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大悲咒 功德利益】

【大悲咒 功德利益】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開悟無上正等正覺的重要口訣。 其中句句大願,願願著力。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詳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 其得名由來是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羅尼。」 #觀世音菩薩之所以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因由是: 當觀世音菩薩還在千光王靜住如來的佛土修行時,靜住如來特為他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並且對他說:「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當時的觀世音菩薩聽完此咒後,即由初地證到第八地(不動地)。於是發出誓願說:「如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堅持】

【堅持】 成功不在於堅持了多久, 而在於你能否繼續堅持。 成功的關鍵往往只有幾步, 其他時候都是默默積澱的過程。 關鍵時候更需要堅持, 幾乎所有困難都在此時浮出水面, 擊破它們,你就贏了。 誰堅持到最後,誰的笑容就最美。 ~轉載

不要輕易說別人的缺點和毛病,會背巨大因果

不要輕易說別人的缺點和毛病,會背巨大因果 我們說別人的過失,是善意的想讓他人改變,這不會有罪過。但輕易宣揚別人的過失,就造惡業了。所以最好不說他人的過失,甚至要隱藏、保密他人的過失。在不瞭解的時候,最好不贊嘆也不誹謗一切眾生。但很多人都有習氣,經常在暗中說一些是非長短,說別人的缺點與過失。這本身就是一種過失,是一種造業。 善惡不在表面形式上,都在心裡,你無法判斷他人的心,就不要盲目地議論、評價別人,這樣很容易毀壞自己的功德,消盡自己的善根,斷送自己的慧命!對自己一點一滴的好處都沒有,為什麼還要做這麼危險的事情呢? 有的人熱衷於說些沒用的閒話、廢話,就是佛法中所說的綺語。自己的經歷在別人不問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去說。如果有人想知道,在對他有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說一些。有的人因為控制不住自己,不管對方想不想知道,有沒有利益,就在那裡滔滔不絕地說自己的事,說了半天,誰也沒聽,與沒說一樣。說閒話的果報是口才不好,說話沒分量,別人不願意聽。有時候說閒話,會讓聽見的人生起貪心、嗔恨心、嫉妒心等,弄得人心慌慌而生起煩惱,讓人心情不愉快,這也是在造惡業。 惡語這個罪過非常嚴重。因為人只要生起一剎那的嗔恨心,就會摧毀相續中所有的功德、福德和善根。你讓他傷心,讓他生氣,他就會毀壞這些,這等於你毀壞了這一切!這個罪過非常嚴重。所以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說別人的缺點和毛病。 有的人說,「我是為了他好。」如果你是為了他好,那你得觀察一下,你有沒有調伏他的能力?你們之間有沒有這個緣分?如果沒有這些,你不但不能讓他改正,反而讓他生氣,讓他煩惱;如果你明明知道這樣做了以後是這個結果,你還要這樣做,那就有一定的罪過,而且你發心也不正確! 什麼是正確的發心?發心完全是清淨的,不為自己,只為他人。你明明知道對方不能接受,你也明明知道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你們之間也沒有這個緣分,你還說他的缺點,還找藉口說是為他好,你這樣的發心已經不清淨了,你將來要感受果報。在因果面前,誰也裝不了,誰也躲不了。因果就像個秤一樣,都給稱得好好的,一點點也不會有差錯。所以說話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傷害別人。 若是為了發露懺悔、改過,應該在三寶面前說,而不應該在大眾面前宣說。修行之人說話要有威儀,說有道理、有意義、符合實際的語言。佛的事業就是佛的教育,佛的教育就是教眾生快樂的方法。要想運用好語言,掌握好語言藝術,最好在沒有開悟、沒有明心見性之前,不要輕易地去說別人。 有的人以為順口說幾句他人的壞話,沒有什麼大事,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百業經》中有個公案,有一個女子罵其他的女子為「母狗」,結果在未來五百世當中轉生為母狗。所以說惡語對自己的傷害也特別大。如果說一句讓別人聽了很愉快的話,那你自己生生世世都能得到好報,時刻都會有人讓你心情愉快,這多好啊! 千萬不要輕易說別人的缺點和毛病,會背因果。一下列舉十八種口業與災禍詳細對應因果: 1. 說髒話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 誹謗或惡意中傷,所帶來的惡果更多。 3. 愛說絕話的人往往斷絕自己的路,災難多,沒有機會。 4. 愛說大話的人往往自己沒什麼能力。 5....

【一口佛號八十年的她,此生只為修行而來】

【一口佛號八十年的她,此生只為修行而來】 她們就像一尊靜靜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陰,靜靜地走過,是那樣安寧;這尊尊雕塑都有著堅韌的生命力和靈魂。我們只能遠遠地看著她們,我們只要遠遠地看著她們就是一種力量。雖然是弱女子,但她們對信仰的堅定不移令人心生敬畏。—— 正慈大和尚 她是富有堅韌生命力的雕塑 從15歲開始,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現在95歲高齡,正是念佛八十年,越念越長壽。 19歲上山出家,即使得過腫瘤,生過病,也堅持不下山,仍然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念著念著,腫瘤也怕了她,身體奇蹟般地康復了,至於山外的世界,已經與她無關。 人們說:「她此生只為修行而來。」也有人說:「她總說自己不懂禪,不會修禪,其實她已經修得很好了。誰能有她這樣的清澈,這樣明瞭的人生?」 想要更多的瞭解東方山紫竹林彌陀寺指淨法師的傳奇故事,並不容易,她自己不願說,但凡問她,她就一句話:「問那麼多幹嘛?念佛就好。」說來說去,還是回到「念佛」上來。 為了寫老法師的故事,我們三次拜訪,聽身邊人講述法師的故事;親近法師,感受她的堅持與力量。 走進紫竹林,走近老法師 第一次見指淨法師,是在三月。紫竹林彌陀寺就在東方山的路邊。殘破、潮溼、陰暗的房舍,如果不是特意來,平常路過,我們恐怕很難注意到這座寺院的存在,也很難想象這裡還居住著老法師,且一住就是大半生。 她是如何在這樣的「陋寺」,寒來暑往,生活這麼久?是什麼令她甘於這樣極致的清貧?指淨法師寧靜地坐在老式藤椅上,口裡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周遭一切都與她無關,滄桑歲月在此留步。就連我們這些「入侵者」也無法打擾老法師的世界,好像只能遠遠地,充滿敬意地看著她。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紫竹林,第一次拜訪老法師的感受。 第二次拜訪老法師正值小暑。 寺外知了永不停歇,或許他們受老法師影響,也在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吧。 寺院後面的竹林只有在偶爾風過的時候,沙沙作響,其餘的時候,就那麼靜靜地立著。也許他們也和這片淨土融為一體,或許,他們甘願守護這片淨地。 老法師依舊端坐在老式藤椅上,聽說我們要拍照,換了一身灰色僧衣後,手裡還是不斷轉動佛珠,自顧自念著佛號,她的神態自帶威儀,彷彿一束光,淡然、從容。「身似琉璃,內外明澈」,不就是這樣嗎? 這位95歲高齡的老法師不僅見證東方山近代以來的滄桑變化,她的一生也歷經了種種苦難,卻仍保持孩子時的樣子,初心不改,如此明澈。她的方式簡單,簡單到我們難以企及——一心念佛,無論何時何地! 第三次拜訪,我與她同住一晚。 不想這兩天一夜的相處,竟然會有新故事:接近傍晚的時候,老法師摳著自己的指甲,我拿出指甲刀,捱了挨她的手指,意思是我幫她剪。老法師明白了我的意思,就把手交給我。我一邊剪,她一邊說:「你麼果會(意思是:怎麼這麼會)剪哪!」說了好幾遍。 剪完手指甲,她還在說,見我沒領會她的意圖。她只好說:「我每天洗腳,腳很乾淨,不做氣色(意思是沒有氣味)。」我這才知道她想讓我幫她剪腳趾甲。 我一邊剪,一邊想著,看來,老法師除了專心念佛,還有「狡黠」的一面,她自己也想著想著就笑起來,那樣子好可愛,竟然像個孩子。 經歷歲月洗禮的人,往往更能返璞歸真,她在孤寂的歲月中,在清淨的世界裡,在聲聲佛號中,沉澱靈魂。而我們在含淚的笑聲裡,細細品味「悲欣交集」的娑婆世界。 她為念佛而來 我們與指淨老法師的侄女交談了許久,聽她講有關老法師的住事。眼前不禁浮現這樣的片斷。 1924年的某一個清晨,鄂州市汀祖劉家畈村還沉浸在睡夢中,一戶在當地還算殷實的小院卻不如平時那樣安靜,即便只是一位女嬰的誕生,也讓這個人丁單薄的家庭倍感歡欣。 身為大學教授的劉先生,高興極了,整天整夜守著這個不哭不鬧,乖巧可人的女嬰,為她取名劉詩慧。他甚至想著,一定要為她讀詩,教她寫字,希望她將來是如詩一般,外秀慧中的女子。 然而,這位大學教授父親,並沒有來得及實施自己的計劃,劉家男丁一向身體羸弱,到他這裡,也是一樣。在劉詩慧很小的時候,劉教授就去逝了。 父親去逝,劉詩慧沒有了父親的疼愛,家中也少了重要的經濟支撐,沒了支撐的家庭,日漸飄搖。很快,她們家成了村裡最清苦的人家。好在,父親在世時,信佛的母親樂善好施,到了他們也一貧如洗的時候,鄉親們常常送些吃的,照顧著他們,這一家人才勉強度日。 因為母親吃齋念佛,劉詩慧似乎自孃胎時期就受影響,出生後,母親時時念「南無阿彌陀佛」,她便安安靜靜地聽著,沒吃沒喝,也不哭不鬧,只要能聽到「南無阿彌陀佛」,她就能安靜地待一整天。 到了會說話的時候,她也跟著母親念「南無阿彌陀佛」,起床念、走路念,沒事做的時候念,有事做的時候也念,做飯的時候念,洗衣服的時候念,打柴的時候念,挑水的時候念,除了睡覺吃飯,她的世界就只剩念佛。 有人問:「你怎麼就念阿彌陀佛?」 她說:「我不識字呀,就念“南無阿彌陀佛”。」 她信佛念佛,祈願脫離輪迴,往生淨土。 到了15歲,劉詩慧更加精進,每天念佛至午夜,睡到凌晨3時,準點起來,仍然是無數遍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她還發願機緣成熟之時出家。 父親去世,家中人丁單薄,成家後的哥哥英年早逝,留下孤苦伶仃的侄女需要照顧,還有年邁的母親⋯⋯,但這一切對於劉詩慧來說,不過是無常人生的平常,她依然像小孩子時候一樣,平淡地接受一切,承擔一切。 5時,砍柴、挑水、燒火做飯,漿洗一家人的衣服,想盡辦法為家人解決吃食,出家前,還叫劉詩慧的她,只有一件素色破碎布縫成的棉襖和一件單褂,穿穿補補,補補穿穿。除了念佛,就只想照顧母親和侄女。 19歲,母親去世,安葬母親後。劉詩慧毅然來到東方山弘化禪寺,禮師常樂法師,正式出家。從此,世上再無劉詩慧,她是指淨法師,是一心念佛的出家人。 剛出家的時候,弘化禪寺三房未分,她便住在西房,西房是木質結構,她住的樓下房間幾乎沒有光線,比出家前的家裡條件更加簡陋。出家人也不多。這些都左右不了法師的信念。 每天凌晨,寺院僧眾還未起來,她就早早開始打掃寺院,燒火、做飯、出坡種菜⋯⋯,到了晚上就回沒有一絲光,陰暗潮溼的房間,依舊堅守老實念佛,青燈古佛相伴,白天黑夜,那句「南無阿彌陀佛」從未間斷。 上世紀八十年代,指淨法師來到離弘化禪寺不遠的彌陀寺。當時的彌陀寺,只是一個一連三間的茅庵。 指淨法師依然平靜地接受,還是那句「南無阿彌陀佛」伴著她,從早到晚。直到1990年,因為她一心念佛,待人和善,受到山下,以及鄂州信眾的信任,她才在常樂老和尚的支援下,重建彌陀寺,有了殿堂、客房、寮房。 而她自己住在殿內左側的一間狹小屋內。臥室靠山,終年潮溼,牆上到處是黴菌,她的生活依然是清苦的。有人說,你就不能住得好些?她還是那句話:「說果多話(這麼多話),不如念佛去。」 住持彌陀寺數十年,她沒有舉行過任何法事活動,她,帶著她的徒弟、信眾只做最簡單的事——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除了吃飯、睡覺,念佛,世間瑣事與己無關。也因為這樣,指淨法師的徒弟不是很多,香客一直就有,但也就那麼幾位,彌陀寺也就更加清淨了。 東方山附近很多人都知道指淨法師,人們一邊儘量不打擾她的清淨,一邊又時不時地為她送些吃的、用的。大家想的就是希望她能好好的,人們瞭解她的清苦,理解她的專注,她也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 正慈大和尚也常常去看她;智維法師逢年過節給彌陀寺送米送油;法藏寺的監院頭智法師總會張羅著給法師送來一些吃食、蔬菜、生活必需品。都知道她不多話,也不做過多打擾,問候到了,就離開了,離開的人,心中對老法師除了敬重,還有深深的牽掛。 清晨,斑駁的陽光漸漸照耀到這孤寂,清貧的小寺院。老法師昨晚睡得很好,她還說,不冷不熱,正好。 我挨著她,待她起床洗漱好,又坐在她的藤椅上,等她吃完早餐,又坐了好久。她又開始數著佛珠,念著「南無阿彌陀佛」。 我知道,我也該告辭了,老法師的侄女陪我走了許久,她說:「老法師其實很喜歡你們來,她口裡不說,但你們來,她是高興的,你不知道,她好久沒這麼高興了。」 好的,我以後會常來,下次來,我依然會靜靜地坐在老法師身邊,還會為她剪指甲,還能看她笑得像一尊歡喜佛。阿彌陀佛! — 與般若月。 轉載貼文

【佛學常識】菩薩名稱何來

【佛學常識】菩薩名稱何來 菩薩是梵文音譯的略稱,其全稱是「菩提薩埵」,可譯為「覺有情」、「道有生」、「道心眾生」,還有的譯為「大士」、「聖士」,等等。 菩薩比較常見的稱謂是「大士」,「聖士」,例如稱「觀音菩薩」為「觀音大士」。 菩薩一詞最早是釋迦牟尼成道前所專用,也是佛弟子對未成道前釋迦牟尼的稱呼。 所以在佛教中,「菩薩」的位置僅次於佛。 菩薩有「自己追求成佛」和「永遠救度眾生」的雙重任務。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在一些看似最偶然的事件中, 其實都是緣起緣滅的顯現。 暫時你看來障礙你的,未必是障礙, 而是上蒼善意的阻止, 為了你今天和明天, 乃至以後的漫長歲月, 讓真正發生屬於你的, 最終屬於你而不得不以此種方式呈現給你。 有時候,你以為的結果, 其實只是努力; 你以為的過往,其實就是結果。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轉載貼文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