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0
1144

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法淨禪寺

宋代慈受禪師有云: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
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六祖壇經》中也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有一次,有人到客堂,吐訴了一些人情世故煩惱,別人都離去後,法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說,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後總是會害到自己。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這樣最後惹事。」

網上曾看到過一段紀錄片:九華山有位老尼師,年紀已136歲,身體健朗,從出家至今從不講任何閒話,開口閉口一句「阿彌陀佛」;有人問她話,若有關修行,則正面開示數言;若非關修行,則閉口不答;生活簡樸,三餐起居生活,完全自己料理,從不假手他人。老尼師之德行馳名鄉里,若有人生病,醫藥難治,皆來乞求老尼師加持,老尼師皆以手掌拍頭三次加持,病即獲痊癒,此為念佛三昧功德之力。老尼師之德名感召大陸數家電視台爭相採訪,老尼師於鏡頭前,仍一心念佛,泰然自若,不為所動,任憑記者訪問,從不答話。從老尼師的修行,便可體悟念佛實相功德與口業的真實相,師父曾言:「女眾無論在家出家修行,若能守住口業,則成佛一半。」

佛良言一句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教的修行中,三業分為身、口、意三業,以戒為師,五戒十善中口業佔比對多「不綺語、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

佛陀的兒子羅睺羅年幼剛出家時,常喜歡與人玩笑。有人來拜訪佛陀,佛在精捨時他就說佛不在,佛陀不在時他卻又說在。一日,佛陀喚羅侯羅用澡盆取水來洗足,洗畢將水倒棄後,佛要他把澡盆覆地,之後又叫他注水,羅睺羅心想:「覆盆怎麼裝得進水呢?」此時佛陀訓斥:「這就像無慚無愧的人,喜歡打妄語,使自性被覆蓋,道法不能入心一般。」犯口四過,不但損福缺德,心中亦難與道相應,由此可知口業清淨對修行之重要性。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犯律儀;善護意業, 清淨無染。」

群處守口,獨處守心。可見日常保持口業清淨是如此重要,不可不慎。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