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佛講了這四句話後,《金剛經》就圓滿了

0
7444

南懷瑾先生:佛講了這四句話後,《金剛經》就圓滿了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不要著相,儘管在說佛法,始終沒有一點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靜;儘管在講《金剛經》,沒有一點金剛鑽的味道,如如不動。 什麼是如如不動呢?不生法相,善護念,無所住。

怎麼樣叫做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最後一個四句偈。《金剛經》有好幾個四句的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等等,共有兩三處地方。所以有人提出來,《金剛經》中所說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個四句偈? 哪四句都不是!這四句偈,離經而說是指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假如一定要以偈子來講,非要把它確定是哪四句不可的話,你就要注意《金剛經》所說的:不生法相,無所住。非要認定一個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說都不是。這才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才能講四句偈。

有為法與無為相對,無為就是涅槃道體,形而上道體。實相般若就是無為法,證到道的那個是無為,如如不動;有為的是形而下萬有,有所作為。一切有為法如夢一樣,如幻影一樣,電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燈影、人影、樹影等。佛經上譬喻很多,夢幻泡影,水月鏡花,海市蜃樓,芭蕉,又如犍達婆城,就是海市蜃樓,如陽焰,太陽里的幻影等。

年輕的時候學佛,經常拿芭蕉來比,我說芭蕉怎麼樣?「雨打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這是古人的一首詩,描寫一個教書的人,追求一位小姐,這位小姐窗前種了芭蕉,這個教書的就在芭蕉葉上提詩說:「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風吹芭蕉葉的聲音,煞煞煞……吵得他睡不著,實際上,他是在想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懂了,拿起筆也在芭蕉葉上答覆他:「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是你自己心裡作鬼太無聊,這個答復是對不住,拒絕往來。我們說芭蕉,難道佛也曉得這個故事嗎?不是的,這是中國後來的文學,砍了一顆芭蕉,發現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話,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來很好看,中間沒有東西。所以這十個譬喻夢幻泡影等都是講空,佛告訴我們,世間一切事都像作夢一樣,是幻影。

二十年前的事,現在我們回想一下,像一場夢一樣,對不對?對!夢有沒有啊?不是沒有,不過如作夢一樣。當你在作夢的時候,夢是真的;等到夢醒了,眼睛張開,唉呀,作了一場夢!你要曉得,我們現在就在作夢啊!現在我們大家作聽《金剛經》的夢!真的啊!你眼睛一閉,前面這個境界,這個夢境界就過了,究竟這個樣子是醒還是夢?誰敢下結論?沒有人可以下結論。你一下結論就錯了,就著相了。

幻也不是沒有,當幻存在的時候,幻就是真,這個世界也是這樣。這個物理世界地球也是假的,它不過是存在幾十萬億年而已!幾千萬億年與一分一秒比起來,是覺得很長,如果拿宇宙時間來比,幾千萬億年彈指就過去了,算不算長呢?也是幻呀!水上的泡泡是假的真的?有些泡泡還存在好幾天呢!這個世界就是大海上面的水泡啊!我們這個地球也是水泡,你說它是假的嗎?它還有原子,還有汽油從地下挖出來呢!那都是真的呀!你說它是真的嗎?它又不真實永恆的存在!它仍是幻的。你說影子是真是假?電影就是影子,那個明星已經死了,電影再放出來,一樣的會唱歌會跳舞,李小龍一樣打得劈哩啪啦的。所以《金剛經》沒有說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沒有告訴你是有的,空與有都是法相。

所以你研究了佛經,說《金剛經》是說空的,你早就錯得一塌糊塗了,它沒有告訴你一點是空的,它只告訴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是叫你不要執著,不住,並沒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說空是沒有,《金剛經》說:「於法不說斷滅相」,說一個空就是斷滅相,同唯物的斷見思想是一樣的,那是錯的。當夢幻來的時候,夢幻是真,當夢幻過去了,夢幻是不存在的;但是夢幻再來的時候,它又儼然是真的一樣。只要認識清楚,現在都在夢幻中,此心不住,要在夢幻中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重點在這裡。

當你在夢中時要不著夢之相;當你做官的時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當你做生意的時候,不要被鈔票困住了;當你要兒女的時候,這個叫爸爸,那個叫媽媽,不要被兒女騙住了;要不住於相,如如不動,一切如夢幻泡影。下面,「如露亦如電」,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暫的,很偶然的湊合在一起,是因緣聚會,緣起性空。因為性空,才能生緣起,所以說如露亦如電。你說閃電是沒有嗎?最好不要碰,碰到它會觸電,但是它閃一下就沒有了。

很多人念完《金剛經》,木魚一放,嘆口氣: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訴你吧!一切是有;不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方法,你應該這樣去認識清楚,認識清楚以後怎麼樣呢?「不住於相,如如不動」。這才是真正學佛。所以,有許多年輕人打坐,有些境界發生,以為著魔了。沒有什麼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於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最好的說明,佛講到這裡,《金剛經》全部圓滿。

佛開始就講,一個人學佛發願,使一切眾生皆入涅槃,度一切眾生,實在沒有一個眾生可度的。為什麼?眾生自性自度,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如不動,不住法相。他為什麼說眾生沒有一個是所度,都是靠自性自度的呢?你教書久了就瞭解,教千千萬萬個學生,那一個學生將來學問好,都是他自性自度的,你教他不過是剌激他一下,使他自己的智慧打開而已。千萬不要以為是老師那裡傳了一個咒子,就像針灸的那一針,穴道扎對,就不痛了。他不痛不是你那個針多麼靈光,而是他的氣血走通了,他自己的氣血。所以,那是智慧的傳授,佛說沒有度人;度盡一切眾生,他說沒有一個眾生是他度的,自性自度,個個都是佛,只要你平實的去做。

——《金剛經說什麼》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說明我們生活的世界如夢幻般地不實在,佛經以泡、影、露、電、水中月、空中花、鏡中相、芭蕉、陽焰、海市蜃樓來作比喻。除了夢幻觀的修法外,另外就是透過理性的認識,瞭解我們的人生是虛幻不實的,妻子、兒女、家庭、事業等等都靠不住。真正的修持不是什麼觀、什麼法,而是大智慧,用智慧觀察一切如夢如幻。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這個幻怎麼滅呢?不是你想辦法去滅它,知道這一切是幻以後,不去執著,不去沾染,過去就過去了,要來的就讓它來,反正是假的嘛!不要太認真,不受這些現象欺騙。「不取作用」,就是《金剛經》所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像吃飯一樣,吃過了就過了。「獨斷煩惱」,因為不執著,人生便沒有煩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但是,煩惱斷得了嗎?李白的詩:「抽水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

不容易啊!煩惱的根——習氣還在,而且人喜歡自尋煩惱,不找些煩惱來煩,活不下去的,尤其是文人,喜歡為賦新詩強說愁,喜歡講究情調,而所謂的情調其實也是找煩惱。這是什麼道理呢?習氣問題,煩惱沒有斷盡。獨斷煩惱是初步,再進一步要「煩惱斷盡,便證實相」,什麼實相?般若實相,實相無相,圓滿清淨。走這樣修行路線的菩薩叫單修禪那,禪那不是禪定,正確的翻譯叫正思維,用思想觀察來修,真正學佛是要用頭腦的,要用思想,要用智慧,觀察清楚,思考清楚,不是南無南無就算了的。南無了半天,越來越迷糊,越來越笨,那不是學佛教,那是學笨教了。

——《圓覺經略說》

禪宗又叫心宗、達摩宗、般若宗。《般若經》是禪宗的要典。《般若經》替三藏十二部的佛法做了十個比喻:夢、幻、泡、影、水月、空花、露、電、芭蕉、陽焰。夢,我們做的夢,你說有沒有?真實不真實?在做夢的時候,真實得很呢!醒來以後,才曉得夢是假的。在做夢的時候,夢是有,並不是空幻,就是你們現在打坐所看到的各種黃的藍的紅的影像,當你看到幻的時候,幻是有的。等幻過了,你才曉得是假的。

水月,水里的月亮你說沒有嗎?卻有個月亮的樣子,但不是真的月亮。空花,在虛空中的花朵,虛空中哪裡有花朵。當你生了眼病的時候,前面有點毛毛的花,你說有沒有呢?有哇!但實際上沒有。露水,不能說沒有,可是,一下子就乾了。泡,空氣進入水里所起的水泡,你不能說沒有,可是,一下子又沒有了。影子,太陽底下的影子,是有,但是假的。電,不能說沒有,但電子根本空。芭蕉,是空心的,把芭蕉一層一層往裡面剝,剝完了,裡面沒有東西。陽焰、海市蜃樓,太陽在沙漠上所引起的樓颱風景,假的。但是,當你看到的時候,不能說沒有。這十個比喻很美。你看我們心中的色相,六根六塵都是如此,過來過去,如夢,抓不住的;如幻,不實在的。

我們的身心境界,都是夢幻泡影,水月空花,如露亦如電。所以,你用不著去妄念,妄念本空。知道妄念起來的時候,妄念就跑了嘛!你還去管它幹什麼?所以,《圓覺經》告訴你:「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佛經都跟你說明瞭。什麼密宗、淨土、禪宗都給你說明瞭。在任何時間,不起妄想。妄想來了,怎麼辦呢?來了就來了,來了它會跑,用不著去趕它。「嘿!我把妄想掃掉了。」「糟了!這又是妄想。」所以,不要再加上另一個東西,就自然清淨。在清淨的時候,你不要想這是不是清淨?這是不是空?不要再加這些。佛經把入道和修行的方法都告訴你了。可是,後世人讀佛經,當成學問去研究、去註解。

——《習禪錄影》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