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念觀世音菩薩,從病魔和死亡中搶回來,消災解厄】

【念觀世音菩薩,從病魔和死亡中搶回來,消災解厄】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日 宣化上人開示: 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和感應,是很不可思議的。大家如果誠心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一定會消除業障,增長善根。觀音靈應的事跡很多,現在隨手拈出一則。 在美國,有一婦女到醫院去生產,因為難產,所以醫生便施手術,可是卻擺烏龍,將尿道割斷,仍不知曉,便縫上了。此婦人回家幾天都不見有小便出,而身體腫脹,便覺得奇怪,再去檢查,醫生仍查不出有什麼毛病。後來全身水腫,再去檢查,血壓已低至十八度,全身尿毒,無法治療,唯有等死。 她有一些朋友,便打電話到萬佛聖城求救。有人告知我,我教他們誠心念觀世音菩薩。他們那時便很誠心地念觀世音菩薩,兩個半小時後,那位婦人全身立刻消腫,血壓也提高,尿道也恢復過來,很快康復出院,從病魔和死亡中搶回來。消災解厄的事蹟,在萬佛聖城多不勝數,茲舉出一項說明。

利他無所求 助人真快樂

利他無所求 助人真快樂 利他、奉獻即是佛法所講的佈施,無論時間、體力、專業,甚至一個微笑、一念善意,都可以佈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心盡力,同時量力而為,不需和他人攀比,也不要為了博得名聲,打腫臉充胖子。助人利他,不是條件的交換,而是發自內心的歡喜來助人,就會獲得真正的快樂。 利他而無所求,是可貴的菩薩行,但是觀念知道了,真正要落實,仍有很多細微處,需要時時覺察。例如:平常搭車、坐捷運都會讓座,等到自己需要座位,卻不一定有人願意禮讓。此時,若抱著「我讓座好多次,為何這次沒有人禮讓我」的心態,也就變成有所求了。助人之後,心裡不要掛念,因為行善的過程就是目的。凡是讓我們奉獻服務的人事物,都是在成就我們修福修慧的機會,都要感恩。 有了「利他不是委屈」、「奉獻不是犧牲」的觀念,量力而為,心甘情願,不計較、不比較,單純地奉獻,奉獻後就放下,就不會感到委屈了。 摘錄自 | 《法鼓雜誌》419期文 |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

🍁念佛/因果感應事蹟-念佛超度了過世10年、鬼道中的父親

🍁念佛/因果感應事蹟🍁 【念佛超度了過世10年、鬼道中的父親】 我的父親是1997年初去世的,因當時家裡沒有人信佛,所以就按照本地的風俗辦了葬禮。 父親走後沒有多長時間,一次父親托夢給我:說他的墓地底下有一條暗流,他整天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屋子裡,非常難受,希望我們幫他解決一下。因為當時不信這些,也就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但是此後我又夢見幾次類似的場景,特別是有一次夢見兩個小鬼,從建在沼澤地上的破屋子裡將父親的棺材抬走(父親是火化的,沒有棺材)。我心想這地方怎麼能住人呢?但又不知道他們要將父親的棺材抬到哪裡去,於是上前打聽,只見抬在前面的小鬼惡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打了一個寒顫,沒敢再問了。父親就呆呆地站在旁邊,面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切。 夢醒後,想起父親那失望地表情、無助的眼神,是那樣地叫人心酸,內心特別愧疚,因為這樣的夢已經重複幾次了。

我們並沒有比別人高多少

我們並沒有比別人高多少淨界法師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兩種人,一種是放逸的人,動不動就發脾氣。要談的是第二種人,在唯識學對治的瞋恚,是對治一個修行者的瞋恚。因為修行者本身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對道理了解得多,但是他往往會把他所知道的道理,除了照自己,也會拿來照別人,造成我相、人相的對立。 一般脾氣特別大的人,個性都比較清高,放逸的人不敢有脾氣,因為放逸沒什麼資糧。很努力修行的人,資糧力夠又特別清高,煩惱慾望淡薄,就容易發脾氣,看誰都是放逸的境界。佛陀告訴我們修自他交換,每一個人來到人世間,都有他的業力。業力變現成果報的時候,都有他的位置和定位。人跟人之間,你是做母親,你是做媳婦,你是做兒子,在一個家庭就有定位了,這是過去的業力,相逢就是有緣,過去生你們各種的緣結合在一起。 你做母親,遇到子女跟媳婦,你要想,其實他講一句話觸惱你,不是故意要觸惱你,因為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他只是站在他的位子,認為這樣子做,對他能夠離苦得樂,你不能苛求,因為我們也想離苦得樂,想離苦得樂這種心態是同理心。其實每一個人只是想追求快樂,如此而已。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他的位置,也可能會講出同樣的話,做出同樣的事情,因為我們想離苦得樂,此心相同,大家只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我們沒有比別人高多少,只是我們站在這個角度,扮演一個長輩的角色。 自他交換消除人我的對立,人跟人最可怕就是,你用你的妄想,捏造出對立的我相、人相。你假設他想傷害你,你假設他是沖著你來。你只要把我相、人相拿掉,會發覺人跟人之間,只是諸法因緣生如此而已,每一個人站在自己的角色,追求各自的快樂,如此而已,沒有對立相。 佛陀大智慧,開出自他交換的法藥,要你把人跟人之間的對立的關係搞清楚了,其實他不是沖著你來的,他只是想要追求快樂,這一點跟我們完全一樣。這樣你的脾氣就發不起來,他只是想追求快樂,這是合理的。

࿐農歷七月為什麼要讀誦《地藏經》?࿐

࿐農歷七月為什麼要讀誦《地藏經》?࿐ 夢參老和尚:「念地藏菩薩聖號萬遍,一切不如意事漸消滅」,而在農歷七月念誦《地藏經》則是為自己冤親債主超拔的最佳時期。你知道,為什麼要在農歷七月念誦《地藏經》嗎?念誦《地藏經》時我們要注意些什麼?一起來看: 為什麼七月要誦《地藏經》?每年的農歷七月份應持誦《地藏經》,因為這個月有 「七月半」、「中元節」,持誦《地藏經》時最易召感冤親債主前來聽經,這也正是《地藏經》的靈驗和殊勝之處,持經發聲,正起到為他們開示的作用,而在農歷七月誦念《地藏經》則是為自己冤親債主超拔的最佳時期。 「萬法皆因緣所生」、「如是因、如是果」(過去世所造的諸惡業為因,今生冤親討債為果),若無法超拔冤親債主,菩提道上必是難上加難,所以將念誦《地藏經》的功德力,回向因果,超拔個人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得令往生淨土,究竟解脫。 人的修行以消除業障、償還因果債、懺悔惡業為始,之後方能無礙的修法,冤親債主糾纏是陰陽皆苦的果報;運勢不好、事業不順、夫妻不和、子女乖違、甚至於修行的諸多障礙,幾乎全部因為冤親債主得不到超拔而欲索債所引起。 持誦《地藏經》時最易召感冤親債主前來聽經,這也正是《地藏經》的靈驗和殊勝之處,持經發聲,正起到為他們開示的作用。

在衣服和日用物品上印佛像、印經文,這樣真的好嗎?

在衣服和日用物品上印佛像、印經文,這樣真的好嗎? 玉佛禪寺 1 愚人不知罪過 反以為榮 寺院的大門敞開,什麼人都可以來。「來拜個佛,求個願望,回去便感到有了佛菩薩的護佑,安心了許多」,這是絕大部分人對佛教的第一感覺,但也是模糊的、不夠準確的感覺。 或許是想要將這份護佑延續到自己的生活中,也或許僅僅是出於好奇,近年來流行起了這種現象——不僅將佛像印在衣服上,還衍生出將《心經》、《金剛經》或《大悲咒》等等製作到保溫杯上,每天喝個幾杯「加持」過的水,在家裡的玄關上也擺個佛頭,營造一些文化氛圍,還有年輕人在身上紋一尊佛像,顯得很酷、很修行。還有個別佛弟子竟然將佛菩薩聖像批量印制在簡易的塑料扇子上,夏天時結緣給他人,認為這樣既是與人方便,又能結法緣……殊不知,這麼做非但不吉祥,更是不如法(符合佛教禮儀、佛教教理)。

佛學文章

素食

干鍋茶樹菇

酥香杏鮑菇

孜然烤香菇

鹿茸菇炒腐竹

香菇素肉燥

蔬菜素水餃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花生麵筋

涼拌什錦菇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