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如何讓愛情不成為修行的障礙

如何讓愛情不成為修行的障礙 問:請問師父如何將男女的小愛、貪愛與成佛路上修行的大愛圓融?要放棄這男女間的情愛嗎?如果不放棄這份小愛,又如何讓其不成為修行的障礙? 大安法師答:提這個問題是有一個深刻思考的。確實,對於生活在欲界的眾生,這種男女的情愛是他最重的慾望,也許是他認為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同時也是讓他感到最痛苦的事情。 從根本意義上來說,這個男女的情愛是障礙。「欲心不除,塵不可出」,這種男女的情愛心不斷除,三界輪回是出不去的。所以佛法的修行之難,就難在這第一個障礙了。 但佛是因機施教的,對業力凡夫不會提太高的要求,五戒里只要求居士不邪淫。作為居士可以正當地戀愛結婚,養兒育女,只要不邪淫。 可悲的是,現在很多人對不邪淫都做不到,竟然把婚外戀作為一種時尚,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顛倒。最能夠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使其運勢變壞的重要原因就是邪淫。

忍讓不是懦弱的表現

忍讓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生活的一種智慧。當你遇到讓你生氣或者煩悶的事情時,告訴自己要忍耐,忍一時的意氣衝動,贏得大局的穩定。佛家主張:立身處世,以忍為上;與人相處,能忍則安。 轉載

《 麻糬 》

《 麻糬 》 材料:糯米粉1斤、在來米粉半斤、熟白芝麻6兩、熟花生碎半斤、胡麻油1杯、白細砂糖8兩、花生油少許 做法:1.在來米粉炒到金黃色備用。2.花生、芝麻、白糖混合備用。3.糯米粉加入8杯水拌勻備用。4.以胡麻油起油鍋,倒入米漿,開中火慢慢攪拌,到開始有成團的時候,轉小火繼續攪拌到有彈性,像麵團一樣,則起鍋待涼。5.捏一小塊麵團包入混合好的花生芝麻糖粉,外面再沾裹上在來米粉即可。 出處:現代新素派

父母兄弟在我們的前世是誰

父母兄弟在我們的前世是誰 廣欽老和尚說:「人是帶業來的,來這娑婆世界,受輪迴生死煩惱苦、受五蘊之苦,眼睛貪看好的,耳朵貪好音聲,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經營,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適,在世俗認為這是理所當然,以為人生只是為了享福作樂而已,殊不知道這番作為乃是造業,造了一些貪業,帶舊的業來,再造新的業去,而人身也就再難得了。 而佛法中的作為,是福慧雙修,是把自己的身心付出,全為了利益他人,不著形相,而不是貪一己的私利,雖不為己,但在為人之時,同時利益了自己,是自利利他。 雖然我們每天做種種的事務,穿衣、吃飯、睡覺等等,但這些都是有形相的生死因,必須還要了解,我們尚有一個不可見、不可聞的一面,那一面並沒有在看、在聽,在吃,或在做什麼,是一條真正解脫的路途。 我們帶惡業來到這個娑婆世界,要曉得入佛門,由佛法中找到一條解脫的好路回去。一個人在生之時,若不能得到解脫,則死後不可能得到解脫。」 廣欽老和尚又說:「世間的父母子女,乃是相互債主,今世做你的父母,撫養還債,他世則做你的子女,受你的養育,如此,一世一世,怨親相繼,彼此互養,無有終止。 而出家乃是要斷絕這條生死債緣,將世俗愛別離苦的親情,轉為度這些親人來皈依三寶,同來念佛、拜佛,度他們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輪迴苦,這樣才叫做大孝報恩,否則,父母未度,這點恩情,還會使我們再入娑婆度他們。」 實則無始以來,世世相生,六道中都是我們過去的怨親眷屬,因隔世相遠而忘失,今生為父母兄弟,來世可能為怨家債主,有的甚或墮入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三惡道中,所以,我們度眾生,必須怨親平等,慈悲一切,現世父母、兄弟固為親眷,一切眾生亦為過去生的親眷,故要發大悲心,誓度一切眾生,像大願地藏王菩薩一般,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像這樣怨親平等地度眾,把現世父母兄弟親眷,也視作一般眾生,平等度化,在這種基本的態度上,為度親人而與俗家親屬往來,亦不屬攀緣。 午後,天雨風寒,無遊客信眾上山,大殿寂然,某某師正抄寫《佛說八大人覺經》。 老和尚喚某某師過去,對他說:「我們出家受戒,乃是要除去我們在世俗社會中所熏染的習氣,革除貪念,修忍辱行,不可再以人非我是或我非人是的觀念來處事待人,那是一種社會習氣,必須改掉。 如果人家說的有道理,我們可聽一聽,拿來作參考,如果說的沒道理,那就把它放一邊,不起煩惱,這就是一種忍辱智慧。 否則,若起我是人非,就是勝負我執的心,凡事必欲佔上風,無明煩惱便生,這就是一種愚痴。」

【心中有怨,嗔恨心重,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念誦普門品】

【心中有怨,嗔恨心重,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念誦普門品】 多數人有不同程度的煩惱,有的人經常發脾氣,心裡有怨恨,甚至有強烈的嗔恨心。嗔恨心起來後,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或者自己也沒有意識到。 家庭、子女、工作、前程、生意、麻煩、欺騙、上當、疾病,以上諸多因素均容易使人生嗔恨心。大家都希望心地清淨,一塵不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過,還好,我們有妙法蓮華經,有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妙法蓮華經普門品》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   宣化上人告誡我們:觀世音菩薩救七難、解三毒、應二求,所以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也可以說是個“妙人”。作為普通人,希望消除嗔恨,可以求助於妙法蓮華經,求助於觀世音菩薩。我們靜心想一想,去除煩惱,不發脾氣,消除嗔恨,這些看上去很困難的事情,實際上也很簡單。只要我們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經常念誦妙法蓮華經普門品就能實現了。   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常念觀世音菩薩,二是恭敬觀世音菩薩。所謂常念,就是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分辨世間一切的音聲──善聲、惡聲、苦聲、樂聲、是聲、非聲。

《華嚴經》中的十種善知識

《華嚴經》中的十種善知識 我們學習佛法,經常會聽到「善知識」這個詞。對其含義,每個人都能說出大概,但詳細分別其內容,則往往比較籠統。 其實,善知識是佛教一個專用名詞。不同於現代漢語中指代某種學問,知識這個詞在佛教中具有另外一種含義:聞名欽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識。也就是說,知其心而識其形,能夠於修行者有益,引導修行者到達善處的,就叫做善知識,反之就是惡知識。 天台智者大師講修習止觀,要有三種善知識,一種叫外護善知識,一種叫同行善知識,還有一種叫做教授善知識。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識以訓誨,同行知識以策勵,外護知識以資養,三者俱備,方能成就其功。 唐譯《華嚴經》則著重從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利益眾生、開佛智慧這個角度,舉出了十種善知識:一、能令安住菩提心,二、能令修習善根,三、能令究竟諸波羅蜜,四、能令分別解說一切法,五、能令安住成熱一切眾生,六、能令具足辨才隨問能答,七、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八、能令於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九、能令安住普賢行,十、能令深入一切佛智。下面我們具體解釋。 一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