,就能夠平等地恭敬,而佛法在恭敬中求,我們的功德就增長了。而且來說,我們看他都是佛的話,你想一想:我們誰敢跟佛去吵架呢?誰敢對佛生氣呢?從來不會有人敢呀!但是我們對眾生生氣、吵架,機會多得很,是不是?

  但是我們沒有真正地悟入這一點,沒有真正地去看到這個本性,而且來說唯有我自己是凡夫,我有慚愧心,有慚愧心我就能夠精進修行。所以我們要能夠好像六祖大師這樣,「人雖有南北,佛性無南北。」外相千差萬別,森羅萬象,體性是一,皆是佛,皆可成佛,皆具佛性,一切眾生皆是未來的諸佛,皆是過去的父母。能夠這樣想,這麼觀,我們的心就漸漸地能夠入道。

  回過頭來說,五祖看惠能大師的根機確實很好,一方面怕人家加害,另一方面是叫他修福,磨煉心性,叫他到廚房裡去做事,大寮裡面去舂米。我們看到那個墜腰石,六祖大師個子比較矮小,當時寺院裡面住一千多人,要把谷的殼子舂掉,舂為米,六祖大師體輕,舂的米很少。他就在腰上面綁一塊石頭增加重量,修苦行。差他到廚房去,六祖惠能大師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我們因為心迷沒有悟入。所以心常生煩惱,才需要來學《六祖壇經》。如果我們悟入了,不聽也行。佛說種種法,為了種種心;若無種種心,何需種種法?釋迦牟尼佛後來說怎麼樣?如來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實際上沒有說一個字。為什麼沒說一個字?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塵勞,佛才說八萬四千法門,如果我們能夠契入自性,這些都不需要說了!

  下面我從十個方面來講這兩偈有哪些不同之處:

  第一個方面, 大家看了這兩個偈子都會想:啊!六祖惠能大師的偈子很高明。但是你不要輕視神秀法師的偈子,我們真正能夠用得上功的還是神秀法師這首偈子。而且神秀法師的偈子,我們能夠做好也已經很了不起啦,並不容易,你不要輕視神秀法師的偈子。打個比方來說:惠能大師的偈子是塔尖,神秀法師的偈子是塔基。你沒有這個基礎,你的尖在哪裡呢?沒有神秀法師的偈子,惠能大師他這種偈子也不好表述了。我後面會講到,這兩首偈子形成一個學修的整體,我們把兩個偈子全部連貫起來,全部融合起來,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導。那就是非常高妙的。神秀法師的偈子是講漸修,惠能大師的偈子就講頓悟。神秀法師的偈子講修德,惠能大師的偈子講性德。「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當然這個優劣不用講了,當然惠能大師的偈子是很高明的,為什麼?我們看當時的這個情形,《行由品第一》就可以看到,神秀法師並沒有悟道。

  當時五祖說他要傳祖師位,把祖師衣鉢傳下來,要弟子們每一個人作一首偈子。神秀法師他就作好了,作好了之後怎麼樣?他的心七上八下的,不敢送給祖師去看。前後經過了四天,走出房子又進去,經過十三次,都不敢拿給祖師看,說明他還沒有開悟,證明他還有分別心,還汗流浹背。後來想了個什麼辦法呢?不敢給祖師看,偷偷地,晚上的時候拿毛筆把這四句話寫在牆上。說明他還有一個猶疑,有一個猶豫心。非常的精神恍惚,有一個計較,有一個得失,還有分別,所以他沒有悟入,所以說他還沒有見性。

  而且我們看他偈子中間,句句都是有相的:

  「身是菩提樹」,打個比方,說我們這個身體就好像菩提樹一樣。

  「心如明鏡台」,那麼就有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這個拂拭就是看心,看我們的心有沒有染污,要來拂拭它,這是心有所住了。

  「勿使惹塵埃」,就是看淨,執著於一個清淨相,不要讓它染上塵埃,那就有一      個染污與清淨的對待。所以看心就心有所住,看淨就心住淨相。他這個看也是妄,所以不能見性,當然它是漸修的方便,還是可以的。

—節選自大願法師《六祖法寶壇經略講》

評論

評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