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如何用佛法的觀念正確的看待世間的福報?

如何用佛法的觀念正確的看待世間的福報? 達真堪布   人天之安樂,猶如雜毒食,願毫無貪求。   食財親友朋,無常如夢幻,願毫無貪戀。   故鄉屬地宅,猶如夢境宅,願知不成實。   「貪著今生非行者。貪著輪回非出離。」作為真正的修行人,放下對世間的貪著是解脫成佛最重要的一步。

什麼是舍利子?

什麼是舍利子? 「舍利」,是高僧大德圓寂後修行的精華所形成的堅固子,寓意如金剛一樣不壞,這是說明有道之人的道的性質而言的。 「舍利子」,舍利俗稱舍利子,原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因而又稱佛骨、佛舍利。其後亦指高僧死後焚燒所遺之骨頭。 舍利形狀有圓形、橢圓形、蓮花形,顏色也不同,有白、黑、綠、紅色等。舍利子的形成,是與修行者生前的修行有密切的關係。舍利子是一個人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願力,所得來的,它十分稀有、寶貴。所以,舍利被視為神聖之物。 《浴佛功德經》說:佛的舍利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生身舍利,一種是法身舍利。生身舍利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遺骨,和身體內凝結的物質。法身舍利又叫法頌舍利,指的是佛陀的教法,戒律,和般若波羅蜜智慧,是讓我們眾生得解脫的珍寶。 舍利子的舍利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子就是一切的眾生,眾生學習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得到瞭解脫,也就和佛一樣了,也是法身舍利,也一樣堅固不壞。那我們現在許多學佛的人,學法不用心,修法也不用心,敷衍了事。要麼就是不通法理,稀裡糊塗的閉門造車,自以為是的修,通身上下全都是俗世間里的我執我見、和毛病習氣,為什麼呢?

念佛與拜八十八佛,懺悔業障到底哪種方法好?

念佛與拜八十八佛,懺悔業障到底哪種方法好? 經常有道友問:「要懺悔業障,我是應該依《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拜懺或者修慈悲三昧水懺等種種懺悔修法呢?還是念佛呢?」實際上這個問題很簡單。對我們念佛人來說,你可以修其他的滅罪法門,但是最主要、最關鍵的是你有沒有信心。如果你對念佛特別有信心,那麼完全可以用念佛來代替這些懺悔的修法,念佛照樣可以滅罪。但是如果你的信心不夠,覺得念佛不如專門懺悔更好,那你也可以專門修懺悔法門。最關鍵在於我們的信心。當然,雖然念佛號也有平等的滅罪的功效,但是在名言中,《八十八佛大懺悔文》確實也有特殊的因緣,有一些差別之處,專門用來懺悔業障是最好的,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我們的信心。如果你對《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信心不夠,那麼能滅多少罪也不好講;如果你真有信心,念阿彌陀佛照樣可以滅罪,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關於念佛滅罪,比如很有名的張善和等公案,這些都是造了一輩子極重殺生惡業的人,臨終的時候甚至地獄相都現前了,但是通過十念念佛,地獄相消失而往生西方。 公 案 下面我們介紹一個因為念佛而罪業消滅,所欠的命債最後「更無執對」的公案。《印光法師文鈔·復顧顯微居士書》中講到,有一個人叫王鐵珊,前清(因為當時是民國,所以稱為前清)的時候做過廣西的藩台(布政使),是一個大官,可見這個人確實不是一般的人物。當時廣西的土匪很多,他在廣西作整頓兵備的道員的時候,就設計了一個方法把這些土匪全部剿滅了,殺的人非常多。印祖在《文鈔》中講,四年前王鐵珊得了重病,一合眼就迷迷糊糊地看見自己在一個黑屋子裡面。這個屋子非常大,又很黑,而且有無數鬼都來逼迫他,找他麻煩,所以他馬上就害怕地驚醒了。等會兒他又合眼,就又會做這樣的惡夢,看到黑屋子里有好多鬼找他麻煩。就這樣,無論白天黑夜,他一直都不敢合眼,只要一合眼就看見這些鬼來找麻煩,然後就被驚醒。這樣經過了三天三夜,王鐵珊已經奄奄一息,快死了。王鐵珊的妻子是信佛的,就勸告他說:你現在這樣,還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吧,念佛總會好的。原來勸他念佛,他肯定是不相信的,但是現在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候,已經走投無路,馬上就要死了,所以他沒有辦法,就拼命地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念了沒多少時間,他就睡著了,睡了一大覺,那些可怕的夢境再也沒有了,病也漸漸完全好了。於是他就對佛法、對念佛法門生起了信心,長齋念佛。 後來王鐵珊與陳錫周居士一起見了印光大師,親口說了這件事情,印祖就把它記載下來,絕對是真實的事情。這裡王鐵珊好像是做惡夢,但實際上不是惡夢,而是以前所殺的土匪冤命來報仇。通過念佛,甚至可以使以前所殺的冤命都能解脫,不會再來找你報仇,同時也會消除所造的惡業,否則這些冤命不可能不找你麻煩。我們所生的病,有些是四大不調的病,是中西醫有辦法不同程度治療的;也有一些是怨業病,靠醫藥是治不好的,唯有靠佛力,靠念「阿彌陀佛」才能治好。如果我們身邊的人有這樣的怨業病,我們就可以勸他念阿彌陀佛名號,絕對會有感應。仁禪法師《淨土或問講記》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這家族卻在中國800年來長盛不衰!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這家族卻在中國800年來長盛不衰!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名言,也是古往今來無數知識份子的座右銘。 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輕時極窮,生活艱難,心想將來若能出人頭地,定要救濟貧苦者。後來當了宰相,便把俸祿拿出來購置義田,給貧窮無田地者耕作。 范仲淹年輕時念書沒有東西吃。在寺廟裏念書,每一天煮一鍋粥(我們現在稱稀飯),把粥劃成四格,每餐吃一塊,過這樣貧困的生活。 到以後發達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還是保持從前窮秀才的生活,沒有改變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調整。 有一次在蘇州買屋居住,一位風水先生盛讚此屋,風水極佳,後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風水能使後代顯貴不如改為學堂,讓蘇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學,將來眾人的子弟都能賢達顯貴,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顯貴,豈不是更為有益嗎?於是立刻把住宅捐出來,改作學堂。實踐了年青窮苦時念念利益眾生的宿願。 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貧苦的人。把他的收入用來救濟那些貧苦的人。看他的傳記,得知他曾養活三百多家。一個人的收入養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曉得他自己也只能糊口而已。如果過得很富裕,他哪有能力養活三百多家。這是我們中國人中的大賢。 不久范仲淹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均聰穎非凡德才兼備,分別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孫都賢顯貴,綿延不絕,至今已八百年了,蘇州一帶范氏後人依然興旺。范仲淹善心為他人謀福利,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無法估量的。而上天回報給范氏子孫的福祿,是范仲淹當時所付出的幾十倍、幾百倍。 范仲淹毫無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種,八百年來不斷地開花結果,無意之中為子孫萬代謀福利,成為行善的典範,受世人的敬仰讚頌。 范仲淹通過言傳身教,教導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積德行善。一次,范仲淹讓次子范純仁到蘇州去往四川運麥子。范純仁碰見了熟人石曼卿,得知他因逢親之喪,無錢運柩返鄉,便將一船的麥子全部送給了石曼卿,助其得以還鄉。范純仁回到家中,因無法向父親交差,所以久久的站立在父親身旁,沒敢提及此事。 范仲淹問他道:「你在蘇州遇到朋友了嗎?」范純仁回答說:「路過丹陽時,碰到了石曼卿,他因親人喪事,沒錢運柩回鄉,而被困在那裏。」范仲淹立刻說道:「你為什麼不把船上的麥子全部送給他呢?」范純仁回答說:「我已經送給他了。」范仲淹聽後,對兒子的做法高興,關誇獎他做得對。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范氏家族卻興旺了八百年!范仲淹四個兒子都德才兼備,當了宰相和大官。范家的後代一直到民國初年都不衰。其秘訣就在於范家子孫不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積德行善」的祖訓。 《周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意思是說行善的人家就一定會有好事等著呢。可見人生的福運是怎麼來的?福運是修來的,只有積德行善才能改變命運。 他的子子孫孫一直到民國初年都不衰,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孫保之。中國歷史上大福大賢之人,第一個是孔夫子,第二個是范仲淹。在中國歷史上像這樣有大德的人家不多。 所以,世人若要為子孫謀福利的話,范仲淹的善行值得效法。 由此可知,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才是人生第一大事。 轉載貼文

【最大滿願咒~準提咒】

【最大滿願咒~準提咒】 準提咒,是無論誰都能修持的滿願咒。若在家菩薩能修持戒行堅固不退,誦此咒常生天或在人間作國王,不墮惡趣親近賢聖,諸天愛敬擁護加持,若營世務無諸災橫。出家菩薩如法修持,則能現生所求,出世間悉地定慧現前,證無上正等菩提。 禮讚文:「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俱胝, 我今稱讚大準提,惟願慈悲垂加護。」 《準提咒》「南無 颯哆喃 三藐三勃陀 俱胝喃 怛姪他 唵 折隸 主隸 準提 娑婆訶」

【積不善之家】

【積不善之家】 文/柳亞軍 上個月,有位沾了點遠親的老人找到我家中,請我們為他寫個報告,申請政府補貼。 去年當地政府有政策,房子破舊的貧因戶,可以每家補助6000元建房款。 這錢卻讓村里卡了,他這陣子到處找人,想拿到這筆錢翻修一下房子。 閒聊之下,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實在是貧 困不堪。 他父親是瘋子,母親與妻子都去世得很早,現在膝下只有一個癡呆的女兒,女婿也是精神病人,還有兩個小外孫,經常要他養活。 前些年,他在街上拾點破爛過日子。 現在挨家挨戶地收廢品,轉手賣給廢品收購站,掙點小錢,湊合著過個日子。 前幾天回到老家時,我特意打聽了一下他家的情況,情況真是如他所講的那麼貧困不堪。 而且很意外地打聽到,他家曾有過極為顯赫的背景的。 他爺爺是我們當地的大地主,當時平販(地名)上一眼看得到的地方,都是他家的田地,可謂富甲一方。 我曾祖父自小就在他家做長工的。 他爺爺這麼發達,在當地名聲卻非常不好,人稱八閻王。 聽這綽號,就可以想見他的為人。 舉一個他的例子:那時時衰世亂,貧富差距極大,大部人是吃不飽肚子的。 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有人到他家去借糧食度飢荒,都是讓人第二天再去拿。 當晚將稻穀用水浸泡一個晚上,次日再將泡脹的稻穀濕漉漉地稱給別人。 還稻子的時候,只能還曬乾的。 貧窮人家,不借就餓死,明知吃虧,也別無選擇。 如《易經》所言:“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錢來得不干淨,也必定去得不輕鬆。 這般刻薄成家,最後業報現前,招來了敗家子。 他家就一個獨生子,讀私塾讀到20多歲,可謂是才學滿腹,又長得一表人才。 哪知這兒子後來迷上了賭博,將家裡的地契房契,都拿去賭了。 那八閻王氣得夠嗆,苦口婆心的教育不管用,一次次將兒子綁著打。 有一次甚至綁在木樓梯上,沉到水潭下,淹得差點死了,才拉上岸。 業障纏身的人,就像毒癮發作一般,身不由己的。 就這樣,他還繼續出去賭。 最後將家中財產輸得精光,瓦片都沒留下一片,一家老小挨家要飯度日。 建國後,因八閻王當年民憤太大,舊賬重翻,還是被鎮壓了(判了死罪)。 後來這兒子又發了瘋病,拿著鐮刀將他妻子的脖子割開了,差點沒救過來。...

佛學文章

素食

干鍋茶樹菇

酥香杏鮑菇

孜然烤香菇

鹿茸菇炒腐竹

香菇素肉燥

蔬菜素水餃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花生麵筋

涼拌什錦菇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