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到佛陀的教法,都是關於如何「放下」我們的執著和固執,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0
1708

我們常聽到佛陀的教法,都是關於如何「放下」我們的執著和固執,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很容易讓人想到它代表「我不能擁有財富和名聲,或是好的房子或工作。我必須放棄家庭、朋友甚至孩子。」這是一種誤解,我們真正需要捨棄的,是我們的執著。

當我開始作前行修持的時候,對這些都不清楚,在我的傳承里,前行修持放在傳統三年閉關的開始,這期間為了能專注於修持,所有的干擾、外緣,包括家人、朋友,都要盡量避免或減少。

我從十一歲開始,就住在北印度達蘭沙拉西邊的智慧林寺。兩年後,進入三年閉關,我很快發現一個顯而易見的矛盾之處:一方面我們在學習的是「財物沒問題、食物也可以、名聲也是可以的,一切都是心」;另一方面,又像是我們必須捨棄一切。

一個下午,我去大殿一側的僧房,拜見我的閉關上師——薩傑仁波切。跟往常一樣,他一手拿著念珠,一手轉著經輪轉。經輪里裝滿了密咒經文,最普遍的是「嗡瑪尼貝美吽」(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心咒),轉經輪是由木質手把支撐著裝著經文的金屬圓筒,用手握著木把輕轉,就可以把加持和祝福傳送出去。

我向仁波切解釋說,他所教導的在我聽來像是:必須放棄我在尼泊爾和印度的生活,「你的意思是要完全的出離嗎?」我問道,「我必須到森林或住在山洞里嗎?」

仁波切引用了一位印度佛教大師帝洛巴對他的弟子那洛巴的教言,他回答我:「顯相,不會把你束縛在輪回中,只有你自己的執著,會將你捆縛在輪回里,重點是要放下執著。」

仁波切停下來等我的回應,而我通常保持沈默請他繼續,接著他說:「這不代表要沈溺於物質享樂,那永遠不會帶來快樂。只要能放下,無論你身在山洞還是皇宮,都會快樂。」

接著,薩傑仁波切手掌向下,抓住他的老菩提子念珠,展示放下和放棄的差別。「念珠代表我們的經驗,」他說,「你越想抓得緊,越多的念珠會從你的手指間滑出。」

「當你奮力想抓住所有的珠子,你的手越來越緊,直到你疲憊不堪,最後放棄努力。」他松開手指,讓念珠落在膝間。「但是,」他接著說:「放下不是放棄。這是另一個例子。」這時仁波切手掌向上托住念珠,「這就是放下。」他解釋道,「現象是沒有問題的,財富也不錯,金錢也可以擁有,感知也是一樣,問題在於執取。這樣放下,你不再緊抓著念珠,但你仍然掌握著它。這裡主要的差別是:手掌向下緊抓,還是向上托住?向上托住代表智慧。」

放下就是智慧。如果我們抓得太緊,是徒勞無益的。從輪回轉心向涅槃的訓練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放下執著。這樣聽起來你會覺得松一口氣吧?因為障礙我們快樂的主因,不是我們漂亮的房子或聲名顯赫的工作,而是我們的執著。然而,放下不是像丟垃圾,或給無家可歸者一件舊外套那麼簡單,從輪回中讓自己解脫出來,其實有如剝離自身的皮肉。

通常,如果我們在外在的物質的層面什麼都不捨棄,是無法直接契入無執心的。因此,法道包含鼓勵不同程度的出離修持。禪修本身就是出離:無論我們的心多麼混亂、執著或充滿貪欲,我們仍然從世俗生活的壓力中抽身出來,去試圖認識內心的困惑,這已是邁出了很大一步。學習如何讓心從迷惑的習性中出離,如果我們修持前行,是為了在自身中找到真正解脫的來源,這是另一大步。

薩傑仁波切和我父親,都經常一再講同一句話:「我們已經擁有這段旅程所需的一切。」為什麼他們一直重復這句話呢?因為即使我們明白它的意思,仍然不是真的相信,沒有人百分之百的相信,但那也沒關係,我們總是需要一個開始。

去發現我們已經擁有的,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事實卻未必。我們對輪回的執著是如此堅固,以至於沒有任何外力可以擊破它,突破必須從內在而來,開端便是放下所有對自己內心的投射、建構及固有的觀念。去認識自己真正是誰。能達到這個目的,最有效的工具——就是禪修。

明就仁波切
摘自《帶自己回家——藏傳佛法前行修持指導》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