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有了得失之心就不自在

有了得失之心就不自在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數是因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所付出,就希望有所回報。所謂:「富者患失,貧者患得。」家庭貧困或是有欠缺的時候,就會斤斤計較,想「得」到心中所要的。富有的人擁有財富、地位,卻也時時擔心有所損「失」,這都是人生不得自在的原因。 當佛陀在捨衛國時,地方上有一位長者,這位長者有個獨生子。長者給兒子非常富裕的生活,但是這孩子卻非常貢高傲慢、慾望很大,對父母不孝順,對親戚長輩沒有恭敬心,對朋友沒有一點仁義,對家奴非常的刻薄。 年邁的長者把家業付託給兒子,他卻變本加厲,對父母更加不孝,目無尊長。事實上,他的內心也很不快樂,他貪得無饜地想:我今天有這麼多財產是與生俱來的福,只要我再多求福,天神自會賜給我更多的財產。所以他時常對婆羅門梵志佈施結緣,但這是為了求取福報,以得到更多的錢財。 婆羅門梵志對他說,一個月要祭祀多少次,他總是言聽計從,幾乎每天擺香案祭天,而祭拜的牲禮無數,並供出許多珍寶。如此經過了五年,他的家財卻慢慢消耗掉,他的青春消逝,身體也慢慢衰弱了,但他的期待從沒有實現過。 真正的富有不放棄的他,仍繼續求財,如此又過了三年,他已經到了傾家蕩產的地步,這時他心中很疑惑:為什麼我一直求福,卻從未得福?後來他聽人說,釋迦牟尼佛能開解眾生的迷惑。於是他到精捨向佛陀請示,懇求佛能賜他致富之道。 佛陀知道他的生活情況及心態後,就告訴他,貧富之道有四種,所得也有四種:一是施多得少;二是施少得多;三是施多得多;四是施少得少。 佛陀解釋說:「什麼樣的人是施多得少呢?就是平時不知付出愛心,只是一心求福。這種人平時不知敬重尊長,不曾孝順父母,連做人的基本觀念都沒有,卻想要求福,這樣的人儘管花了很多錢祭祀,還是無所得啊!第二種施少得多,是當眾生需要你時,能及時付出而不求回報;無求的心就是無量的功德。第三是施多得多,別人的事,他能身心投入、出錢出力,心無所求卻能得到豐足的回報。第四種是施少得少,這種人甚是慳貪,佈施一點點,卻認為已佈施很多,並計算著自己有多少功德,這種有所求的付出,佈施出去不僅沒有得到功效,相反的還會造業啊!」 聽佛陀的開示,就知道平時做人最重要的是孝順父母、敬重尊長、親愛周圍的人,甚至要福利人群,這才是真正造福的根源。假如為了「求」福而佈施,甚至傷害生靈祭天,則沒有福可得啊!總之,最要緊的是:不要有得失之心。 轉載貼文

福薄心浮的現代人,如何老實念佛?

福薄心浮的現代人,如何老實念佛? 文:大安法師有居士問,淨土宗祖師讓我們老實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較淳樸,還能做到,但現在的人卻並非能做到這「老實」兩字。針對現代人福德淺薄、心浮氣躁的根性,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辦法能做到老實念佛?其實,除「老實念佛」外還要加上一個「死盡偷心」,要把那些認為修行還要靠其他的法門可能更好、更殊勝的念頭要放下。在這個末法時代,我們既然知道福德淺薄、心浮氣躁,這樣的根性決定了我們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不了斷煩惱,即斷見思惑的問題。見思惑斷不了,生死輪回就出不去。 對於我們來說,首先要解決出離輪回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還在這裡輪轉不休,後果是非常可怕的,這就叫輪迴路險。那麼在解決輪回的這條道路上,唯有靠淨土的特別法門,仰靠彌陀願力,才能令我們這些心浮氣躁的眾生得以出離輪回,往生極樂。看清楚這個問題,再對生命無常、三界火宅有刻骨銘心的感受,慢慢地就會老實下來,就不再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了。所以祖師大德都要求我們,「死盡偷心、莫換題目」。死盡偷心,堅持念佛;莫換題目,慢慢觀照。這樣就能達到老實念佛的狀態了。 轉載

夢參老和尚開示【皈依三寶,相信三寶;信願堅固,佛道自成】

夢參老和尚開示【皈依三寶,相信三寶;信願堅固,佛道自成】 佛法都是靠自修的,沒有從外頭加入的。佛只能把他的方法告訴你,只能加持你,使你能夠修,如果觸到魔障,可以用這方法對治,如果你常念聖號,他可以幫助你。但是,你得念他,如果你不念他,他也幫不上你。 無著菩薩在印度的時候,修彌勒菩薩慈心觀。他在山裏在了十年,專心燒水,燒了十年,看看水還沒有熱氣,連溫度都沒有。他退心了:「唉啊!我修了十年,功夫白費了,還是下山去參學參學。」他就往山下走,碰見一個老太婆,拿著很粗的鐵柱在那裏磨。他感到不解地問:「老太太!老太太!你這是幹什麼啊!」她說:「磨繡花針,我女兒要出嫁了,我磨個針給她作嫁妝。」無著菩薩就笑說:「你太愚癡了。等這針磨好了,你女兒還等得及嗎?早都死了,不用說嫁了,你磨得成嗎?」她說:「我不管,功成自然成。」 無著菩薩一聽覺悟了,他說:「我這十年功夫還沒有,所以沒成,繼續再修。」又修十年,還是沒得道。這回下定決心,不修了,再度下山。走到山底下,山底有條不溝,水溝裏面有一隻狗,這只狗的肚皮長著蛆,流膿,牠就在那邊叫。無著菩薩修了二十年的慈心觀,境界現前了,該慈悲吧!他沒出家之前是個醫生,專治膿腫瘡的。他一想,歎口氣,他說:「要是人,我可給他治治;但是一隻狗,太髒了。」大悲心發不起來,他就走。走了一段時間,又想:「不對啊!我修了二十年慈心觀,怎麼修的?」又回來了,給它治。看一看,確實髒得不得了,沒辦法做,因為治這種病得用他的嘴去吸。他一看這條爛狗在那兒,他又走了。走了第三次,又下決回來給它治,他閉上眼睛,當他給它吸的時候,他想一吸就吐出去。可是一吸到口裏,剛想要吐,「嗯!不對,味道怎麼這麼美妙啊?」他一睜眼睛,哪是狗,是彌勒菩薩在那邊。他心裏想:「彌勒菩薩!我修了二十年,你都不現前,臨時還考驗我一下?」彌勒菩薩說:「我天天在你跟前啊!你也看不見我,也不肯理我,我也沒辦法啊!」 佛菩薩天天在我們跟前,我們自己不能理解。所以你睡覺,你的一切行動,佛菩薩是無處不現、無處不有,你的周圍都有,每個人都如是。何況你天天念《地藏經》、拜地藏菩薩,天天念「觀世音菩薩」,念<普門品>,天天念「阿彌陀佛」聖號,念《彌陀經》,怎麼會說佛菩薩不加持呢?你心裏不清淨啦!一面大鏡子,要是灰塵厚一點,就照不進去了,完全失掉功用。雖然它本具所有,像我們這顆眾生心,跟佛無二,但是無量劫來的染汙太重、太深,所以不能進入。 要這樣子來相信三寶,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受了三皈依,你必須這樣信。如果你沒有修別的法門,修三皈依就夠了。如果是學了佛,虔敬信佛,你再也不墮地獄;學了法,不墮畜生;學了僧,不墮餓鬼,三惡道永遠不隨。你有這麼一個堅固的信心,多生流轉,自然就成道了。但是,相信成佛的心一定要堅定,你一定要想「我絕對要成佛,我就是佛嘛,不過迷了而已,我轉化一下好了。」這可不是我說的這麼簡單,一句話就轉化過來了,你還得經過好多的消業障的磨難。但是堅固信心不能有折扣,堅定了就是緣念三寶的功德。 轉載貼文

藥師法門治病消業的訣竅

藥師法門治病消業的訣竅釋印文 一、釋仇解冤1、我xxx身上及xxx(病苦的地方)上的冤親債主,請你們聽到,無始劫以來,由於我在娑婆世界迷惑,無量劫中輪回生死,無意中傷害你們,致使你們在無量劫中受了無量罪,遭受了無量的痛苦,增加了無量的煩惱,我深深的感受到罪障深重,深感後悔。這都是我迷惑無知所造成的。 2、今世仰仗佛陀的願力與慈悲加持,我得以修學佛法知道如何了生脫死,但我沒有忘了你們,誠懇的請求你們和我一起學佛,念佛修行,以便早日脫離惡道,得生善處,同時希望你們原諒我,請不要對我進行障礙與報復。 3、如果你們一定要報復我,我也沒辦法,因為這是我造的因,也應該受到果報,但這對你我都沒有好處,只會使我們更加仇怨對方,最終還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常言道:冤冤相報無了時,這對我們雙方都沒有好處。我願將修行一部分的功德回向給你,願我們互解冤結共同修行,求生東方琉璃世界出離輪回。 4、因此我誠懇的祈求你們和我一起學佛,念藥師佛聖號,只要你們願意用心持念藥師佛聖號,一念相應橫超三界,出離三界即脫輪回,只要再精進修行即能廣度眾生成就菩提。 5、希望你們不要修人天果報,福報用盡還墮惡道,不出輪回苦痛不盡。當發菩提心,一心專念藥師佛,求生東方永出輪回。

【為什麼想吃?原來我們肚子裏有很多鬼在吃飯啊!】

【為什麼想吃?原來我們肚子裏有很多鬼在吃飯啊!】 當夏天的時候,空氣中的味道也會越來越重了,人身上的味道也會越來越濃。現在女人似乎都喜歡噴香水,夏天有汗味,所以香水也抹得特別濃。走過,就是一片香水的味道,其實不好聞。而修行久了,我們身上自然會有香味的。 我們去聞一聞動物,家裏的狗啊!貓啊!就會感覺到牠們身上的臭味;其實我們人身上也有臭味,但是因為自己天天聞,所以感覺不到,就像在廁所裏呆久了,聞不出廁所的味道一樣。 那如何讓我們身上味道更加清澈明淨呢? ●從飲食改變色身要讓我們身上味道更加清爽明淨,需從飲食做起,飲食是最關鍵的。《楞嚴經》說:我們眾生食甘則生,食毒則死。所以佛陀說不能吃四種辛:蔥、蒜頭、韭菜、大蒜。吃了它們,就算我們能懂得三藏十二部經典,但因為身體太臭了,龍天護法善神都遠離不來護持,而那些餓鬼喜歡人身上的臭味,就會來舔人的嘴唇,使人福報漸漸減少。 所以飲食上很關鍵,這是經典的記載。

《 記住莫把佛友當朋友!》

《 記住莫把佛友當朋友!》 如果學佛了,大家都應該互相稱師兄,也稱為道友。道友就是以道為友,大家在一起的目標,是為了學佛,是為了修行,不是為了拉幫結派,也不是為了攀緣。大家心中有個共同成長的目標,這樣關係才能長久。 有的人把佛友混為朋友,並不贊嘆,朋友總是世俗化。佛弟子之間,談論得更多的,是佛法,而不是別人的婚姻、感情、事業,這些都要遠之,可以給他建議,但不能插手。這樣就夾雜了,不純了,以後慢慢地就有煩惱。 有的人進入某些團體,就想著跟誰特別好。世俗上可以特別好,但在佛門中,應該平等相待,不要有特別。靠太近了,就會有怨,朋友好起來可以兩肋插刀,如果有怨恨了就有煩惱了。有這個想法,就是染污。如果把佛友當成朋友,是很可惜的,最後連佛友都做不成了,要謹慎。 還有,不要以世俗的觀念來看佛友。不管你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不管你有錢沒錢,都一樣的平等。佛陀是太子出家,歷史上皇子出家的,實在很多。比如說達摩祖師,龍樹菩薩,尤其是印度那裡特別多。中國也有,梁武帝也出家,還有唐朝的宰相裴休,也送子出家,他兒子是翰林,出家後法名法海。 這說明什麼?進入佛門,就要放下世俗的成就,世俗事業再大,有佛陀大嗎?當然,在世俗有成就,也是福報,也是值得贊嘆。但在修行的高度,是應該平等。只有這樣,才能生起對法的信心,而不是來佛門了,還在攀比。 佛友之間,不談是非,不談世間的事情。要知道,道友很難得,這個叫同行善知識。如果修行,只有你一個人,能修得下去嗎?肯定不行。要有善知識,其中教授善知識,護持善知識,還有同行善知識。然後你在想,你身邊學佛的多,還是不學佛的多?所以要珍惜啊。 在城市,年輕的道友多,有共同話題。那如果跑到偏遠鄉下,學佛的都是老太太之類的,你說你能有多大的信心堅持。要把道友當成寶貝來看,大家來共同護持一個道場,要珍惜。你有世俗的事情,可以跟世俗人談,好不容易遇到了道友,就好好談佛法,談修行,有的人到了寺院,不談佛法,就談世俗,這就是顛倒。 弘一大師說,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人和人的關係就是如此,淡淡的就好。如果真的在修行的,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不用太多的話。如果不在修行中,說太多,心靈也無法靠近。所以到道場後,盡量少說話,多念佛,多看佛書。 有的人親近師父,但一靠近師父,就容易觀察師父的過失,結果不僅得不到加持,反而造業,這也要明白。為什麼會觀察過失,因為靠得太近了,加上自己業障重,看不到功德。這也很糟糕,就容易染污了內心。 道友之間,關係要清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以佛法為橋梁,這樣才能長久。要搞是非,搞人我,搞世俗的人情,那就到世俗中去。當然,也不是說學佛了,就一定裝得很清高。心懷感恩,報恩道友的心,是要的。行動上也可以做,去關懷道友。但在心理要明白,彼此是道友,是為修行而來,不是為攀緣而來。 學佛人互相之間稱「蓮友」,意思是像「蓮花一樣的朋友」。這實在是最吉祥、最美麗、最尊貴的稱呼。 一個人一生能擁有一個像蓮花一樣的朋友,可謂幸福滿足;如果我們被別人稱作是蓮花一樣的朋友,可說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與贊美。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若有錢即是朋友,無錢不是朋友,則是被金錢所染。有權時高朋滿座,無權時一個不來,則是被權位所染;順我之情即是朋友,不順我情即不是朋友,則是被情感所染;贊同我就是朋友,反對我就不是朋友,則是被知見所染;經常聯繫即親密是朋友,長時不聯繫即淡漠非朋友,則是被時間所染…… 《觀經》說:「若念佛者,當是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芬陀利花是大白蓮花,蓮中極上。佛以念佛人為蓮,觀音、勢至二大菩薩為此蓮之友,故稱蓮友。可知蓮友第一稱乃是觀音、勢至二大士。 真心普願、恆願一切眾生念佛成佛,不論其貧富貴賤、作恩作怨、逆我順我,常做此想,是即蓮花之德,南無阿彌陀佛! ~圖文轉載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