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力重不重,看身體就知道了》

0
15

《業力重不重,看身體就知道了》

竹林寺

1、身體上的反應!
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心神昏塞,精氣散亂,渾噩健忘,心不在焉,這是心性被蒙蔽的顯示。

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

有這種現象的人要多懺悔,試試拜懺、讀誦經典,多聽經聞法,以此啓蒙心性。

2.心理的反應!
或無事而常煩惱:有這種心態的要多加重視,生活中並沒有多大的煩憂卻總是開心不起來,煩惱不斷,容易動不動就生氣發火。

這種心態的人也要多懺悔,多讀經典,抄寫經書,讓自己的心逐漸靜下來,多和親友交流,不能總停留在自己的想法和世界中。

3.德行的反應!
對品行高尚的人反而不喜歡,但是卻願意接觸一些狐朋狗友,聽到一些勸善感到反感,看到好人好事本應有贊嘆歡喜之心,但卻升不起歡喜心態。

有此現象的人要多讀誦經典,多聽經聞法,多行善事,要培養自己發善心、善願,從經典、實際的善行中啓發和培養自己的善根。

4.或聞正論而不樂!
很多人一聽說修行、道法等心理就產生了抵觸排斥心理,缺乏善根就是此種表現。

5、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有的人遇到厚道的君子,反而會表現出很不自然,難為情的樣子。

或者是偶爾發善心佈施的時候,沒有得到別人的感激和感動,反而收穫的是怨恨和咒罵,或者是晚上老是做噩夢。

以上種種都是我們因為過惡重、福德因緣不夠的緣故,所以要發勇猛心羞恥心去改過,不要耽誤自己。

修行人的身體,一定是輕飄飄的,所謂仙風道骨。

虛雲師父,到了一百一十多歲了,還每天能走60華里路。

廣欽師父八十多歲,走路如一陣風。

這就是修行人。
看一些老人,有的人到老了,就坐在輪椅上,或者走路要人扶,要不走一走,就全身痛,這就是業重的緣故。

那麼為什麼人到老了,身體會越來越差?為什麼會衰老?——都是被自己的“慾望”折磨的。

比如說,淫欲心很重的人,會消耗腎精; 貪心很重的人,會消耗心臟功能; 嗔恨心很重的人,肝臟會有問題。

這些都是慢慢的消耗的。這是從情緒上來講,人因為這三樣東西衰老。

而人衰老的原因中,還有一種原因,是受到外在磁場的干擾。

比如說,一個人體內躲了很多眾生,那些殺業過重的人、吃葷過多的人,或者是燒山林木的人,他們體內都會躲了很多眾生。身體也會感覺很沈重。

拜佛時很累,有的人拜佛起來輕飄飄的,是體內眾生走了的緣故。
不修行的人,身上隨著年紀,陽氣就會減弱。
讓我們能量不足,就很難支撐起這個身體,常常感覺身體很重。
業的人,會感覺身體很清爽,這是內在的感覺。
所以修行時,體內一定會起反應。念經文久的人,念到一定境界後,體內眾生度脫了,那麼就越來越清爽了。
如何減少業力,只要按照這四個法寶去做,命運的基因就改變了,生命中很多問題自然就消失了。

第一個法寶,懺悔,就是自己洗乾淨自己。
回到內在——我們的心。好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清洗過這顆心,心中充滿垃圾,醜惡不堪,所以絕對是痛苦和災難的。
清洗心靈世界的方法就是懺悔。

第二個法寶,寬恕。懺悔是對自己,寬恕是對別人。
寬恕是原諒別人的錯,不要再把別人的錯放在自己心中。
所以這兩種方法是用來清理兩種垃圾的,懺悔是清理自己的垃圾,寬恕是清理自己拿回家裡的別人的垃圾。
寬恕就是要對那些曾經對不起我們的人,傷害過我們的人,刻薄過我們的人,得罪過我們的人,原諒他們的過錯。

第三個法寶,感恩!
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

對於跟我們有怨的人,要去寬恕;對於跟我們有恩的人,要去報恩。

第四個法寶,祈禱!
祈禱的時候是需要信心的!我們常說“心誠則靈”。你要相信自己,給自己信心,一定能成就。

所以,我們要多多拜觀音,拜久了,就會全身輕鬆,做任何事情都有精神,走路輕飄飄的。同時要多吃素,不吃葷。

色身漸漸清淨,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圖文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