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修行。當離四相】

【修行。當離四相】 修行人,要遠離「四相」的心。 「無我相」 誰在修道?修道的人也沒有了。 「無人相」 沒有和人比賽的心。 「無眾生相」 我相沒有,人相沒有,所以眾生相也空。 「無壽者相」 既然眾生相也空,哪來個壽者相? 若是有爭強論勝的思想,就有四相心。有了四相心,哪裡還能得到正定正受? 這個道理,不妨琢磨琢磨。一言以蔽之:「有四相心,即是凡夫;無四相心,即是菩薩。」 修行人,要記住《金剛經》裡的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凡是有形有相,皆是有為法。有為法,好像作夢、好像幻化、好像泡沫、好像影子、好像電光,皆是虛妄而無實體。一切的一切,皆應該這樣來觀察,才能明白真實的道理,就不會執著,不會打妄想。 在《金剛經》上又說: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過去心為什麼不可得? 因為過去已經過去了,還管它做什麼? 現在心為什麼不可得? 因為現在念念不停。你說這是現在,等你說完,現在又過去了,時間不會停留的。 未來心為什麼不可得? 因為還沒有來啊!你說那是未來,可是它又來了!連未來也沒有。 所以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了不可得。 若能依佛所說的法去修行,直截了當,可達涅槃之境。 ~轉載

做最合適的自己 才是最幸福的 弘恩法師

做最合適的自己 才是最幸福的 弘恩法師 宋代禪師五祖法演為勉勵其弟子佛果,提出了法演四戒:勢不可使盡,福不可受盡,好語不可說盡,規矩不可行盡。若悟得此四戒,弓不拉滿,勢不使盡,懂得事事有度,必有所益。 止,要止於至善。 至善,並不是說每一個人都要到達同等的結果和標準,才是至善的境地,而是說每個人要到達適合自己的境地,才是至善。 所以我們在制定人生的目標和計劃時,不要過多地跟別人攀比,要避免這種功利的氣息。其實,人做最合適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自己。 但很多人往往不願意做合適的自己,我們期望著成為別人,比如說很多人都幻想成為比爾蓋茨、巴菲特、馬化騰、馬雲等等,這些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 我們總不願意做回自己,因此我們就不可能抵達「止於至善」的人生境地。 我們會學著別人的樣子,模仿著別人的影子去生活,那麼後來的結果成了什麼呢?後來我們的人生就成了一種邯鄲學步的狀態,不僅沒做好自己,學別人也沒學好。 因此,不管我們學佛也好,學習傳統文化也好,這種文化的滋養帶給我們一種內在智慧啓迪,這種內在智慧就是四個字:自知之明。 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福德、精力、財富和資源,把這一切綜合起來,給自己人生做一個正確的評判。這就是你這一生或者短期內要追求的目標,只有如此,我們才可以做回自己。 現在大家經常會說這句話:做最好的自己。 怎麼樣做最好的自己呢?一定要正確地解讀自己、正確地定位自己,如果缺少這一個前提,我們想靜也靜不下來。 我們會因為自己設定的過高的目標,而備受壓抑,遂產生種種的焦慮、煩躁,甚至恐懼,這就是沒有自知之明的緣故。 人生沒有壓力是不行的,但人生壓力過大也不可以,這就需要中國傳統文化里的「中道」的智慧,不能過也不能欠,就像流水一樣。為什麼說靜靜地流水,它不是靜止不動的一潭死水,也不是驚濤駭浪般的洶湧前進,而是靜水深流般的靜靜流淌。 這就比喻我們的人生,需要一種恰如其分的中道智慧——對人生過高的期許,我們不做無謂的掙扎,也不做無益的對生命和時間的浪費,只是靜靜地按照人生的規律、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都能做到像靜靜地流水一般,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每一個家庭也是非常美好的。 但是,在這個時代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的期望是超越自己能力的。這就導致很多人在人生的追求當中,往往會拋棄最珍貴的生命元素,譬如親情、友情、良知,我們會拋棄這一些,拼命追求自己人生所謂的成功。 那麼,當我們得到了這種所謂的「成功」之後,是否真的就會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呢?也不會。 我們的成功都是自己預設的,當我們攀登上這座目標高峰的時候,在經歷種種掙扎、拼搏和奮鬥後,我們會有暫時的成功的歡愉,在片刻的歡愉過後,我們又會給自己制定一個更高的目標。 因此,人總是停不下來,人停不下來,是因為人靜不下來,靜不下來,是因為人沒有自知之明。所以,很多人的人生走著走著就遇到了瓶頸,超越不過去,又不知道原因在哪裡,原因就在於我們缺乏自知之明。 所以,正確地了知自己,這是人生安靜下來的首要的條件。這需要智慧的滋養,沒有智慧,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處於什麼狀態,我們會對自己有過高的期許,過高的評估。 轉載

【持金剛經的感應力量,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

【持金剛經的感應力量,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 南懷瑾:    《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我在讀中學階段,每天早晨四點鐘就起,練拳運動以後,首先念《金剛經》。為什麼念呢?我一點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訴我念《金剛經》很好,我就念《金剛經》。   因為在學校裡,也不敢敲木魚,怕被人家說神經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剛經》,到會客室去念。前怕狼,後怕虎,想一下子就念完了。 有一次我念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忽然覺得我沒有了,我到那裡去了?不知道啊!以後我就不念了,後來才明了其中的道理。此經對我的經驗,有這樣奇妙。   在歷史記載中,更有非常多的感應。抗戰八年,出門在外,跟家裡父母分離,生死不可知,那時我只有一個願力,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一定要給我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淨空法師:供養三寶是無上的福田】

【淨空法師:供養三寶是無上的福田】 1 佛在《法滅盡經》裡面說過,將來佛法會滅盡,第一個滅的是《楞嚴經》,最後滅的是《阿彌陀經》。 所有一切經都滅盡了,《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還要留在世間一百年,所以這個經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2 遇不到這個經的人沒福,遇到它的人依教修行,沒有不一生成就的。所以說當生成就的佛法,只有這個法門。 3 我們讀誦這個經典、弘揚這個經典、流通這個經典,就是供養佛陀。眾生要想修福,說實在的話,最殊勝的福報是在三寶。 4 世間人縱然做一些社會慈善事業,也是福田,沒有三寶福田殊勝。 三寶是最勝田,三寶門中種福田是真的,我們今天看到這世間大富大貴大智大德,無一不是過去生中在三寶門中所種的福。所以要曉得,供養三寶是無上的福田。 轉貼文章

【 當生命陷落時,你還在繞圈子嗎 !!?? 】—- 值得深思的好文

【 當生命陷落時,你還在繞圈子嗎 !!?? 】---- 值得深思的好文.有一則唐僧取經的寓言故事:唐僧玄奘大師前往西天取經時所騎的白馬,原只是長安城中一家磨坊裡的一匹普通白馬。 這匹馬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只不過一生下來就在磨坊工作,身強體健,吃苦耐勞,從不搗亂。 玄奘大師心想:西方天竺取經路途遙遠,去時要當坐騎,回程時要負馱經書。 況且自己的騎術又不是很好,還是挑選忠實可靠的馬吧。選來選去,就選中了磨坊裡的這匹馬。 這一去,就是十七年。待唐僧返回東土大唐,已是名滿天夏的傳奇英雄,這匹馬也成了取經的功臣,被譽為「大唐第一名馬」。

恭恭敬敬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恭恭敬敬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淨空法師: 善根福德因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念佛,要相信佛經,不能懷疑,無論是有心無心、有意無意,恭恭敬敬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佛法不妄語,佛法不誇張,那這話就是真話。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每天都在念它,所以你的善根福德因緣很快就達到往生極樂世界的標準。有一些人唯恐不足,多念!黃念祖老居士給我們做了榜樣,這是作這本書註解的人,他在末後跋語裡說得很好,寫這本書他得的利益太大!真的把西方極樂世界的情形搞清楚、搞明白,信心堅定,決定求生。往生之前半年,每天念佛十四萬聲佛號,這給我們做榜樣的,念了六個月往生。一天十四萬聲佛號,追頂念佛,只有這是真的。這裡頭意思很深、很廣,在那裡教導我們、勸告我們,娑婆世界不必留戀,極樂世界一定要去,統統要放下,立刻就能放下,一絲毫留戀都沒有。要有這樣的決心,有這樣的毅力,得空就念佛,不要把時間錯過,一分一秒都要把它抓住,多寶貴!一念相應一念佛,這個相應消自己的業障,斷自己的煩惱,統統在一句佛號裡頭。所以你不必再去想煩惱業障,不要去想它,只想阿彌陀佛,業障不消自然消,煩惱不斷自然斷,到時候阿彌陀佛就來了。 節錄自 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一二集)2012/4/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12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