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到
佛學文章
素食
好文分享
易經占卜
論壇
討論群
登入
簽到
歡迎!
登錄到您的帳戶
您的用戶名
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了嗎?
隱私權保護政策
找回密碼
找回密碼
您的電子郵件
搜索
佛學交流網站
NewsPaper
佛學交流網站
佛學文章
素食
好文分享
易經占卜
論壇
討論群
登入
More
Search
NewsPaper
佛學文章
素食
好文分享
易經占卜
論壇
討論群
登入
More
Search
佛學文章
一念這個咒,五百年後,你身上的蟲子都是做菩薩的!
jessie 焦潔西
-
2025 年 11 月 7 日
佛學文章
善導大師:教你如何在睡眠中念佛,夢中見佛!
佛學文章
「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好文分享
《負能量,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最 受 歡 迎
佛學文章
不被自己障礙住 ...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9 月 27 日
0
佛學文章
如何處理念阿彌陀佛與念觀音的關係?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6 月 12 日
0
佛學文章
星雲大師:佛陀涅槃後去了哪裡?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6 月 20 日
0
佛學文章
妄念是病,什麼是藥?
jessie 焦潔西
-
2022 年 10 月 23 日
0
佛學文章
臘月初八|恭迎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jessie 焦潔西
-
2022 年 12 月 30 日
0
佛學文章
這些都是很危險很可怕的業報
jessie 焦潔西
-
2019 年 9 月 26 日
0
佛學文章
淨空法師故事說法【因果不昧,業力可畏;地獄重罪,行善難補】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5 月 23 日
0
佛學文章
念佛的方法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11 月 15 日
0
佛學文章
妙蓮老和尚: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11 月 15 日
0
裝載更多
佛學文章
識得平常心,一切處都是道|虛雲老和尚
jessie 焦潔西
-
2021 年 4 月 28 日
0
識得平常心,一切處都是道|虛雲老和尚 雲居山方便開示 五月十七日(1955年7月6日) 昔日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還可趣向也無?」泉曰:「擬向即乖。」州曰:「不擬爭知是道?」泉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耶?」州於言下悟理。 我們說古人的空話,說平常心,人人都有,但怎能見得他是道呢?只要識得平常心,則一切處都是道,不識這平常心,就顛顛倒倒了,何故呢?我們不能回光返照,向外馳求,背覺合塵,朝朝暮暮,隨境遷流,背道而馳,摸不著自己的臉孔,怎樣叫平常心呢?平常就是長遠,一年到頭,一生到死,常常如此,就是平常。譬如世人,招待熟客,只用平常茶飯,沒有擺布安排。這樣的招待,可以長遠,就是平常。如有貴客到了,弄幾碗好菜,這就是不平常的,只能招待十天八天。家無常禮,故不平常的招待,是不能長久的。修心人能心無造作,無安排,無改變,無花言巧語等,這就是平常心,就是道,也就是「直心是道場」的意思。 六祖謂智隍禪師曰:「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這些話,也是說的平常心。與這些話不相應的,是在鬼窟里作活計,就不平常了。昨夜說戒律,初發心的,初生信心,歸依三寶,求受五戒。再進步的,知人生是苦,而捨俗出家,入山修道,知比丘尊貴,而受具足戒。又發大心,而受菩薩戒。在戒堂聽引禮師苦口叮嚀,說到「寒心而生慚愧」,那時怕六道受苦而發道心,聞法淚下。問「某戒能持否」,都答曰「能持」,但受戒完了,過些時候,老毛病復發,就退道心,就不平常,反以貪嗔痴為平常了。 明道的人,動靜無心,善惡無念,性空即無心,無心即道。初出家人,不知佛法如何,規矩如何,修行如何,須知欲了生死,先要循規蹈矩。如孔子之制禮作樂,亦無非教人規矩,與佛戒律無異。執身即除習氣,身得自由,則心有依處。古人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有執身次序的偈語曰:「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游,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回施半展眸,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作比丘。」
閱讀更多
佛學文章
如何對治傲慢習氣?教你一個最有效的方式前
jessie 焦潔西
-
2019 年 7 月 28 日
0
如何對治傲慢習氣?教你一個最有效的方式 德光法師 我慢 佛門把貪、嗔、痴、慢、疑稱為五毒,這五種毒會使我們造作種種惡業,障礙我們的解脫,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像毒藥一樣,因此稱為五毒心。 五毒中最難破除的當屬「我慢」,因為其餘四種雖毒但較為明顯,而「我慢」非常隱蔽,不發動的時候甚至難以察覺,因此最難破除。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降服慢心呢? 01 我們要認清楚「慢」的危害 我慢不僅是世間生活的絆腳石,更是修行道路上的一大障礙。 從世俗角度來說,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內心深處的痛苦與煩惱,大部分都是由我慢導致的。 每個人都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哪怕對方比自己強,也會覺得其不過如此。不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會感到壓抑、痛苦;表達出來,大家各執己見,發生衝突,最後的結果還是痛苦。 生活中,傲慢的人大都不太受人待見;工作中,傲慢的下屬往往不容易得到重用,傲慢的上級通常不會受到擁護。 傲慢無非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弱者的輕賤,一種是對強者的無禮。傲慢者對弱者的輕賤好理解,對強者的無禮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是通過此種方式獲得自認為的尊嚴。 比如,當年相差無幾的同學若干年後成了名人,見面的時候內心就暗下決心:如果他不主動跟我打招呼,我一定不能理他。其實對方也許壓根就不會注意到你;或者遇到很厲害的人,總要想方設法找到他的瑕疵,踩上一腳才會覺得舒服。 無論哪種情況的傲慢,都是愚痴的表現。 從修行角度來說,「慢」是一種煩惱,而這種煩惱會給我們造成非常多的障礙。 現實中經常聽到有居士抱怨:「總也遇不到一位好師父。」或者乾脆就是個「二寶居士」,只信佛、信法,而不信僧,這是非常「慢」的表現。 僧是三寶之一,穿上袈裟就代表佛的形象。居士千萬不要自以為知識淵博,地位高,善事做得多就瞧不起出家人,任何一位出家人都值得被尊重,也都足以教化在家居士。 也許有些出家人不善講經說法,但是單單從捨棄世俗、遠離五欲的角度來講,就值得所有在家人學習。 還有些居士,學修一段時間,自認為懂得了一些法理,在聽聞師父教法的時候就會生出許多傲慢,覺得師父也不過如此,進而對師父的話產生分別:「我必須這樣修才行嗎?好像書上也不是這麼寫的哦!」 一旦我慢生起,法流水就再也流不進我們的心田。 古語有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傲慢對一個修行人來講也是非常大的障礙。 像我這麼用功的有幾個? 宋代有個高峰妙禪師,一打坐就昏沉,為了對治自己的毛病,他決定到懸崖邊打坐,這樣就不敢瞌睡。 剛開始還好,時間一久他又開始昏沉,結果重心不穩一下子栽了下去,妙禪師心想完了,沒想到半空中一股力量將其託了上來,他環顧四周問:「何人救我?」 空中有聲音回答:「韋陀。」 妙禪師一聽韋陀菩薩都來為自己護法,瞬間生起一絲我慢,問道:「世間像我這麼用功的修行人有多少?」 韋陀菩薩答道:「像你這樣的人如恆河沙一樣多,因為你的『我慢』,五百世不再為你護法。」 禪師聽了非常慚愧、懊惱,心想:「韋陀菩薩已不再為我護法,但是為了脫離生死,縱然摔死還是應該精進用功。」 於是他至誠懺悔後又再次去到懸崖邊打坐,結果沒坐多久又因為瞌睡摔了下去,半空中驚醒,心想:「這次死定了。」 結果快落到底的時候又被一雙手託了上來,妙禪師問:「這次是誰?」 空中答道:「韋陀護法。」 妙禪師非常感激,但是又略帶疑惑:「您不是五百世不再為我護法了嗎?」 韋陀菩薩:「你上次至誠懺悔已經超越五百世了。」 從此,高峰妙禪師再也不敢傲慢,最終修有所成。 由這個公案可知,「我慢」對於修行有非常大的影響,但是一旦對治了,境界就可以提升一個層次。 02 我們要洞察「慢」的本質 《楞嚴經》云:「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 「慢」是現行的煩惱,這種煩惱是由過去世的習氣生髮,而此生的「慢」又會熏習成為後世「慢」的種子,相互交陵,最後成為惡業。 人為什麼會「慢」呢?是因為有恃,所謂「恃」指的是令人得以傲慢的外在的東西,比如出身、權勢、名望、地位等等。 很多傲慢的人常用「傲慢也需要有資本」之類的話來為自己開脫,這樣反而更加會讓別人覺得你淺薄。 其實哪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屬於你的呢?越在意這些外在的「恃」,功德之水流失得越快。 恭敬的是什麼? 有一頭驢子,整日矇著眼睛在磨坊轉圈拉磨,但是它心高氣傲,自比千里馬。 有一次,寺廟借磨坊的驢子馱經下山。一路上,所到之處,兩邊的人們都頂禮膜拜,驢子不禁飄飄然,以為大家是恭敬它。 後來回到磨坊死活不肯再拉磨了,主人一頓棍棒,驢子終於醒悟,原來大家恭敬的是它馱的經書,而不是它。 但是世間又有多少人能夠悟到這一點呢?很多人有了財富、權力、名望,終日被人捧得高高在上,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實際上,大家巴結的只是你的財富跟地位,而不是你這個人本身。 希望被追捧、被仰望,喜歡前呼後擁、眾星捧月的感覺,這些虛榮心的背後其實都是我慢在作祟。 打開朋友圈跟微博,你會發現,大家除了各種曬就是各種吐槽。 曬幸福、晒成果、曬開會、曬觀點、曬旅遊、曬奢侈品,不管曬什麼,初衷都是為了讓自己顯得比別人強。 吐槽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換成否定的方式。自己可以不做或者做不好,但是別人做好了就得想辦法詆毀,通過貶低身邊的人和事來讓自己顯得沒那麼差。 我們的傲慢無處不在,只不過有些顯而易見,有些偽裝了不容易被發現,比如當你在說別人傲慢的時候,其實無形中已經自認為自己沒那麼傲慢而傲慢了。 傲慢的人就像小溪里的水,流得快,聲音大,丟進去一塊石頭就能激起一片水花;而真正有成就的人,包容萬物,靜水流深,深沉如海。 03 降服我慢具體該怎麼做呢? 《妙法蓮華經》中〈常不輕菩薩品〉講到: 你們都要成佛! 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前,威音王如來滅度後的像法時期,很多比丘變得十分傲慢。 這時有一位菩薩比丘,即常不輕菩薩,他謙虛恭敬,每逢見到出家、在家的修行人,不管其行為如何,都恭敬頂禮。 大家很不理解,甚至嘲笑他或者打罵他,常不輕菩薩說:「我恭敬每個人,不敢輕視,因為每個人行菩薩道,將來都要成佛。」 當今我們缺少的就是常不輕菩薩這種「視一切眾生皆是佛」的態度,我們都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因為執著自我而傲慢,所以想要降服傲慢,必須打破我執。 打破我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恭敬頂禮三寶。 面對莊嚴的佛像,大家都比較容易躬身頂禮,拜經書也問題不大,但是面對「活生生」的師父的時候,很多人就有猶豫跟遲疑了,但正因為如此,反而更應該克服心理障礙拜下去。 我們一定要明白,並不是三寶需要我們恭敬,而是我們需要通過恭敬頂禮的方式破除我執,調伏我慢,建立功德。 在修行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對三寶恭敬,隨著心變得柔軟,還要逐漸將對三寶的恭敬心擴展至一切眾生,將一切眾生觀想為佛。 所有情境都可以成為我們修行的對境:遇到比我們弱的眾生,我們觀想其為佛,這是佛的顯現,我當心生恭敬;遇到挑戰我們尊嚴的眾生,我們也要觀想其為佛,這是佛對我的考驗,在佛的面前不能傲慢。 如此,天長日久,傲慢的種子在恭敬的土壤中就再也無法紮根。 當我慢逐漸被消融,我執被打破的時候,當下就是自在!
閱讀更多
好文分享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也是幫助我們修行最好的一部分。
jessie 焦潔西
-
2019 年 9 月 2 日
0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也是幫助我們修行最好的一部分。 因為人與人之間有所互動時, 常有許多意見與摩擦; 而我們該如何從中學習, 放下自私的情緒與自我的執著, 就是我們修行中最大的課題。 海濤法師
閱讀更多
佛學文章
【🍀淨空老和尚:拜佛的功德很大,及拜佛的益處實證。】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5 月 18 日
0
【🍀淨空老和尚:拜佛的功德很大,及拜佛的益處實證。】 《身無邪行,最好多拜佛》,拜佛的功德很大,(效果非常殊勝)。如果每天一百拜,永不中斷,拜上一年,你決定健康長壽,身體柔軟,百病不生。 中年以上,每天至少要拜三百拜。拜佛裡有運動、有強身,修定又修慧。拜佛的人,心是清淨的,身是運動的。 不要怕流汗,流汗好,身體裡的毒素髒東西才能排出去。 排出去,就不會生病。特別是關節炎、風濕病,是尿毒排不出去,積在關節裡發炎的。 【拜佛的益處實證】
閱讀更多
佛學文章
[佛教故事]供僧福德 不可思議錄自:《佛教聖眾因緣集》
jessie 焦潔西
-
2022 年 9 月 7 日
0
供僧福德 不可思議錄自:《佛教聖眾因緣集》 供養沙門狗得餐,轉生王女見心歡;為夫廣說前身事,禮佛齋僧福慧寬。心分十界任君臨,六道升沉遍古今;學佛善修超出速,惡因種墮罪根深。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時候,有一位虔誠的居士,每天發心供養比丘,當時有一位已經證得阿羅漢聖果的比丘,每天都到居士的家中受供。 這位居士家裏養了一隻母狗,每當供養比丘時,狗都在眼睜睜的盼望,想得到一點食物。這位神通自在的出家人—比丘,他知道這隻狗的心思,常常捏飯團分給牠吃。這位比丘天天去接受供養,狗也天天得到比丘的食物。因此,狗天天都歡喜想見比丘,這位比丘也知道狗的心意,每天去受供時,均拿一團飯給狗吃,狗更加喜歡看見出家人—比丘。因為歡喜恭敬比丘,能消除一切罪業,狗就因此脫離了惡道。 經過一年多以後,狗就訣別命終了,命終之後,魂神投生到安息國王的王宮,生為王女—公主。她出生以後,就知道自己的宿命,知道前世作某居士家中的狗,天天都受到比丘施給飯團。她稟告父王和母后說:「我前世是中印度某居士家中的狗,每天都吃比丘分食的飯團,因此看見比丘就生歡喜恭敬心,由於恭敬比丘的功德,脫離了狗身而生為王女。」當時安息國境內,均無佛寺和出家比丘。 有一天,月氐國的國王派追一位使臣到安息國,安息國王看見這位使臣很賢明,就把公主嫁給他。
閱讀更多
素食
糖醋鮑魚
jessie 焦潔西
-
2019 年 8 月 9 日
0
糖醋鮑魚 請大家視吃?,將?變變 ????? 鮑魚菇氽燙,捲,炸 材料 1)鮑魚菇1包 2)嫩薑1小段(切片) 3)辣椒1條 4)蕃茄1個 調味 1)烏醋2大匙 2)茄汁2大匙 3)生抽2大匙 4)糖1茶匙 5)淸水少許 6)麻油少許 作法 1)鮑魚菇(選大片和厚)切十字刀法,不要切斷,蒂頭去掉(備留煮湯或撕絲炒菜)煮開—鍋水,氽燙至軟,盛起瀝乾水(或直接放在~盆冷水待冷再瀝乾或用紙巾吸干水,較花時間) 2)把瀝乾的鮑魚菇加些胡椒粉和生抽,再放少許玉粉如果太濕,捲起用牙籤定型 沾上少許的低筋麵粉或麵粉才入鍋炸,不要沾太多粉,否則就會很厚 。炸好的菇盛起備用,記得取出牙籤 3)熱鍋,放少許油爆香辣椒,蕃茄略炒,再放調味,倒入鮑魚菇,抄均即可享用 轉載貼文
閱讀更多
裝載更多
佛學文章
一念這個咒,五百年後,你身上的蟲子都是做菩薩的!
2025 年 11 月 7 日
善導大師:教你如何在睡眠中念佛,夢中見佛!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2025 年 10 月 31 日
經濟條件不好,災難重重,該怎麼辦?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楞嚴咒,圓滿你的人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報應來了受苦難了,這時候你就念地藏聖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自利利他的七種觀音法門
2025 年 10 月 26 日
念誦《地藏經》時夾雜妄想,要怎麼補償 ?
2025 年 10 月 26 日
《求人不如求己》
2025 年 10 月 24 日
求智慧咒
2025 年 10 月 24 日
裝載更多
素食
干鍋茶樹菇
2025 年 8 月 2 日
時令菜|涼拌豆苗金針菇,鮮嫩脆爽
2025 年 6 月 23 日
酥香杏鮑菇
2025 年 1 月 14 日
孜然烤香菇
2025 年 1 月 14 日
鹿茸菇炒腐竹
2025 年 1 月 14 日
香菇素肉燥
2024 年 7 月 9 日
蔬菜素水餃
2024 年 7 月 7 日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2024 年 7 月 3 日
花生麵筋
2024 年 6 月 30 日
涼拌什錦菇
2024 年 6 月 30 日
裝載更多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2021 年 6 月 17 日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2020 年 11 月 19 日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2020 年 11 月 19 日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裝載更多
好文分享
《負能量,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2025 年 10 月 31 日
畜生道眾生的懺悔
2025 年 10 月 26 日
【世間所有一切都是不重要的,生死才是最重要之事!】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看不見的福,正在因為你的行為增減࿐
2025 年 10 月 10 日
《 管好自己的嘴巴 》
2025 年 10 月 7 日
【心中的結;還是要自己去解開來】
2025 年 10 月 7 日
࿐遠離爛人爛事,是在修自己的場࿐
2025 年 10 月 7 日
《你的起心動念,是否有所體悟?》
2025 年 6 月 18 日
࿐一位風水先生的故事!࿐
2025 年 6 月 5 日
人生,不過一杯茶。
2025 年 1 月 24 日
裝載更多
近期文章
一念這個咒,五百年後,你身上的蟲子都是做菩薩的!
2025 年 11 月 7 日
善導大師:教你如何在睡眠中念佛,夢中見佛!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2025 年 10 月 31 日
《負能量,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2025 年 10 月 31 日
經濟條件不好,災難重重,該怎麼辦?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楞嚴咒,圓滿你的人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報應來了受苦難了,這時候你就念地藏聖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自利利他的七種觀音法門
2025 年 10 月 26 日
畜生道眾生的懺悔
2025 年 10 月 26 日
念誦《地藏經》時夾雜妄想,要怎麼補償 ?
2025 年 10 月 26 日
裝載更多
流行分類
佛學文章
5714
素食
374
好文分享
247
易經占卜
69
未分類
11
野人塗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