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淨空法師:【三皈依,學佛從這開始,最後也到這個地方圓滿】

淨空法師:【三皈依,學佛從這開始,最後也到這個地方圓滿】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句話被科學家證實(局部)。我們平常心是散亂的,妄想、雜念太多,無量無邊,前念滅了,後念就生了,這是凡夫現象。 佛家講十法界,人間是十法界之一,除這個還有九法界,都叫眾生,都屬於這個現象。 這個現象裡有善念、惡念(、淨念),善念感來天堂,(淨念)是極樂世界,惡念所感是地獄、餓鬼、畜生。所以宇宙從哪裡來?從念頭來的,於是我們不能不謹慎。 怎樣成佛?在佛的教誨當中,能拿到佛教學位。阿羅漢,第一個學位,菩薩,是第二個學位,佛陀,是最高學位。 大經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有本性,自性本來面貌就叫佛陀。現在為什麼變成這樣子?我們把自性迷失了,不是真的丟掉,是迷而不覺。

【聞思修】

【聞思修】 不是佛號念多就好,亦不是用功就好,知見、想法、方法要用對才是真正好。(不離佛經的法義) 所謂法義的解、行,是用來「渡」凡夫心脫離六道之用的、這才是真正往生西方的工具。 如果工具用不對,不但不能離六道,還會更糟糕。 (在未行證開悟、往生西方之前,皆遵循法義而行,作到聞、思、修,才是解行並用)。 ~《靜老說的話》

流轉輪迴的原因是什麼 慈誠羅珠堪布

流轉輪迴的原因是什麼慈誠羅珠堪布 我們應當弄清楚,我們今天流轉輪迴的原因是什麼?究竟是誰讓我們流轉輪迴的?除了佛教之外,其他世間的學問——包括東方與西方的哲學與科學,都對外面的世界產生過許許多多的懷疑,但卻從來沒有對自身的存在有過一絲一毫的懷疑。比如,笛卡兒認為:「我思故我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外面的東西是否存在可以懷疑,但對自己的存在卻不能有懷疑,因為「我」在思維,所以「我」必定存在。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打算要否認自己的存在,但佛陀卻並不是這樣,他不但否定外境的存在,同時也反過來否定自我的存在。這個觀點,是從古印度最原始的宗教直至現代宗教從來沒有提出過,也從來不願懷疑的。不但這些宗教沒有對這些問題產生懷疑,而且還通過種種錯誤的邏輯、理由來證明、推斷出「自我的存在」,從而使「自我」的觀念進一步得到強化。 正因為釋迦牟尼佛尚未成佛的時候就對此產生了懷疑,所以才會去觀察所謂的「自我」,並由此證悟了「自我」的不存在,從而推翻了長久沉積的我執。 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首先必須要有出離心。令我們流轉輪迴的主因,既不是上帝、造物主之類的神靈,也不是無因無緣的偶然,而是我們自己固有的錯誤觀念。從佛教的平台往下看,世間所有的「文明」,都建立在愚昧、錯誤的基礎之上。因為我們從根本上已經錯了,所以不想老也得老,不想死也得死,不想病也得病,想要的求之不得,不想要的卻不得不去接受,每時每刻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麻煩。 這些錯誤觀念究竟是什麼呢?首先最嚴重的,就是對輪迴的貪著、迷戀。盡管大家都清楚地看到輪迴中充斥著各種苦痛,卻始終執迷不悟,寧可自討苦吃,也不願放棄迷惑、放棄輪迴,而只想在輪迴中過得好一點、健康一點、長壽一點。這些貪執、留戀,就會將我們緊緊地束縛在輪迴當中。只有拋棄了這些貪戀之情,才能切斷流轉輪迴的第一個因緣。 也就是說,流轉輪迴最關鍵的原因,是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將吃喝玩樂等等誤以為是最終極的人生目標,全身心地投入,死活也不肯丟開而導致的。

養成惜福感恩的習慣

養成惜福感恩的習慣 嘎瑪仁波切 貪婪的最嚴重後果,就是讓人無止境地去想別人為我付出了多少。這樣容易被所謂的成功沖昏頭腦,變得不理智。 我認識一個公司的管理者,他每天思考的問題就是:別人到底給我創造了什麼?你作為一個員工,你在這裡上班,你給我創造了什麼東西? 你作為一個主管,你在這兒給我創造了些什麼東西?他不是客觀地想:作為這個公司創始人,我為自己創造了什麼東西?是大家創造的財富與價值,我不過是一個暫時的保管者、臨時的使用人,我怎麼把這種使用權跟員工分享? 他從來沒有去想這些,只想到「我是永久所有者,你們只不過是在我的恩惠施捨之下生存的寄生蟲而已」。他為這種想法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然,通過反省與修行,他也懂得了應該感恩大家,因為沒有大家不可能有他的輝煌。 在家庭裡,很多夫妻也是如此。如果先生很願意付出,太太可能就知道索取,而且挑三挑四找毛病。所有人都認為她先生已經完美到不能再完美了,但在她眼中永遠全部是缺點。 為什麼?因為先生能夠做到的,對太太來講已經習以為常了,太太現在只看先生做不到的,而且總希望把先生改變成她想要的那種。這就可能導致先生在忍無可忍的情形之下離她而去。 這就像一個球,彈一會兒,慢慢把它放地上就可以了;如果你用腳去踢它,它肯定會離你遠去。這時很多人才發現——啊,他以前是多麼的好——才開始反省自己。 有的先生對太太也是如此,要求一切盡善盡美,希望在家裡太太是個傭人,出門時是可以炫耀的花瓶,生意上最好是得力的助手,就像孫悟空七十二變,什麼時候都能變成他想要的人。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慾望,而且總希望在最快速的時間內讓對方變成自己想要的那樣。如果,願望沒有滿足,內心的不滿足就會發泄,帶來的後遺癥,導致人與人之間失去尊重和感恩。 所以,人需要讓自己內心變得很充實,這種充實是通過感恩得來的。我們從小就被父母告知,糧食是農民在田地裡付出勤勞才得來的,所以不能浪費一粒米。 我們就是這樣做的,到現在,一粒米飯掉地上都會把它撿起來吃掉。不是做作,是因為我們從小有良好的習慣——知道惜福,知道感恩。 我經常對寺裡的喇嘛們講,每個人下午要固定修一小時的佛法,這一小時是屬於感恩時間,要懂得感恩。可以在這麼漂亮的寺廟裡,有美麗的山川圍繞著,溫飽沒問題,這是多少信仰你們的人付出的辛勞,讓你們在這裡好好地為佛法做事。所以要感恩,更好地學佛法,更好地弘法利生。 我們寺廟經常會有人來,有遊客,有朝聖的信徒。我教導喇嘛們:他們都是一樣的。不管來人的官位大小,來的是富豪還是窮人,既然願意來,就表示他對這個地方是認同的。你就要感恩,他們來了,必須做好服務。 什麼樣的人來了,你都應該好好地照顧他們。沒有好吃好住沒關係,有簡單的地方可以住,有簡單的食物可以提供。這樣一來,每個來的人,感覺到這樣的一個地方,沒有銅臭味,可以帶給人祥和。 我們寺廟的喇嘛就用這樣的方式傳播愛心,傳播對社會的感恩之心。當來過的人離開這裡,會把這種興奮帶到他在的家庭、所住社區,這也是一種回饋。 人們願不願意為你來做奉獻,那是他的心態;你不能因為自己做了什麼,馬上就要求回饋,那也是一種貪念。如果有人來這個地方拜佛,是很正常的;如果他不是來拜佛,只是來旅遊,你用讓他掏錢的這種心態來為他服務,那麼宗教就是失敗的。這就跟凡人開旅館做旅行的場所沒有什麼差別。你是個修行人,要讓來到廟裡的人有所禪定。 修行的地方就是能淨化心靈的地方,先讓自己的心淨化好,然後才有資格告訴別人不要有太多的慾望。所以,我們寺廟是個寧靜的地方。 當然反過來講,因為這樣,我們得到的就會更多。當人家發現這裡值得尊敬,我們所得到的是最高的。

學佛多年,煩惱依舊,說明你學佛學錯了

學佛多年,煩惱依舊,說明你學佛學錯了 我們要放下自我,了知沒有眾生跟佛的差別,沒有自他的差別,眾生和我的差別。放下所有分別,完全以一種平等心,「平等饒益一切眾生」,這樣去隨順眾生。眾生就是佛,利益眾生就是供養佛。當然,每個人的修行境界有差別,但是不要緊,理論上我們大約要知道,然後盡量去做。 等念冤親,不憎惡人下面根據星雲大師的回憶,介紹一個慈航法師的公案。星雲大師說:「慈老曾經告訴過我一件他親身經歷的事。」慈航法師說,他自己以前在鼓山當衣鉢(叢林中的職事名稱,在方丈室管理衣鉢,跟侍者的身份差不多)的時候,當時年紀還很輕。有一天他上廁所的時候忘記帶衛生紙了,正好看見身邊有一位寺廟裡面的茶房頭也在上廁所,就向他要衛生紙。想不到這個人心地比較壞,把自己擦了屁股的大便紙遞給慈航法師。慈航法師沒注意,接過來就抓了一手大便。這個茶房頭人品比較壞,就喜歡捉弄人,一般人如果碰到了肯定很生氣,但是慈航法師一點都沒有生氣。 有一天,慈航法師搬房間,那位茶房頭來了,慈航法師就對他說:「你來的正好,請你幫我看一下東西,我把棉被先搬出去,馬上就回來。」結果慈航法師把棉被搬完回來之後,發現他自己抽屜里的一百元銀洋少了六七十個,少了一大半。他當時心裡面很清楚,這不是茶房頭乾的,還能有誰呢?當時是叫他看守房子裡面的東西的。但是慈航法師也不能揭穿他,否則對他的名譽有很大的影響。「錢少了有再來的時候,失去名譽的人怎麼恢復呢?」慈航法師這樣想了之後就裝作不知道。過了一會,茶房頭來告辭,慈航法師反而拿出十五塊銀元送給他。他不肯接受,慈航法師就告訴他:「人應該互相幫忙,我現在作衣鉢,每個月有二十塊錢,這一點你拿去用,沒有關係。」於是茶房頭就接受了。 不久寺廟裡面有人發現茶房頭有這麼多錢,有點懷疑,茶房頭就說這是慈航法師送給他的,這樣大家才知道。後來有人就問慈航法師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因為他們懷疑茶房頭有盜竊的行為,但是慈航法師寬宏大量,一句茶房頭的不好也沒有說。後來,慈航法師告訴星雲大師說:「本來我的身體很瘦弱,但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就慢慢胖起來了,肚子大起來了,臉也圓圓的,而且耳朵也變長了。」跟彌勒菩薩越來越像了。這就是慈航菩薩的公案。為什麼稱他為慈航菩薩呢?因為慈航法師去世五年之後開缸,顏貌如生,肉身不壞,所以又稱為肉身菩薩,也是台灣第一尊肉身菩薩。慈航法師就是因為「等念冤親」這一件事,因此獲得了大福報,甚至相貌都改變了。 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眾生跟佛是沒有差別的,眾生的當體,或者我們的一念自心,當下就是實相理體。我們如果起分別念,覺得眾生跟佛完全是有差別的,這就麻煩了。你把眾生理解成實有的,對佛也有執著,那你就陷在實執當中了,這樣深重的實執心就會產生障礙,讓你不可能跟理體相應,當然也就不可能與華嚴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相應。我們現在隨順眾生就是要對治實執、斷除我執,這樣就能與理體相應。從事相上,我們要盡量隨順眾生,從正、反兩方面好好去做,這樣對理體也會有極大的利益,在理上也更容易相應。從反面來講,你不要陷在實執當中,不要陷在自他的差別當中。實際上自他是不二的,生佛是平等的。你如果起了分別念、妄念,那就不能念念隨順眾生、念念覺悟了,這樣你就念念起障礙。這樣念念以自私自利的心墮入在我執、實執當中,當然就造業了。如果我們起了這樣的心,自己就要懺悔。從正面來講,我們要放下自我,了知沒有眾生跟佛的差別,沒有自他的差別,眾生和我的差別。放下所有分別,完全以一種平等心,「平等饒益一切眾生」,這樣去隨順眾生。眾生就是佛,利益眾生就是供養佛。當然,每個人的修行境界有差別,但是不要緊,理論上我們大約要知道,然後盡量去做。

各位在家裡也要有一個佛堂,哪怕只有一張佛像,因為你可以經常供養佛像,做各種不一樣的供養。

各位在家裡也要有一個佛堂,哪怕只有一張佛像,因為你可以經常供養佛像,做各種不一樣的供養。 像各位進到佛堂來,你看到有花你要馬上隨喜,念三個字——「嗡阿吽」,變成你供養。 念「嗡」就是花清淨了;念「阿」就是變成更多更多的花;念「吽」就是這個花變成一種力量,讓你漂亮讓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當你看到有燈,你也要合掌念「嗡阿吽」——清淨、無量、變成功德。任何一項供養都要念嗡阿吽,因為除了我們眼前看到的燈,你更要觀想成百萬億盞燈,供養百千萬億佛。我希望大家至少這三個字把它背下來。 「嗡」身體變佛的身體,「阿」嘴巴變佛的聲音,「吽」心變佛的心。 假設你看到有個人身體做很多壞事,那你幫他念「嗡阿吽」,念「嗡」就幫他把身體所做的壞事淨化掉;這個人嘴巴很喜歡罵人,你念「阿」的時候,他的不好的口業消除掉;這個人心很不好很煩惱,你幫他念「吽」的時候,他的心就慢慢淨化,所以念「嗡阿吽」很重要。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