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去寺院拜佛求菩薩,可是你真的拜對了嗎?

0
966

經常去寺院拜佛求菩薩,可是你真的拜對了嗎?

經常去寺院禮拜佛菩薩,可是你真的拜對了嗎?禮拜諸佛菩薩時候,我們應當向他們學習什麼精神呢?

我們應當向佛菩薩學習什麼精神

一、學習彌勒菩薩歡喜和包容的精神

一般寺院的第一重殿,即為天王殿,天王殿里正中供奉的就是彌勒菩薩。據佛經記載,這位菩薩與釋迦牟尼佛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直到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至人間成佛,在華林園龍華樹下三次說法,廣度眾生。而通常我們所見到的彌勒菩薩的造像,是依照五代時期的高僧布袋和尚的形像塑造的。

《宋高僧傳》中記載布袋和尚為四明人,曾於雪中臥,而身上無雪,人以此奇之」。布袋和尚能「示人凶吉」,有種種神跡。由於他在奉化岳林寺東廊坐逝時,留有「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的偈語,因而被世人視為彌勒菩薩的化身。

你看他身寬體胖,大耳垂肩,再加上臉上整天笑嘻嘻的,是非常親切而且惹人心生歡喜的一個形象。人們見到他,往往很容易受他那坦蕩笑容的感染而忘卻自身的煩惱。

在他身邊,又常能見到這樣的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

他所代表的意義是你要具備他這樣的資格才可以入佛門: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歡喜心接待一切眾生。所以彌勒菩薩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

二、學習韋馱菩薩護持正法的精神

韋馱菩薩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佛教護法天神。漢地佛寺中,他一般被安置在天王殿中彌勒菩薩像的背後,背對山門,面朝大雄寶殿。佛經中說,韋馱菩薩對信奉佛教的人都特別護佑。

佛經中記載韋馱菩薩是賢劫千佛當中的最後一尊佛。他往劫里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同為轉輪聖王的千子之一。這些千子學佛之後各個發願,當時的韋馱菩薩聽了他們的發願之後說:「你們修行成道,弘揚佛法的時候我給你們做護法,護持你們,等你們全部成佛之後,我最後一個成佛。」

釋迦牟尼佛涅槃後,諸天神和天王商量火化遺體,收取舍利建塔供養之事。這時帝釋天手持七寶瓶,來到荼毗現場說,佛原先答應給他一顆佛牙。所以他先取下佛牙,準備回去建塔供養。時有羅剎鬼躲在帝釋天身旁,趁人不注意,盜去佛牙舍利。韋馱天將見狀奮起直追,剎時將羅剎鬼抓獲,取回舍利,贏得諸天眾王的贊揚,一致認為他能驅除邪魔,保護正法,因此將他的塑像安放在天王殿,面向大雄寶殿。

因而我們拜韋馱菩薩,實質上就是學習他敢於護持正義、正法的精神。

三、學習文殊菩薩智慧和善巧的精神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又叫曼殊室利,意為妙德,妙吉祥。文殊菩薩在佛教中的職責是專司智慧,所以在諸大菩薩中,文殊被冠以「大智」的尊號,又稱大智文殊。由於他的智慧第一、辯才第一,所以被推為輔佐釋迦牟尼弘揚佛法的上首菩薩,被敬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薩不為佛教固有的教化方式所束縛,他的法門以善巧為特色,應機開示宣揚佛法,注重第一義諦,與眾不同。

文殊菩薩洞察紛繁世理,善於引導教化,不僅指引著芸芸眾生,而且還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根據《五燈會元》和佛經的記載,文殊師利菩薩是古代的龍種上佛轉世的,龍種上佛曾經是七佛之師,但他為了弘揚佛法,倒駕慈航又化成菩薩,到佛陀身邊幫助弘揚佛法。《放鉢經》雲:「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文殊菩薩的造像多為頭頂五髻,持寶劍,坐蓮花寶座,騎一頭青獅,表智慧尖銳和威猛。五髻表大日如來之王智,又表童子之天真,所以又叫文殊師利童子。

我們拜文殊師利菩薩,就是要學習他的大智,圓滿的智慧。如果我們能夠學習文殊菩薩的智慧和善巧,並且把這種智慧和善巧應用到生活、工作和學習之中,必能從善如流,理智行事,而我們的為人處世也才能自利利他,權宜得當,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四、學習普賢菩薩應用和實踐精神

普賢,又作遍吉菩薩。是華嚴會上的上首菩薩,是菩薩最高行門的代表。經中說菩薩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而且純一妙善,所以稱作普賢。普賢菩薩以「理德」著稱,表「大行」。

他發願十種,要為弘揚佛法而盡力:即: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

此十大願為一切菩薩行願之標幟,故亦稱普賢之願海。可以說十大行願是普遍而廣大的修學原則,是佛法中一切行門的高度概括,是一切菩薩成佛的必修課程。一切眾生依此行願而圓成佛道,一切諸佛依此行願而教化眾生,故名為「大行普賢」。

「行願」包括修行與誓願兩方面,換言之,普賢既有廣大誓願,又能身體力行去實踐,他曾在過去無量劫中修菩薩行、求一切智,具足無量行願示現於一切佛剎,他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進,完成求佛者的志願,所以又被尊稱為大行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徒實踐菩薩道修行時的榜樣、典範。

我們向普賢菩薩學習,就是要學習他的這種實踐精神,也就是說我們在生活中,要把孝敬、慈悲、智慧,應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在我們穿衣吃飯、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以及言行舉止等方面,這就叫知行合一、解行相應。

五、學習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

觀音菩薩,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字面義即是「觀察眾生的聲音」的菩薩。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

觀音菩薩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樂,悲是幫助他人解脫煩惱和痛苦。慈悲一切、憐憫一切、救護一切眾生,就是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中雲:「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九法界眾生,無論是內在身心疾病綿纏,煩惱困擾,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事業上,人事上,甚至聰明智能,菩提上 進,乃至佛果,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即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令其離苦得樂,稱心如意。

另一方面,觀世音菩薩本覺妙心,與佛如來同一慈 力,又下化眾生,與一切眾生,同一悲仰,自己身同眾生,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又幫助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說法,為一切眾生說法,大雄願力無邊無量。

我們拜觀世音菩薩,除了尋求他的佑護,還能夠以菩薩為榜樣,長養自己的慈悲心,幫助他人,利益他人,造福社會。因為運用慈悲的力量,可以使人消融仇恨,停止爭鬥,相互體諒,彼此愛惜,從而減少許多世間不幸事件的發生。

另外,一般人只是對自己親近的人慈悲,對不喜歡的人就不慈悲;只對自己家屬親人慈悲,對外人或不相干的人就不慈悲。這都是因為缺乏平等的慈悲。所以我們還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以平等的慈悲、無相的慈悲、積極的慈悲、無對待的慈悲以及無貪求的慈悲去對待一切有情眾生,這樣才能利益一切眾生,與之共存共榮,共享和諧。

六、學習地藏菩薩的孝親精神

地藏菩薩,又稱地藏王菩薩。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在佛教中,諸佛菩薩,無不重視孝道,而且以孝道自行化他,累劫報親恩。但無量劫來,為盡孝道,為報親恩,而發願度盡苦惱眾生,方成佛道,足以代表佛教,無盡孝道的實踐家,首當推地藏菩薩。
釋迦牟尼佛能夠把他滅度後,彌勒佛尚未下生的這個時期的天下眾生托咐給地藏菩薩,就是因為地藏菩薩孝心第一,最值得堪負重任。據《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記載,地藏在佛前立下宏大誓願:「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因此地藏又被稱為「大願地藏」,以與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音的「大悲」相呼應。
中國佛教寺院中,地藏菩薩形象很有特點,一般菩薩現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多現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他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

毋庸置疑,我們拜地藏菩薩,就是要學習他的知因識果,孝敬父母,止惡向善,離苦得樂的精神。實行佛教廣義孝道,由救拔自己父母墮落惡道之苦,推及他人父母、再及師友,乃至一切眾生。

以上簡單地介紹了寺院中常見的幾尊菩薩以及我們應當向他們學習的一些德行。當然,只要我們虔誠、恭敬,不論拜哪位菩薩,都應當能夠感應道交,身心自在。正如印光大師囑咐我們的那樣:「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