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格局決定佈局,佈局決定結局

格局決定佈局,佈局決定結局 大願法師   格局是一個人對人生的,對自己這一輩子的定位,對自己人生的定位,人生格局越大,成就就越大。   有一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是說有三位工人在烈日炎炎之下,正在汗流浹背地砌牆建設城市。然後有記者去採訪三位砌磚的工人,問他們在幹嗎。第一個人就沒好氣地說:「我正在砌牆,你沒看到嗎?」第二個人就笑一笑說:「我們正在蓋一棟高樓。」第三個人就笑容滿面地、很喜悅地、樂在工作地說:「我們正在建設一座新的美麗城市。」   十年之後,三個人的結局就呈現出來了,第一個人仍然還在工地上砌牆;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因為他人生的格局,他不單單是關注砌牆,而且是關注怎麼樣建好一棟高樓。第三位就成了前兩位的老闆。所以說人生格局很重要,俗話說: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那口鍋。   同樣的,對於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佈局,不是知識而是見識。知識我們都不缺乏,在這麼一個網絡時代你點擊,無窮無盡的海量知識都很容易得到,但是你有沒有足夠的見識?

“福報”本身無好壞,損益在人

“福報”本身無好壞,損益在人 儒家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佛教更是淨化人們的思想,因為貧窮,緣缺而不造惡是不圓滿的,面對福報要用智慧觀照,樹立正確的觀念,才能成為福報的主人,而非慾望的奴隸。 福報是果報,必然有相對應的因。如果著眼“某一種果”,就要在“某一種”因上下功夫。由此,“福報”如果視其為“果”的話。就要在“福因”(善因)上入手。種善因,才會有善果的依據。 大福報,則需要在果上達到非凡的程度。比如積善因,作別人不願做的善事。做別人猶豫的善事,這樣的善因也將是非同一般。但這並不是提倡好高騖遠,如果平下心來堅持行善,哪怕微小,一點一滴的長期積累也會有可觀的成就。所以不要蔑視小的善因。 善因種下,還需要保證莊稼不被破壞。例如有人行了善事,覺得自己高人一頭,功德無量。甚至到處宣說展示。生出優越感,就造成“功勞負面化”的局面。本來是功勞,卻成了催生傲慢心的土壤,成為雜毒善法,受福報時不完整,比如雖有財富,但不一定受人恭敬,人們常稱暴發戶,帶有富而無修養的貶意。 佛教我們“迴向”,願將功德迴向給眾生,而非長養自我意識,從智慧的角度,任何善業成就,也需要眾緣和合,非一人能成辦,由此抵制無始劫來“自我私心”的無明習氣。如此一來,功德反而擴大,因為心量擴大,隨順實相真理。行善過程中,非但不宣揚自我,還會發覺自己內心中不耐煩,以及淫念等等不善的習氣加以對治,由此保護種下的善因純淨,不被這些習氣惡念毀掉。 “福報”本身沒有好壞的特質,用好了發揮積極作用,用壞了可能是痛苦的根源,損益在人。 “錢財”如果用以吃喝嫖賭,殺食眾生。甚至以自己的財富作為炫耀的資本,蔑視他人,奢華自傲。等等這些不善的心態心念,就會造下更多的“惡因”,福報只是一時的快樂,卻帶來了短命多病,貧窮下賤的後果。還不如“沒錢少造惡,有錢廣造惡”。由此錢財變成了助其墮落受難的促進劑。 如果以錢財廣積善因,廣結善緣,資助貧苦病痛,助人脫險,救助待殺的生命,助印經典廣宣善理,而且自己不高傲。如此一來便積累了更廣大的善因,善因導致的善果也越發可觀,終將無窮無盡。 儒家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佛教更是淨化人們的思想,因為貧窮,緣缺而不造惡是不圓滿的,面對福報要用智慧觀照,樹立正確的觀念,才能成為福報的主人,而非慾望的奴隸。 轉載貼文

改命不是靠捷徑,而是修善因 大安法師

改命不是靠捷徑,而是修善因大安法師 他是善心,修的善業,才感得這個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洲,難民,吃飯都沒得吃,飢寒交迫,很苦啊。所以同樣在人道,同樣在一個時空態裡面,苦樂是有不同的。這種不同是各各隨著他宿世的善惡業所感召過來的。 所以我們在人道,知道是業力所感召的,我們就不要過於的攀比了。人家能買寶馬的車,自己騎自行車,你不要心裡不平衡。 人家修的善業得財富報,自己沒有修佈施,那只有自己騎自行車了。騎自行車也沒有什麼不好,為環保作貢獻。你要這樣去想,你不要心裡不平衡啊。自己能有一間房子住,沒有在橋底下蹲著就不錯了,你不要看到他怎麼有別墅呢,心裡不平衡。各隨其業,苦樂不同。 所以要改變命運,你不要在果上一定搞平均,搞攀比,你要在因地當中去修善因,才能得善果。這些道理是決定不移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如果你不能從這裡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是想走捷徑。最近幾年做生意沒有賺到什麼錢,幾個哥們喝喝酒想一想,「怎麼樣,我們想辦法弄點錢用吧?弄點錢用,怎麼弄啊?」「搶銀行啊。」你這一個惡心起了,你搶銀行,牢獄就在等著你啊。你不能用這個方法來改變命運。我們的命運是由我們的業力構成的,我們改變命運要修善因。

可以為家人煮葷物嗎?

可以為家人煮葷物嗎? 淨空法師法語:   有些同修問:可以為家人煮葷物嗎?為家人煮葷物是可以的,但是有一個原則,最好不殺生。你到市場去買那些已經殺好的,這樣就不犯戒;如果買活的動物回來殺,那是犯殺戒。人家殺好的你買回來,不犯殺戒,這就是佛家講的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   我們學佛,一定要有慈悲心,一定要有真誠心,這個很重要!所以在家裡面做葷腥給家人吃,你自己最好吃肉邊菜。最初的時候,他們也許會認為你吃素營養不夠、沒有體力,比不上他;過了幾年之後,他們吃肉食常常生病,你素食比他們健康,慢慢地他們就會覺悟到素食殊勝。   我們在家庭裡面生活,我們自己素食,如果我們的妻子、兒女或者父母他們不吃素,我們一定要隨緣,學六祖大師吃肉邊菜,這樣就好。如果你一定堅持要吃素食,你家人每餐做飯菜要特別為你做,增添家人的麻煩,家人也不太願意,這也是不對的。   你要想度你的家人,先要家人對你歡喜、恭敬,“你這樣學佛,我也可以學”。不要讓家人覺得,學佛不行,我們不能學他——學佛的人神經都不正常,不懂得享受生活,沒有幸福可言,這還得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遠離分別執著才是修行

遠離分別執著才是修行慧律法師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訪廣欽老和尚。老和尚問他說:「你有沒有在修行啊?」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個鐘頭,晚上也拜一個鐘頭,每天要拜佛好幾百拜,念佛好幾百聲。」廣欽老和尚為了破他的執著,就告訴他:「你在跟佛祖算賬啊!」修行用功不只是一種形式,而是要以放下、不執著的角度來實行。就像我自必須瞭解,吃素不代表修行,而只是修行的助緣而已。如果吃素是修行,牛也吃草,甚至它吃得遠比人類更清淨,那麼,它也在修行嗎? 修行,是在修我們的心。但錯誤的方法,不當的精進,就不是在用功了,反而成了一種執著。我們任何一個人,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也是這個心,要造業下地獄也是這個心,苦、樂、善、惡、主觀、客觀、煩惱、菩提、有為、無為皆是這個心。如果我們慈悲喜捨,就是佛菩薩;相反的,造業、執著,就成了畜牲種、地獄客。所以,學佛要進步,就必須從心地上下功夫。心,也可以是個模糊、不確定的名詞。加一個善就是善心;加一個惡就是惡心: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加上煩惱,又成了煩惱心。另外,在楞嚴經中,心所指的是如來藏;在唯識里是八識;在我們世間是指靈魂;以心理學的看法即成潛意識。心,加上不同的名詞,就成不同的心。我們也常聽到人們如此說:「善、惡在一念間。」依佛法的究竟義來說,一切萬法唯心所造。因此,修行不在外表與事相上而已;一定要開發自己本性內在的般若智慧,遠離分別執著,也才談得上「修行」。(轉載)

問:弟子常去地藏禪寺參加法會,寺院法師說要居士點燈,超拔冤親,超度歷代祖先及亡者蓮位,很多項目等等,從兩千元起到三十萬元不等。請師父慈悲開示,一定要這樣做才對我們有幫助嗎?

花在多的錢你也超度不了父母,生死大事福不能救 問:弟子常去地藏禪寺參加法會,寺院法師說要居士點燈,超拔冤親,超度歷代祖先及亡者蓮位,很多項目等等,從兩千元起到三十萬元不等。請師父慈悲開示,一定要這樣做才對我們有幫助嗎? 答:希望你多聽經,這個問題不好答覆,你聽多了你自己就明白。如果說是錢多一點拿去超度祖先都能超度了,何必要修行?大家多賺錢,多賺錢、多布施你就超度了,沒這個道理。超度一定要修行。你看看六祖在《壇經》裡面講的好,「此事(此事就是生死大事)福不能救」,你福報再大,沒有辦法了生死出三界,這個事什麼能救?定、慧能救,福不能救。可是這種事情,印光大師的態度我很欣賞,我也學他老人家。有人問印光大師,人過世之後燒紙錢這些東西,這個東西佛門沒有,這是我們民間的習俗。印祖用什麼態度?不贊成也不反對,不贊成是佛門裡沒有,不反對是世間風俗習慣有。大家都知道這個世間是六道,人死了之後,他如果再到人間來了,你燒紙錢他沒有用,他到天道也沒有用,到地獄道、畜生道都沒有用,只有一道,鬼道有用。如果他墮了鬼道,你叫他不燒紙錢,你把人家財路堵住了,你有過失。所以印祖對這樁事情是既不贊成又不反對,這個態度很中肯,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學習。確實有墮到餓鬼道裡頭,真需要。我們最近在北京有個朋友,我在北京的時候他來看過我三次,我回到香港來不到十天他就走了,很突然,我們都感覺得很意外。深圳這邊有個道長,他有一點通靈,把他找來了,聽說他現在在香港。我這裡給他立了牌位,他這是在中陰,還不到四十九天,中陰,遊魂。這個道長是有點名堂,因為我這裡沒有告訴道長,道長就說出來,他說凈空法師在道場給他立了牌位,而且還在攝影棚立了牌位,這個我就感到很驚訝,攝影棚立牌位沒有人知道。他說這個朋友現在他需要錢,希望他的女兒給他燒一點紙錢。他喜歡吸煙斗,煙斗要煙絲,他說他沒有煙絲,希望她燒點煙絲給他。說的很像,從前跟我認識很多年了,他說對佛教半信半疑,現在知道了,後悔莫及。我就告訴這個道長,我說你傳個訊息給他,來得及,現在無論在哪一道,只要常常聽經,常常念佛,都能往生。鬼道往生的很多。所以只要聽經,聽經的機緣不多,抓住之後不要放鬆。聽經、念佛,求生凈土,哪一道的眾生都有分,這是佛的大慈大悲。

佛學文章

素食

酥香杏鮑菇

孜然烤香菇

鹿茸菇炒腐竹

香菇素肉燥

蔬菜素水餃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花生麵筋

涼拌什錦菇

馬鈴薯沙拉 (蛋奶素)

愛玉洛神花茶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