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緣香素絲

#緣香素絲 【材  料】 木耳 1片 辣椒 1支 素肉絲 20公克 熟筍絲 10公克 【調 味 料】 素高湯 1杯 鹽 1/4小匙 糖 1小匙 黑醋 1/4小匙 香油 1小匙...

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

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 大安法師開示: 印祖一生非常強調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蘇州報國寺閉關的時候,有一位皈依弟子叫今非,到報國寺請經書送人,印祖就對這個居士開示,說:你很好,送書,請書送人,這個心很好,有一件事比請書更要緊。這個居士就不解地看著印祖:有什麼事比請書更要緊?印祖就提高聲音對這個居士說:你要教育兒女!這個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現在世道這麼壞,都是一班不善教兒女的人造的業。好好的兒女,都被父母教壞了,令人想起來痛心,你不要學那個樣子。 你看印祖竟然說出這段話。所以印祖是痛心疾首,主要原因就是兒女沒有教育好。那麼在這段開示裡面我們深刻地感覺到對兒童教育、青少年教育的主要的核心在什麼地方,從中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有些什麼地方需要改善。 一提起我們現在教育,也許從上到下都認為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我們現在的教育很難培養出真正的合格的人才。雖然學生學得很苦,很努力,但成不了才,這為什麼?就在於現在的教育,缺乏人格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心性的教育,審美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太多地注重了知識技能,工具化的教育,應試教育。 所以現在教育出來的人,整體的健全的人格很難到位,道德品性也會出現問題,很多高學歷的人學到監獄裡面去了。為什麼會出現藥家鑫這樣的人,大學生?這是要從我們教育的理念、制度去找原因的。 所以印祖在這裡非常睿智地告訴我們:小孩子當他懂事之後,就馬上要教什麼?教做人的道德。做人的道德就是八個字。 孝,從孝開始,孝順父母,不是現在這個小孩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爺爺、外公、外婆圍著他轉,不是這樣子的,這是溺愛。要讓小孩子孝順父母,要讓他為父母服務,吃飯的時候要讓他為父母打飯,吃完飯要讓他洗碗,要讓他掃地,要讓他干這些,這樣他就在修福德。 如果他小時候太寵愛他,什麼事情都不讓他干,吃好的,穿好的,以自我為中心,這就不行哪。一個小孩摔倒了,做母親的不責怪、不教育這個孩子走路要注意有沒有障礙物,而去打桌椅板凳:這個桌子把我的兒子絆倒了,我要打你。哪有這麼教育的?那你培養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出來? 所以現在的,以小孩為中心,溺愛的這些小孩,以後他很苦啊。一則從小他失去了培養做事的能力,和尊重尊長的這個習性。現在做父母的知道他教育了一些不孝的人,所以晚年他已經不靠子女了,他自己想到到安養院去了,那傳統社會都是養兒防老的,你現在就開始對子女,對晚年的東西都絕望了,這你就是開始品嚐苦果。 當然固然獨生子女以後他到中年的時候,他面臨著兩家的老人,那時候他會很辛苦。很辛苦這是因果的,你小時候太享受了,等你中老年你就辛苦吧。其實人吃苦,能在青少年吃苦,他身心強壯,還能承受得了,到了中老年吃苦,他就吃不消了。所以就像吃甘蔗一樣的,寧可先苦後甜,也不要先甜後苦。先甜後苦就很麻煩,享福到中老年享福為好,小時候不要去享福,吃苦耐勞為好,所以要有孝的觀念。 其次弟,弟是處理兄弟姊妹的關係。但現在獨生子女,這個弟都沒有辦法去有培養的場所和條件了,所以他一個人就自我中心,每個小孩都自我中心,在一個群體當中可不是要出問題嗎?如果原來有哥哥、弟弟、妹妹、姐姐,這幾個人本身就在那裡在訓練做人,如果誰太過分了,那其他的兄弟姊妹不同意,就會抑制你,他就知道不能任性,所以兄弟姊妹之間在家庭當中他就是把那種我執,自我中心的習氣給他弄掉,現在沒有這個條件了。 第三是忠,忠是處理你以後到社會上對你的上級的這種道德義務。人家聘用了你,你要對老闆負責,忠心耿耿,不能有欺詐的行為。在傳統社會,一個君主去世,或者陣亡,那大臣都要跟著去殉身的,不能做二臣,他都有忠的觀念。 信,信譽,朋友之間的關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諾千金,講話算數,不能講假話。信,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言,一般古人,是人說出的話就有信。如果你說的話沒有信譽,你自己就取消了做人的資格。在我們儒家文化當中對這個信的那種內在價值是超越生命的,是這樣推崇的。有一天子貢問治國之道,怎麼治理一個國家。 孔子說三要素,足食、足兵、民信。足食就是讓大家能夠吃上飯,經濟實力;足兵,有國防力量;第三,民眾的信譽。那子貢進一步問,如果這三者一定要去掉一個,先去掉什麼?那就去掉足兵,先把國防力量去掉,吃飯還是很重要,留下足食和民信。然後子貢進一步問:如果這兩者還要去掉一個,去掉什麼,留什麼?孔子給出了一個決定的回答:足食。把食去掉。 那這個是不得了,吃飯是大事,沒有飯吃那怎麼行呢?孔子說了句話:「自古誰無死,民無信不立。」自古以來誰不會死啊?但是沒有信譽這個人是站立不起來的,這種信的人格、道德的力量超越肉體的生命!擲地有聲。我們儒家的聖人是這樣重視道德價值的。然而現在人怎麼樣啊?這個信的道德價值淪陷了,人與人之間難得產生信任的關係。 銀行貸款在國外,你只要是有人格擔保,他都給你貸款,在中國可能都做不到人格的貸款的信譽了,都要抵押了,要擔保了。這抵押是基本上沒有信譽。所以我們要恢復國學就要恢復這些道德的價值,有信譽在商業關係當中都會減少很多的成本,沒有信譽這個成本都會增大。你拿錢我才發貨,對方說你貨到我才給錢,那可不卡在那個地方嗎?都沒有信譽。原來中國的商人是很講信譽的,西方人都知道,只要中國商人說了句話,不要契約都沒有關係,大信無約。現在還能做到這一點嗎?就是有合同,他都可以反悔,更何況沒有合同。 下面就是禮的精神,禮就是相互恭敬。恭敬心體現在禮節上,禮的儀式上。義,正義感,見義勇為。廉,廉潔、惜福、寡慾。恥,有羞恥感。這個反省自己,不好意思,對不起良知的事情不能做。這些都要讓小孩子知道這個八德,古人對這八德很重視,做人的起碼的資格。如果這八個字沒有就叫「亡八」呀,罵人罵得最重的:你這個亡八蛋。亡八蛋就是這八個字你沒有了就叫亡八蛋了。沒有這八個字就是人面禽獸了,衣冠禽獸而已了。 轉載貼文

我讀誦十年《金剛經》後悟得了什麼

我讀誦十年《金剛經》後悟得了什麼 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來驗證這個心,無非是訓練心的一個方法,我拉拉雜雜的說了這麼多,都是在說明「煉心」。 「煉心」應該在什麼地方練習呢?就在生活當中!就在你面對一切的人、事!處理之後,你就會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還是波濤洶湧?是有功力,還是沒有功力?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舉自己讀《金剛經》的例子。 我平反之後,再次回到中國佛學院教書,開始讀《金剛經》,那個時候我讀起來,跟我以前所學的、聽的、講的完全不一樣,好像很生疏。 以前慈舟老法師、倓虛老法師也講過,但是回憶他們講過的話,感覺自己不甚理解,反而從那個時候開始讀《金剛經》從不間斷。十年之後,所有的問題自己突然有瞭解答,這是怎麼來的呢?是讀了十年《金剛經》所換來的。在這個時候,你說有悟境嗎?沒有。只是以前的疑惑自己已經能夠解答了。

【修行要一門深入,以一門為正,諸門為助】

【修行要一門深入,以一門為正,諸門為助】 虛雲老和尚開示: 古人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時,百般痛苦,耳不聰,眼不明,四肢無力,吃不得,睡不得,行不得,這種苦楚,年輕人是不曉得的。 我們年輕時和你們一樣,看見老來呆,總不願意,說話他聽不到,眼淚水和鼻涕,看見就噁心,怕和老人一塊住。現在我老了,才知道老的苦,人老了就一天不如一天。 我從雲門出事後,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久已是「一朝卧疾在床,眾苦縈纏逼迫」。朝夕思忖,前路茫茫,道業未成,生死不了,一口氣不來,又要投生。「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少年不修,晚年就會如此。 你我現在都是堂堂僧相,容貌可觀,皆是宿植善根,感斯異報,就不要把這善根種子打失了。

一個簡單的地藏懺儀軌

一個簡單的地藏懺儀軌 地藏寶懺 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 (一拜) 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三拜)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三稱三拜) 一心頂禮。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一拜) 一心頂禮。地藏菩薩本願經 (一拜) 一心頂禮。大悲大願地藏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 一心代為護法諸天、伽藍聖眾、天龍八部、六道有情、歷代父母、冤親眷屬 頂禮三寶(一拜) 南無大願地藏王(拜下) 殺害物命我懺悔。(起身.下同)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不義窩盜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非禮邪淫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惡口粗言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興造毀謗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嗔恚嫉妒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慳吝不施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飲食無度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畋獵恣情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悖逆父母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燒山林木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惡視生靈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網捕生雛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毀謗三寶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輕法慢教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破用常住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汙梵誣僧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湯斫傷人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破戒犯齋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非理毀用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吾我功高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兩舌鬥亂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愚痴邪見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無量罪障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早登涅盤山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速會無為舍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早同法性身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十稱十拜) 南無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十稱 一拜 ) 業垢消滅本來空,二我清淨法身現 至心供養地藏王,願祈加庇速成就 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唵 缽羅末鄰陀寧娑婆訶(108遍) 弟子某等(自己的名字)與法界眾,至心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迴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迴向一切眾生消除一切災難、離苦得樂! 轉載貼文

大悲咒的功德從哪裡來

大悲咒的功德從哪裡來 淨界法師 我們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三卷過以後,整個《楞嚴經》的基礎就講完了,後面的半卷「廣破餘疑」其實從這個觀念發揮出來。 我希望大家把這個「相妄性真」的觀念好好體會一下。你說你持楞嚴咒、持大悲咒有功德,大悲咒的功德從哪裡來?你說功德從大悲咒來。不對!大悲咒能夠創造功德,那就不用你去持了,你放個錄音帶就好了。你說從你的心中而來,那你干嘛持大悲咒?你自己心可以發揮功德。 答案是,大悲咒的功德是清淨本然,是週徧法界。你因為持它的關係,把它的功德顯現出來。一處持咒,顯現一處的功德;十方持咒,顯現十方的功德。這個就是所謂的相妄性真。 轉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干鍋茶樹菇

酥香杏鮑菇

孜然烤香菇

鹿茸菇炒腐竹

香菇素肉燥

蔬菜素水餃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花生麵筋

涼拌什錦菇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