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格局決定佈局,佈局決定結局

格局決定佈局,佈局決定結局 大願法師   格局是一個人對人生的,對自己這一輩子的定位,對自己人生的定位,人生格局越大,成就就越大。   有一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是說有三位工人在烈日炎炎之下,正在汗流浹背地砌牆建設城市。然後有記者去採訪三位砌磚的工人,問他們在幹嗎。第一個人就沒好氣地說:「我正在砌牆,你沒看到嗎?」第二個人就笑一笑說:「我們正在蓋一棟高樓。」第三個人就笑容滿面地、很喜悅地、樂在工作地說:「我們正在建設一座新的美麗城市。」   十年之後,三個人的結局就呈現出來了,第一個人仍然還在工地上砌牆;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因為他人生的格局,他不單單是關注砌牆,而且是關注怎麼樣建好一棟高樓。第三位就成了前兩位的老闆。所以說人生格局很重要,俗話說: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那口鍋。   同樣的,對於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佈局,不是知識而是見識。知識我們都不缺乏,在這麼一個網絡時代你點擊,無窮無盡的海量知識都很容易得到,但是你有沒有足夠的見識?

女子死後變母雞還債紀曉嵐

女子死後變母雞還債紀曉嵐   沈婆子說:她的家鄉有個趙三,和他母親一同在郭家當傭人。他母親死後一年多的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忽聽母親對他說:「明天要下大雪,牆根下,會凍死一隻老母雞,主人必然把它賞給你。你千萬別吃它,那是我的化身。我生前,曾偷過主人三百錢,陰間判罰我托生成雞到郭家還債。現在,我下的蛋已經可以抵消錢數了,我可以去了。」   第二天,一切情況正如他母親托夢時所說的。趙三拿著主人賞的死雞,哭泣著埋掉了。主人見狀,十分奇怪,反復追問,趙三終於吐露真情。 這事兒,就是近幾年里發生的。其實,世上那些供人驅使的牛馬和由人宰殺食用的豬羊,都有前世之因,只不過人們不知道罷了。那些狡詐刁滑的竊賊強盜,必有可恥的下場,只是他們沒有多想罷了。(轉載)

印光大師:不可怨天尤人

印光大師:不可怨天尤人 德暢居士因為年僅二十歲的兒子不幸夭折,心中極度感傷,向大師大發怨言:「師父啊!弟子自入佛門以來,熱心公益,虔誠皈依佛法。這個孩子,我耗費這麼多年的心血,好不容易撫養成人,竟然得不到佛的保佑!令我痛失愛子!」 大師悲憫地看著他:「你身為佛弟子,就應該知道,我們從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所造的惡業無量無邊,或者是我欠別人的債,或者是別人欠我的債,有的是我欠他人一條命,有的是他人欠我的命。由於彼此的虧欠,生下兒女的因緣也各不相同,有還債的,有討債的,有報恩的,有報怨的。你今生雖然心好人也好,可你能保證自己多生多劫,從來都沒有造過罪業嗎?」居士張口結舌,若有所思。只聽大師說:「所以人要是遇上不如意的事,只可懺悔自己的罪業,不能怨天尤人。你這個兒子大概是討債來的,債討夠了就離開了。債主走了,你不曉得自己的宿業惡報得以解脫,反而怨天尤佛,豈不是顛倒了嘛!」 居士嘆了口氣,仍然止不住悲傷。大師看出他的心思:「你既已皈依佛法,就應該明白世事無常,不拼命念佛求生西方,就只有隨業輪迴於三途六道中,哪裡還有止境!從孩子的去世,你更應當明了世間什麼事都靠不住,只有西方阿彌陀佛,才是一切眾生的大依靠,由此發感激心、精進心,並以所作的功德,及念佛功德,全部迴向往生西方。能這樣做,這孩子的死就是你的警策,免得你被世間福報眷屬所迷,而不思厭離娑婆,更不生欣求極樂之心。」 德暢居士傻傻地望著大師,似懂非懂。大師瞪大眼睛,大聲說道:「我真該當頭痛打你一棒!你不自我反省,反倒生出怨天怨佛的種種愚見,真是迷本逐末。 世人作了一點功德總是誇耀不已,而對自己所作的罪過,卻自我寬恕。哪個人沒有造作罪業?不要說過去生,單說今世,人們殺了多少眾生以求口腹之欲,牠們難道是木頭石塊做的,不會疼痛、不貪生怕死,甘願被人殺了吃嗎?既然你殺牠吃牠,牠將來必定也要殺你吃你。人一生不知吃了多少生靈,還能說大話,說我沒有罪過,冤枉受天罰嗎?

能消新生兒累世業障的方法

能消新生兒累世業障的方法 夢參老和尚 因為《地藏經》上所傳授給我們的修行的法門,當我們出生了之後,你還不知道,那時候你的父母,作父母的請給他回向,當孩子一降生就給他回向。在經上說,在閻浮提各類的貴族、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當生下新的小孩的時候,在七天當中,能給他讀誦《地藏經》,或者是給他念地藏聖號一萬遍,這個孩子不論是男孩女孩,他過去的業障就消失了,健康的發展,能夠壽命很長。這是地藏菩薩加持力,出在經文當中,閻浮眾生業感品。 還有一切眾生出生之前,不論男孩女孩,在他生的時候給他念經,不但他個人,這個家庭裡頭整個都是歡喜的,沒什麼災難降臨,這是生的時候。死的時候,臨終的時候,要給他修地藏法門,利益存亡。我們不是要生極樂世界嗎?《地藏經》上沒說,《大乘大集十輪經》就說你信奉供養地藏菩薩的,十方清淨佛國土,你樂生哪個國土,地藏王菩薩都送你去。這在《地藏經》是利益存亡品,這一品說的這些問題。你學《地藏經》的時候,先把這些個都瞭解了,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以地藏菩薩教授的方法去做。 我們經常要打齋、要供眾,在打齋供眾的道友們,供齋的時候應當發地藏願。地藏經上講十齋日,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這十天你供齋、修善業、讀《地藏本願經》、修懺悔法,或者修《佔察懺法》,它的功德跟平常的日期不一樣,是加倍的。你對於親屬,或者人家找你回向,你也應當以地藏法門,或者念經給他回向,或者念地藏聖號給他回向。看那個多愁善感心裡不舒服的,人都有傷感的事情,在這個時期給他念念地藏聖號,他就感覺著好了。 還有病得很久,醫生治療的也不見效,久病不起,這樣子也給他念念聖號,或者念念《地藏經》,或自己不能念請人家幫著念,當然是請師父更好,不請師父其他的道友也可以。同時這一方災難很多,瘟疫,現在這水災火災,都以地藏法門來救度。經文上都說的有,渡山、拔海,到有危難的國土,念誦《地藏經》。這在最後見聞利益品,釋迦牟尼佛囑託觀世音菩薩弘揚地藏法門,等我們講到經文裡頭再詳講,在沒講之前大概跟大家說一說,你要學《地藏經》的時候怎麼樣學,就是怎麼樣做,遇到災難的時候,不過經文更詳細一點,在沒有講前跟大家說一說。

修持大悲咒就好,何須去整容?開示:上能下弘大和尚時:2015年10月30日(農歷九月十八)午齋後地點:大華嚴禪寺五觀堂

修持大悲咒就好,何須去整容?開示:上能下弘大和尚時:2015年10月30日(農歷九月十八)午齋後地點:大華嚴禪寺五觀堂 誦大悲神咒功德不可思議。那天有人問師父一個問題,說看見有的師父修行挺好,就是出家幾十年還是特別的年青,年齡挺大了,但看著容光煥發,還是像年輕的時候。他就問,怎麼樣才能夠做到經常年青態呢?我說,誦大悲咒就可以。 以前有一位比丘尼,她就是誦大悲神咒。這位比丘尼二十歲入山,一直隱居在山裡頭,修到五十歲的時候出山,她出來的時候,大家看她沒有變化,跟二十歲的時候一樣年輕,而且皮膚還更潔白。 大家都很奇怪,說她怎麼這麼年輕?怎麼一點都不見老?就問她是怎麼修行的?她說她就每天持大悲咒,喝大悲水,然後吃山裡頭的野果。 她不但特別年青,眼力還特別好,就是看到很遠的地方,隔著樹林都擋不住她,她都能夠看過去,就像天眼通一樣,看得特別遠。 她走起路來輕飄飄地像飛一樣,五十歲健步如飛,年輕人都走不過她,追也追不上。而且她經常誦大悲咒,大悲咒的這些護法神她都看見過,護法神經常現出身相。

憨山大師開悟的經歷

憨山大師開悟的經歷 佛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即是佛。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徹悟,即是洞見自心。他曾贊歎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此後,佛說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余會,即是讓眾生放下執著,洞見自心。故古德雲:“吾佛大法,以識心達本為宗極,以忘情默契為入門。”那麼,人們如何才能開悟呢?俗話說:“雞寒上樹,鴨寒下水”,因每人機緣不同,故其開悟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從本期始我們將簡單介紹一些古德開悟的經歷,冀發幽光於萬一。 憨山大師是明代著名禅師。諱德清,字澄印,安徽人,俗姓蔡。師年方七歲,叔父染病而死,其嬸撫屍痛哭道:“天哪!你哪裡去了!”師滿腹疑團地問:“叔身在此,他又到哪裡去了呢?”不久,嬸生下一嬰兒,他好奇地問母親:“這嬰兒從哪入嬸腹中的?”母說:“那你是從哪進入你娘腹中的?”至此,死去生來之疑耿耿於懷。古人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是入道第一法門。 年十二,聞金陵西林無極大師有大德,遂投其門下,深得賞識。因讀《中峰廣錄》,遂立志修習禅宗法門,脫離生死苦海。年十九,依無極剃染,專心參究向上一著。因久不得要領,遂專心誦持阿彌陀佛名號,逐漸打成一片。一日,夜夢阿彌陀佛出現西方,莊嚴相好,了了分明。又欲見觀音、勢至二菩薩,二菩薩即現半身於空中。此後,三聖時現目前,他想:時時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呢? 一日,聞無極大師講解《華嚴懸談》,至十玄門中“法界海印,森羅常住”時,了悟法界圓融無礙之旨。 年二十,往天界寺參加雲谷大師舉行的禅七活動,雲谷開示審實念佛公案。從此參究,一念不移,如在夢中,了不見同參,亦不知有日用事。至行於都市,不見一人。 年二十九,校《肇論》,從前對《物不遷論》中的“旋岚偃岳”之旨不明,當讀至梵志幼年出家修行,皓首而歸,鄰人見了問:“過去的梵志還在嗎?”梵志答道:“我和過去的梵志相似,但又不是過去的梵志!”恍然了悟諸法不遷之旨,即下床禮佛,雖然一起一伏地拜著,卻沒有起伏相可得。來到院中,風吹庭樹,飛葉滿天,則了無動相。大師想:這正是“旋岚偃岳而長靜”啊!後來小解不見有流動相,則曰:這正是“江河競注而不流”啊!於是生死之疑,從此冰釋,乃作偈曰: 死生晝夜,水流花謝; 今日乃知,鼻孔向下。 次日,同參妙峰問:“師兄,近來修行有進步嗎?”大師答道:“夜裡看見河邊兩頭鐵牛斗入水中去了,至今絕無消息。”妙峰笑道:“恭喜你住山有本錢了。” 年三十,大師往五台龍門靜修,單提一念,勇猛精進,直至一字不識之地,身心灑然,如入極樂世界。次年夏,大風猛吼,萬竅怒號,溪水奔騰,聲如驚雷,大師在定中受擾,乃向妙峰請益。妙峰雲:“境自心生,非從外來,聽古人道:‘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圓通。’”大師即每日坐在溪邊修行,初則水聲宛然,時間一長,動念即聞,不動念即不聞。一日,忽然忘卻身心,一切音響頓時消失,自此,即使聲音如雷,亦不能擾動大師靜寂心境。 一日,大師飯後漫步,攝心歸一,忽然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然,如大圓鏡,山河大地盡現其中。及出定,則智慧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即說偈道: 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 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 從前疑慮當下冰消,及視飯缽,則已蒙塵矣。 大師初悟後,即刺血泥金,抄書《華嚴經》一部,上結般若勝因,下酬父母之恩。其間曾做三個與禅修有關的嘉夢。初夢清涼國師開示初入法界圓融觀境,所謂佛剎互入、主伴交參、往來不動之相。醒後,自見心境融徹,無復疑礙。次夢彌勒親授經書,並開示道:“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自此識智之分,了然心目。再次夢文殊菩薩請浴,浴後飲菩薩送來的腦髓。覺後五髒洞然,輕快無喻。 年四十一,大師隱居於東海牢山。一夕,靜坐夜起,見海湛空澄,雪月交光,三昧現前,無入無出,即說偈道: 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聖絕行藏; 金剛眼突空花落,大地都歸寂滅場。 取《楞嚴經》印證,開卷即見“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則全經觀境了然心目,遂書《楞嚴懸鏡》一卷。 年四十四,靜中機發,不因心念,意在舌端,即述偈曰: 煙波日日浸寒空,魚鳥同游一鏡中; 夜半忽沉天外月,孤明應自混骊龍。 開悟有多門,唯有念佛一著最為簡捷,正如古德所雲:“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若我們如憨山大師一樣,以一句阿彌陀佛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斷,二六時中,單提一念,待工夫綿密,打成一片,何愁不開悟呢?(當代佛教網--佛教故事網)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