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問:隨緣與攀緣如何解釋?

問:隨緣與攀緣如何解釋?大安法師答:這兩個概念有本質上的不同。「隨緣」是具有著佛法智慧的一個名相,就隨順時節因緣去做事。「攀緣」就是有心意識去勉強地、有策劃地去攀比,攀上某種機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隨緣,比如說我們要做一件善事,或者要建一個寺院,或者要去做一個弘法的事情,為什麼我們要講隨緣去做?就時節因緣成熟了,就去做,絕對沒有任何勉強的東西。其實古人比如要到一個寺院做住持,這個不像世間要搞競選,我有資格做,我來競選,我去自告奮勇。這都是不可以了。一個寺院的方丈和尚是要十方選賢制的,福德因緣到了那個能夠住持佛法、教化一方的時候,自然就有人來請了,叫龍天推出。而且自己還要推辭幾次,辭不獲已,才去應這個崗位。這就叫隨緣。建寺院也是時節因緣成熟,眾生有這種需求,而且也有功德主來發心,隨順這個因緣來做。如果沒有這個因緣,我要策劃在這裡建一個寺院。那錢從哪兒來?又搞了很多策劃,又要搞宣傳,又要去攀緣某些有點錢的人,或者跟人家去合作。這些都屬於攀緣。攀緣就很累了,你就有求於人了。有求於人,你的人格就比較低下了,就不自在了。隨緣的人就是少欲知足。隨緣的人,他的立足點是放在自己這個地方,自己就是活得很自在,活得很充實。沒有緣分,就完善自己;有緣分,還要觀察時節因緣是不是可以去做點事。孟子也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窮,就是我們福德智慧還沒有到那個分上,不圓滿的時候,這叫窮。窮的時候就獨善其身,料理好自己,你就自己誦經、念佛、拜佛,自己修行。達則,就是通達了,福德智慧深厚了,這時有兼濟天下的能力了。還要看因緣成不成熟。因緣成熟,可以隨分隨力地做一點;因緣不成熟,不要去動念頭。在佛門當中,不能有事業心,不是在搞企業。搞企業,就是有目標,有策劃,有手段,有衝力。世間法可以這樣做,出世間法不能這樣做。因為我們都是凡夫,雖然是在做一件慈善,或者一個什麼推動佛教的事情,但是用事業心去做,裡面是免不了有名利心。名利心一來,就會跟誰去合作。人就會結黨結派,結黨就營私,以後就把自己的私心的煩惱都夾雜進去了。所以這個時代做事絕對不能有事業心。不能說我要把它做大做強,做得走向世界。這都是自尋煩惱。還是隨緣!隨緣就是低調。隨緣絕對不是消極。隨緣是有智慧。世間的一切,我們有多少可以值得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事,值得做的,是自己好好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要成辦這件大事!這是你的本分事業,是一件最大的事情。有因緣,隨分隨力地幫助其他人來完成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事情。這就叫深報佛恩。在這個原點上去弄,就比較自在。如果非得要攀緣:我要乾多少事業,我要辦多少分店,我要建多少寺院,我要有一個多大的僧團,都是想得很大。要把佛法推向全球,要這樣那樣,口號都很響亮,也值得贊嘆。但是這裡面可能是微細地來說,可能會有攀緣。有攀緣就是世間法的範圍,隨緣就是佛法的智慧在裡面。希望大家隨分隨力地隨緣地度過這一生。隨緣是隨順時節因緣,不要去勉強,去攀緣。如果是出家人,保持出家人的僧格的形象。如果是居士,也要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居士。守本分,低調一點做人,更多的心力放在自己念佛求生淨土的這件大事上。 轉載

精要十念法

【精要十念法】浄空法師開示 謹提議以 淨空法師宣說之簡要必生十念法,為淨宗學人今後之一般自修與共修之常規。茲說明於后: 自修者,即是日中九次之念十聲佛號法。是晨起與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后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計九次。每次稱念十聲四字或六字彌陀名號,原有日常定課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講經、開會、聚餐等無特定儀軌之集會,在共同行事之始,而行此十念法。亦即是約同大眾合掌同聲稱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而後始進行講經、開會、用餐等活動事宜。 按此自修與共修之十念法,有其特殊之法益。試舉如下: 此法簡單易行,用時少而收效宏,確實而切要,可久且可廣。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現今極樂世界一生即可續補佛位的大菩薩。但在《大悲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大眾:「此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號為正法明如來。由於他的大悲願力,為了發起一切菩薩的菩提心,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仍然示現為菩薩。你們大家應當常常供養觀世音菩薩,專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可以得無量的福德,可滅無量的罪業,臨命終後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在《妙法蓮華經》中,釋迦牟尼佛又更詳盡地宣稱了種種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利益。 火不能燒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不為水漂

台灣佛法師圓寂後「入定」28天後才有死亡特徵

台灣佛法師圓寂後「入定」28天後才有死亡特徵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親派台灣第一位佛法導師強巴加措老格西(佛學博士),上月14日圓寂,他的遺體在28天當中沒有一般「死亡」應有的變化,引起科學家關注。(Artemas Liu攝、台灣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提供) 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親派台灣第一位佛法導師強巴加措老格西(佛學博士),7月14日圓寂。據守護他遺體的人說,在28天當中遺體沒有明顯變化、也沒有散發異味、皮膚還有彈性,引起科學家們的關注。 曾在文化大革命時遭勞改20年,晚年流亡印度,被派到台灣擔任第一位藏傳佛法導師的強巴加措(學生稱他「格西拉」),7月14日在台灣圓寂,享年85歲。藏人行政中央官網、台灣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19日發布強巴加措是「台灣首位圓寂后入甚深禪定28天的老格西」。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達賴喇嘛駐台代表達瓦才仁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表示,「格西拉去世以後,本來計劃兩、三天火化,放在外面沒有冰凍,就發現他的遺體一直沒有腐壞也沒有味道,就像活著時候的肉體,就提醒可能是入定了,一直放了28天後才有死亡的現象,就出定了。」 科學家在強巴加措老格西去世后第11天前往進行生理反應檢測。

勿把福報吃沒了

勿把福報吃沒了過去曾經有位很窮的老和尚,他因為知道自己今生沒有福報,所以很希望來生能得到好的果報,但是他渾身上下一窮二白,窮得叮噹響,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拿來布施培福的,那怎麼辦呢?於是他就想了個主意,老和尚就把自己的衣服脫得光光的,每天坐在草叢裡餵蚊子,這樣終其一生啊,不知結了多少蚊子緣,培了多少福報。等老和尚圓寂後,由於他修這種苦行的原因,他就轉生成為了。一個小國的君主,做了國王,福報來了。但是這個國王有個習氣毛病,不知道怎麼回事,他特別愛吃鴨舌,每餐都必須要吃這道萊。有一天,王宮門前突然來了一位出家人要求見國王,那個出家人還出示了一面寶鏡,說可以看到人的前世,問國王想不想看,那國王當然想看啦。於是那個出家人就運用了神通,讓國王看到了自己的前世,國王這才知道自己的前生原來也是一位出家人,還知道了自己餵蚊子的經過。而且他還看到那些蚊子有的變成了人,但絕大多數都變成了鴨子。這些蚊子轉生的鴨子一隊隊地來到王宮的御廚裡,然後一碗一碗的鴨舌就這樣端上了國王的餐桌,到最後稀稀疏疏的,已經沒有幾隻了。那個僧人就對國王說:“大王啊!剩下的鴨子還有幾隻,它們從前吸你的血,現在還你的命,等你吃完它們的時候,也就是你福報享盡的時候,你差不多該準備後事了!”那國王一看一聽,明白了因果,心裡嚇得不行,害怕極了。從此他就再也不碰鴨舌,慢慢的,其它的葷腥他了斷絕了,國王又開始很認真學起佛來。講這個故事,是希望大家記得一點,我們現在能夠胡吃海吃,這是福報沒錯,但是這個福報可不是無限量的,吃完就沒了,所以我們大家要曉得培福、惜福。轉載

幸與不幸是取決於自己的看法

幸與不幸是取決於自己的看法 幸福與不幸、痛苦和快樂就像是硬幣的兩面,不幸與痛苦在正面,幸福與快樂就會被轉到反面;當你把幸福與快樂放在正面的時候,不幸與痛苦也就離開了你的視線。 一日,無德禪師遇見三位信徒,他們向禪師詢問道:「信佛真的能解除痛苦嗎?如果是真的,那為什麼我們信佛多年卻還是不快樂呢?」 無德禪師說:「你們為什麼要活著?」 思考了片刻後,甲說:「我活著是為了不死,死亡太可怕了,我不想死,所以我要活著。」 乙說:「我活著是為了現在努力勞動,老的時候能享受豐裕的生活。」 丙說:「我活著只是為了能養活一家老小,沒有我他們就無法生活,我是一家的頂樑柱,缺了我,這個家就要崩潰。」 禪師說:「你們整天想著死亡、年老、辛勞,又怎麼能夠快樂呢?你們應該想到理想、信念和責任,想著這些你們就會快樂!」 信徒們對禪師的話半信半疑,說:「這些說著容易,實際上它能當飯吃嗎?沒有飯吃怎麼能快樂呢?」 禪師說:「那你們說擁有什麼才能夠快樂呢?」 甲說:「擁有名譽就擁有了一切,所以擁有名譽就能夠快樂。」 乙說:「愛情是最甜蜜的,擁有了愛情,就能夠快樂。」 丙說:「金錢最有用,擁有了金錢,就能夠快樂。」 禪師說:「為什麼世上有那麼多擁有了名譽、金錢和愛情的人,還是很煩惱呢?」 信徒們無言以對。 幸福還是不幸,全在於你心裡是怎麼想的,眼晴是怎麼看的。一個人心裡想的是快樂的事,眼睛只關注快樂的事,他就會變得快樂;心裡想的是傷心的事,眼睛只看到不幸的事,心情就會變得灰暗。 很多人只看到了別人所擁有的,卻很少想想自己已經把握住了的,於是就認為只要自己擁有了別人擁有的,就一定能幸福快樂,卻不知道,幸福還是不幸,快樂還是不快,全在於你眼晴怎麼看,心裡怎麼想。 轉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干鍋茶樹菇

酥香杏鮑菇

孜然烤香菇

鹿茸菇炒腐竹

香菇素肉燥

蔬菜素水餃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花生麵筋

涼拌什錦菇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