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錢花的越多,福報越小,不要太早把福報變成錢財

錢花的越多,福報越小,不要太早把福報變成錢財 許多人都喜歡年輕風光,少年得意,其實不是好事。有兩句話,出名不要太早,第二句,發財不要太早。起碼要四五十歲以後,是比較好的。所以你孩子會讀書,考個好大學,也不要太驕傲。這也是驕傲不要太早一樣。 大家知道,一個事情,虛好,還是實好。要明白這個,就要懂得《道德經》了。比如房間是空的,才有用,都裝滿了,你就裝不上任何東西。水杯是空的,才能裝東西,如果裝了牛奶,就無法裝茶了。老子說,人要保持一點空無,是最好的。就像吃飯,也要吃七八分飽就好。人的元氣才能來化這些食物。中醫有句話,是藥三分毒,過飽九分毒。 現在人都很急,很想著賺大錢。我提出了,人的福報包括五個,五個指頭:夫妻、兒女、事業、身體健康、智慧。有的人,福報就偏于財富,其他都沒了,五個指頭就變成一個指頭,這是很危險的。 現在人很急著,要把福報轉移出來,包括求神拜佛,念經拜懺求發財,都是要把福報轉移成錢財。福報是無形的,你轉移出來後,就變成有形的。一變成有形,就意味著消失了,你無形福報消失了。你有錢後,又會想要享受,結果呢,錢花的越多,福報越小。有些人越學佛,福報越小,跟這一點有關。 所以有些人學佛後想要求財的,我都勸他們,通通不求財。你越求,護法神就把你的未來的財,兒女的財都給你了,那你老了就苦了。有個拜土地公的,天天求土地公發財,土地公只好把他六十歲以後的財富給他搬來,他是發財了,但到了六十歲就苦了。他的聲音就越來越沙啞,代表六十歲以後福報嚴重不足。 也有個道友,雖然念《地藏經》,但仍然求發財,也是發財了,但發現他色身上的福報卻不夠圓滿,鼻根不夠挺拔了,這就代表他無形福報消失。因為當你把福報變成錢時,你就會迷惑,會鋪張浪費,而浪費的都是你的福報。所以修行人,先要正心誠意,心不正,修出來都是危險的。 凡夫只看到有形的,外在的,他看不到深層的。如果你修行,福報增加了,你色身上也會改變,那你福報減少了,一樣在色身上有所改變。色身也是靠無形福報來莊嚴的。所以有的人很有錢,身體卻不好。其實他無形福報已經掏空了,都變出錢來了。 更有的人,自己目前福報不夠,就去銀行貸款來做。花十幾年時間去還,這也是比較危險的。所以現在人活的很累,因為福報不夠,偏偏要享福,當然就很累。 已經變出的錢,要怎麼變為無形福報,只有靠佈施,你佈施出去後,就變成無形福報。古人講的,你善事多了,臉上就有陰騭紋,也是一個道理。 轉載貼文

念地藏王菩薩聖號和念《地藏經》的功德是一樣的嗎?

問:念地藏王菩薩聖號和念《地藏經》的功德是一樣的嗎?能弘法師:在《地藏經》上說,至心稱念地藏王菩薩,或者誦經、禮拜供養地藏王菩薩,會得二十八種利益。所以虔誠地念地藏王菩薩,恭敬地念地藏王菩薩乃至禮拜地藏王菩薩,和虔誠恭敬地誦《地藏經》,功德當然是一樣的。但是假如你念一聲地藏王菩薩,和念一部《地藏經》,那從數量上肯定是不一樣的。你念一聲地藏王菩薩一句,而念一部《地藏經》得多少句?所以功德肯定是不一樣的。質量好、數量多,肯定功德更大。而假如誦《地藏經》,就能夠更好的瞭解地藏王菩薩的功德,也能更好的瞭解怎麼做更符合地藏王菩薩的本願功德,怎麼做更符合於佛法。所以,對於一個對地藏王菩薩的功德、願力還不瞭解的人,可以多誦經、多聽經,這樣才能夠更瞭解、更明白地藏菩薩的本願功德,這樣誦起經來,或者念起地藏王菩薩來才能殊勝。因為你瞭解了、理解了地藏王菩薩本願功德的不可思議,那你就更有信心了,也更如法地去做,那和你不瞭解的時候去做,肯定是不一樣的。假如善根深厚的人,可能人家對你說地藏菩薩多好,你趕緊念地藏王菩薩,你特別虔誠有信心,這念起來就很殊勝。但是假如說你不瞭解,糊糊塗塗地念,肯定功德就不如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來念。所以,一開始的人還是有必要多聽《地藏經》的講法、講解,或者多誦經,這樣再進一步地來念地藏王菩薩,念《地藏經》,這樣就更殊勝了,或者拜地藏菩薩,供養地藏王菩薩,功德就更殊勝了。《地藏經》上說:誦《地藏經》,乃至其中一句話,或者一個偈頌,都能滅無量無邊的罪業,功德很稀有。所以大家要多誦、多念,何況念一本?那就更殊勝稀有了!而且臨終的人假如有罪業要下地獄,念地藏王菩薩或誦《地藏經》,或者念其他的佛號、菩薩,都能關掉地獄的門,出離地獄,得到善報得往生,甚至能往生淨土。所以念地藏王菩薩、誦《地藏經》,功德很稀有。就是臨終的人,他假如痛苦得不得了,自己嘴上都念不了,那麼別人給他念,讓他聽見,他聽聞到了都能滅罪,出離惡道,所以很稀有。或者臨終的人苦不堪言,冤家債主來找,甚至是很長的時間都是在這種冤親對辯,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的狀態中,誦《地藏經》回向,都能讓他解脫這些苦,速速往生人天,所以功德很殊勝的。附《地藏經》文:“會中有一菩薩,名虛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聞於如來贊嘆地藏菩薩威神勢力,不可思議。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龍,聞此經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禮形像,得幾種福利?唯願世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等,略而說之。」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佈施供養,贊嘆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銷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贊嘆,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佛法教你最圓滿的人生規劃 星雲法師

佛法教你最圓滿的人生規劃星雲法師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幼小,後十衰老,中間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裡過了。算來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勞苦。」唐伯虎的這句話說明人身難得,光陰短暫,苦樂無常。所以我們要把握有限的生命歲月,積極的運用時間,適當的規劃人生,讓生命層次獲得提升,人生有所成就,為人間留下貢獻,留下榜樣,留下言教,留下歷史功績……締造永恆的壽命。中國至聖先師孔子曾說:「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十五歲到七十歲的生涯規劃,而佛教徒的生涯規劃,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規劃: 一、從年齡增長來規劃人生 1、成長學習期:二十歲的人生,要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做事的技術以及做人的基本道德觀念等學習完成。甚至修苦行,增加精神毅力。2、實習服務期:三十歲的人生,要與大家合群共處,把群我的關係處理好,把事業的基礎實習完成,把服務眾生的理念付諸行動。3、弘法布教期:四十歲的人生,應該是一個弘法布教,發揮事業所長的人生。人生如一塊田地,將來要有所收成,就必須趕緊播下菩提種子。4、佛法圓融期:五十歲的人生,不妨規劃為教、學、做的階段,一面自學自做,一面將經驗傳授與人。5、經驗傳承期:六十歲的人生,要專業的著書立說,或專職教學,把一生的智慧經驗傳承給後代。6、雲遊度生期:七十歲的人生可以雲遊度生,隨心所欲,或一面教學,一面遊山玩水,隨喜隨緣將經驗閱歷國際化,擴展寬廣的未來人生。 二、從生命四期來規劃人生 1、少年時期,要有禮贊生命的感恩。父母生養我們,師長教育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社會成就我們。我們的衣食住行,生活種種所需,是靠許多人的辛苦維持,才能生存下來,因此要有感恩的心。2、青年時期,要有自我肯定的信心。要相信自己擁有無窮無盡的能力,要勇於表達自己的理想志願。3、壯年時期,要有活水源頭的精進。與人來往,熱誠服務,做一個源頭活水,展現茁壯的生命力。朱熹先生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活水源頭來。」從自我的心裡湧現出的活水生命,是清淨的、美好的,我們應當善用這渠活水,淨化世間。4、老年時期,要有平靜歡喜的生涯。到了老年的時候,能動也能靜,有大智若愚的體會,能隨遇而安,隨心自在,隨緣歡喜,這樣的生活,妙趣無窮。

【讀《地藏經》,快速消業增福,獲益無量】

【讀《地藏經》,快速消業增福,獲益無量】   1.消除宿世的業力,明信因果   宿世的業力在外來說就是每個眾生無量劫以來,對眾生犯下了種種的罪業,導致在今生因為報身而承受業力迴旋。在消除宿業方面選擇以《地藏經》作為主要佛經,並配地藏菩薩聖號每日最少一千聲。在最初讀《地藏經》這個階段,最好迴向給宿世以來的冤親債主,和無量劫中的六親眷屬,乃至一切有緣眾生。   《地藏經》的作用非常的多,在經文裡就已經提到非常多的法門,消除宿業也是經文中提到的一個主要目的。建議讀《地藏經》的同時每日配以一千聲聖號來做保障。   《地藏經》是學佛人的法乳,是最初學佛人必須要學習的課本,通過《地藏經》的學習,可以明白因果輪迴,因緣果報的宇宙法則,也是佛教的基礎義理,倘若學佛不能深入的學習因果,這都會必然在後期出現障礙的,這些障礙其實就是基礎不夠紮實的原因,以《地藏經》來做學佛人必須掌握的基礎內容,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2.與地藏菩薩結下深厚緣分

哪一部經最適合末法眾生?

哪一部經最適合末法眾生? 問:《無量壽經》最後有說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數,請問這些人數是當時已往生的人數或包括現在及未來往生的人數?每日定課是否可以聽經代替念經,即每日只念佛作為功課也可以嗎?若定課要念經請問哪一部經最適合末法眾生? 大安法師答:《無量壽經》最後有彌勒菩薩來啟問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多少不退菩薩往生極樂世界,有多少小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釋迦牟尼佛回答娑婆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轉的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這些小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就不可計數,大概我們屬於小菩薩的範圍,不可計數的範圍,還沒有資格到六十七億那個範圍裡面去,那是屬於菩薩摩訶薩,法身大士。 所以並沒有說天人往生的人數,天人往生的人數是不可計數,沒有具體的數目。同時釋迦牟尼佛講不僅娑婆世界有這個往生人數,乃至於講了十一個剎土往生的人數。這些如果說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應該包含三世在裡面,就是釋迦牟尼佛這一期的應化的這個過程當中不退菩薩往生的數量。 那麼定課,定課你應該要——念經和念佛,它是一個整體。那一般在家居士定課,比較單一一點為好,比如你就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經》後面會有三遍往生咒,念完三遍往生咒,再念一個《贊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贊佛偈》念完了就開始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或者一千、或者一萬,看你的時間的早晚來定,念完佛你再歸位念三聲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再念一個迴向文「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然後再有一個三皈依,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當願眾生那個,這作為你一個定課的內容。 然後你早課這樣,晚課也一樣。所以你在定課當中你最好還是念經,你不要去聽,無論是念佛、念經,都應該要自念自聽,啟用我們的聞性——耳根聞性,「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娑婆世界的眾生的耳根最利。 那麼我們念《阿彌陀經》,你就把它念出來、聽進去,自念自聽,比你不念聽外面的聲音,這個兩者相比你自念自聽的效果更好。所以你定課要念經,還是——如果時間短你就念《阿彌陀經》,如果時間長你就念《佛說無量壽經》,都很好。這個都是用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個真如之境界來熏習我們這個污染的業識的心,要念的越多越好。

每天拜佛一百拜,百病不生 淨空法師

每天拜佛一百拜,百病不生 淨空法師 每天拜佛一百拜,永不中斷,拜上一年,你決定健康長壽,百病不生。 “身無邪行”,最好多拜佛,拜佛的功德很大,效果非常殊勝。如果每天拜一百拜,永不中斷,拜上一年,你決定健康長壽、身體柔軟、百病不生。以清淨心、恭敬心拜佛,拜時沒有一個妄念,這樣自自然然感應道交,有求必應。 拜佛時,每個動作都合乎威儀,全身運動都達到了。我出家前,忏雲法師只教我拜佛,每天早課拜三百拜,晚課拜三百拜,中午,午後繞佛、念佛、經行半小時,再拜兩百拜,每天八百拜,對自己身心修養非常好,拜佛消業障、開智慧。曬蠟燭的法師,是拜佛三年開悟的。心誠就通了。 我們之所以不能開悟,是不通。他是用拜佛的方法打通了。中年以上,每天至少要拜三百拜。拜佛裡有運動、有強身,修定又修慧。拜佛的人,心是清淨的,身是運動的。 不要怕流汗,流汗好,身體裡的毒素髒東西才能排出去。排出去,就不會生病。特別是關節炎、風濕病,是尿毒排不出去,積在關節裡發炎的。 轉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干鍋茶樹菇

酥香杏鮑菇

孜然烤香菇

鹿茸菇炒腐竹

香菇素肉燥

蔬菜素水餃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花生麵筋

涼拌什錦菇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