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慳吝心理是很多身體疾病的源頭

0
755

南懷瑾先生:慳吝心理是很多身體疾病的源頭

一 —— 內心慳吝是怎麼來的?

不論大小乘的修持,均以佈施為先。

佈施在中國固有文化中是「仁」的發揮,人字旁加個二,就是人和人之間,只有愛人,慈悲他人才稱得上仁。

慳吝是捨不得施捨,吝比慳好一點,吝是比較上捨不得,即使拿出來給人家也不過是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

慳是內心堅固的捨不得,一毛不拔。

慳吝就是對他人不肯慷慨,不肯幫助人,不願付出仁慈。不過,節省不是慳吝,如果對自己要求淡泊,嚴格地管制自己的慾望,卻對別人慷慨則是節省。

內心慳吝是怎麼來的?

要仔細反省,尤其大家學佛學禪,處處要觀心,觀察自己做人做事的起心動念,慳吝是從自我來的,因為一切都是我第一。

比方我原來坐在一個涼快的地方,來了一個胖子,天氣熱得不得了,想在邊上坐一坐涼快涼快,我故意不動,甚至把屁股移過去多佔一點位置。連這一點涼爽的風都不願意讓給別人,不讓人家佔一點利益,這是慳吝,自我在作祟。


二 ——修行就要在這些根本的地方下功夫

中國文化儒家的教育是「躬自厚,薄責於人」,躬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嚴格培養自己的厚道,對自己的要求很厚很嚴格,別人則寬容體諒,不要嚴厲責備別人。

這類行為就屬於佈施。

然而,我們看到人與人之間,夫婦之間、兄弟之間、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幾乎沒有一個人真正做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責備人家,要求人家都嚴格得很,道德標準都是拿來要求別人,不是要求自己,這就是凡夫眾生。

菩薩道的道德標準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如果做不到就是慳吝。

凡是慳吝的人一定貪,貪的人必定凶狠,這種心念是連帶的、必然的。為什麼呢?因為貪欲得不到滿足,相反的作用就是凶狠。

一個寬大淡泊的人,一定是仁慈的。

世界上一切眾生幾乎全體都在慳吝中,慳吝是不能捨;貪欲是侵佔別人,在別人那裡沾到一點利益就高興,乃至在言語上佔了便宜都高興。總之,想盡辦法以損害他人為滿足。

其實,我們整天在這裡打坐、念經,求佛、求福報、求智慧,不也是慳貪嗎?

絕對的慳貪。

有時別人請你幫個忙,「等一下,我要上座盤腿,我功夫還沒有作完」,人死了都不管。因為你貪圖成道,以為這樣就可以成佛,成鬼啊!成什麼佛?

真正學佛在哪裡學?不在你那些形式主義,也不在於你擺出一副儼然學佛修道的樣子。坐在那裡佝腰僂背,好像老僧入定,實際上是在貪圖享受,自私自利,萬事不管,哄騙人家,唉呀!我在打坐用功,全是慳貪的心理。

這方面的惡業是與生俱來的,修行就要在這些根本的地方下功夫,把自心慳貪的根去掉。


三 —— 慳吝不止,積累病情

所以,慳貪是一切眾生基本的心理,這是心病,這種心病只有心藥才能醫,心藥就是自己瞭解道理後懂得佈施。

慳吝的心念久而久之會轉變成身體上的疾病。

我常對中、西醫的朋友說笑話,但也是真話,我說不管今天的醫學如何高明,如何發達,中國人有兩句老話:「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一切醫藥再高明只能醫假病,不管中醫也好,西醫也好,真正醫不好的是死病,人要死的時候,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怎麼都醫不好,如果能把人醫到無病,人就不會死了。所以儘管醫學那麼發達,人還是照死不誤。

佛法標榜「了生脫死」,醫治生老病死的病,事實上,佛法在世間,一般信佛、學佛的人照樣生老病死,原因就是人始終沒有醫好自己的心病。

有慳吝心理的人,立即會被一個智慧高、定力深或者定慧等持的人一眼看穿。

不僅是人,一切眾生乃至動物如有慳貪心理,很容易被看出來,這是什麼道理呢?

因為心理會轉變生理,心有慳吝的結,他的表情、神氣、生命的四大就呈現出來,一望而知。

所以無量眾生慳吝不止,就已經在累積病情。

物質文明越發達,人類慳貪的心理越嚴重,不知名的病痛也越來越多,怎麼來的?

心理慳貪來的。

「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

佛說那個有慳吝又貪的人所喜歡的東西,他自己本身都捨不得好好享受。你們想想看,不要看別人,看看自己,好東藏在冰箱捨不得吃,一個月下來,壞了,只好扔。捨不得給父母、妻子、兒女、奴婢,更不願意拿給別人。現在講的是我們的心理狀況啊!不要看文字好像勸世文,佛經講一切眾生的心理狀況就是如此,《藥師經》的秘密在哪裡,它明白地告訴你,身上的病是心理慢慢形成的。

不但自己捨不得用,也不給人家用,更不肯給乞討的人,世界上都是這樣的眾生。

因為有如此的心態,所以變成了疾病,如果是錢財損失了,那種內心的痛苦、煩惱、懊惱,不知不覺就形成身體上的病。

所有一切眾生,隨時要反省自己的心念。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