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佛修學淨三業—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0
784

隨佛修學淨三業
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普賢十大願」也說「常隨佛學」,學習什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戒、修定、修慧……總的來說,就是要學佛的身、學佛的口、學佛的心。

  什麼是學佛的身?修一切善、斷一切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持戒清淨,行住坐臥不離四威儀,所謂「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什麼是學佛的口?經常保持口業清淨,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言,多講好話,不講壞話。什麼是學佛的心?就是要契悟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境界,就是指我們的心境。時時刻刻任心自在、堅住正念,這樣就是悟到佛的心。

無住無求 心自寧一

  佛法一個是事,一個是理。事,就是福德;理,就是菩提心。外面的三寶屬於事──佛像是佛寶,經、律、論三藏是法寶,比丘、比丘尼是僧寶,這是外面的三寶。藉由外面事相上的三寶,啟發我們心當中的三寶。見到心當中的自性三寶,才是究竟的正道。

  我們拜佛,不是在求佛,佛是無所求的。無所求、無所住,就是佛。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說四十二章經》云:「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靈知靈覺才是自己的本心。靈知靈覺不清淨,就是眾生;清淨,就是菩薩;完全清淨了,就是佛。假使修行學佛沒有這個觀念,就容易走錯路、走遠路,修一百年、一千年……都沒有用。

  古人說心外求道、心外求佛,就像日中找影子一樣,迷失了自己。「佛者,覺也。」每個人心當中都有一個自性佛,諸位聽法這個心,念念分明,即是佛。佛性人人本具,不必去求,一求,心就不在了;一求,心就跑掉了。《六祖壇經》云:「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覺,就是覺察、覺照、覺悟。心當中起了煩惱,馬上就知道,這就是覺察。知道起了煩惱,把它看破、化掉,這就是覺照。這就是心當中的自性佛。

  我們每一念都要起善念,不要起惡念;起了惡念,要把它化掉。三十七助道品「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這就是要靠覺。行住坐臥、動靜閒忙,覺性都要存在。例如,正想要發脾氣時,自己察覺了,馬上把它伏下去。為什麼不能發脾氣?火燒功德林!這把火一燒,把過去的功德燒得乾乾淨淨的,所以,馬上把它伏下來、化掉,這就是覺,大家要了解。

  《金剛經》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無論是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邪見,只要一生起,就把它降伏下去。要從這裡開始來返照自心,時時刻刻覺察、覺照、覺悟。目的就是保持這一念清淨心、保持這個正念。《六祖壇經》云:「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堅住正念,隨順覺性,自性佛才存在。 

三業淨化 惺惺寂寂

  所以,要如何「常隨佛學」?就是心要有正念、口要清淨、身業要清淨,要向佛學習,身、口、意三業都沒有過失。我們的心,不起貪心、瞋心、癡心,乃至於沒有慢心、沒有疑心。我們的口業無失,時時刻刻都要講好話,不要講壞話,如古人所言:「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這樣口業就沒有過失。現在的人正好相反,專門說人家的是非,拚命地膨脹自己,這樣口業就有過失,沒有學習佛的口。

  學佛的身,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要走明路,不要走暗路。假使真正做到三業無失,不但心地光明,一身都是光明,這就是「常隨佛學」──以佛心為己心,以佛行為己行。佛的心是什麼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根本。要達到菩提心,先要有慈悲心、恭敬心、柔軟心、謙卑心、無我心、孝道心,要有知恩心、感恩心、報恩心、精進心,最後要歸於無為心,這樣就是以佛心為己心、以佛行為己行。

  釋迦牟尼佛廣度眾生,席不暇暖,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來沒有休息過,上半夜、中半夜、下半夜,無有間斷。一般人做了一點事情就怨聲載道,覺得累得不得了,跟佛比起來就相差很遠。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圓滿六波羅蜜,這樣就能達到佛的境界。

  修行學佛,一個是動,一個是靜。祖師說:「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打坐的時候,不起一個念頭,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不落一點塵垢;就像一潭止水一樣,不起一點波浪,不浮躁、不妄動,時時刻刻都有定力、有智慧,這就是常隨佛學。

動的時候,心中只起善念,口只說好話,身只修善行,這樣就真正達到常隨佛學的境界。古德云:「一乘任運,萬德莊嚴者,諸佛之法界。」所謂「一乘」,就是時時刻刻不離當念,如如不動;在如如不動當中,要起「萬行因花」──以萬行之因花,莊嚴無上佛果,最後修而無修達到不思議的解脫境界。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