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嫉妒造業,隨喜有功德~證嚴法師

(*)嫉妒造業,隨喜有功德 證嚴法師 惡念,就是從貪、瞋、癡所生出的。我們帶著貪、瞋、癡、慢、疑的習氣生活,看到周圍的環境,就容易生起慳貪。人的慳貪分秒不離心,這顆種子好像常在心中。譬如,原本的好朋友,忽然間脫穎而出,憑著自己的努力、用功,改善了生活,提陞了地位,受到人人的肯定、讚歎,看到這樣,我們的心理就非常不平衡,這叫做嫉妒。嫉妒別人優秀、嫉妒別人成功,嫉能妒賢的心,就是凡夫心地。 (*)「自讚毀他」失德 佛陀教我們要「隨喜功德」。不只不嫉妒別人,看到別人優秀,看到別人成功、被尊重、受人讚嘆,應該要起歡喜心,同時也要讚歎別人,這是一種好習慣、好習氣。看到別人成功,或聽到別人受讚歎,自己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態,是不平衡、嫉妒別人或者是很歡喜?這就是一念惡,一念善。 不歡喜別人成功,是「惡念」;除了惡念之外,又現行造業,這叫做「嫉妒」。這是內心惡的種子浮現,將來也會結成果,因緣果海,只在於一念心。嫉妒的心態現行,到底是什麼形態呢?就是自讚毀他。因為你的心不歡喜,不歡喜對方被讚歎,不歡喜對方成功,所以那一念心、忍不下這一口氣,很自然的就會現行出來和他比較:「我不比他差!記得以前他和我也差不多;他什麼都不懂都是我教他的……」

聖嚴師父法語

聖嚴師父法語 只要能到極樂世界,將來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轉,但是最好在臨命終時能心沒有顛倒。所謂顛倒是四顛倒,即常、樂、我、淨: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具體來說,就是對於財產、兒女、眷屬、名利、事業等,種種所擁有的東西會捨不得、放不下。尤其是臨終時,更是難捨,所以有人會死不瞑目。死不瞑目是因為不甘願,這些東西都是自己一生的心血,但人一死,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有人覺得「好死不如歹活」,活著,至少東西還是自己的。 人們捨不得的事情太多了,捨不得三妻四妾,捨不得兒孫滿堂,捨不得金錢財富,這就是顛倒。有的人臨死時,還把支票簿或圖章抓得緊緊的,捨不得給兒孫,捨不得給親戚、朋友,又非給不可,十分痛苦。所以,臨命終時一定要專心一意地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要以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念佛,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願阿彌陀佛來接引,否則會捨不得走。 有些人,生前沒有做布施、沒有修功德,也沒有持戒、供養,也沒有替他人或自己做好事,即使做了,也沒有盡心盡力,只是敷衍了事,這種人臨命終時,可能不會想念佛,也想不到要念佛,因為念佛等於要死了,他捨不得把擁有的東西放下。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病得非常重,勸他念阿彌陀佛,但是他們不願意念,說:「我不要念阿彌陀佛,我要念藥師佛,我要消災延壽,我不要到西方去。我不想死,我想活!」這真是顛倒。 壽命有一定的限度,輪到要死的時候就是要死,不是死的時候,你想死也死不了。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壽命是無量的,為什麼捨不得?這是顛倒。

【怎麼樣來改變我們過去的業力呢?】

【怎麼樣來改變我們過去的業力呢?】 淨界法師: 那麼怎麼樣從第六意識的如理的思惟、想像來改變我們過去的業力呢?我們看下一段的總結。我們心中的想像,在佛教的專有名詞就叫止觀,講得好聽點就是止觀,其實唯識學就是想像。只是說這個想像不是我們自己的想像,是透過佛法的指導,隨順教理的引導,依教起觀。 這個地方有兩段,我們先看,從本經的角度,我們應該對人生要產生兩種的想像,所謂一心三觀。 第一個是空觀。 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是馬上處理,是先迴光返照,照了我們心性不變之體,告訴自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沒有這個東西,就是從個別生命先帶回整體生命。這個事情非常重要。 一個菩薩遇到事情,要先求安住,再求調伏,要養成這個習慣。 我再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如果你要突破你的生命,反應不要太快,真的不要太快。你太快的話,你馬上被阿賴耶識所騙。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腳步放慢一點。因為阿賴耶識是生滅的,它要的就是你跟它一起起舞。你不動,不迷、不取、不動,它拿你沒辦法。一個人反應越快,對你越不利哦! 我是說修行人,世間那是另外一套。世間道和出世間道是兩條路。世間人講求效率,這個我們不談。佛法講解脫,反應要慢,真的要慢。 你看《楞嚴經》,不迷、不取、不動。遇到事情,先把心安住,告訴自己,你本來沒有這個東西,那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相。所以,第一件事情,先修空觀,把心帶回家。 第二個,修假觀,我要怎麼面對?照了心性隨緣之用。 第一個,思惟這是我過去業力的顯現。 我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把這個因緣把它消失掉;第二個、我希望這個因緣把它擴大。 假觀,觀察——你從什麼地方來?從業力而來。你將往哪里而去? 我希望這個因緣,假設是個好的因緣,跟菩提道相應的因緣,我們希望這個因緣增長廣大,比方說布施、比方說持戒、比方說念佛。 所以,假觀就是用方便法門把這個因緣消滅、或者把這個因緣增長廣大,就是假觀。...

大寶法王:「佛教徒」的修持法,是藉由佛法而得到心的力量!

大寶法王:「佛教徒」的修持法,是藉由佛法而得到心的力量! 而談到所謂「修法」,是否又應將全副心力放於修法,而不顧世事,將自己的工作、事業、生意、家人都拋在腦後?或將家人、工作等都視若無物,僅將佛法當成最重要之事?大家是否有如此想法?或除佛法外,將其他都視若塵土呢? 若想放棄一切地去修法,對一位修法者而言也非易事,因為我們去找工作、做事,都是希望自己和家人有安穩幸福的生活,若連此都做不到,想藉由修法去救度一切眾生,令他們幸福可能也是成效堪慮。 因此,是否要如同往昔高僧大德一樣放下一切呢?對我們一般凡夫而言,確實相對難以達到。但這並非代表拋棄一切、將全副精力都放在佛法上,是難以達成之事。 所謂「佛教徒」的修持法,是藉由佛法而得到心的力量,瞭解人生的精髓與實義,這才是修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究竟利益,讓自己如願達到究竟的幸福與利益,而非得到外在物質或生存條件等暫時性的幫助。 因此,對於一位佛教徒而言,修法並不是為了滿足外在五根所執的貪欲之境,而是為了達到內心的安樂,心的安樂才是究竟的安樂與幸福,將此視為修法目的,為此長遠目標與利益,去精進努力。

宣化上人:誦楞嚴咒,修什麼法門都會成就的

宣化上人:誦楞嚴咒,修什麼法門都會成就的 這《楞嚴經》和〈楞嚴咒〉的重要性是沒有法子能說得完的,盡未來際也說不完它的這種妙用,所以說是不可思議。 我今天再用我誠誠實實的這種心,來向你們各位坦坦白白地說一說這〈楞嚴咒〉的妙用。 我過去在東北的時候,每逢遇著人有病,我就一定要令他這病好。我以什麼力量來令一切的人病好?就是這〈楞嚴咒〉的力量。 這〈楞嚴咒〉其中有五部: 東方是阿閦佛——金剛部

【#大悲咒的十心】觀音的慈悲

【#大悲咒的十心】觀音的慈悲 【慈悲心、平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 恭敬心、卑下心、無雜亂心、無見取心、無上菩提心】 「觀世音菩薩言」:觀世音菩薩就對大梵天王說,什麼叫大悲心陀羅尼呢? 「#大慈悲心是」: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羅尼。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你若存著大慈悲心,這就是〈大悲咒〉。 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沒有大悲心,就是沒有念〈大悲咒〉。你天天念〈大悲咒〉:「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一天從早晨念到晚;你若沒有大慈悲心哪,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沒有念〈大悲咒〉,你盡存著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所以念咒,你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平等心是」:什麼是〈大悲咒〉啊?最平等心、沒有分別心。平等,就是無黨無偏;這種心就是〈大悲咒〉。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