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觀世音菩薩的訣竅、境界和妙用?】

0
1351

【念觀世音菩薩的訣竅、境界和妙用?】

我們學佛法的人,在每逢佛的誕辰、佛的紀念日,或者是,菩薩的誕辰,菩薩出家的紀念日,都應該盡你自己的力量去做功德。因為在平時,我們也應該做功德,不過我們沒有那麼大的力量,不能天天做。

每逢,佛、菩薩或者羅漢,或者他出家的紀念日,或者他成道的紀念日,或者他生日的紀念日,在這個紀念日的時候,你應該盡你自己的力量,你要看一看你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就做功德。

做功德,做什麼功德呢?供養三寶,或者向這個廟上捐一點錢。那麼你在這個時候,能做功德,比平日的功德,大百千萬倍。

為什麼呢?因為你做這個功德是──譬如,今天是阿彌陀佛的紀念日,你來紀念阿彌陀佛來做這個功德,那阿彌陀佛,在常寂光就知道了,哦!今年今日,紀念阿彌陀佛的生日,那麼某某善信哪,做了功德。做這個功德,那麼應該比平時,大幾千萬倍。

一、南無觀世音菩薩

我們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首先要瞭解它的意義。「南無」是梵語,譯為皈命。「觀」是觀察,用妙觀察智來觀察。誰有妙觀察智?觀世音菩薩有。他有這種的智慧。故在世間上一切的聲音,悉知悉見,都騙不了他。「世」是世間。「音」是聲音。

觀世音菩薩修反聞聞自性的法門,所以用心來觀察世間的眾生呼救的聲音。菩薩聞之,即刻分身前往,救出苦海。令眾生離苦得樂。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觀世音菩薩如慈母一般,有求必應,不會令子女失望。所以說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菩薩是梵語,應讀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或譯有情覺,意思差不多。覺是供覺悟,有情是眾生。也就是覺悟中的眾生。也可以說眾生中的覺悟者。菩薩是自覺覺他的聖人,沒有自私心,沒有自利心,一切為眾生的幸福著想,而忘掉自己的存在,這就是無我的精神。

我們想祈求觀世音菩薩保護或幫助,必須用真心來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時產生心電感應作用。觀世音菩薩聞到眾生的求救聲,一定來拯救出苦海。但如果念時不誠心,摻雜求名求利的心,便不會有所感應。

我們現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要純凈其心、至誠懇切地念。不為私慾而念。乃是為五濁惡世中所有的眾生而念。祈求觀世音菩薩慈悲,令全世界的人類,消災免難,罪滅福生,都能獲得好處。

人人抱定這種宗旨來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樣感應道交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各位!把念觀世音菩薩的功德,皆迴向給法界眾生。所謂「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二、為什麼要打觀音七

我們要時時念諸佛名號,要刻刻念菩薩的名號。其實修行人天天都是在打七,但因為我們不用功,所以才找出一個時間,大家聚在一起舉行觀音七,這叫剋期取證。

在這七天之內,外緣放下,一念不生,專心致志,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念觀世音菩薩,能離開邪知邪見,能增長正知正見。在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心平氣和的念,聚精會神的念。不要比賽,不要競爭。比賽競爭,是世俗人的行為。

修行人是與世無爭,和誰也不比,和誰也不爭,大家一起用功。誰努力用功,和自己努力用功是一樣的好。有這樣的思想,就沒有爭第一的心。修行時,不能好逸惡勞,要時時精進,要刻刻精進,要分分精進,要秒秒精進。有一分的精進,便有一分的感應;有十分的精進,便有十分的感應。

我們念觀世音菩薩的心,是否真誠?觀世音菩薩在虛空中觀看得清清楚楚。誰有真心在念,誰就蒙觀世音菩薩的加被,令其智慧開朗,善根增長,諸惡消滅,三障蠲除。

也就是把業障、報障、煩惱障都消除,一切惡業消滅。所以念觀世音菩薩,要用誠心念,要用真心念。誰用真誠的心念,誰就會得到利益。誰的心不真誠念,就絕對不會得到感應。

在打觀音七中,有人用真心念觀世音菩薩,也有人是隨喜,而無真心。看人家念,自己也念;看人家走,自己也走;看人家坐,自己也坐,始終提不起真心(真心是無妄想)來念。

念觀世音菩薩時,沒有所貪的心,沒有所求的心,這就是真心。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這都是屬於真心。心用功用真了,一切業障就消除。心不真,業障就跟著你。所以在打觀音七的時間,最好「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觀世音菩薩」為妙。所謂「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修行人,為了生死、為度眾生而修道,不是為求感應而修道。所謂「思衣衣至,思食食至。」想什麼有什麼,這是天人的境界,等天福享盡時,仍要受輪迴之苦。修道人要修究竟解脫之法,才能出三界,了分段生死。

三、勇猛精進一心念

念觀音菩薩要不停止地念,要接接連連地念,好像那個流水一樣,流水沒有停止的時候,我們念觀音菩薩也要這樣,念得打成一片,行也是念觀世音菩薩,坐也是念觀世音菩薩,臥也是念觀音菩薩,站那個地方,還是念觀音菩薩。

要特別注意,不要忘了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號,念茲在茲的,念念不忘,念念還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是說一邊念一邊睡覺,或者一邊念一邊打妄想,不是那樣子。要專一其心來念觀世音菩薩,旁的什麼也不想了,只是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一句菩薩的名號,行住坐臥都不離開這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會念你。你念觀世音菩薩,希望觀世音菩薩,慈悲普度;那麼觀世音菩薩念你,是要你離苦得樂,要你災消病散,罪滅福生,要你菩提增長,道心圓成,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希望。我們應該不辜負,觀世音菩薩慈悲護念我們的這種恩澤,我們應該,把什麼都擺脫開,只是念觀世音菩薩。

你若能這樣念觀世音菩薩,那觀世音菩薩和你一定在一起,行住坐臥都跟著你,都來加持你,令你業障消除,善根增長。我們得到觀世音菩薩加被,我們必須要更發菩提心,更存一種堅固的心,勇猛精進,一時一刻也不可以馬虎。

所以不要講那麼多話,你們不講話也可以,不吃飯也可以,不睡覺更好,但是不能不修行,人人都要修行。我們希望天天打觀音七,我們希望時時刻刻都打觀音七,我們希望年年月月,甚至於在每一個大劫裡邊,都是在念觀世音菩薩,修這種不可思議的法門,那才對了。

不要以為這個七打完就得到解放了,我們一天沒有開悟,一天也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一天你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你就不能發退悔的心。人人要記得、要想,想什麼?「趕快再打觀音七,打觀音七我好可以用用功。」

我們天天念觀世音菩薩,就好像我們要穿衣服,你必須要用你的手,把那個衣服拿起來穿上,這「觀世音菩薩」就等於你兩隻手拿著,穿衣服一樣。你吃飯的時候,也必須要用筷子,或者用刀叉,或者用碗,你要張開口來吃才能飽;那麼念觀音菩薩也像這個一樣的,你若不念,你這法身也不會飽;念觀音菩薩,在你這個法身裡邊也會飽了,不會飢餓了。

你念觀音菩薩,也就好像你要進房間裡頭去休息,你要用鑰匙對這個鎖,一開,把房門就開了,你就能進去休息;那麼觀音菩薩也就好像這個鎖和鑰匙是一樣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好像在監獄裡頭,那個監獄的鎖就是觀世音菩薩。

你念一聲觀世音菩薩,把你那無明鎖就開開一點,你越念,這個鎖就越有開的機會。這個鎖就是我們的無明,你用觀世音菩薩來開這個鎖,這就是智慧,用這個觀世菩薩的智慧鑰匙,來開我們自己這個無明的鎖,無明鎖一開了,你豁然開悟了。

在儒教裡頭叫豁然貫通焉!這貫通焉還沒有完全開悟,他只是開一部份。那麼佛豁然開悟,從無始劫以來的生死根本就會斷了,這無明會破了。

觀音菩薩會尋聲救苦,他和我們娑婆世界所有的眾生都特別有緣,這個緣非常地深,所以有的人常常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被,放光攝受,我們為什麼沒有得到呢?

就因為我們心裡不誠,雜念很多,雖然你在這兒念觀音菩薩,你的心各處跑去了,各處隨著這個境界轉,打這種種不清凈的妄想,所以把光陰也都空過去了。

你要知道我們人生是有限的,在這個這麼好的機會,再若不好好用功,把這個好機會錯過去了,你再想用功更不容易了。

所以各位要珍惜這個時間,不要把光陰都空過了,不要那麼隨幫唱影,不要那麼樣子一點也不注意,這個道場成就,你們各人來用功修行,就是希望你們能誠心來念觀音菩薩。

你念觀音菩薩,念得風也吹不透了,雨也打不漏了,那時候得到念佛三昧,念觀音三昧,得到這種正定正受,那才是我們的本份盡了,所以這一點各位不要忽略了。

四、多念觀音少妄想

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就是清理心裡的垃圾。念一聲觀世音菩薩,就少打一個妄想。念兩聲觀世音菩薩,就少打兩個妄想。乃至念萬聲觀世音菩薩,就少打萬個妄想。

有人說:「法師!您講錯啦!我一邊在念觀世音菩薩,一邊在打妄想。所打的妄想,比念觀世音菩薩還要多。」那你的本領高強,真是不可思議。一邊念觀世音菩薩,一邊打妄想,其實你沒有念觀世音菩薩。你是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你雖然隨著大家念觀世音菩薩,可是你自己並沒有注意到觀世音菩薩。因為你沒有注意到觀世音菩薩,所以你的妄想就來了。妄想來了,口念觀世音菩薩,心裡雜亂無章。

當打妄想時,口念觀世音菩薩也忘了。忘了念觀世音菩薩,就會打妄想。這是敷衍了事,而不認真。你在那裡不是念觀世音菩薩,而是在同流合污,隨順旁人打轉,所以念觀世音菩薩,念的也不相應,聲音也不強,氣力也不壯。

念觀世音菩薩時,眼觀望觀世音菩薩,心想念觀世音菩薩,認為觀世音菩薩常常在我的眼前,千眼照見我,千耳遙聞我,千手護持我。口裡所念觀世音菩薩的聲音,耳裡聽得清清楚楚。

再把念觀世音菩薩的音聲,送到心裡,在心裡接受這位觀世音菩薩,也就是把觀世音菩薩請到自己的心裡去。心裡有觀世音菩薩在,就不會打妄想。念觀世音菩薩,是醫治妄想的特效藥。心中什麼時候清凈,就什麼時候自在。

五、緊急關頭念觀音

今天傳授你們一個要訣,什麼要訣呢?就是在緊急關頭的時候,保持鎮靜,不要緊張。將生死置於度外,一心念觀世音菩薩,一定會化險為夷,渡過難關。在最危險的時候,心中這樣觀想:「反正我現在快要死了,可是在我未死之前,我要拚命來念觀世音菩薩,也許有一線希望。」要有這種思想,可以遇難呈祥。

好像所乘的飛機,在空中忽然發生故障,即將墮地。這時要念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是救苦救難的菩薩,是有求必應的菩薩,我不念觀世音菩薩,我的生命危險到萬分,沒有希望了。這時,你必定最誠心的念,感應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拯救全機人的生命。打七時要這樣的想,來念觀世音菩薩。

再想,我所乘的火車,現在出軌道,在千鈞一髮之際,如果我不念觀世音菩薩,全列車的旅客,都要死亡。念觀世音菩薩就是求救聲,菩薩聞之,無論千山萬水之遙遠,即刻來到你的面前,救你出離苦難,非常有靈驗。

再想,我所乘的輪船,在大海中發生不幸,即將沉沒,葬身魚腹。在這最危險關頭,我們也念觀世音菩薩。就是在最後一分鐘,一秒鐘,我也念觀世音菩薩。如果這樣,定會逢凶化吉。

再想,我所坐的汽車,在路急行,忽然機件失靈,車飛起來,下邊是萬丈懸崖,若掉下去,粉身碎骨,一切都完了。這時,若拚命念觀世音菩薩,車子會平安落到懸崖下,有驚無險。這是念觀世音菩薩的感應。

在緊急危險之情形下,你能念一句觀世音菩薩,勝過平常百千萬聲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因為在不危險的時候,所念的觀世音菩薩,不夠懇切、不至誠的緣故。所以念觀世音菩薩,要虔誠的念,要真心的念,才有不可思議的感應。

剛才我對果謙說:「你現在在萬佛城念觀世音菩薩,能像在船上那樣誠心的念,就會有感應的。那時候,你所坐的船,在大風大浪中,危險到萬分,時刻有翻船的可能。如不念觀世音菩薩,一點希望也沒有。念觀世音菩薩,才有萬分之一的希望,或者有救。所以拚命的念,最後渡過難關,風平浪靜,到達海岸。

你現在念觀世音菩薩,還要休息,就因為沒有那樣的危險」。其實「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念觀世音菩薩,要隨時隨地的念。

換言之,行住坐臥,都可以念。口念心念有同樣的功德。不要起分別心,一切隨緣。當知,等死了的時候,想念觀世音菩薩,也沒有機會了。所以說:「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六、念觀音三昧的境界

念觀世音菩薩,不但口念得清清楚楚,而心裡也記得清清楚楚。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都在念觀世音菩薩。眼睛也念,耳朵也念,鼻子也念,舌頭也念,身體也念,意識也念。總而言之,都在念觀世音菩薩。這叫都攝六根,一門深入的境界。

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大意是這樣的解釋:都攝六根,就是教我們把六根攝住,不散亂、聽使喚,依教奉行,將六賊(六根)變成六個護法。都攝就是令六賊守規矩,不許它作怪。把它們訓練柔順,非常聽話。

人為什麼不能專心念觀世音菩薩?就因為沒有都攝六根,沒有駕禦眼耳鼻舌身意六賊。所以它們興風作浪,引起妄想紛飛,不能安份守己,而到處找麻煩。若能都攝六根,那麼,就能凈念相繼。清凈的念,如同水波一樣,一個跟著一個,繼續不斷。清凈其心來念觀世音菩薩,亦復如是。

不間斷的念,不停止的念,念到相應時,就得到三摩地。三摩地譯為正定正受。這是第一圓通法門,到了這種境界,便能六根互用來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有入三摩地的境界,才能得到念觀音三昧,才算是打觀音七的人。沒有得到念觀音三昧,不算是打觀音七的人。

入三摩地的境界,從清晨開始,一直到晚間休息。在這中間,口裡只知念觀世音菩薩,不知時間的過去,也不知時間的現在,更不知時間的未來。把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都空了,這是入三摩地的境界。

在這裡念觀世音菩薩,精神集中的念,忘掉一切煩惱。我吃沒吃飯?不記得啦!為什麼?因為我專心念觀音嘛。我穿沒穿衣服?不記得啦!為什麼?因為我專心念觀音嘛。我睡沒睡覺?不記得啦!為什麼?因為我專心念觀音嘛。

如果把吃飯穿衣睡覺這三件事情都忘了,這就是三昧現前。心中沒有無明,沒有煩惱,沒有妄想。念觀世音菩薩,念得清清楚楚、歡歡喜喜,念得比什麼都自在,比什麼都愉快。有病,病也好了。有痛,痛也忘了。沒有吃飯也不餓了,沒有睡覺也不困了。這就是入念觀音三昧的境界。

真正修道人,若專心念觀世音菩薩,即得三昧。三昧的境界,再冷的天不冷,再熱的天不熱,再渴不渴,再飢也不飢。就有這樣的妙,妙不可言。

七、念自性中的觀音

我們現在專心一致來念觀世音菩薩,也要念自己自性中的觀世音菩薩。我們修行,外面有什麼,內裡也有什麼,外邊有觀世音菩薩,內邊也有觀世音菩薩。所以念觀世音菩薩,要念內外一如,自他無二。我們的自性中,具足十方諸佛無量恆河沙數的性德。

所以口裡念觀世音菩薩,心裡更要至誠懇切,雜念不生,妄想不起,專一其心來念觀世音菩薩。也不要有個所求,有個所貪。更不要有「為什麼念觀世音菩薩」的念頭。念觀世音菩薩,乃是自性的本分。

我們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境界上,自性觀音現前,打成一片,忘人無我。這時還有什麼煩惱?還有什麼無明?到自在無礙的境界,大圓鏡智自然現前,平等性智自然現前,妙觀察智自然現前,成所作智自然現前。

雖然四智同前,不過是一個開始而已。在四智中有千差萬別種種不同的階段。不是一現出來,就和佛的四智是一樣。無論哪一個階段,哪一個果位,都有種種不同的地位。

修道人,要明白「差之絲毫,謬之千里」的道理。要念茲在茲向前去用功,不要落在旁門外道中,那是邪知邪見的謬論。要存正知正見,正念才能

現前。念觀世音菩薩,要念自己的觀世音菩薩,不要念人家的觀世音菩薩。

什麼是自己的觀世音菩薩?就是把自己念成和觀世音菩薩一樣,也有觀世音菩薩那樣的慈悲,也有觀世音菩薩那樣的喜舍。也像觀世音菩薩有七難二求,三十二應身。念觀世音菩薩,要學觀世音菩薩那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智大慧、大願大力。

八、解三毒苦化眾難

為什麼要念觀音菩薩呢?因為觀音菩薩,以前發過願,發過什麼願?他說:若人多瞋、若人多貪、若人多癡,你無論有貪心也好,有瞋心也好,有癡心也好。

你若能常常念觀世音菩薩,恭敬觀世音菩薩,把你的貪心不知不覺也會丟了,把你的瞋心不知不覺也會沒有了,把你的癡心在不知不覺之中也會忘了,想起來什麼呢?想起來定力了,想起來戒力了。

我們人人應該常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那麼不單能去你的貪瞋癡,又能把你真正的災難也免去了。所以能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設入大水水不能淹,你看這個力量有多大!所以這七天念觀世音菩薩,無論哪一個若能參加圓滿的七天,那個功德不可思議的,你一切不如意的事情都會沒有了。

觀世音菩薩雖然能令你入火不燒,入水不溺,可是你若有一種信心,真真地信觀世音菩薩,沒有頭髮絲那麼多疑惑心,就能得到靈感;你若有一種疑惑心:「他講是這樣講,是不是真的?」真的也變成假的;你若沒有疑惑心,假的也會真,這個靈感還是在你的心裡,不是在觀世音菩薩那裡。

你有了麻煩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那個麻煩就跑了。麻煩就怕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就能觀那個麻煩的因,一看見這個麻煩因,麻煩因就跑了,所以這是一個最好的方法,也是一個最妙的方法。

我講這方法,一講出來你說:「哦!那我也知道念觀世音菩薩。」但是你到時候麻煩來了,你就不會用,就忘了。麻煩一來,你就知道憂愁了:「啊!怎麼辦呢?」就沒有法子了。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得很明明白白:「若多貪慾」這個欲也就是淫慾,你若是淫慾心太重,就要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你這種情感太重了,麻煩一來,不知道怎麼好?甚至於要發顛發狂的樣子。

那你就不要著急,慢慢等一等,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不要大喊著念,要在你裡頭念,心裡頭有個南無觀世音菩薩。

你這個心的聲音,觀世音菩薩的耳朵已經可以聽見了,你心裡沒有說出口來,他能知道,說:「哦!這個可憐的孩子,現在自己情感這麼重,沒有法子控制情感,現在找我幫忙啦!好了,我幫幫他的忙囉!」把他情感的這種麻煩就給減去一點就輕了。

「若多瞋恚」,說這個人脾氣太大了,你要發脾氣的時候,你千萬先等一等再發脾氣,先念幾聲觀世音菩薩,然後再發脾氣。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在心裡念了幾聲,脾氣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再找也找不著了,沒有了。

你說這是妙法、不是妙法?但是妙法可是妙法,你聽這麼多經,還沒有領會這個意思。現在我對你一講,你覺得很清楚:「哦!這個有這麼大的靈感。」豈止這麼大靈感,比這個還大。「若多愚癡」,愚癡的病誰都有,常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法華經》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讚歎觀世音菩薩,如果觀世音菩薩,沒有這種的大威神力,佛怎麼會讚歎他呢?佛怎麼會隨隨便便說:某一個菩薩有什麼功德,有什麼道業,有什麼本領。

佛不會隨便講的,一定是有這種的本領,有這種的感應,所以佛才向我們所有的眾生來介紹,就是你有什麼困難的問題不能解決了,給你找出來一個方法。

那麼我今天對你們所講的方法,以前講過很多次了,不過沒有講得這麼明顯,沒有講得這麼淺白,現在講給你們聽,你們就會用了。有人這樣講說是:「我就歡喜這個貪慾,所以我不念觀世音菩薩;我就歡喜發脾氣,我也不歡喜念觀世音菩薩;我就歡喜愚癡,所以我也不歡喜念觀世音菩薩。」

那你可以念念你自己啊!看看你自己是個什麼?只要能認識你自己了,那也就會認識觀世音菩薩。你為什麼要念觀世音菩薩?就因為你沒有認識你自己。

那麼你自己有這個貪慾也覺得不是麻煩,有這個瞋恨也覺得不是麻煩,有這個愚癡也覺得不是麻煩,所以不願念觀世音無薩。你不願意念這是個什麼?這就是個麻煩,就是你的麻煩。你因為有麻煩,所以你不願意念觀世音菩薩。

講到這個地方,你要是不怕麻煩的話,什麼也不要學;你若怕麻煩就要學佛法;學佛法,就要學念觀世音菩薩。所以你若不想認識你自己說:「我自己不是個人,所以我不需要念佛、念法、念僧。」那就很快會變鬼了,因為你不想做人嘛!就變鬼了!

那時候你若想念觀世音菩薩,還可以的。不是變鬼了,觀世音菩薩就離你很遠了,變鬼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只要你願意念的話。甚至於你現在就是個鬼,鬼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你現在是個畜生,畜生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

說:「我現在在地獄裡。」在地獄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所以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裡都可以念觀世音菩薩,你不要認為自己在三惡道裡,就沒有法子。這個為什麼叫妙法呢?為什麼觀世音菩薩的境界不可思議?就是在這兒。你在三惡道裡,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離苦得樂了。

我們每一個回到家裡,去度一度你地獄的眾生,去度一度你這個餓鬼的眾生,去度一度你這個畜生的眾生。你能把你自己家裡的三惡道眾生度出來,那這就是行菩薩道。有人就問了,說:「我家裡還有這三惡道的眾生?」你家裡沒有,你心裡有,你有貪心、有瞋心、有癡心,這就是三惡道的眾生啊!

九、移民到極樂世界

在中國有這樣一句話:「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 觀世音菩薩和我們特別有緣,歡迎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住,不需要辦移民的手續。只要有「一念真心」的證明,則一切通過,絕不會找麻煩。如果沒有「一念真心」的證明,就不能移民到極樂世界去。

那麼,「一念真心」的證明,怎能得到?方法非常簡單,而且容易。只要真心誠意來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大勢至菩薩」就可以了。因為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教主。

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也是左右二脅士。這是西方三聖,無論念那一位的名號,念到一心不亂、一塵不染的境界,就能帶業往生,花開見佛或見菩薩。

若不想移民到極樂世界去,那就不必念三聖的名號。若想移民到極樂世界住,必須念觀世音菩薩的號,生時可以免三災七難,死時可以往生凈土。一舉二得,何樂而不為。

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念到和觀世音菩薩合而為一,分不開家。到那時候,不想去極樂世界,也辦不到。為什麼?因為根已經紮下去了,將來就會生枝長葉,開花結果。

十、常念自性觀世音

我們學佛法也不要在什麼高深的地方去學,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場,用你直心來修行,你念觀音菩薩不要有一個貪心,念觀音菩薩就要平平常常這個心來念,沒有一切的所求。你真念觀音菩薩,怎麼還會想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什麼都忘了。什麼都忘了,那你和觀音菩薩才能合而為一。

我們每一個眾生的心裡頭都有一位觀音菩薩,因為有一位觀音菩薩在你的心裡,所以你現在才能念,你這一念,就是念你心裡頭的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什麼都不想,一切無著一切不求,他所做的就是度眾生,他願意令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早成佛道。

所以觀世音菩薩是這樣子,無所求於眾生,就要眾生真正明白,也沒有貪心了,這是觀世音菩薩對我們一切人的希望。我們現在念觀世音菩薩不要一天到晚盡打妄想。

念觀世音菩薩,拜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來現身見你,你又不認識觀世音菩薩,所以我們眾生這是很苦惱的。什麼叫做觀世音菩薩現身你不認識?就是你這個當面關,也就是你那個考驗。

你念觀世音菩薩,要學觀世音菩薩那個樣子,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的,我們念觀世音菩薩要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大願大力。

無論誰對我們有不好的地方,我們應該不動心。也就是說誰罵我們,我們要忍;誰打我們,我們要忍;甚至於有人想要殺了我們,我們也要忍。要忍,並且要認賬,為什麼要認賬呢?假如我往昔沒有殺過這個人,他不會來殺我;我往昔若沒有罵過這個人,他也不會來罵我;我在往昔沒有打過人,人也不會打我。

為什麼有人罵我、打我、殺我?就因為我往昔在愚癡的時候,也罵過人,也打過人,也殺過人,所以今生我們遇著這個境界,這只是把我們往昔所欠的這種債務還了它。

以前不明白的時候,就好像扛債不還似的,借人的錢也不願意還人家;那麼現在我們明白了,我們就應該老老實實承認這種的債務。我們若能承認這種的債務,這就是見著觀世音菩薩了,就和觀世音菩薩有真正法眷屬的關係了。

十一、更能回光觀自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這幾句講什麼呢?就講這個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他證得耳根圓通,怎麼樣證得耳根圓通呢?他就能「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反聞聞自性,這個反聞就是反聽,又可以說是反觀,就是迴光返照。返照就是一個參禪的參,你若能參,那個不思議的境界在你那兒,不是我能夠告訴你的,要你自己用功修行,才能夠得到那種真實的味道。

所以返照也可以說是想,也可以說是思,也可以說是那個參,也可以說是觀照般若那個觀照。為什麼用一個返?返就是在他那個地方,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要你自己去真實用功修行,才能領會得到,才能得到。你迴光返照,用你般若的智慧來把它照一照,照破一切的黑暗,這也叫反聞聞自性。

你自性是一個清凈無染的,你那個心有染汙,這個心不是講的真心,是人這個緣利心,攀緣私利的心。這個心它很不老實,就像那個猴子一樣跳上跳下的,一天到晚都蹦蹦跳跳的,我們人心也就是這個。現在反聞聞自性,就靠一個人看著你這個心,看著你這個性。

看著你這個心要歸到這個性上,性是不動的,心是動的;性是靜的,凈極就光通達,你凈到極點就有光明現出來了。你反聞聞自性,等到你光通達了,那就是性成無上道。

這個反聞聞自性是觀世音菩薩所修的。迴光返照的功夫,要反求諸己,你聞聞你自性裡頭有沒有貪心?有沒有瞋心?有沒有癡心?若有,這是三毒;若沒有,這就是三無漏學,變成戒定慧了。這是反聞聞自性大概的意思。

因為他能反聞聞自性,所以他才自在,才得到觀自在。所謂自在,就是一種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的境界。那說:「自在,在什麼地方自在?在什麼地方不自在?」在聖人的地位上就是自在,在凡夫的地位上就不自在。

為什麼在聖人的地位上,他就會自在?因為聖人他就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他能得到自在。凡夫為什麼沒有自在?因為凡夫又有人相,又有我相,又有眾生相,啊!壽者相那更不用提了。

學佛法的人,學來學去,也是有人相,也是有我相,也是有眾生相,也是有壽者相,因為這四相不能空,所以始終得不到自在。

你想要自在,一定要掃三心、非四相。所謂掃三心,「過去心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已經過去了,過去就過去了,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現在心為什麼不可得呢?說我現在在這兒呢!可是現在,你說這個是現在,喔!這個又過去了。這現在不存在,現在也是虛妄的。

「未來心不可得」,怎麼說未來心不可得?還沒有來嘛!沒有來,你想他幹什麼?所以這三心了不可得,四相也空了。你能三心不可得,空四相,你就是觀自在菩薩。

我們現在打禪七幹什麼?就是要觀自在啊!人人都要觀自在不是說:「喔!觀世音菩薩是觀自在菩薩,那在《心經》上說的。

」不是的,你誰自在了,誰就是觀自在;你誰不自在,誰就不是觀自在,這觀自在菩薩,沒有一定的名,所謂一切眾生都是觀自在。我們現在開始坐禪,就是觀一觀你自在不自在?

啊!你若自在了,那你就能照見五蘊皆空了,也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了。行深般若波羅蜜,才能照見五蘊皆空;你照見五蘊皆空,這才是行深般若波羅蜜。你能這樣子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都了了,所以得到自在了。那麼不單觀世音菩薩和我們是一個,十方諸佛、十方的菩薩和我們都是一個的。(轉載)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