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19(農曆10/5) 是達摩祖師聖誕,一起閱讀聖嚴法師的開示,了解參禪和菩提心、出離心的關係

0
1286

今日11/19(農曆10/5) 是達摩祖師聖誕,一起閱讀聖嚴法師的開示,了解參禪和菩提心、出離心的關係

參禪和菩提心、出離心的關係

丹:
就我對禪宗有限的瞭解來說,禪師似乎不像藏傳佛教那樣地重視菩提心和出離心的觀念。這使我感到疑惑,在此,我想知道是不是參禪的人更容易發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而且是不是很快就能成就?換句話說,參禪和願菩提心、行菩提心之間是否應有密切的因果關係呢?

師:
在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中,講得很清楚。所謂「四行」是:

(一)報冤行:對所受的苦,知是果報而不排斥。

(二)隨緣行:對勝報榮譽等事,知是宿因所感,緣盡還無,因此不會太興奮。

(三)無所求行:自己不為成佛,不為解脫,不為福報,不為智慧,照著去做就是了,無所求,但是要好好的努力。

(四)稱法行:法法本來如此,每一法都應該自然而然地運作。一個開悟的人是不會離開世間的,而是隨順世間一切現象,無條件的度化眾生。所謂「稱法」的「法」是指一切現象,「稱法」是隨順一切現象的需要而有所作為。一個證得法性的人,必能安住在法性中,對他自己而言,是絕對的滿足,但面對外在的環境,則須配合環境的需要而運作。比如釋迦牟尼成佛之後,仍要度眾生。他因慈憫眾生的種種痛苦而出家修行,求解脫的目的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解脫眾生,所以成佛之後並沒有逃離人間。總之,因緣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但總不離開佛法根本,這就是稱法行,這應該和菩提心很有關係吧?

在《六祖壇經》中,也未見到「菩提心」這個名詞,但是特別重視四弘誓願:度自心眾生,斷自心煩惱,學自性佛法,成自性佛道。

為什麼要強調自心及自性呢?因為眾生不在心外,煩惱即是自心,眾生就是我,我就是眾生,所以只要有一眾生未得度,我就不能跑掉不管。又所謂「自心眾生」,雖然眾生因我而得度,實是他們自心自度,與我無關。如果說是我度眾生,即成執著。其實《六祖壇經》所言度自心眾生,即是大菩提心。

禪宗的思想與《金剛經》及《維摩經》的關係,極其密切。而在《金剛經》的第一分,便標明該經是為告示大眾,如何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在《維摩經》的第四品說「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金剛經》及《維摩經》均以菩提心為出發點,又以「無相」及「不二」為終極點。禪宗的《六祖壇經.般若品》中惠能大師囑弟子們念「摩訶般若波羅蜜」,便是教人首先空諸法相,不是教人先有所取而再捨所有。這就是頓教法門的特點。因此《金剛經》雖一再強調無相離相,但也一再強調以佛法布施教化他人的無量功德。這也就是大菩提心的表現。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禪宗雖沒有明顯地提出菩提心、出離心、大悲願等名詞,但卻不離這些精神。

—本文摘自《漢藏佛學同異答問》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