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佛學交流網站

蓮池大師警策大眾的重要開示

蓮池大師警策大眾的重要開示

《警策》譯文:

我未出家時,對於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的事,即使別人教我做,而自己感覺羞恥慚愧,絲毫也不肯做。為什麼?因為我前世親近好人,八識田中,含藏有好言語,所以今生自然見壞事便羞愧,不肯去做。你們要切實親近好人,並在早晚發願時,求生生世世親近善知識。

我出家後,到處參訪。當時遍融大師的德望很高,我到京城拜見他,跪著向前,再三請求。大師說:「你要守本分,不要去貪名求利,不要攀緣權勢,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我受教出來,同行的大笑,認為這幾句話,哪個說不來?我們千里遠來,只說有什麼高妙東西,原來不值半文錢。我說:「這個正看出他的好處。我們仰慕他,遠道來此。他並不說玄說妙,來嚇唬我們。只老老實實地把自己實踐過的,體會得深的,切實可行的工夫,叮嚀開示。所以說正是他的好處!」我到現在還踏實遵守,沒有拋棄。

要入佛法的門,信是第一。做壞事沒有信心也幹不成,何況善事。比如做盜賊的,被捕後,政府雖嚴刑懲辦,可是釋放後,照舊不改。為什麼?他深信這條門路,不帶一個本錢,自能獲利無算,所以受盡痛苦,也決不改悔。現在人們念佛,不肯真切下功夫,由於沒經過一番深思,因而沒樹立真信。不要說不信凈土,就是世尊說「人命在呼吸間」這一句話,道理上並不難理解。你們眼裡親見,耳里親聞的,不知有多少例子,現在你對這句話,還是信得不夠。你如果真正信這句話,那念佛法門,不用我費盡氣力,千萬囑咐,你自會像「水往低處流」,萬牛也挽不回了。如前天送亡僧時,你們看這情景,當然心情沉重,互相警省說:「同道們,我和你今天送某僧,明天送某僧,不知不覺輪到自身,到那時悔恨來不及了!務要急切念佛,時刻都不放過才好。」我看你們自家也說可惜,對人也說可惜,等到殿堂念唱,照樣談笑自如。你就是不信「人命在呼吸間」嘛!

我看見新出家的人,才把一句佛號放在心頭,雜念妄想,愈覺翻騰。便說這念佛工夫,不能收心。不知你無量劫來的生死愛恨,怎麼能一下斬斷?況這萬念紛飛的時刻,正是做工夫的時刻,邊收邊散,邊散邊收,日子長了,功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再說你之所以能察覺妄念多,正虧有這句佛號。在不念佛時,一刻不停的思潮翻湧,你自己能察覺嗎?

念佛,有默念、有高聲念、有金剛念。不過高聲念太費氣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有綿綿密密地、聲音在唇齒之間的,叫做金剛念。自然也不必限定哪種念法,如覺費力,不妨默念;如覺昏沉,不妨高聲。現在念佛的人,只是手打木魚,隨口叫喊,所以得不到利益。必須句句出口入耳,聲聲喚醒自心。譬如一個人在熟睡,另一個人喊道:「某人!」他就醒了。所以,念佛最能收心。

現在人不肯念佛,只是輕視西方,不知生西方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聖大賢的事情。要將娑婆轉變為凈土,這不是小的因緣。你只看這城裡,一天一夜,死多少人。不要說生西方,就是生天道,千百人中,還沒有一個。有些自命為修行的人,只是不失人身罷了。所以,我們世尊大慈大悲,開示這個法門,功德之大蓋過天地,恩情之深超過父母。我們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

我童年時還不知道念佛,看見鄰居一個老太婆,每天念佛幾千聲。問她為什麼這樣?她說:「我丈夫生前念佛,死的時候很好,所以我這樣念。他死時沒有病,和人一拱手而去。」出家人,為什麼反而不念佛呢?

清新樹木分割線

《警策》原文:

我未出家時,於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的事,即他人導之為,而我自羞慚愧恥,纖毫必不肯為。所以者何?良由吾前世親近好人,八識田中領納得好言語,所以今生自然見惡則恥,不肯去做。你們要著實親近好人。當早晚發願之時,當願世世生生親近善知識。

我出家後,到處參訪。時遍融師門庭大振,予至京師叩之,膝行再請。師曰:「你可守本分,不要去貪名逐利,不要去攀援。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予受教出。同行者大笑,以為這幾句話,哪個說不出?千里遠來,只道有甚高妙處,原來不值半文。予曰:「這個正見他好處。我們渴仰企慕,遠來到此。他卻不說玄說妙,陵駕我們。只老老實實把自家體認過,切近精實的工夫,叮嚀開示。故此是他好處。」我至今著實遵守,不曾放失。

入道要門,信為第一。惡事非信,尚不成就,況善事乎?譬如世間盜賊,時乎敗露,官府非不以極刑繩之。迨後釋免,依舊不悔。所以者何?他卻信得這條門路,不齎一文本錢,自獲利無算。所以備受苦痛,決不退悔。今人念佛,再不肯真切加功,只是不曾深思諦信。不要說不信凈土,只如世尊說:「人命在呼吸間。」這一句話,於義理不是難解說。你們眼裡親見,耳里親聞,經過許多榜樣。如今要你信得這句話,早是不能勾也。你若真實信得這句話,則念佛法門,不必要我費儘力氣,千叮萬囑。爾自如水赴壑,萬牛不能挽矣。即如前日津送亡僧時,你們睹此榜樣,當愀然不樂,痛相警策道:「大眾!我與你但今日送某僧,明日送某僧。不知不覺,輪到自身,此時悔恨無及。須疾忙念佛,時刻不要放過方好。」我見你們自家也說可惜,對人也說可惜。及乎堂中估唱,依然言笑自如。你只不信人命在呼吸間也!

予見新學後生,才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閑思妄想越覺騰沸,便謂念佛工夫不能攝心。不知汝無量劫來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斷?且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後工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覺妄念重者,虧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時,瀾翻潮湧,剎那不停者,自己豈能覺乎?

念佛有默持,有高聲持,有金剛持。然高聲覺太費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是綿綿密密,聲在於唇齒之間,乃謂金剛持。又不可執定。或覺費力,則不妨默持。或覺昏沉,則不妨高聲。如今念佛者,只是手打魚子,隨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必須句句出口入耳,聲聲喚醒自心。譬如一人濃睡,一人喚云:「某人!」則彼即醒矣。所以念佛最能攝心。

今人不肯念佛,只是輕視西方。不知生西方,乃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聖大賢的勾當,轉娑婆成凈土,不同小可因緣。汝但看此城中,一日一夜,死卻多少人?不要說生西方,即生天,千百人中尚無一個。其有自負修行者,只是不失人身而已。故我世尊,大慈大悲,示此法門。功過乾坤,恩逾父母。粉骨碎身,不足為報。

幼時尚不知念佛,見鄰家一老嫗,每日課佛數千。問云:「為何如此?」彼云:「先夫往時念佛,去得甚好,故我如此念。先夫去時,並無他病,只與人一請而別。」出家人奈何不念佛?

轉載貼文

評論

評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