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本身無好壞,損益在人
儒家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佛教更是淨化人們的思想,因為貧窮,緣缺而不造惡是不圓滿的,面對福報要用智慧觀照,樹立正確的觀念,才能成為福報的主人,而非慾望的奴隸。
福報是果報,必然有相對應的因。如果著眼“某一種果”,就要在“某一種”因上下功夫。由此,“福報”如果視其為“果”的話。就要在“福因”(善因)上入手。種善因,才會有善果的依據。
大福報,則需要在果上達到非凡的程度。比如積善因,作別人不願做的善事。做別人猶豫的善事,這樣的善因也將是非同一般。但這並不是提倡好高騖遠,如果平下心來堅持行善,哪怕微小,一點一滴的長期積累也會有可觀的成就。所以不要蔑視小的善因。
善因種下,還需要保證莊稼不被破壞。例如有人行了善事,覺得自己高人一頭,功德無量。甚至到處宣說展示。生出優越感,就造成“功勞負面化”的局面。本來是功勞,卻成了催生傲慢心的土壤,成為雜毒善法,受福報時不完整,比如雖有財富,但不一定受人恭敬,人們常稱暴發戶,帶有富而無修養的貶意。
佛教我們“迴向”,願將功德迴向給眾生,而非長養自我意識,從智慧的角度,任何善業成就,也需要眾緣和合,非一人能成辦,由此抵制無始劫來“自我私心”的無明習氣。如此一來,功德反而擴大,因為心量擴大,隨順實相真理。行善過程中,非但不宣揚自我,還會發覺自己內心中不耐煩,以及淫念等等不善的習氣加以對治,由此保護種下的善因純淨,不被這些習氣惡念毀掉。
“福報”本身沒有好壞的特質,用好了發揮積極作用,用壞了可能是痛苦的根源,損益在人。
“錢財”如果用以吃喝嫖賭,殺食眾生。甚至以自己的財富作為炫耀的資本,蔑視他人,奢華自傲。等等這些不善的心態心念,就會造下更多的“惡因”,福報只是一時的快樂,卻帶來了短命多病,貧窮下賤的後果。還不如“沒錢少造惡,有錢廣造惡”。由此錢財變成了助其墮落受難的促進劑。
如果以錢財廣積善因,廣結善緣,資助貧苦病痛,助人脫險,救助待殺的生命,助印經典廣宣善理,而且自己不高傲。如此一來便積累了更廣大的善因,善因導致的善果也越發可觀,終將無窮無盡。
儒家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佛教更是淨化人們的思想,因為貧窮,緣缺而不造惡是不圓滿的,面對福報要用智慧觀照,樹立正確的觀念,才能成為福報的主人,而非慾望的奴隸。
轉載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