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忙了一輩子,只有這樣東西才真正屬於你自己!

忙了一輩子,只有這樣東西才真正屬於你自己!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什麼是最公正的,那麼最正確的答案無疑是——死亡。無論我們曾經是什麼身份、地位,無論我們曾經擁有過什麼,在死亡面前,擁有的只能是赤裸裸的無奈。 為了子女,為了家庭,我們每天忙忙碌碌,而忙碌了一輩子,什麼才真正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呢?名望、財富、古董......在死亡來臨時,這些其實我們一樣都帶不走。我們不過是擁有這些東西暫時的保管權和使用權。我們忙忙碌碌一生,其實只有一樣東西是唯一真正與我們生死相隨的。 只有這樣東西才真正屬於你自己 傳喜法師開示 我們怕談死字,但我們這個人總有一天要死的。死了之後什麼也帶不走,家也帶不走,房子再好也帶不走,子孫再好、再孝順他也不會跟你一起走,你所擁有的財富、名譽、地位,這些都帶不走。 什麼可以帶走?我們佛教里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個「業」指的就是「業力」! 「萬般帶不去」指什麼?指物質世界裡的東西,包括你這個身體,物質層面的,這都是色法。但是你這一輩子所造的業,這輩子所做的因果,都將會繼續追隨你。這個業是善業和惡業,這個無形的意識層面的力量會一直跟著你,然後產生善報和惡報。 怎樣改變業力? 傳喜法師開示 人的命運從落地之時便已註定,因為今世所有的一切皆由過去業力所決定的,但是佛菩薩慈悲教給我們改變命運的法門,就能夠帶領我們改變命運,甚至跳出輪迴。 明朝的袁了凡,本名袁黃,他是明朝的名儒,幼年喪父,從母命棄舉業學醫。有一天,他採藥時遇到一位長須的老相士,這個老人姓孔,通達「皇極數」,推算人的命運極准。孔公就將袁黃以後的命運,包括哪一年中秀才,出仕,俸祿多少,婚姻,膝下無子女,何時命終等悉數算出。 後來他的人生軌跡真如孔公所言般一一應驗,他開始明白,富貴貧窮都是命里註定,再多妄想也無益。所以當他在南京棲霞寺遇到雲谷禪師的時候,他能在禪房中與禪師靜坐三天三夜,不打一個妄念。 雲谷禪師就問他,「你師從何人啊?從哪裡開悟的?」他就說了:「我並沒有開悟,只是明白了命運既定,想什麼都只是空想而已。」他就把自己的身世和孔公所批的命數都告訴了禪師。 雲谷禪師笑著說:「我還以為你是聖人呢,原來你還是凡夫!你知道嗎?人有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以後的命運由現在的業所決定,如果你不去造作新業,那現在的業也都是以前的業;如果你造就新業,那就是造成新的命運。怎麼樣改變呢?造善業和造惡業都可以改變命運,所以大善大惡之人的命是算不準的。」 袁黃自領受了雲谷禪師的開示後,即改名為「了凡」,開始廣行善事,積累功德。此後孔公所批的命數就都不靈驗了,袁了凡先生活到八十多歲命終,有三個兒子。所以說藉由行善或造惡,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人這一輩子,同一個人的業報都是不一樣的。有人白天晚上不一樣,有人上半輩子和下半輩子不一樣:有人上半輩子富貴,下半輩子潦倒;有人上半輩子沒什麼福報,但是經過他的精進努力,下半輩子就富貴。有人這一生坎坷曲折,但積累成就了他下一生的福德。 來源:大聖五台山古文殊寺

宣化上人:真正有了功德鬼神護法都會幫助你,何必自己去宣傳?

宣化上人:真正有了功德鬼神護法都會幫助你,何必自己去宣傳?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人見到你都和你有緣,都恭敬你。見到你,好象見到八輩子到現在的老親戚,不知有多親切,有那種親切感,有那種回到家裡的感覺。又好象在海外沒有熟人的地方,遇到老朋友,心裡不知怎麼好,也不知道是歡喜,還是難過,所以這時真是啼笑皆非,又要哭,又要笑!哭嘛,可真見到親人;笑呢,這回真有了保障了。 人見欽敬,就是人人都恭敬你,沒有人對你不好。不需要你說:「嘿!你知道嗎?我是個居士呀!你要恭敬我!」或者「我是個法師,你見到我要叩頭!」不是這樣的,不是叫人恭敬你。所謂「有麝自來香,何須當風揚?」你要是真正有德行,不要像賣膏藥似的,「啊!我這膏藥最好了,風濕、骨痛、麻木,一貼就好!」結果怎麼樣?貼了也不好。不要賣膏藥,不要出去自我宣傳:「你知道我嗎?我是對佛教護法最有力量的,我是某某廟的長年護法;還有我是某某慈善機關的董事;某某地方我又是護法,如何如何……。」自我介紹,怕人家不知道。不要這樣,這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自動賣招牌、賣廣告,沒有眼睛的人不知道你,受你欺騙;有眼睛的人一看,哼!真可憐!要是真正有了功德,何必自己去宣傳?鬼神護法都會幫助你、護持你,有什麼困難,他無形中就來幫助你,將你的困難解決了,不必宣傳。若恭敬誦念地藏菩薩聖號,一切的鬼神,無論是善鬼也幫助你,惡鬼也幫助你,善神幫助你,惡神也幫助你。怎麼說是惡神也幫助你?這是地藏菩薩的力量嗎?是地藏菩薩的力量!所以一切的惡鬼、惡神也都變成護法了。那我念地藏王菩薩,會不會地藏菩薩也叫人來罵我呀?不會的。為什麼?講真話給你聽,你還不夠程度呢!就好比書還沒讀完,考試一定考不上的,應該在大學畢業時才考得上。若你剛剛入大學,還沒有畢業,考你做什麼?所以不要以為罵就是不好。這個罵也是來考驗一下,考得上就及格,通過了;不及格,還要再往前修行。那麼說考上就不修行了嗎?考上更要修行。說那考上有什麼用?那你讀博士又有什麼用?一樣的道理。你明白,就明白;不明白,我也沒有辦法。(轉載)

【善信之要】

文/《星雲說偈》星雲大師 圖/J.MI 【善信之要】 善為大船, 可以度水, 有能守信, 室內和安。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有一段偈頌:「善為大船,可以度水,有能守信,室內和安」,這四句偈對我們的做人處事,有很大的助益。 娑婆世間的眾生,在生死苦海裡漂流、沉淪,時而生,時而死,不斷地在五趣流轉、六道輪迴中無法出離。要如何才能度過生死苦海? 「善為大船,可以度水」,行善,就像一條大船可以載人渡江,到達解脫的彼岸。什麼是善?說好話,好話就是善﹔做好事,好事就是善﹔存好心,凡事都想到利益他人、不傷害人,好的意念就是善。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行累積多了,自然能成就一艘堅固的大船,運載我們度過生死大海。 「有能守信,室內和安」,「信」之一字,是由「人」、「言」組合而成,意味著我們的言行舉止,都要講求信用。守信,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是做人應有的條件。一個信守承諾的人,他的家庭內外、大小事物必能和平安樂﹔反之,不守信用的人,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 過去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很欣賞手下一名勤勞、用心工作的部屬,為了獎勵這位部屬,董事長表示願意負擔他兒女的教育費用。後來經濟不景氣,董事長的公司也被波及倒閉,儘管生活陷入困境,董事長仍然信守承諾,不曾間斷。身邊的朋友看不過去,就問他:「你都自身難保了,還要幫人什麼忙呢?」這位董事長回答他:「一個人言而無信,哪裡還像個人?」由於這位董事長堅持「人無信不立」的原則待人接物,終能獲得他人的信賴,幫助他東山再起。 這首偈語啟示我們,人生有兩種善必須謹記在心:第一、要多行善事,是為修福積德之善﹔第二、為人處事,要能固守信用。以上兩者都能兼具,便能依此善行,引領我們走出一條人生的光明大道!

持〈大悲咒〉應注意:一念嗔心,涼水變滾水

持〈大悲咒〉應注意:一念嗔心,涼水變滾水 台灣南部有個女眾住持的道場,有一天住持被一陣凄慘的哭聲吵醒,住持睜眼一看,一群男女老少身上皮開肉綻的跪在面前,住持嚇了一大跳,連忙問他們:「為什麼這樣狼狽?誰做的?」 其中一位帶頭的說:「就是師父您的好護法徒弟某某用滾水把我們燙的!」 住持一聽,問:「什麼時候的事,她為什麼燙你們?」 「就在剛才而已,她為什麼燙我們,我們也不知道哇!她持凈水誦念大悲咒,我們以為她會賜我們甘露水,誰知道,她竟然用滾水燙我們,請師父為我們作主啊!」 住持正要詳問情形,雞啼一聲天下白,住持驚醒了,發覺是南柯一夢。 但是住持很納悶,他們口中的那位護法愛徒平日很慈悲又能發心,為什麼無緣無故用滾水去燙 無形世界的眾生呢?心裡越想越不安,用完早齋後,請內眾徒弟打電話,把這位徒弟找來。 見了面,師父問她:「你早上在家裡做了什麼不尋常的事?」 「沒有哇!就是日常早課,感覺氣氛怪怪的,就念了二十一遍大悲咒灑凈灑凈而已。」 住持聽完沉思了一下,突然睜大眼睛問她:「你灑出大悲水的時候,心中想什麼?」 「我用大悲水趕走邪祟,這有錯嗎?」 「你大錯特錯了!你在做早課,你的冤親債主都很歡心法喜,來聽經聞法,看你持念大悲咒水,他們很歡喜,都想要得到大悲水加持,誰知,你竟然用嗔恨的心 灑出大悲水,結果大悲水變成滾水,你把他們燙的好慘哪!」 「師父怎麼知道?」 「他們來跟我告狀的,不然我怎會知道。」 徒弟聽到這裡,馬上跪到佛前懺悔去了。 身為佛弟子要處處以「慈悲」兩字為行事準則吧! 曾經有出家眾問他們的上師:「出家戒條這麼多,動不動就犯了戒,要怎麼做才不會犯戒?」 上師只回答兩個字:「慈悲」。 轉載貼文

【念佛人如果老年癡呆了,能往生嗎?】

【念佛人如果老年癡呆了,能往生嗎?】 我們平時即使經典再會講,再會背,到年老通通忘記,到臨終都用不上。你說“我就不相信”,你不相信試試看,等你到了八十歲,老年癡呆,連你自己是誰都不記得了。老年癡呆的人我見過,他念佛還會念,“阿彌陀佛”。如果佛也不會念了,只要是平生念佛、信願具足的人,還是照樣往生的,不用懷疑,他早在阿彌陀佛攝取不舍的光明當中了。這是他神經系統的問題,從醫學角度講,哪根神經不通,障礙住了,顯示出老年癡呆的狀況,其實他的佛性是一樣的,沒有改變。阿彌陀佛救度他,是在根本的地方都已經救度了。像鸚鵡、八哥,它們跟老年癡呆不是差不多嗎?它們懂得什麽《阿彌陀經》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有老鼠,還有鵝,都往生了。所以,沒有任何問題。 ----凈宗法師

《別讓「修行」麻醉了我們⋯》

《別讓「修行」麻醉了我們⋯》 午後的禪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個小和尚卻躺在禪凳上睡覺,還發出呼呼的鼾聲。 這時,老方丈推門走入禪堂。小和尚聽見聲響,微微睜眼瞟了一下,翻個身繼續睡。首座和尚則目不斜視,打坐用功。 “啪!”只見老和尚舉起香板,重重打下去!香板落在首座和尚的肩頭。 首座和尚大為不解,忍不住詢問:“師父,我在打坐,他在睡覺,為何您不打他,卻來打我?” 方丈不由分說,又是一大板子:“打的就是你!人家睡覺都在用功,你卻坐在這裡打妄想!

佛學文章

素食

干鍋茶樹菇

酥香杏鮑菇

孜然烤香菇

鹿茸菇炒腐竹

香菇素肉燥

蔬菜素水餃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花生麵筋

涼拌什錦菇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