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花生酥脆手工餅乾

花生酥脆手工餅乾 這是一道大人小孩都愛的午後點心 材料 低筋麪粉200g 蘇打粉1.5g 無鋁泡打粉1.5g 無鹽奶油60g 奶粉30g 糖50g 顆粒花生醬60g 雞蛋一個 烘焙用巧克力30g(切顆粒備用) 熟黑芝麻10g 無鹽奶油隔水加熱融化備用 麪粉過篩 材料全部加入一起 粉狀類先攪拌均勻 加入融化奶油 花生醬 雞蛋 芝麻粒 輕輕攪拌均勻 最後加入巧克力碎拌勻 攪拌過程不要過度用力或反復攪拌 以免出筋 餅乾口感會變得硬化 平鋪厚度0.5公分壓喜歡的餅乾形狀 或手捏(注意厚度要平均) 預熱烤箱 上下火160烤溫 時間20分 *餅乾是烘焙入門 簡單好做 不容易失敗 烤好後必須待涼再食用 冷后收密封罐 防止回潮 這是孩子小學階段 媽媽我常給孩子做人際關係的小禮物? #蛋奶素 #奶素 #西式烘焙點心 轉載貼文

如何幫助往生者得益?

如何幫助往生者得益?文/星雲大師 問:請問大師,家人去世後,親屬應該為亡者做些什麼事,才是最有益於亡者的呢?是否一定要為他做七、放焰口、啓建三時繫念等佛事,才能幫助他投胎轉世呢?請大師開示。 答:根據經典記載,人往生後四十九天之內,如果陽上眷屬能為亡者誦經做佛事,仗此功德,能令亡者罪障消除,得生善道;如果亡者生前已多植善業,則可蓮品增上。因此,佛教徒每於親人往生後四十九天內,每逢七期舉行超薦佛事,稱為「做七」。 一般依齋主的時間、因緣而分,有的只做頭七、滿七,有的做頭七、三七、五七、七七,有的則七個七全做。 做七雖然有超拔先人,表達孝思的深遠意義,但因傳統的作法費時耗財,實有改良的必要。例如:誦經佛事宜莊嚴不繁瑣,最好以半小時、一小時即可,不一定要半天、一天;做七也不一定要施放焰口,或是啓建三時繫念等佛事,只是上香、拜佛也可以,家屬應視能力、時間而為,不必勉強。 另外,七七日誦經是古老的傳統,不一定照辦,可變通為集合家人一次做完,即算圓滿;或是在短期的三至七天內做完七七。甚至幾十年來,我在佛光山一直推動「隨堂超薦」,也就是在寺院佛堂里立一個牌位,利用早晚課誦時,隨堂誦經超度即可。家人過世,為他念佛、誦經最好,而且不一定要出家法師念,親朋好友彼此互相助念也很好。不過根據《地藏經》的說法,誦經的功德,亡者能夠得到一分,而持誦的人可以得到六分,因此我們應該趁著自己身強體健的時候,儲備一些功德資糧,不要等到無常來臨,才勞駕別人為我們誦經超度,功德畢竟有限。

觀世音菩薩為我排憂解難

觀世音菩薩為我排憂解難《淨土》2019年第5期 文/徐元龍 二〇〇〇年八月,我六十壽誕時,女兒送了一尊觀世音菩薩瓷像給娘家。我把觀世音菩薩請在一間清淨的房裡,從那時開始,我便每日一杯清水,早晚三炷香,供果供花,一直十分虔敬。 沒供觀世音菩薩前,我喜歡吃黃鱔、泥鰍、蛤蟆、甲魚、牛肉、狗肉……都是家畜家禽或野生動物。自從供了觀世音菩薩以後,我基本上再也沒自己買來吃或宰殺過,就連釣魚的愛好也日益淡化。十九年來,如果每月以一斤肉類計算,累積下來也避免了一大批生命被殺的噩運,都是受觀世音菩薩的感化。 這些年來,我多次受到觀世音菩薩的護祐,因感念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的慈悲靈驗,現將我近二十年的親身經歷敬述如下,願見聞者生起信心,皈依佛道。 連環脫險,聞見檀香 在我開始供奉觀世音菩薩的那年九月,一天下午,我在外甥賣飼料的店舖門口一張小竹椅上坐著,頃刻間,隔壁門口停放的一輛摩托車突然自動地向我衝來。這時,感覺好像有人把我向內一推,所幸躲過了車子,只是背部受了一點兒輕傷,當時如果我不向內一偏,後果不堪設想。

孕婦念《地藏經》的好處

孕婦念《地藏經》的好處 孕婦初懷孕的時候,不論是男胎或是女胎,胎兒都是七日一變,若能為胎兒讀誦《地藏經》,更代胎兒念南無地藏王菩薩萬遍,可以滅胎兒前世 的罪。 胎兒七日一變,地藏菩薩的神力令胎兒相貌變得更端正,出生之後,安樂易養,健康長壽。 若這嬰兒本來就是有福的,誦經及念菩薩名號的功德,令他福上加福,壽上添壽。 有些人生前未曾在三寶內種絲毫的善因,命終之後他的家人代他在三寶內造功德,例如誦經、念佛、拜懺、供齋等。 雖然是為他造功德,但這些功德,亡者只得七分之一,生者有六分。所以不應在死後待別人代你造功德,應該在身體健康之時趕快修行,那麼七分功德,都是自己所有。死後別人代造功德,你自己只得七分之一,代你造功德的人反而有六分。人死之後,什麼都帶不走,唯有生時的誦經、念佛、布施、持戒等功德可以帶得走。 地藏菩薩在《地藏經》裡教眾生不要造罪,造了罪先受人間肉眼可以見到「花報」,後受地獄人眼見不到的「果報」。 地藏菩薩在《地藏經》裡談及二十三種因果報應,這二十三種因果報應,絕無半點神秘色彩,只是講明白事情的性質,和由此而引發的必然後果。

感恩廣欽老和尚開示

感恩廣欽老和尚開示: 修行過程都會遇到許多境,如果對境當時,一念轉不過來,不但無明會起,煩惱也跟著來,而修行就是在修這一念轉得過來。 所以念佛這「一念」要保持得好,時時刻刻都以阿彌陀佛念在心裡;以念佛來伏無明煩惱種子,對境轉心,這個心不起分別、無好無壞,這就是「定」。 轉載

《金剛經》裡的這四句話,讓人如大夢初醒!轉載文章

《金剛經》裡的這四句話,讓人如大夢初醒!轉載文章1 《金剛經》是佛祖跟須菩提的對話,共5000字。裡面有這樣一段經典對話:佛祖問須菩提:恆河裡的沙子多不多?須菩提說:當然多!佛祖又問:如果有人散盡家財,像恆河裡沙子這樣多的財富,去做慈善,這算不算一種功德?須菩提說:這當然是莫大的功德!佛祖說:有一種功德比這個更大!那就是你開悟之後,把《金剛經》裡的最核心的四句話解釋給世人聽,讓更多的人都開悟,這才是莫大的功德!如果有這樣的人,那麼世界上所有的寺廟都應該供奉他!為什麼這四句話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和功德呢? 2我們就來看看這四句話:第一句: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非菩薩。佛祖說:如果你看到的菩薩,他長的像我這樣的人,或者你這樣的人,或者像路人甲乙丙這樣的人,再或者像一個長壽的人,那他都不是菩薩。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拜的那個菩薩,他擁有像人一般的樣貌,那都不是菩薩。菩薩根本就沒有「人相」,也沒有相。大家想一下,我們在寺廟里看到的佛祖和菩薩,都是留著古印度人的髮型,穿著古印度人的衣服,用的都是古代印度文字。佛祖為什麼那麼偏心,不穿中國人的衣服,留中國人的髮型,說漢語?所以我們在寺廟里看到的佛祖,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佛祖。那只是一個相而已。 第二句:「凡以色拜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意思是:凡是看見我就拜我的人,或者聽到我的聲音就來求我的人,都是執迷於佛祖表相,這是邪道,永遠都見不到如來。很多人遇到寺廟就燒香,遇到菩薩就作揖。他們認為給菩薩燒一炷香,菩薩可以保佑自己,這是非常荒謬的認知,簡直就是歪門邪道。如果內心有如來(開悟),那麼你隨時可以見到他,你們就像熟悉的朋友,經常拜來拜去反而會尷尬。相反,如果你內心沒有如來(不開悟),即使你天天拜他也沒有用。其實很多人燒香拜佛,拜的是自己的慾望,他們是在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比如財富/名利等等。如果一個人放棄了現實中的成長,而靠燒幾柱香就可以福祿雙全了,那這也太容易了,大家還需要奮鬥做什麼? 第三句:「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意思是:如果一個人不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能看透各種事物表象背後的本質,就相當於見到佛祖的真身了。所謂」如來「,並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能夠看穿真相和本質的能力。我們平常直接可以看到的相都是假象,一切表象都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虛設,一旦你可以穿透表象而看到真相,那麼如來就在你心中了,你就徹悟了!大家之所以看不到真相,也是因為真相往往都是複雜又殘忍的,一個人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即便你把真相和價值呈現在他面前,他也接納不了。第四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一切能被表述出來的方法,都不是永恆的方法,就像露水和閃電一樣,隨時都會破滅。《道德經》開篇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凡是能被表達的道理,都不是永恆的道理,都有不成立的時候。因此,凡是直接告訴你方法、技能、答案的老師、書籍、課堂,都是濫竽充數的。很多人總是企圖從別人或外界那裡找到方法,就像去求一把萬能鑰匙,讓自己不用思考/成長,躺著不動就能把所有問題給解決了,這就是典型的找捷徑,偷懶。方法是認知提升到一定階段自己悟出來的,是靠執行和實踐逐漸摸索出來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更不會有直接拿來就可以用的辦法。無論多麼高明的老師或者成功人士,他們最多只能給你一個啓示,真正的方法必須靠你自己去悟,這就是「求人不如求己」。「應作如是觀」的意思是,我們不要被方法束縛,而是要掌握住本質和規律,也就是那個「道」,一旦抓住本質和規律了,一切表象在你面前都如夢幻泡影。萬事萬物在你面前,如同洞若觀火,你可以隨時將紅塵世俗置之度外,這就是一種灑脫。這種能力,瑜伽稱為「梵」,上帝稱為「愛」,儒家稱為「仁」,佛家稱為「空」,中國人稱為「道」。我們經常說的得道高人,指的就是這個「道」!不著相,不住相,才能見如來! 在《金剛經》末尾,也就是佛祖和須菩提的對話即將結束的時候,佛祖問須菩提:我對你說什麼了嗎?須菩提說:不不不,你什麼都沒說。佛祖笑著說:那說明你懂了。而這個時候,如果須菩提拿著記滿筆記的本子告訴如來,你說的我都記在上面了,那說明它根本沒有真正理解佛祖的這四句話,因為它著相了。記住,忘記一切表相,只去參它的本質,才能真正讀懂這四句話。這就是《金剛經》裡四句話的價值,它幫我們開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開悟」。無論是孔孟、佛祖、老莊,還是瑜伽,上帝,它們存在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引導我們進入開悟的狀態。

佛學文章

素食

干鍋茶樹菇

酥香杏鮑菇

孜然烤香菇

鹿茸菇炒腐竹

香菇素肉燥

蔬菜素水餃

很好吃的菇酱豆包

花生麵筋

涼拌什錦菇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