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是依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
一是【隨重往生】,隨他生前所做善惡諸業中最重大的,先去受報;
二是【隨習往生】,隨他平日最難革除的習氣,而到同類相引的環境中去投生;
三是【隨念往生】,隨亡者命終時的心願所歸,善念則轉生人間、天上,惡念則轉生三惡道中;
第四【隨願往生】,發願學佛則往生佛國淨土,或轉生人間繼續修行。
學佛修行的人,知道要發願,可以隨願往生,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不知道發願,就會隨重業往生。業有重業、輕業,隨重是以重業為往生的第一優先,如果是天上的業重,就會生天,如果地獄業特別重,就會墮入地獄。佛經里說,下地獄如射箭,一斷氣馬上進入地獄,連中陰身階段都沒有,那是指十惡五逆的重業。
其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重業,臨命終時能見到一片金色的光芒,那就是無量光。光中有佛、菩薩,手執金台前來接引,你自然而然登上蓮花,很快就到了極樂世界。有的人在斷氣前就能看到光和佛菩薩等瑞相,有些甚至連家屬也可以看到。
三十年前,台北有一位吳姓醫師,他的父親是前清的宮廷醫師,一生念佛。他父親往生時,全家圍繞床邊念佛,往生時十分安詳。當時他就看到父親房間的牆上放光,整個房間很亮,然後在上面出現佛菩薩像,而且是活生生的,並不是畫的,當場大家都跪了下來。
臨命終時,如果願力很強,心念就與願力相應;如果業力很強,心念就與業力相應;這就是隨願和隨重。
如果沒有重業也沒有發願,就會隨念往生。我們學佛的人雖然知道要發願,而且在往生以前就已經發願,可是如果平常發願不懇切,沒有形成習慣,只有在打佛七或參加共修時跟著大家念,根本不瞭解什麼叫作發願,那只是種種善根。臨命終時,很容易就忘掉了,與願力不相應,可能連念佛的時間、機會都沒有,到時就是隨臨終的念頭而往生了。
臨終時,如果是非常強烈的貪念,首先可能會生到畜生道,再來是餓鬼道;如果是瞋心很強的人,首先則可能是畜生道,再來是地獄道。因此,死亡時的念頭非常重要。
臨終時的念頭可能與你的習慣有關,此時就是隨習往生。習就是平常的習慣,臨死時,會產生很大的力量,十分可怕。
所以我們平時要養成念阿彌陀佛的習慣,煩惱一出現就念阿彌陀佛,常常保持自己的正念。妄念、邪念、惡念出來,要慚愧、懺悔、念阿彌陀佛,不斷地改善自己,這樣與人相處時,自然就會生起慈悲心,並且把所有的人都當成菩薩看,以感恩、感謝的心來對待。
此外,還要常常想到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還有四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該要才可以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不然臨終時,還在想這個、那個,不應該要的、不能要的還在要,根本想不起來要念佛。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