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是“後天”通往“先天”的門戶

0
1383

玄關”是“後天”通往“先天”的門戶

在修煉中,“玄關”是“後天”通往“先天”的門戶,是心靈由浮躁變為清淨的分水嶺。“玄關”的確是後天與先天之間的一道關卡。“後天”躁動不安 ,“先天”寧靜安詳。

“玄關”當然既不在身上也不在身外,所謂“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不是你意守身體某一部位或觀想虛空中一個又大又亮的光團就能出的來。

然而它就那麼難出現嗎?恰恰相反,對於一個心地純潔、性情溫和的樂天派,觸目所見,皆能有感,“感而遂通”,心靈洞開之際,玄關自顯。

玄關無形象,但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開啟和存在,並非意識想像。之後“先天氣”的氤氳、延伸,在身內是可以明顯感受到的,不過與普通所謂的“氣感”又遠遠不同。

“玄關”未開,在身上是找不到的;“展竅”時,渾身上下“無處不丹田”;“梵穴”為沖舉之所,而非玄關。

沒錯,這的確是四禪八定中的“輕安”現象,是深入靜境的必經“門戶”,在道家而言,正是判分先天後天的“玄關”。

玄關”開竅的特徵:

1、“心地”突然變的非常清明,心胸充滿清涼的覺受,變的極為開朗,有些許的解脫感,感覺自己變的聰慧異常。

2、思緒平穩,呼吸輕微但順暢。此時如若思考問題,靈感會不斷出現,見解比平時深刻;若打坐,則會突然覺察“道法原來是這樣的!”,內心充滿喜悅但非常平靜,身體的不適突然消失(如腿腳麻木等)

3、清涼的覺受開始還局限于身體正中,倘若不人為干擾,自然向上、向下,兩際延伸,直至頭頂、腳底都充滿這樣的清爽;有人稱為“展竅”,特別是當頭部都清爽無比時,俗稱“醍醐貫頂”。

至於“性光”,看你是指有相,還是無相的,若是指無相狀的性光,在心靈洞開之際,的確有清涼月光臨照我心之意。

至於有相的性光,若真看到了,那是幻覺而已,我看那純屬練功的偏差,受到一些偽道書的矇騙!

至於“真神”現,首先不要把他想的很神奇,似乎只有練功者見過,而普通人不可能見到。

“真神”、“元神”即你、我的“真心”,平常,我們的“真心”是被凡塵俗事蒙蔽了的,而一旦“感而遂通”,那種和自然宇宙相通、萬物環繞我身之感,便油然而生。

此時,心靈之純淨、細膩、柔和是平常從未有過的,心胸豁然開朗並伴有清涼之意(如沐深夜月光下),耳目聰明、智慧湧現。

倘若不人為干擾、順其自然,漸漸就進入如醉如癡之境(所謂“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此時神氣相凝,忘我、忘身,如登絕頂俯瞰天下,達天人合一之境。

在精神上,表現為心靈的“返樸歸真”,心胸的豁然開朗;在身體上表現為身體正中的清涼之意,而後由此清涼之所,醇和的“先天氣”源源不斷產生並上下延伸,直至渾身上下“無處不丹田”,充滿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神、氣打成一片”,忘我忘身。

至於“意守”,你一定聽說過“不離不即、似照非照、若存若亡”吧,這樣的意守,才是真正的意守,才符合“無為”“自然”的練功之道,然而這一切只有在“先天境界”中方能運用自如,常人是很難做到的,這也是為什麼普通練功者“意守”時容易出現問題的原因。

只要真正“入門”,氣功“培育真元”、恢復精力的效果十分明顯;在“先天境界”中待十分鐘,足以勝過七八個小時的良好睡眠,如若深入靜境幾個小時,恢復知覺後,那種擁有充沛精力的體會,可以維持數日甚至數周,期間不論工作學習再忙碌,也不會覺得有絲毫疲憊,能夠始終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說“看到”我覺得很貼切,並非神秘,也就是“美學”中的“通感”現象,即觸覺上的細膩清爽好似視覺中的輕靈通透。

當煩惱的烏雲遮蓋住真心時,更需要獨自一人反省自身,讀讀書、聽聽音樂,到野外漫步,都能使浮躁的心靈平靜下來,此時你就會明白,人何以多變,何以在不同的情緒中出沒。

放開心靈的一切束縛,去感受自然的氣息,把握住生命的真諦,就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

“只有空才能容萬物”,我對“空”的理解是:無所住,無為。心靈灑灑脫脫,能感知萬物,而又不心生執著,不否定現實,也不迷惑于現實。

當玄關顯相時,不可胡思亂想(不是不准想而是不能亂想),因為只要一分心,即發生“洩露”,“先天元氣”即刻消散,身心只得片刻快感後就恢復常態了,沒有多大功效。

正確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將心靈保持在那種境界,順其自然即可,並無什麼特殊的技巧。之後就會出現“展竅”“醍醐貫頂”現象,而後全身氣脈暢通,神氣相凝,入於忘我之靜境。

再後來的情況,時至自然神知。整個過程,只要把握住“無為”就好,大道至簡至易,即體現在這裡。

像那些裝神弄鬼、隱語連篇的偽道書(特別是近代的),還是少看為妙;因為在那些書中,“道法自然、大道至簡”的原則、道理通篇全無。

你還是中途分心了,隨著靜境的深入,呼吸會越來越微弱,但氣脈卻越來越通暢,你還沒有真正達到胎息,只有天人合一時,才可以真正斷口鼻呼吸,來不得一絲強求。

玄關的開啟,雖有如醉如癡之感,但意識比常態還要清醒,並不是朦朦朧朧的,更不會有絲毫睡意。

實際身處“先天境界”後,才真正需要“意守”,而且你能很自然的把握住似照非照、似守非守的“火候”。

請問你靜坐時,心胸的感受是否清涼而又寬廣無限,生不起絲毫雜念,仿若置身藍天清風之中,四肢百骸有柔若無骨的感受乃至不經意間能忘去身體的存在。倘若沒有,大周天並沒真通。

此“天地”應指“真心”中的天地(由一片變為浩瀚無窮),而非物質世界的天地。“真心”出現,“真精”亦隨之出現,此時煉精煉氣煉神方真實真實不虛,“中黃直透”、“開通八脈”,皆自然而成。

“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莊子》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實際就是舍小我得大我,心靈充斥於天地,在精神境界中逍遙自在。

內證境界:心如明鏡,纖塵不染,體若虛空,為一大光明境,心意自在安詳,收發自如(想即得,不想即安住于清明)。

練功的關鍵在於入門,一旦入門,就會以驚人的速度取得進步。所謂的門,在道家而言即“玄關”——歸根覆命的“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