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識得平常心,一切處都是道|虛雲老和尚

識得平常心,一切處都是道|虛雲老和尚 雲居山方便開示 五月十七日(1955年7月6日) 昔日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還可趣向也無?」泉曰:「擬向即乖。」州曰:「不擬爭知是道?」泉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耶?」州於言下悟理。 我們說古人的空話,說平常心,人人都有,但怎能見得他是道呢?只要識得平常心,則一切處都是道,不識這平常心,就顛顛倒倒了,何故呢?我們不能回光返照,向外馳求,背覺合塵,朝朝暮暮,隨境遷流,背道而馳,摸不著自己的臉孔,怎樣叫平常心呢?平常就是長遠,一年到頭,一生到死,常常如此,就是平常。譬如世人,招待熟客,只用平常茶飯,沒有擺布安排。這樣的招待,可以長遠,就是平常。如有貴客到了,弄幾碗好菜,這就是不平常的,只能招待十天八天。家無常禮,故不平常的招待,是不能長久的。修心人能心無造作,無安排,無改變,無花言巧語等,這就是平常心,就是道,也就是「直心是道場」的意思。 六祖謂智隍禪師曰:「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這些話,也是說的平常心。與這些話不相應的,是在鬼窟里作活計,就不平常了。昨夜說戒律,初發心的,初生信心,歸依三寶,求受五戒。再進步的,知人生是苦,而捨俗出家,入山修道,知比丘尊貴,而受具足戒。又發大心,而受菩薩戒。在戒堂聽引禮師苦口叮嚀,說到「寒心而生慚愧」,那時怕六道受苦而發道心,聞法淚下。問「某戒能持否」,都答曰「能持」,但受戒完了,過些時候,老毛病復發,就退道心,就不平常,反以貪嗔痴為平常了。 明道的人,動靜無心,善惡無念,性空即無心,無心即道。初出家人,不知佛法如何,規矩如何,修行如何,須知欲了生死,先要循規蹈矩。如孔子之制禮作樂,亦無非教人規矩,與佛戒律無異。執身即除習氣,身得自由,則心有依處。古人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有執身次序的偈語曰:「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游,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回施半展眸,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作比丘。」

改命,從​修口德開始

改命,從修口德開始   交友先交心,看人先看嘴。我們看一個人,是看他的說話方式,一個人的說話方式往往會暴露出你一個人的性格和修養。一個人最是容易犯口業,一個人命好不好,關鍵看他口德好不好!   嘴不好的人,通常命不好。為什麼?這是他常犯口業的原因。嘴不好的人,整天說話尖酸刻薄,無形中得罪的無數人,結下無數惡緣惡因。這樣一個人縱使有再多福德,也都會被耗盡的。   依《阿含經》表示,每個人一出生時,就有鬼神隨侍左右,這就是我們的護法神。我們每個人的一舉一動,護法神都看在眼裡。   口德不好的人,整天胡言亂語,搬弄是非,說話十分難聽,這樣護法神看見了,就會遠離他。人沒有護法神加持,運氣也就比別人差很多。   一個人沒有口德,身邊的人遠離他,護法神也不保佑他。一個人弄到神憎鬼厭的地步,怎麼會過得好呢。   改命,從修口德開始。口德好的人修養高,說話讓人舒服,處事讓人滿意,與人結良緣,事事皆有貴人相助。   南無阿彌陀佛 🙏🙏🙏 (轉載)

什麼是正信與真信?對於淨土法門來說,你是屬於哪種?

什麼是正信與真信?對於淨土法門來說,你是屬於哪種? 文:理淨法師現如今佛教很興盛,原本冷清的寺院,現在常常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念佛誦經」已經從迂腐老人打發時間的消遣變成了年輕人也會追捧的「昇華心靈」的時尚。於是,「極樂世界」、「往生」這種詞也不那麼陌生了。然而,信仰不是用來打發時間,更不能僅僅滿足於標榜,否則,我們說那只是一種毫無價值的迷信。「迷信」這頂帽子扣下來,有的人可能會不服,難保不拍著胸口對佛祖起誓,認為自己是百分之二百的信佛,相信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相信佛說的極樂世界真實不虛。其實,這種人只是真信,雖然少了「疑」,但仍有「惑」,所以,還不能說是完全脫離了迷信。的確,僅僅相信佛說有一個極樂世界,這是真信,不是正信。這種情況,就和相信天氣預報、相信醫院檢查結果一樣,人們僅僅把佛當作了專家,當作了權威,甚至當作了依靠。真和正是有很大區別的,只有正信才能說是脫離了迷信,而現在很多人把真信和正信混淆了。所謂正信,關鍵是正信因果,就是真正從修行的角度認識因果,真正從解決身心問題的立場認識因果。 為什麼說真信的人少疑而有惑呢?我們不妨提三個問題:極樂世界在哪裡?極樂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是怎麼形成的?我們怎麼做才能真正往生極樂世界?對於「極樂世界在哪裡」的問題,我們通常有兩種說法:一、自性淨土(當下就是);二、極樂淨土(彌陀淨土)。其實,稍微仔細想想,不難發現自性淨土和極樂淨土這兩種說法本來就是矛盾的。自性淨土和極樂淨土分開講,很容易講通,可為什麼佛要把「淨土」解釋為兩個矛盾的概念呢?想想我們解釋問題的時候,大多用遞進的方法,層層深入的去分析,再不就是列舉大問題所包含的小部分,什麼時候用過兩個相反的概念闡述一個問題?難道佛在故弄玄虛嗎?一方面,佛說「心淨而國土淨」,佛在我們心間,當下就是極樂;另一方面佛又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用現在的宇宙學和天文學的知識,簡直就能確切標定這個佛國的所在。其實,如果把這個矛盾的問題解決了,也就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了。 那麼,極樂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是怎麼形成的?《佛說阿彌陀經》里描寫的富麗堂皇:「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而《無量壽經》里佛解釋極樂世界的來源時,也明確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感化而成的。既然是功德感化而成,就像做的夢一樣,是虛假的,是沒有的。那極樂世界到底有還是沒有?這又出現了矛盾,而理解了這個矛盾,才能真正理解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是怎麼形成的了。第三個問題:我們怎麼做才能真正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按照《佛說阿彌陀經》講的,十萬億佛土沒有辦法到,太遠了。借用現在天文學里「太陽系」的概念,假如一個佛土等於一個太陽系,十萬億個太陽系有多遠,目前的技術沒有辦法到達。可是很多經典里也說「若臨命終……曲伸臂傾到蓮池」,如《淨土十論》。「十萬億佛土」如何「曲伸臂傾」而到達,這又是矛盾,把這對矛盾解決了,就能知道究竟怎麼到極樂世界。這三個問題如果都解決了,那不管別人怎麼說,肯定否定,說真說假,你都不會動搖也不會疑惑。我們知道,《佛說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都是佛說的,換句話說,這些矛盾都是佛說的,沒有人解釋得清楚,要靠自己的領悟和理解。這就必須廣學博聞,對這兩種教理——彌陀淨土和自性淨土都要理解透,同時也要融會貫通變成一個。 《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須漸除,因次第進」,思想上貫通的時候,就是實修真正上路的時候。可以說:當你真正瞭解極樂世界的時候就是往生的時候;當你真正瞭解什麼是極樂世界並把這些矛盾融會貫通了也就到了極樂世界,這兩個是不二的,你沒有到之前永遠也無法說清楚,那是一個境界,不是說出來的。所以,打著佛教的旗號追名逐利的那些人顯然不叫正信,但是,不能正視上述三個問題,無法給出一個圓滿的合乎教理的解釋,僅僅用認可權威的慣性思維來肯定有一個極樂世界,並且用「不相信極樂世界就不是一個佛教徒」的理念催眠自己的人,也不能叫「正信」。後者雖然是真信(真心誠意的相信),但這種信更多的是情感的寄託,而非智慧的覺悟,這種信是不堅實的,更是缺乏力量經不起境界考驗的。佛者,覺也,要成佛證果的人必然要區分真信和正信。因為「信解行證」的修行次第中,正信才是精進不退轉的基石。上面這三個問題實際都是佛教的基本理論問題。試想一個老師如果常常解理淨法師答不了同學的問題,能算好老師嗎?一個導遊如果對所到之處的景色特點含混不清,能算好的導遊嗎?同樣,如果一個佛教徒,對佛法的基本問題都無法領會,無法融會貫通,能說是正信嗎? 前面說了,正信的關鍵在於正信因果。因此,每一個合格的佛教徒最基本的任務就是要正確認識因果的道理。怎樣算建立了正確的認識呢?至少要將三世因果、極樂世界、地獄、解脫等等佛教里的名相一一用理論解釋通達,才是建立了正確認識。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堅持學習佛教教理。教理理解透徹了,自然而然就建立了正信,有了正信以後修行就會如虎添翼。常常聽人抱怨修行為什麼慢了呢?這和正信有關,因為沒有正信,在修行的路上就可能走很多彎路,總是在繞來繞去兜圈子。如果把教理融會貫通了,建立了正信,找到了那條正確的道路,就不會再繞圈子了,修行也就很快上路了。「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世間法中,我們面對一個陌生事物的時候,首先就是建立對它的基本認識,從前是借助書本現在更多的是借助網絡,總要在對它產生了一定的瞭解之後,我們才會操作。其實,世間法中,我們操作的多是物質,錯了不妨從來,可佛法是人生哲學,我們面對的是我們的心靈,我們的生命,卻為何看都不看,就匆匆為之了呢?不學而修是否太過草率,這是擺在每一個佛教徒面前的問題。

果報的力量

果報的力量 有一個窮人,有一天,他僅有的羊被偷了,經過追查之後,他發現自己的羊竟然出現在一個極有權勢的王公貴族家裡。這麼有錢的人,怎麼可能偷自己的羊呢?他不缺這麼一頭瘦弱不堪的羊啊。這中間是否有什麼曲折的過程?還是有什麼誤會?要怎麼跟一個王公貴族討回自己的羊?他會願意歸還嗎?要是他不願意歸還怎麼辦?…… 這個窮人腦筋轉個不停,雖然懼於對方的權勢,但是想來想去,為了生活,他還是得去向那位貴族討回自己的羊。於是,他硬著頭皮上門,卑躬屈膝、低聲下氣地向貴族開口請求:「好心的大爺,我在您家裡看到了我的羊,求求您,把羊還給我,好不好?」 同時,也有一個大富長者,家裡掉了一頭羊。他發現他的羊是被一位貧賤的偷兒給偷走的,於是,他帶著大批手下,浩浩蕩蕩一路殺到偷兒家裡,見了偷兒二話不說,就把他綁起來痛打一頓,狠狠地警告他不准再犯後,便直接把自己家裡的羊給帶走,這個偷兒被打得幾乎只剩下半條命…… 同樣是討回自己的羊,為什麼窮人跟富人的底氣差這麼多?貴族與貧民的遭遇差這麼多? 這兩個故事是佛陀所作的比喻。有權有勢的王公貴族,就好比平常就勤修戒、定、慧,累積了許多福慧資糧的人,就算過去曾經造作惡業,惡業顯現的果報力量,就像上門討羊的窮人,力道相較之下,顯得極為薄弱,就算需要償還舊業,也不痛不癢;相反的,一個貧賤的偷兒,就像一個平時沒有修行戒、定、慧的人,惡業顯現的果報力量,就像上門討羊的大富長者一樣,當償還了欠債後,自己也去了半條命。 這個故事記錄在《中阿含》著名的〈鹽喻經〉中。佛陀先是以鹽水作比喻。將兩把鹽灑在一小杯水裡,這杯水一定鹹得難以下嚥;同樣的兩把鹽灑在恆河中,卻不會讓恆河水帶有一點鹹味。鹽代表所做的惡業,水就代表善業累積的資糧。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既然身為凡夫,身口意三業必然會在有意無意之下犯錯。就佛法而言,超凡入聖是每個人都能達成的,因為人人都有佛性。然而,超凡入聖需要點滴的學習、實踐與累積,有些經驗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到,有些則只能靠自己在錯誤中反省並摸索出正確的路。 在佛陀的教法中,懺悔是面對自己錯誤的第一步,懺悔後,心才能得清淨、得安樂。接下來,便是藉由戒定慧的修行,累積福慧資糧,資糧愈多,未來造作新殃的因緣自然減少,過去惡業的果報顯現的力量,帶來的苦受也就愈輕微。這是大修行者乃至佛陀在遭受罪報時,之所以心境仍能保持安然不動的緣故。 因此,對於我們已經做錯了的事,必須懺悔,然而,如同聖嚴師父所說,懺悔不是自責、不是悔恨,而是清清楚楚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面對、接受、處理、放下,並下定決心不再犯。同時,努力修行及行善吧,在兩把盬上,不斷地加進更多更多的水,這便是積極而充滿希望的人生。    摘自-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夢參長老:為什麼客廳不要擱佛像,你知道嗎?

夢參長老:為什麼客廳不要擱佛像,你知道嗎? 導讀:你對三寶一定得恭敬。對僧人我不說,對佛、法兩寶,要恭恭敬敬。現在有「二寶弟子」,在大陸有很多二寶弟子,信佛、信法,不信僧。這樣一來,你也沒信佛、也沒信法。為什麼呢?佛說的三寶,短了一寶,誰來傳法啊?若是沒有那些老和尚傳下來,法早沒有了。 你好多福德捨掉了,你怎麼能求感應?夢老 講《修行》 我們經常說:「我怎麼沒感應?」因為你對三寶不恭敬,拿著佛經甩甩搭搭,對三寶根本不恭敬,你能得到法加持、能開智慧?不可能! 前天我跟大家講了,佛經來得不容易,如果恭恭敬敬,誠則靈。有一些弟子就是對著佛像也是這麼甩甩搭搭的,把觀世音菩薩、或是哪個立像,都供到客廳去。 來到客廳的人也有抽煙的、也有乾啥的,對著佛像二郎腿一翹,佛可還在那兒站著——就是你的老父親在那兒站著,你坐那兒跟別人閒聊天、叼個煙捲,你感覺過意得去嗎?

老修行脾氣大!確定這不是在說你嗎?

老修行脾氣大!確定這不是在說你嗎?法藏法師   常常我們會勸別人或者要求自己──要精進用功。問題是,什麼才算是真正的精進用功呢?是不是念佛、誦經、持咒……這些善法越多越好呢?精進的方向在哪兒呢?法藏法師的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精進是原本是對治傲慢,對治懈怠的,現在卻用在對治別人身上。傲慢是什麼?就是光看自己的一些優點、功德,然後生起的傲慢的心。   每天念佛多少萬聲是不是精進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座法、念多少遍咒子、誦多少卷經算不算呢?還是每天研究了多少佛法、聽了多少經、寫了多少文章或者為大眾服務了多少事,才算是精進呢?以上這些可能都是精進,也可能只算是與三寶結結法緣,種種未來得度的善根罷了,根本稱不上是「精進」!   叢林里有一句話說:「老修行的脾氣大」,為什麼有的「老修行」脾氣會特別大?是不是用功用錯方向了呢?   本來佛法三學的修持,是要趣向「無我」的,可是如果一切的用功事行,不能朝此目標而會,那麼「我」能持戒,「我」修禪定、「我」有智慧的結果,只不過修出一個更大的「我」,脾氣怎會不大呢?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