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到
佛學文章
素食
好文分享
易經占卜
論壇
討論群
登入
簽到
歡迎!
登錄到您的帳戶
您的用戶名
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了嗎?
隱私權保護政策
找回密碼
找回密碼
您的電子郵件
搜索
佛學交流網站
NewsPaper
佛學交流網站
佛學文章
素食
好文分享
易經占卜
論壇
討論群
登入
More
Search
NewsPaper
佛學文章
素食
好文分享
易經占卜
論壇
討論群
登入
More
Search
佛學文章
一念這個咒,五百年後,你身上的蟲子都是做菩薩的!
jessie 焦潔西
-
2025 年 11 月 7 日
佛學文章
善導大師:教你如何在睡眠中念佛,夢中見佛!
佛學文章
「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好文分享
《負能量,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最 受 歡 迎
佛學文章
人的福氣是有限度的,用完了就得受苦
jessie 焦潔西
-
2019 年 9 月 8 日
0
素食
红枣果酱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5 月 18 日
0
好文分享
這篇文章可能觸動你我的心弦所以轉傳 ...
jessie 焦潔西
-
2021 年 6 月 17 日
0
佛學文章
每天睡覺前應發此願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7 月 8 日
0
佛學文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10 月 7 日
0
素食
蕃茄豆皮燴絲瓜
jessie 焦潔西
-
2019 年 8 月 26 日
0
佛學文章
善因善果,做到三件事,福報來找你
jessie 焦潔西
-
2021 年 8 月 8 日
0
佛學文章
念誦《地藏經》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jessie 焦潔西
-
2019 年 9 月 13 日
0
佛學文章
淨空法師:不跟人對立是福報!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5 月 22 日
0
裝載更多
佛學文章
【背後不可說人是非,不可惡口兩舌】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9 月 20 日
0
【背後不可說人是非,不可惡口兩舌】 在寺院,弟子們犯了錯都是用忏悔的形式來訴說自己的罪過,在佛陀面前進行忏悔,寺院的師父聽到的,也不會跟別人說弟子們都忏悔了什麼。 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人,你跟她說了一件事情之後,她就迫不及待的宣布讓全世界人都知道,這其實是不對的,是有因果的。 別人跟你說的事情,是別人對你的一種信任,是別人的傾訴,而不是拿來八卦的起因。 若想要修行得道,那是嘴巴一定要管好,你的嘴就是你的風水,就是你的命運,也是你的因。 若背後說人是非,或是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私自洩露別人的秘密,那就是惡因,終究會收到惡果。
閱讀更多
佛學文章
【嫌棄是損福報最快的方式】
jessie 焦潔西
-
2021 年 6 月 23 日
0
【嫌棄是損福報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細觀察,很會嫌棄和抱怨的,都沒有多少福報。嫌棄,是損福報最快的方式。夫妻之間,家庭之間互相嫌棄,家庭就很難興旺。公司企業,也是如此。 傳喜法師講到他的恩師悟公老和尚,老和尚看到什麼都是寶,連地上的紙皮都撿起來利用。我們看起來是廢棄的,但是他卻能發現價值。老和尚的福報很大,雙耳垂肩。老和尚那個愛惜的心呢,福報才大了。 每個東西的存在,都有價值,人類也不會創造一個用來丟掉的東西。只是使用過了,人們覺得他失去價值了,就丟棄它。但他也曾經發揮過他的價值,哪怕是一次性筷子,垃圾袋等。它曾經有過他的價值。人不能因此而嫌棄。我們發現不了他的價值,是因為我們沒有智慧,不夠珍惜福報,不夠用心。而真的修行人,就會用心。 人擁有哪一樣東西,都是福報感召。福報多大,就享用多少。福報不夠,想著開好車,開大公司也沒有用。有的人一輩子拼命,但是結果也沒有幾個錢。小財靠努力,大財靠福報。是沒有福報的緣故。 目前我們穿的,用的,可能樸素一些,低廉一些,但那也是福報感召。說明這些低廉最適合目前的我們,應該歡喜接受。不要看到好的,就嫌棄差的。低廉的存在也有他的好處,起碼適合福報一般的人使用。
閱讀更多
佛學文章
淨空老法師:方孝孺是蛇王轉世來復仇的
jessie 焦潔西
-
2019 年 7 月 27 日
0
淨空老法師:方孝孺是蛇王轉世來復仇的 佛告訴我們,人與人的關係有四種因緣: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如果這個關係很深,就變成一家人;關係疏遠一點,就是親戚朋友;如果沒有緣,那就是陌生人。 兒女跟父母的緣很深,因緣成熟,他到你家來,做你的兒女。凡是來報恩的,肯定都是孝子賢孫;報怨的,過去世你跟他有過節、有怨恨,他到你家來,會搞得你家破人亡。 從前李老師講經,講到這個地方,常常舉方孝孺的例子。方孝孺在歷史上是大儒,受人尊敬,殊不知他的前世是蛇王,他投胎到方家做兒子,是來報仇的。 好像是方孝孺的曾祖父,他那個時候父親過世,看到一塊風水很好的墓穴,準備把父親葬在那個地方。在下葬之前三天,兩次夢到一個穿紅衣的老人向他哀求,請他把下葬的時間延緩幾天。 那老人說他一家八百多口,住在這個墓穴裡面,希望能給他一點時間搬走。方孝孺的曾父親沒有在意,還是按照自己預定的日期去下葬。下葬時,才發現墓穴下面是蛇窟,確實有小蛇七、八百條,他才曉得是蛇王託夢給他。 他把這些蛇殺死了,於是這蛇王投胎來他家做他的曾孫。這個蛇王,就是方孝孺。方孝孺生下來時候,他的舌頭是開岔的,這就證明他確實是蛇來投胎的,來報仇的。 方孝孺在朝廷,故意反抗皇帝的命令,激怒了明成祖,結果被滅九族。他說:“滅十族我也不怕!”最後連他的老師都被殺了。老師也算一族。 方孝孺這個案子,被殺的將近一千多人,蛇報仇!知道了這個事實真相,你自然就不敢吃眾生肉,也不敢傷害眾生。要曉得,蚊蟲螞蟻之類的小蟲,你殺多了,也要遭果報,而且果報也非常之淒慘! 南無阿彌陀佛
閱讀更多
佛學文章
如來藏與阿賴耶識
jessie 焦潔西
-
2022 年 4 月 22 日
0
如來藏與阿賴耶識 佛法裡說的如來藏就是指一切眾生從無始來,本具有的如來德性。世尊在成道時說:(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覺性,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即是一切眾生從始以來,都具有如來功德性,也是說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如來藏又叫做自性,真如,本性,佛性,空性,法身,本來真面目等等,名稱很多,意思是一樣的。(如來藏)就是(如來)藏在這裡面,(如來)是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還沒有成佛之前,它含有成佛的功能,它藏著我們成佛的種子,所以也稱為(如來藏中藏如來)。如來藏是不生不滅,因我們起心動念的造作,本來清淨本然的佛性就轉變成有生有滅,這就是阿賴耶識。經典上說:(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說到底,關鍵還是迷與悟之間,一念悟是如來藏,一念迷是阿賴耶識,清淨就是如來藏,污染就是阿賴耶識,清淨是一真法界,污染就是十法界。所以說自性清淨涅槃就是如來藏的本性,本質。阿賴耶識就是佛性被污染了,阿賴耶識可以說是如來藏,它雖然被污染了,但我們的真如本性還在其中,沒有離開過,只是被遮蔽著,也是說我們的真如佛性和污染都含藏在阿賴耶識裡,所以阿賴耶識是含藏一半真,一半妄,染淨同源,(真)就是真如本性,(妄)是一切習氣的種子,真妄和合。阿賴耶識具有三藏,一是能藏,二是所藏,三是執藏。一心三藏,一心就是真心,是如來藏,三藏是能藏,所藏,執藏。阿賴耶識可說是如來藏,但如來藏不可說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指佛性已被污染了。淨土法門裡所說的(自性彌陀),(自心如來)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本體是清淨,本來是無一物,都不含有妄想分別執著,貪瞋痴等種子,這些不良的種子都是如來藏以外所沾染來的。阿賴耶識如果我們通過修行,把阿賴耶識轉化成大圓鏡智,這個大圓鏡智就是我們常說的清淨法身,是斷除了分段生死,變異生死,親證一切種智,把阿賴耶識裡的不良種子不再變異,把阿賴耶識化為無垢識,這就是大圓鏡智,成佛了。 阿彌陀佛!
閱讀更多
好文分享
有些人經常無來由的發火,是什麼原因?如何化解?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9 月 11 日
0
有些人經常無來由的發火,是什麼原因?如何化解? 問:有些人瞋恨心很重,經常無來由的發火,即無明火,請老法師開示,這是什麼原因?如何化解?答:瞋恨心重,說明這個人的業障習氣很重,很容易生瞋恚心,看人也不順眼,看事也不順眼,這是他的業障。但是對真正修行人,他是我們的善知識,為什麼?忍辱波羅蜜要在這裡修。沒有這些人天天來找麻煩,天天來恨你,天天來罵你,天天來侮辱你、欺負你,你的忍辱波羅蜜到哪裡去修?所以遇到這些人,我們一切承受,合掌。他罵我,恭恭敬敬在聽,接受教訓,一句話也不要回。說完了,謝謝他,阿彌陀佛!每一次他罵,都是這個態度,久而久之,他會覺悟,他會感動。不可以對罵,對罵沒完沒了,讓他一個人罵,罵累了,他就不罵了。他在那裡罵,我在這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讓他罵,消我的業障。他替我消業障,我念阿彌陀佛回向給他。修行,就是修這個。贊嘆我們,不要生歡喜心,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維你的,我哪有這個德行,讓人家贊嘆?要生慚愧心。遇到瞋恨心重的,他替我消業障,我感謝他。他造業,我消業,我應當要感激他;他不造業,我業消不掉。所以應當感激他,應當要念阿彌陀佛回向給他,感他的恩。這個福報永遠享不盡,非常可貴! 從前古老中國的社會,寺廟的責任是負責教化一方,一般平民這教育實實在在得力於佛教。宋朝的宰相範仲淹出身非常貧賤,他年輕的時候在寺廟里念書,生活很苦,但他有非常可貴的品德。範仲淹先生從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積功累德,不疲不厭。他常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他的人生目的。我們在傳記裡面讀到,範仲淹是虔誠的佛教徒,好善樂施。他這個人文武全才,武官做到元帥,文官做到宰相。最難得的是,範仲淹做大官,那個收入很可觀,他還是過著很清苦的生活。他拿那些俸祿來養三百多家地方上清寒的子弟,替國家培養人才,自己的生活依然像從前做窮秀才那樣,這不得了!他有五個兒子,兩個兒子做宰相,等於現在的行政院長,一個做御史大夫,相當於監察院長,他死的時候沒有錢買棺材,錢哪裡去了?全部都做慈善事業,佈施掉了。他晚年把自己的房子佈施給佛教改做寺廟。範家一直到民國初年,代代出人才,都不衰。印祖講他的家八百年不衰,為什麼?祖宗之德,子孫能夠繼承。代代子孫都這麼好,這是得力於什麼?知足。在物質生活上的享受,他知足;縱然自己發達有財富,這個財富去利益社會,叫大家共享,這個福就愈來愈大,子子孫孫享受不盡。蘇州範家,從範先生到現在差不多將近一千年,家道不衰,代代都出賢人、都有好子孫,什麼原因?積德修善!我們要懂得積德修善,利益一切眾生。聰明人會散財,散財是真正保持財富,我們學佛明白這個道理。生活實在講要節儉,節儉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這個福報永遠享不盡。~轉載
閱讀更多
佛學文章
印光大師詳解觀世音菩薩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8 月 6 日
0
印光大師詳解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慈悲憐念眾生的心,不可用言語形容。即使用天地、父母等詞彙,也不足以比喻。善根未種、未熟、未脫的人,菩薩能使他即種、即熟、即脫。應以何身得度的,菩薩即現何身而為他說法。如果比喻菩薩為日麗堯天,萬物都能得到照耀;如果比喻春天回歸大地,百花草木都得以生發成長。有感即通,無求不應。實在是因菩薩無心,而以眾生之心為心,所以能得遍法界感,遍法界應,都合菩薩心念,絲毫沒有差別。(文鈔續編 ·〈觀音感應課〉序) 觀音菩薩須知菩薩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菩薩無境,以眾生之境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謀而應。良由眾生心之本體,與菩薩之心息息相通;以故凡遇極大險難,舉念即獲感應。又菩薩現身,不專現有情身,即山河樹木、橋梁船筏、樓台房舍、牆壁村落,亦隨機現。必使到絕地者,復登通衢;無躲避處,得大遮蔽。種種救護,難盡宣說。——《印光法師文鈔》•歷朝觀音像序 白話:要知道菩薩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菩薩無境,以眾生之境為境。所以能夠有感即通,不謀而應。這是由於眾生心的本體,與菩薩的心息息相通。因此凡是遇極大險難時,眾生一產生向觀世音菩薩求救的念頭,即獲感應。還有菩薩現身救苦,不一定只現有情眾生身,其他如山河樹木、橋梁船筏、樓台房舍、牆壁村落,也會隨機顯現。觀世音菩薩一定要使已入絕境的眾生,再走上四通八達的大道;沒有地方躲藏的眾生,得到大遮蔽。菩薩的種種救護,難以說盡。 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於往劫中,久已成佛,號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雖則安住常寂光土,而復垂形實報、方便、同居三土;雖則常現佛身,而復普現菩薩、緣覺、聲聞,及人天六道之身;雖則常侍彌陀,而復普於十方無盡法界,普現色身。所謂但有利益,無不興崇;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普陀山者,乃菩薩應跡之處,欲令眾生投誠有地,示跡此山;豈菩薩唯在普陀,不在他處乎?一月麗天,萬川影現,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現全月。若水昏而動,則月影便不分明矣。眾生之心如水,若一心專念菩薩,菩薩即於念時,便令冥顯獲益。若心不志誠、不專一,則便難蒙救護矣。此義甚深,當看印光文鈔中,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名觀世音者,以菩薩因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果上由觀眾生稱名之音聲而施救護,故名為觀世音也。普門者,以菩薩道大無方,普隨一切眾生根性,令其就路還家,不獨立一門。如世病有千般,則藥有萬品。不執定一法,隨於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處,而點示之。如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各各皆可獲證圓通。以故法法頭頭,皆為出生死成正覺之門,故名普門也。若菩薩唯在南海,則不足以為普矣。——《印光法師文鈔》•復酈隱叟書 白話:觀世音菩薩,在過去久遠劫中,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只是因為慈悲心切,雖然安住在常寂光土,但又垂跡於實報莊嚴、方便有餘、凡聖同居三土;雖然常現佛身,但又普現菩薩、緣覺、聲聞,及人天六道之身。雖然常常侍奉在彌陀身邊,但又在十方無盡法界,普現色身。所以說只要有利益眾生的事,觀世音菩薩無不使之興盛。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應跡之處,觀世音菩薩示現在普陀山,是想讓眾生虔誠禮拜有個地方,豈是菩薩只在普陀山,而不在其他地方?一月高懸天空,大地萬川影現,即使小到一勺一滴水中,各各都現全月。若水昏濁而動蕩,則月影就不清楚了。眾生之心如水,若一心專念菩薩,菩薩即於念時,就在冥冥之中顯靈使眾生獲益了。若心不至誠,不專一,就難蒙菩薩救護了。此義很深,應當看《印光法師文鈔》中的《石印普陀山志序》便可以明白。菩薩名叫「觀世音」,是因為菩薩在因地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果上由觀眾生稱菩薩名號的聲音而施救護,所以名為「觀世音」。「普門」的意思,是因為菩薩道大無方,普隨一切眾生根性,使他們就路還家,不單獨只建立一個法門。如世人病有千般,那麼藥也有萬品。菩薩不執定一法,而是根據眾生所迷之處及其易覺悟之處,去點化他。如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各各都可獲證圓通佛果。因此法法頭頭都是出生死、成正覺的法門,故名「普門」。如果菩薩只在南海,則不足以為「普」了。
閱讀更多
裝載更多
佛學文章
一念這個咒,五百年後,你身上的蟲子都是做菩薩的!
2025 年 11 月 7 日
善導大師:教你如何在睡眠中念佛,夢中見佛!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2025 年 10 月 31 日
經濟條件不好,災難重重,該怎麼辦?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楞嚴咒,圓滿你的人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報應來了受苦難了,這時候你就念地藏聖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自利利他的七種觀音法門
2025 年 10 月 26 日
念誦《地藏經》時夾雜妄想,要怎麼補償 ?
2025 年 10 月 26 日
《求人不如求己》
2025 年 10 月 24 日
求智慧咒
2025 年 10 月 24 日
裝載更多
素食
干鍋茶樹菇
2025 年 8 月 2 日
時令菜|涼拌豆苗金針菇,鮮嫩脆爽
2025 年 6 月 23 日
酥香杏鮑菇
2025 年 1 月 14 日
孜然烤香菇
2025 年 1 月 14 日
鹿茸菇炒腐竹
2025 年 1 月 14 日
香菇素肉燥
2024 年 7 月 9 日
蔬菜素水餃
2024 年 7 月 7 日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2024 年 7 月 3 日
花生麵筋
2024 年 6 月 30 日
涼拌什錦菇
2024 年 6 月 30 日
裝載更多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2021 年 6 月 17 日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2020 年 11 月 19 日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2020 年 11 月 19 日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2020 年 11 月 16 日
裝載更多
好文分享
《負能量,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2025 年 10 月 31 日
畜生道眾生的懺悔
2025 年 10 月 26 日
【世間所有一切都是不重要的,生死才是最重要之事!】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看不見的福,正在因為你的行為增減࿐
2025 年 10 月 10 日
《 管好自己的嘴巴 》
2025 年 10 月 7 日
【心中的結;還是要自己去解開來】
2025 年 10 月 7 日
࿐遠離爛人爛事,是在修自己的場࿐
2025 年 10 月 7 日
《你的起心動念,是否有所體悟?》
2025 年 6 月 18 日
࿐一位風水先生的故事!࿐
2025 年 6 月 5 日
人生,不過一杯茶。
2025 年 1 月 24 日
裝載更多
近期文章
一念這個咒,五百年後,你身上的蟲子都是做菩薩的!
2025 年 11 月 7 日
善導大師:教你如何在睡眠中念佛,夢中見佛!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2025 年 10 月 31 日
《負能量,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2025 年 10 月 31 日
經濟條件不好,災難重重,該怎麼辦?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楞嚴咒,圓滿你的人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報應來了受苦難了,這時候你就念地藏聖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自利利他的七種觀音法門
2025 年 10 月 26 日
畜生道眾生的懺悔
2025 年 10 月 26 日
念誦《地藏經》時夾雜妄想,要怎麼補償 ?
2025 年 10 月 26 日
裝載更多
流行分類
佛學文章
5714
素食
374
好文分享
247
易經占卜
69
未分類
11
野人塗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