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了陰德的人,會在身上留此痕跡!࿐

0
8

࿐積了陰德的人,會在身上留此痕跡!࿐

世人常言”積陰德”,卻不知陰德究竟為何物。陰德者,非為顯赫功名,非為世人稱頌,乃心之所發,行之所至,不圖回報之善也。

佛經有雲:”善行無轍跡。”然無轍跡者,非無痕跡也,乃痕跡不顯於外而深植於心。陰德積累,必在身心留下微妙印記,此非肉眼可見,卻是修行者自明,天地鬼神共鑒。今試論陰德積者身上所留痕跡,以啟世人向善之心。

陰德深厚者,眉宇間自有一種舒展氣象。常人眉頭緊鎖,面容緊繃,皆因內心計較太多,得失心重。而積善之人,心無掛礙,故眉頭舒展;不與人爭,故面容柔和。此非刻意為之,乃長期行善,內心清淨之外顯。

《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無所住,則面無憂色。陰德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滋養行者面容,使其日漸溫和。縱使歲月留痕於外,內心之平和卻使皺紋亦成慈祥之紋。此乃陰德第一痕跡,慈顏。

積陰德者,言語間自然減少鋒利之刺。世人多言,或為爭勝,或為顯才,或為洩憤,言語如刀,傷人不覺。陰德深厚者,言必三思,不輕出惡語,不傳是非,不妄加評論。其言如春風,聞者心生暖意;其默如深海,令人肅然起敬。《維摩詰經》雲:”默如雷。”真正有德者,不必多言,其靜默自有震撼之力。久而久之,言語精簡,字字珠璣,無半句浮詞。此乃陰德第二痕跡,慎言。

陰德積累,必使人心境日趨平和。世人常為外物所擾,得失榮辱,皆成心頭大患。而行善日久者,漸悟萬法皆空之理,不為外境所轉。順境不驕,逆境不憂,毀譽不動,利害不驚。此非麻木不仁,乃看透世間虛幻,心有所安。

《心經》曰:”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陰德如舟,渡人過煩惱之河;陰德如燈,照破無明黑暗。此等心境,非一日之功,乃長期行善自然養成。此乃陰德第三痕跡,心安。

積陰德者,氣質必漸趨厚重。常人氣質浮躁,如無根之萍,隨波逐流。陰德深厚者,則如高山巍峨,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此厚重非故作深沉,乃德行累積所致。舉手投足,不疾不徐;待人接物,不卑不亢。行於世間,如舟行水上,舟過水無痕,卻已達彼岸。此等氣質,非裝扮可得,惟有心存善念,久而行之,方能自然流露。此乃陰德第四痕跡,穩重。

陰德之積,不在大事,而在日常細微處。一句暖言,一念慈悲,一次忍讓,皆為陰德種子。日積月累,終成參天大樹,蔭庇自身及他人。陰德痕跡,非為炫耀,乃自然流露。世人若欲自檢陰德厚薄,不必外求,但觀己心:可還急躁?可還怨恨?可還計較?若心中平和日增,煩惱日減,便是陰德增長之兆。

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陰德如種,必得善果;惡行如籽,必食惡報。此非迷信,乃自然之理。願世人明此理,日行一善,積少成多,使身心皆為善之印記所化,終至解脫彼岸。陰德痕跡,不在他處,正在你我起心動念之間。

轉貼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