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冤相報的因果律

0
1140

親戚朋友來賀喜,認為是大喜事,豈知這中間有多麼可怕的因果報應!

冤冤相報的因果律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殺生就是殺害眾生的生命。殺生是世界戰爭的禍首。古德說:「千百年來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這碗肉湯,或是牛羊肉、或是豬雞肉、或是魚蝦肉,總之,都是一切眾生肉。這肉湯中的怨氣,猶如大海之深。今生你殺我,吃我的肉;來生我殺你,吃你的肉;互相殘殺不已,互相吃肉不停,冤冤相報,循環不息,這種仇恨似海永遠填不平。

要想知道世界為什麼會發生刀兵相繼,無有暫歇?就因為殺生太重。但聽屠牛屠豬場,在夜半時所發出淒厲的號叫哀求聲,令人聞之,則不忍心而食其肉。再者,動物在被殺的時候,非常驚恐,血液中分泌出一種毒素。人食其肉,便會慢性中毒。輕者患高血壓或心臟病,重者患癌症。被殺者,在神識中存一種怨氣,等有機會,一定要報復,所以才發生戰爭。這就是冤冤相報的因果律。

現在講「肉」字,這個字的形狀,好像張開大口,等著吃人(眾生)的肉。所謂「肉字裡邊兩個人,裡邊罩著外邊人;眾生還吃眾生肉,仔細思量人吃人。」請大家聽下邊的公案。

在梁武帝的時候,有位高僧,名為寶志和尚。他生於鳥巢中,其手指如鷹爪形。當時,有位出家人,路過大樹下,聽見樹上有嬰兒哭啼聲。乃覺得奇怪,用梯子登樹,發現在鳥巢中有一個嬰兒,五官端正,逗人可愛,於是抱回寺中,細心養育。這孩子幼年出家,精進修行,而證果位,獲得神通,能在虛空中自在飛行,又現十八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變化無窮。當時的人,皆知寶志和尚有神通。

當時的風俗,無論婚喪之事,都請和尚念經。婚事求其吉利,喪事求其往生。有一富家,舉行婚禮,請志公和尚來說吉祥話。他恆順眾生,來到結婚的人家,一進大門就說:「古古怪!怪古古!孫子娶祖母。豬羊炕上坐,六親鍋里煮。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略釋於下:

孫子娶祖母:有一位老太太,生平很喜歡她的小孫子。在她臨命終時,手牽著小孫子手,依依不捨地說:「他們都成家立業,我不掛念。唯獨你太小,無人照顧,我實在不放心。唉!怎麼辦呢?」說完之後,咽一口氣就死了。閻王同情她的慈心,特令她轉生為女孩子,長大之後,作為她孫子的太太。

豬羊炕上坐:所來的親友,都是過去的豬羊,今生為人,齊來賀喜,坐在炕上。所謂「人死為羊,羊死為人。」證明六道輪回確有其事,並非迷信,也非嚇唬人。

六親鍋里煮:志公和尚往鍋里一看,都是過去生中的六親(父黨之親、母黨之親、兄弟之親、姊妹之親、夫黨之親、妻黨之親),今生做豬做羊,為人所食。

女吃母之肉:在院中有個女孩,正在吃豬腳,原來就是她母所轉為豬。她吃她母親的肉,吃得津津有味,自己還不知道!

子打父皮鼓:他又看見音樂隊中,有人打鼓,所打的鼓皮,就是他父親的皮。因為他父親死後轉為牛,牛死後取其皮做鼓。

佛殿也有鼓,有警世的作用。在唐朝時,五台山的黑山寺,有位監寺僧,名叫法愛。他生起貪心,將寺物全歸為己有,廣購良田,遺與其徒。死後為牛,在其徒的田莊耕田。三十年後,牛老且病,莊頭擬向人家換油。是夜,乃向其徒明誨法師托夢,流淚而說:「我用僧物為你置田,今生做牛,為你耕田。等我死後,願剝我皮做鼓,書寫我名於鼓上,凡禮拜誦經時,當擊我皮,消我之苦。」第二天早晨,莊頭來報,老牛撞樹而死。明誨法師遵其師在夢所囑之事,照辦不誤,將田地作為佈施。

眾人來賀喜:親戚朋友來賀喜,認為是大喜事,豈知這中間有多麼可怕的因果報應!

我看真是苦:志公和尚說:「我看是苦,可是人以苦為樂。」

信佛的人,一定要吃素菜,不可吃一切眾生肉。鍋中的肉,不知是哪一世父母的肉,或者兒女肉。歡喜吃肉的人,應作如是觀想:把肉當作死屍肉,又臭又毒,吃了中毒,便有生命的危險。吃眾生肉是最愚痴人的行為。

由此觀之,不吃眾生肉,才有慈悲心,也免了因果循環的報應。人人不吃肉,世界無戰爭。為什麼世界有戰爭?就因為人人吃肉的緣故。我們信佛的人,不但不殺生,還要放生,放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從前有位小沙彌,他是短命的人,他師父有點神通,知道過去的宿命,曉得小沙彌的壽命只有三十天的時間,已無法輓救了。遂給他一個月的假,令他回家盡孝道陪伴雙親。假期已滿,小沙彌高高興興地回到寺中。其師大驚,乃問:「你回家做些什麼事情?」小沙彌說:「我除了陪父母之外,沒有做什麼事。」老和尚不相信,又問:「你仔細想一想。」小沙彌想了半天,才說:「呃!我在回家的路上,經過一條小河,我看一群螞蟻在河水上邊,我用一根樹枝,救它們上岸。」老和尚一聽,原來如此!由此公案證明,短壽的人,但行善事,就可以增壽;長壽的人,盡行惡事,反而會減壽。所以壽命之長短,全操在自己手中。

在《三世因果經》上說:「無父無母為何因?前生都是打鳥人;有子有孫為何因?前生開籠放鳥人。今生長命為何因?前生造橋放生人;今生短命為何因?前生宰豬殺牛人。」

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