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大安法師關於懺悔的三則開示

大安法師關於懺悔的三則開示 開示一:懺悔的方法 懺悔的方法分為理懺和事懺,理懺又叫實相懺,實相懺就是普賢觀裡邊講的:端坐念實相。知道犯的一切罪是從虛妄的心犯出的罪業,它就像白霜和露水,我們顯發的實相的智慧就太陽。太陽一出來,這個白霜和露水就沒有了。所以契入到自性本空,這個罪和福都是沒有實體的,這就叫大懺悔,又叫無相懺悔,直接從根本上下手。你看《維摩詰經》裡面,說兩個比丘,犯了根本戒。優波離尊者就按照聲聞部的戒律給他依律定罪。在依律定罪的過程中,這兩個比丘心裡還不能解除疑慮。正好碰到維摩詰居士,就直接跟兩個比丘講,罪性本空,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等等。這一說,這兩個比丘頓然把這個罪懺悔掉了,當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常常用這個公案來比喻,事相懺就像螢火蟲一樣,實相懺就像杲日一樣。對於大根性的人,要用實相懺,就是這種方法。 那事相上的有作法懺、有取相懺,作法懺主要是在佛的制戒當中,你犯了哪個戒,在二十位僧人裡面去懺,或者在四人裡面懺,或者六人懺,或者對首懺。它有種種的法,根據你犯了什麼罪來懺。還有一種是取相懺,《梵網經》菩薩戒講,你犯了戒之後,在佛菩薩面前至誠頂禮,誦《梵網經》,這樣的懺悔一定要見相,見到好相,或者見光、見花,見佛來摩頂,這樣你犯戒的罪就懺掉了,這就叫取相懺。 每個人都有業障,都需要去懺悔,而不能在這個業障面前自己就先過不去。從佛陀在世到現在,有些人業障現前,他覺得受不了就想自殺,這是一個很不明智的選擇。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個女人,她實在是受不了那種苦難,就想自殺。正好碰到一個比丘,就跟她講了個比喻:一頭老牛拖著車,這頭老牛承受不了車的重量,它就想自殺。老牛撲在地上自殺之後,誰知道它轉生還成了牛,重負的車還擱在它身上,比原來還更重了。比丘就給這個叫提韋的女人講這個比喻。人也是一樣,你在苦難當中承受不了這個苦難,你認為自殺就能解脫嗎?不能解脫。你轉生後,這業障的重負還要加到你身上。因為這是你自己的業障,不可能加到別人身上去。所以走自殺的道路是不能得到解脫的。我們面對自己的業障,怎麼去解決它?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懺悔。但首先你要知道是業障,要生起大慚愧心,要有改過的這種羞恥心、敬畏心、勇猛心。佛法裡面有很多懺悔的方法,懺悔得清凈,懺悔得安樂。 ——大安法師《勸發菩提心文》第6講(新加坡版,融法恭錄) 開示二:消業障最快、最好的方法還是念阿彌陀佛 居士:我是初學者,業障深重,是不是應該念地藏王菩薩名號,加誦《地藏經》?另外還想往生極樂世界,是不是還要念阿彌陀佛名號?另外據說金剛薩埵心咒消業障比較好,是不是應該加持呢?變億咒可以令功德增長,是否應該持誦呢?但網上有人說變億咒是邪咒? 大安法師:看來你真是有點業障深重了。搞的這麼多頭緒,頭頭不清,帳帳不了。 首先無論是初學者還是久學者,我們都是業障深重的。業障深重的凡夫怎麼辦呢?要找到一個值得信賴的拯救的力量。那麼千經萬論共指,往聖前賢告訴我們,法界當中,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是我們(不僅是人道的凡夫,乃至是九法界眾生)的大依靠。你要認知這一點。 為什麼要把佛中之王說出來?佛肯定是超過菩薩,菩薩在因地,佛在果地。十方三世有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的佛,阿彌陀佛是最高的,佛中之王,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也是十方諸佛伸出廣長舌相來讚歎的。所以十方諸佛尤其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已經跟我們鄭重其事地介紹了阿彌陀佛是拯救我們最殊勝的力量,我們就應該聽話,一心歸命遍十方無礙光如來,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遠勝過於念其他的經典,念其他的這個咒,哪個咒。消業障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觀經》說至心稱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告訴我們一切消業障的方法有種種,但最終無過於念佛三昧。 所以你不要舍你已經在手頭上的摩尼寶珠去尋找其他的東西,那你可真是叫業障深重,好好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足夠了。 開示三:念佛一聲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原理 《佛說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章中寫到:念佛一聲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確鑿無疑的,但前面有兩個字——至心。不是泛泛悠悠,有氣無力地念一聲「阿彌陀佛」就能消如此大的罪。 什麼是「至心」呢?你想那個眾生已經看到油鍋在等他了,他那時候念阿彌陀佛是全心全意在念。就好像被很多冤家對頭重重包圍,他這時候只有一個要突圍的念頭! 我們在一次海上放生的時候,依稀彷彿感覺到「至心」的味道。當時我們乘放生船在大海中行駛,船被風雨颳得似乎隨時要翻到海里去。這時候我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得很懇切。因為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舍報,每一聲佛號都可能是最後一念。這跟平時在地毯上,空調下念佛完全不一樣。如果又是腰酸、又是腿痛、又想吃點東西、家裡還有點什麼事,反正你什麼念頭都有。這樣是不可能念一聲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至心?要非常懇切!要把死掛在額頭上,就是想到我馬上就要死了。如果你處於死的當下,還會想你的家親眷屬、還會想你的存款問題、還會想你的股票虧了多少,那都不會去想了。洞房花燭夜都不會去想了,因為馬上要死了,就只有抓住佛號。所以這就叫全心即佛、全佛即心。 大心的力量超過一生泛泛悠悠的業力,所以就能夠念一聲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要用至殷重的心念至極慈悲的萬德名號,這是用實相的心念實相的名號。實相的名號就有光,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就像是黑了八十億劫的房子,當你念佛的光進去了,黑暗馬上就沒有了,就是這樣的道理! 開示四:念佛是能消業,卻不一定能今生消完業,所以——生病正常,主要臨終要往生 居士:念佛修行可消業障,為什麼很多菩薩境界的大德法師或居士他們還會有病?常常看到很多大德遺願都沒有完成就往生了,修行到他們這種境界對我們凡夫來說已是不易,結果到他們的境界上都還不能自由,不太理解。請法師慈悲開示。阿彌陀佛! 法師:念佛是可以消業障,但是我們念佛不一定能在今生消完我們的業障。《普賢行願品》在《懺悔業障》這一章中提到,無量劫以來,我們由貪嗔痴鼓動身口意所造作的惡業是無量無邊的。如果這些惡業有體積的話,盡虛空也容納不了。我們無量劫所造作的惡業,怎麼可能因今生少許的修行就能夠消得掉呢?   蕅益大師對此也有一個非常透徹的論述。每一聲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功德很大。如果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那一天就要消很多業障了。如果不僅一天念十萬,是盡形壽念一百年,每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這是把我們凡夫眾生的修行推到極致了。好,那麼能夠消多少業障呢?這樣子修行也不能消掉無量劫以來所造作惡業的百千萬億分之一。   所以有病是正常的,凡夫眾生有這個四大的色身,他必然會生病的。地水火風它的體性是相互衝突的,水火是不能相容的,相互衝突的情況下一旦不協調,馬上就會得病。這是從我們的業報身來看的。再從我們的業障來看,我們阿賴耶識造作的種種的業障、惡業,在阿賴耶識里都有惡業種子。這個種子都是致病的病灶。這對於每個人都是在所難免。   佛陀也示現生病。所以他方世界的菩薩過來之後,他方佛就讓菩薩來問訊世尊,都說少病少惱、衣食自在否?所以,有這個身體必然就有病,有這樣八識的妄心必然就有煩惱,這是我們的常態。   因此,我們不要看到出家僧眾或是居士修行後還生病就大驚小怪。我們不要去在意他有病無病,而要看他今生能不能解決生死問題,能不能穩操往生凈土的船票,這才是大事因緣。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得重病、得絕症也都沒有問題。況且得一些病還是好事,一個人太健康了,太強壯了,而又沒有道心,他造的惡業會更大。   我們看到很多人往往是得了重病住院的時候,才迴光返照,才有一點懺悔意識,才不敢去造惡。這個世間是以八苦為師,病苦就是其中的一個老師。   在生病臨終的時候,我們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做得了主的,所以就要靠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他在我們臨命終時會加持我們,能夠讓我們身心安穩、如入禪定、自在往生。 轉載貼文

【閻羅王的三封信】

【閻羅王的三封信】 兩位老朋友,十幾年沒見面, 有一次遇到,暢談好久, 最後甲對乙說: 「我們這個年紀應該要信佛了。」 乙一聽:「信佛當然好, 可是我們才五十歲, 還有好多事要做, 怎能跑去學佛呢?」 甲說:「我們這年紀信佛已經遲了, 不是老了才要學佛, 你我好友一場,我覺得佛法好才勸你。」 乙說:「過幾年再說吧!我的父母死了, 屍骨還沒有入土,兒女都還沒成婚, 責任未了,而且家產還沒有分配。 等我把這事辦好了,再學佛不遲!」 甲說:「我也是父母未入土, 兒女尚未婚嫁,財產也沒有分配, 我一樣學佛啊!還要等什麼呢? 學佛要趁早啊!」 乙說:「像你那樣學佛不會徹底, 讓我將事情安排好,才能一心一意, 沒有後顧之憂。」乙很堅持。 沒過幾天,乙的兒子跑來找甲說他爸爸死了, 交代他找這位老友幫忙後事。 一到朋友家,看到這位老朋友,兩腿伸直, 眼睛瞪大,感慨得說了四句偈: 「我的老友名阿牛,勸君學佛說三頭; 可憐三頭事未了,閻王已來把命勾。」 乙死後靈魂來到陰曹地府, 見到閻羅王很幽怨地說: 「閻羅王啊!你這麼急著把我找來, 我還有事情未了呢!你應該事先通知我, 我好把事情辦好啊!」 閻羅王一聽,罵乙說: 「你在世間日子過得不錯, 卻不懂得把握機會,親近佛法。 如果你知道要行善布施,好好的修行, 也不至於造作那麼多的惡業, 墮落到地獄裡來。 再說,我早已通知你, 老早就寄了三封信給你!」 乙:「三封信?什麼時候? 為什麼我沒有收到?」 閻王嚴厲地說:「我沒有寄信給你? 我問你,你的假牙什麼時候裝的?」 乙:「我四十歲時裝假牙。」 閻王:「對,當你的牙齒開始鬆動脫落, 而必須戴假牙時,我就已經寄信給你!」 乙:「這就是第一封信啊?那第二封信呢?」 閻王:「你過了四十歲眼睛開始模糊, 戴起老花眼鏡,這是我寫給你的第二封信。」 乙:「那第三封信呢?」 閻王問他:「看你頭髮都白了,今年幾歲啊?」 乙:「五十二歲!」 閻王:「這就是給你的第三封信! 你的頭髮一根一根的白了, 就應該有所警覺,是我寫信在通知你。」 這時旁邊一個年輕的靈魂,聽完閻羅王的話, 抗議道:「閻羅王您不公平, 您給這個老人寫了這麼多信, 我卻沒有收到半封。 而且我的牙齒既不鬆動不掉落, 也沒戴老花眼鏡,頭髮一點都不斑白, 我還年輕,為什麼把我捉來?」 閻羅王笑一笑說:「我當然有寫信給你!」 年輕人吃了一驚,問:「什麼時候寫信給我?」 閻羅王說:「你鄰居的小孩被水淹死的時候。 年紀比你小的人都會死,你年紀比他還大, 怎麼會不死?我寫了信給你,只是你不會看, 不解其意而已。」 轉載貼文

佔便宜的人,實際是消耗了自己的福報!

佔便宜的人,實際是消耗了自己的福報! 福報的獲得,根本因是佈施,要在根本上努力。佈施有三種,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都是在不同的角度利益眾生。冬天在窗台上給小鳥撒一把米是佈施,老師教給學生知識也是佈施,教人學佛、成佛是最究竟的法佈施。 行善助人是好事,但做好事不能執著。《大智度論》中說:「若著心佈施,有不稱意事,則生恚怒;若受者不感其恩,即成怨嫌。」那該怎麼做呢?要有心理準備:即使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善良的,也不一定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乃至可能有人誤解、排斥,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這是正常的。 佈施的對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猶如田地,同樣一顆種子種在不同的土地中收成不同。有三類對象,對他們造業後果很重,稱為三種福田:恩田、悲田、敬田。父母師長稱恩田,貧窮困苦之人為悲田,佛法僧三寶為敬田。 供養、佈施,要隨力隨分,重在內心的敬信而非外在的錢物。孝敬父母、供養三寶、佈施貧困,凡事包容大度、發心廣大,就是修福;刻薄吝嗇、恣意浪費、怨天尤人、輕狂浮躁,就是損福。 佛菩薩累劫對眾生「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努力做種種令眾生歡喜的事,就是為了和眾生結善緣。自己的行為能夠幫到別人,正說明生命有價值,要能夠幫助到越來越多的人才更好,這本身就是我們所願。

【古代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

【古代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 ⚫️辯才無礙深得佛心   明朝萬曆年間,歸德府城外,有一座水晶庵,庵內有位年老的比丘尼,因為以金剛經為常課,並且自幼失去一目,所以別人都尊稱她為獨目金剛尼。她天性淡泊,以粗米粗食度日,別人如有饋贈,她都分送給別人。 有一次,她講經說法,善男信女環集於側,一位士子問道:「金剛經何以有三十二分?」她答道:「一以貫之,不論儒家佛家,皆是如此,哪里分得許多段落?」 她遂說偈: 「佛說金剛妙出群,一言了悟絕聲聞, 有人解得金剛意,四八何須逐段分。」 一位和尚問道:「何以稱為金剛?」她答道:「金剛是人人都有的,何須此問? 她又說偈「金剛果信是金剛,百練千錘永不傷, 粉碎虛空些子在,只今惟見佛毫光。」...

算命不如改命,改命可從這些方面入手!

算命不如改命,改命可從這些方面入手! 世間任何事都有規律,找到了命運的規律,就不難推算出人的命運軌跡。很多人算命,其實是在困境的時候就是求個希望,在順境的時候就是求個心安,都是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算完命後,總是希望有個化解的辦法。但從命理角度而言,並不能給你提供任何實實在在的解決方案。 對未來的規勸,也不見得有什麼用,一是不見得能聽進去,二是當時就是鬼使神差讓你走那一步,三則外界一些事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能力範疇。 三分天命,七分人為。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是自己的心與行為在時時刻刻左右命運。要想改命,就要這樣來做: 調整心態,修正行為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為何要受八關戒齋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為何要受八關戒齋 為何要受八關戒齋?大概的意思,前面已經說過,是為種植出世的善根,受持八關戒齋,雖僅一日一夜,終究必因此一功德而將得到 #涅槃之果! 那麼,為何八關戒齋具有如此的功德呢? 這一點,我們應注意到,八關戒齋的重心,是在設法關閉眾生的生死之門。八關戒齋的作用,是在由此關卡而走出眾生的生死之門。生死的主要關鍵,端在淫欲與飲食的二大禍源,儒家說:「食、色,性也。」依佛法的觀點來說,眾生之成為眾生的根本原因,飲食為生死的增上助緣,淫欲是生死的根本原因,一切眾生,皆因貪戀淫欲之樂,所以既助成了後代子孫的生死,自身也被生死之索所束縛纏裹!眾生之有淫欲,乃是與生俱來,淫欲之形成兩性的交接,則又必在飽暖之後,飽暖屬於衣食,食比衣更重要,有食無衣,可以飽也可以暖,有衣無食,終必飢餓而死。所以淫為生死根本,食為生死助緣,若能超越於淫欲與飲食之外,必已了生脫死──三界之中,雖至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已無淫念,但仍不離識食,故仍不出生死。為了超越生死,所以戒淫,為了抑制淫欲,所以持齋。出世的生活,端從戒淫與持齋做起,飲食雖為生死的助緣,淫欲卻由飲食的滿足而起,正因如此,持齋雖非戒,卻是戒之體了。 也許讀者要懷疑:八關戒齋的內容,明明有八條或九條。為何只說淫戒與持齋才是八關戒齋的重心呢? 這要知道,八關戒齋的前五戒,除了將第三戒的「不邪淫」改為「不淫」,其餘則與五戒一樣,可見其重點是在於戒淫,故與五戒不同;至於第六條「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以及第七條「不坐臥高廣大床」,目的也是為了間接的戒淫。著花、塗油、塗香、唱歌、跳舞、彈琴、雜伎、坐寶座、臥大床,不論自己做也好,去看他人做也好,對於修道的人來說,總是不相宜的,這些都是放縱導欲的媒介,都會使人想到淫欲上乃至做到淫欲上去的東西,故其仍屬戒淫的範圍。至於第八條持齋,不用再解釋了。 正因為八關戒齋,是重在淫欲與飲食的戒除與節制,所以持了八關戒齋,就是種植了出世之因的功德。在家俗人而想種植出世之因的功德者,就該受持八關戒齋,不論你已受了 #三皈 也好,受了 #五戒 也好,受了菩薩戒也好,都可以也應該再來受持八關戒齋的,因為八關戒齋與三皈、五戒、菩薩戒的受持,並無衝突。這是一日一夜受,今日受了,到明日天明,就可不再受此戒齋的限制,如果下次要受,必須重新再受,這實在是非常方便而功德很大的波羅提木叉,不像五戒是終身受戒,菩薩戒是盡未來際時受持。 ---本文摘自《戒律學綱要》 延伸閱讀 ?https://youtu.be/PJ9_ouEm0x0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