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親人命終時,記住這三點可助其往生

親人命終時,記住這三點可助其往生導讀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為障礙,致受禍害,以故不應生一念系戀之心。 文:印光大師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捨此身軀,復受別種身軀耳。不知佛法者,直是無法可設,只可任彼隨業流轉。今既得聞如來普度眾生之淨土法門,固當信願念佛,預備往生資糧,以期免生死輪回之幻苦,證涅槃常住之真樂。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並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淨土,其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這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屬助念之力。能如是行,於父母,則為真孝;於兄弟,姐妹,則為真弟;於兒女,則為真慈;於朋友,於朋友,於平人,則為真義,真惠。以此培自已之淨因,吞同人之信向,久而之之,何難相習成風乎哉。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適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為障礙,致受禍害,以故不應生一念系戀之心。須知自己一念真性,本無有死。所言死者,乃捨此身而又受別種之身耳。若不念佛,則隨善惡業力,復受生於善惡道中。若當臨命終時,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志誠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業力凡夫,何能以少時念佛,便可出離生死,往生西方?當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極重罪人,臨終地獄之相已現,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種人念此幾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業力重,念佛數少,而生疑乎?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於佛,如子就父,乃是還我本有家鄉,豈是分外之事? 又佛昔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故一切眾生,臨終發至誠心,念佛求生西方者,無一不垂接引也。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生彼樂世界,是至極快意之事,當生歡喜心。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玫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悲慈,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可疑其不得生,與佛不來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轉開導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為病人所開導者。至於自己所應盡孝致誠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隨順俗情,求神問醫。大命將盡,鬼神醫藥,豈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於此種無益之事,則於念佛一事,便紛其誠懇,而莫由感通矣。許多人於父母臨終,不惜資財,請許多醫生來看,此名賣孝,欲世人稱我於父母為能盡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實鑒其心。故凡於父母喪葬等事,過於張羅者,不有天災,必有人禍。為人子者,宜注重於親之神識得所;彼世俗所稱頌,固不值明眼人一哂,況極意邀求,以實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前己開導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撣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繼長念,即向來以念佛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屬,同應發孝順慈悲之心,為其助念佛號。若病尚未至將終,當分班念,應分三班,每班限定幾人。頭班出聲念,二三班默持,念一點鐘,二班接念,頭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當於默持時辦,值班時,斷斷不可走去。二班念畢,三班接念,終而復始。念一點鐘,歇兩點鐘,縱經晝夜亦不甚辛苦。須知肯助人淨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且莫說是為父母盡孝應如是,即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長自己善根,實為自利之道,不徒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念,則攝耳諦聽,心無二念,自可與佛相應矣。 念佛聲不可太高,高則傷氣,難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聽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則病人不能隨,即聽亦難明瞭;太慢則氣接不上,亦難得益。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經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聲清,聽之令人心地清淨。木魚聲濁,故不宜用於臨終助念。又宜念四佛號。初起時,念幾句六字,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隨之念,或攝心聽,皆省心力。家中眷屬如此念,外請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間斷。若值飯時,當換班吃,勿斷佛聲。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復分班念三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安置等事。當念佛時,不得令親友來病人前,問訊諭慰。既感情來看,當隨念佛若干時,是為真實情愛,有益於病人。若用世間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雖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預令人說之,免致有礙面情,及貽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止語的功德

止語的功德 有的人每天說話太多,如果記錄下來的話,大多的話是廢話。少說廢話,不但養生,而且清淨。 你仔細觀察,每句廢話背後的念頭所在,是沒話找話、是嗔恨語、炫耀語、綺語、惡口、或者是妄語。其實,少說話,修,有很多好處。 01少說話可積累福德資糧 少說話,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使自己能盡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業,積累往生的福德資糧。同時可以防止辛苦修積來的一點福報從說話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過而招來的麻煩和災禍,在較大的程度上斷絕了菩提道上的業因業緣。 02能避免犯破「六和敬」的罪業

在污穢的娑婆世界修行很難,佛陀慈悲宣說淨土法門

在污穢的娑婆世界修行很難,佛陀慈悲宣說淨土法門 文:廣行法師煩惱濁有五種第一種是貪。有了貪心,這也想要,那也想要;這也捨不得,那也放不下。不但永遠不能脫離娑婆世界,而且因為有了貪心,還會造出各種的業來。第二種是瞋。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就發怒,不能忍耐。因為起了瞋心,就又要造無窮無盡的惡業。第三種是痴。一點兒都不明白道理,是非不分,正邪不分,黑白不分,這樣的人怎麼可以修行呢。第四種是慢。無論是對誰,驕傲自大,一點都不虛心,沒有恭敬心。這樣的人,學什麼都沒辦法上進,更何況是學佛呢。第五種是疑。無論做什麼事,最不好的就是有疑惑心。有了疑惑心,又想做,又不想做,心裡七上八下的,沒有主見。這是修行最不相宜的。這五種都是擾亂心思,使人多生出煩惱,沒有一點清淨,所以叫做濁。 眾生濁,因為眾生永遠在六道里生死輪回,即使做了人,也要受生、老、病、死等等的各種苦惱。如果到了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三惡道里去,那就更是說不完的苦了。像這樣的受苦,沒有解脫的日期,所以叫做濁。命濁,就是一個人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一年四季冷暖沒有一定,時刻催人老死,呼出來一口氣,不知道還能不能吸回去一口氣。人的壽命,像早晨的露水一樣,稍縱即逝,所以叫做濁。第一種的劫濁,是被後面的四種濁造成的。生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眾生,都免不了這五種濁,如果生在西方極樂世界,那裡沒有成、住、壞、空各種劫,也沒有大小三災,沒有劫濁。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有正知正見,沒有見濁。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智慧高,心念清淨,沒有煩惱濁。天天在一起修行的都是聲聞菩薩,不受三界里生死輪回的苦,沒有眾生濁。壽命跟阿彌陀佛一樣無窮無盡,沒有命濁。西方極樂世界叫清淨土,是因為沒有這各種的污穢的緣故。這一段經文,是說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污穢世界,能夠得道成佛是很不容易的。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為了諸多眾生,說這樣世界上一切眾生所難得相信之法。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法門,真的是太簡便了,所以世界上的眾生,都不容易相信。在污穢的娑婆世界上修行,已經是非常地難了。本師釋迦牟尼佛,不但是在這污穢的娑婆世界上修行,而且還在污穢的娑婆世界上得道成佛,真是難上加難。還要在污穢的娑婆世界,為眾生說這樣不容易相信的念佛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就更是加了一層難。本師釋迦牟尼佛勸化眾生的大慈悲心真是了不起,所以各方世界諸多佛都要稱贊本師釋迦牟尼佛。難信兩個字的前邊有一切世間四個字,可見念佛法門,不單是惡道里的眾生不容易相信,就是人道天道里的眾生,也是多有疑心的。不單是愚笨的眾生不容易相信,就是聰明的眾生,也是多有疑心的。不單是凡夫不容易相信,就是聲聞、緣覺,也是多有疑心的。所以說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為什麼說是難信之法呢?是因為修這個念佛法門太簡便、太容易了,應該說簡便容易的修法,得到的利益,是很少了,哪裡知道,竟然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而且還可以一世就能成佛,這樣的大利益,也難怪眾生不相信了。不要說那個時候聽到這樣希奇的說法不相信。就是到現在,經過了二千九百多年了,有許多古聖先賢、祖師大德、大法師,把這種念佛往生的道理,非常詳細的說明白了,還有許多一心念佛的眾生,真實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就像《淨土聖賢錄》跟《往生傳》這兩部書里,記載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眾生,真得有很多,都是真名、實姓、有時間、有地點,臨命終時,還有各種殊勝的瑞相,真實不虛,可以做證。還有許多眾生不相信。他們不相信的緣故,是因為各種修行的法門,跟念佛的法門比較起來,覺得這個念佛的法門,太稀奇了。因為其他個種法門,無論所修的工夫多高,所悟的道理多深,如果還有一絲的煩惱,沒有斷盡,就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 念佛法門,無論是多高的根性,根性,根是根機,性是種性,就是各種根機的心性,都不能跳出念佛法門之外;無論是多下等的根性,也可以進到念佛法門裡來,就是有極深極大煩惱業障的人,也都可以仗阿彌陀佛大慈悲的願力,接引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那些不相信念佛法門的眾生,把靠自力了生死的法門,去跟仗佛力了生死的道理去辯論,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靠自力生死是普通的法門。而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是特別的法門。如果知道了這個道理,那些明白的眾生,一定會一心一意地修念佛法門了。我們都知道,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是最要禁戒人說謊話,所以佛陀決不會說謊話的,佛陀所說的念佛法門一定是真正不虛靠得住的,我們一定要深信不疑,不能有一點疑惑。這兩句經文,是說佛陀專門為了眾生說念佛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法門。

【民間習俗:大年初五迎財神】佛弟子如何正確求財?

【民間習俗:大年初五迎財神】佛弟子如何正確求財? 巡天寺 大年初五,中國民間素有拜財神的習俗,各地善男信女擠爆財神廟拜財神,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財運亨通,盆滿缽滿。那麼,大年初五迎財神求發財真的靈驗嗎?財是求出來的嗎?根據各路善知識為您提供三個求財攻略: ①初五迎財神要茹素 ②唸誦《準提神咒》108遍、《心經》21遍; ③許願做財佈施。 ①初五迎財神最好茹素 吃全素的人不但對事業好,還會對他的財運好。因為你不殺生,不跟動物結冤,不跟人結冤。所以這種人財運都會很好的。 ②初五白天可以念誦《準提神咒》108遍、《心經》21遍; 多念心經會增強貴人緣,心經就是讓人開智慧,開了智慧的人是不會計較的,開了智慧的人是不會罵人的,反而開了智慧的人會整天去幫助人家,知捨棄小我,換得大我。當我們把所有人當成自己的貴人,這樣貴人緣就形成了; ③最好能夠許願做一些財佈施,這樣求財神菩薩會比較靈。 財佈施得財富,法佈施得智慧,無畏佈施得力量能量; 一般來講,財佈施得財,一般都是上輩子得,因為求財得話,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基本上需要很長時間。你今生沒錢是受報了,因為你前世就沒有佈施,所以你今生一定受苦。為什麼說福德福德,因為他上輩子做了很多善事,這輩子才有福氣。 所以有福氣的人更容易聞到佛法。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星雲大師是如何告訴佛弟子正確求財的方法的吧: 星雲大師 ❈❈ 慈悲偉大的佛陀!求您加持我獲得人間的財富。 因為在經濟重於一切的社會,如果我沒有金錢財富,將生活得十分艱苦;甚至想發心做一點善事,也需要一些錢財。 因為在物質不可缺少的人間,如果沒有柴米油鹽,日子將不會好過;甚至想發心學佛修道,也要有一些資糧。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不是好欲貪求,我只希望生活安然平順。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祈求七種財富: 第一種:祈求您給我健康的身體; 第二種:祈求您給我慈悲的心腸; 第三種:祈求您給我智慧的頭腦; 第四種:祈求您給我勤儉的美德; 第五種:祈求您給我寬廣的胸懷; 第六種:祈求您給我內心的智慧; 第七種:祈求您給我世間的因緣。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希望擁有財富,不是想要消費物品,而是想得到慈悲的氣質; 我希望擁有財富,不是想買巨廈豪宅,而是想買到平安的居家。 我希望擁有財富,不是想買高官厚祿,而是想去廣結善緣。 我希望擁有財富,不是用來滋養色身,而是長養家人慧命。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希望以熱忱,獲得善緣的財富; 我希望以勤勞,獲得信譽的財富; 我希望以喜舍,獲得友誼的財富; 我希望以正見,獲得真理的財富。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將以財富孝順父母,使師長老有所養; 我將以財富供養三寶,使佛教發展成長; 我將以財富養育妻兒,教他們德業增長; 我將以財富從事正業,造福國家社會; 我將以財富投入公益,裨益世界人類。 慈悲偉大的佛陀! 一文一錢,我知道來處不易; 一絲一縷,我知道物力維艱。 慈悲偉大的佛陀! 祈求您加持我,讓我懂得以智慧運用錢財,做一個為世間創造財富的人,做一個與眾生共有財富的人。 慈悲偉大的佛陀!請求您接受我至誠的祈願,請求您接受我至誠的祈願。 轉載貼文

常持誦《心經》,身心皆可發生改變

常持誦《心經》,身心皆可發生改變彼岸寺 在佛家中,有字數最少的一本經。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心經》共268字。正文260字,題目8字。這268字,把佛教的要義,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講得極為透徹。《心經》是打開佛法大門的鑰匙,是我們學習佛法的綱領,也是我們觀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心經》這268字,包括了佛教的核心內容。它主要是教導我們怎樣觀照當下的精神生活境界和物質生活境界,教導我們在聖凡迷悟之間怎樣處理修行者所面對的真理世界和世俗世界。《心經》突出地講了一個“空”字,這一個“空”字,掃除了凡情聖解;也突出地講了一個“ 無”字,這一個“無”字,顯示了佛教的不二法門。《心經》開宗明義告訴我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時時以甚深的般若進行觀照,才能見到我們身心世界五蘊皆空所顯示的真理。見到了真理,開發了智慧,才能夠度一切苦厄。而倘若我們要脫離苦海,到達彼岸,就要發心修菩薩行,要修到彼岸的功德,首先要具備七種最勝方便。具足此七種最勝方便,才可以稱為到彼岸。1、住菩薩種姓。修菩薩行,行菩薩道,一定要具備菩薩種姓,要有這樣的善根,要有這樣的福德因緣。沒有菩薩的善根,沒有福德因緣,就發不起修菩薩行、行菩薩道的大道心。2、依大菩提心。修菩薩行,行菩薩道,它的動力就是大菩提心。3、悲憫有情。行菩薩道的目的,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要下化眾生,必須要有對有情眾生的悲憫之心。4、具行事業。有了發心,有菩提心,有慈悲心,僅僅發心而不付諸實踐,那種發心永遠不能成為現實,所以要具行事業。就是要行六度萬行,以這樣福慧事業來莊嚴菩提心、菩薩道。5、無相智所攝。修一切善法,修六度萬行,都要以無相智作為出發點,不要起執著,不要為名聞利養而修。不能修有相法,要修無相法。所謂無相,就是要破除執著。6、回向菩提。將所修一切善法功德,不回向人天小果,一定要回向無上菩提。7、不為二障間雜。二障就煩惱障、所知障。在修萬行,修一切功德時,都不能從煩惱障、所知障出發,要破除二障,不要讓二障在修行過程中,導致信心不專一,誓願不專一。要修“波羅蜜多”行,必須具備此七種最勝方便。而我們常持誦《心經》,身心皆可發生改變。

提早10分鐘

提早10分鐘 朋友到我家來看到了牆上的時鐘,都會問為什麼你家的時鐘快了10分鐘?是不是時鐘越走越快,已經壞了? 「時鐘會快10分鐘,沒有故障,這是有一個故事的!」我的回答,讓人覺得到超有梗的。 話說我在讀專科的時候,遇到一位好老師,因為他手上的手錶,永遠都是快10分鐘,因為老師手錶快10分鐘這件事,老師的教導說明,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那時候我的恩師告訴我,做什麼事都要提早10分鐘,跟人家有約,要提早10分鐘到,不管做什麼事,也要提早10分鐘到、要提早10分鐘去等人、提早10分鐘去等車、要提早10分鐘去準備。「提早10分鐘」變成了恩師的生活信念,工作的基本準則。 恩師常說,提早10分鐘,是一種標準的工作態度,就像我們說上課不能遲到一樣,但是要保持不遲到還是不夠,仍然不夠積極、不夠熱情、有活力,做事情要做得好,提早10分鐘到,就是要比別人早到10分鐘到場,因為10分鐘就是一個致勝的關鍵。 後學認為提早10分鐘的意義,在於借假修真,認真看待時間,把握住時間。凡事都要提早做準備,提早做出完整完善的規劃,按部就班,做事能按計劃進行,不會急就章馬虎了事。 做大事業尤其要保持從容淡定,不能因為時間不足,就拼命趕時間、搶時間,這都會產生致命的錯誤,導致出現層出不窮的問題。 只有提早10分鐘的工作信念,除了代表對人、對工作、對自己職務的尊重外,更是一個人優良品德的具體表現。 過去三十多年來,我家裡的時鐘永遠比人家快了10分鐘,藉此表示記著恩師的諄諄教誨,「提早10分鐘」,永遠信受奉行。 隨時隨地提醒自己,提早10分鐘,凡事提早做準備,及早去等待機會,用心在自己的崗位上胸有成竹,認真負責,全力以赴,必然會有最佳的成果。 「永遠提早10分鐘,永遠比別人早到10分鐘。」我相信這將是一個成功勝利的起點,這也是幸福人生的關鍵點。 「提早10分鐘!」恩師的一句話,讓我謹記一輩子。   (轉載)

佛學文章

素食

干鍋茶樹菇

酥香杏鮑菇

孜然烤香菇

鹿茸菇炒腐竹

香菇素肉燥

蔬菜素水餃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花生麵筋

涼拌什錦菇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