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鹹派酥

鹹派酥 1. 把要用的冷凍酥皮從冰箱取出,略為退冰、軟化,以利包餡。 2. 內餡備料:素火腿、香菇、胡蘿蔔切細丁,其他做菜的角料也可以切細丁使用。 3. 鍋內放少許油,將香菇丁爆香後鏟到一邊。再依序放入素火腿丁(拌炒),紅蘿蔔丁(拌炒),素料丁(拌炒),同爆好的香菇丁,全部一起炒香後,加入少許白胡椒粉、素蠔油調味。熄火後盛起,待涼。 4. 酥皮對切成兩片三角型,用小湯匙舀入鹹餡料,對摺酥皮,將開口處用少許麵粉水捏緊,用叉子壓出花邊紋理,排上烤盤,最後刷上奶水、或無糖豆槳,準備送入烤箱。 5. 烤箱先預熱,爐溫190度熱爐,烤約10~15分鐘,上色即可出爐。 ? 有些宴客菜為了造型,常會留下一些角料,這時候如果有酥皮,做成鹹派酥,就可以華麗麗地出場囉! 築願小棧

精進者,當發菩提心

有一個懶惰的人,他一年到頭都希望讀書,可是都讀不了書。在春天時,他說像這樣春光明媚的好天氣,不去玩多可惜;夏天到了,天氣這麼熱,怎麼讀得下書;到了秋天,正該舒舒服服地享受這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冬天到時,又快過年了,讀書還是等明年再說吧。這就是中國人說的:「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過了秋天冬又到,收拾收拾好過年!」 有了精進心的人,他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即使身體有病,經常還是法喜充滿;沒有精進心的人,就算身體沒病,他的心理卻是有病的,因為他的煩惱一定很多。因此,精進對學佛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大智度論》卷八十一就提到身、心的精進:身精進──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心精進──斷慳貪瞋恚等之惡心,而不使得入。 《大智度論》卷十六又有:身精進者,勤修布施、持戒、誦法言、修福德。心精進者,忍辱、禪定、智慧;自初發心乃至得無生法忍,捨肉身,證法性身乃至成佛。 精進者,當發菩提心,就是發的無上願心,也就是說,必須要在多少時間內,完成一個目標。為了達成目標,就不要管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是否有阻力,都一定要風雨無阻地做到。 目標有大有小,小的目標是每天要完成什麼?大的目標是在一生之中要完成什麼?最大的目標,則是在多生多劫的時間之內一定要成佛;或者並不一定要成佛,而是永遠救度無量的眾生。發了願之後,自然就不會懈怠了。 一個人的體力和時間,是很有限的,能夠發揮的力量卻是無限的。這不是很奇怪嗎?有限的小小身體,怎麼會有無限的力量呢?這就是由於有了精進心之後,努力地去做,多努力就有多的成就,少努力就只有少的成就,不努力就不會有成就。這不是要跟別人比,而是盡自己的全力去努力。此時,你會驚奇地發現,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麼多的事、做了這麼多的服務工作?這都是靠精進力,而能以有限達成無限的功能。◇《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07-13-4《 六波羅蜜講記》p....

觀音菩薩感應故事~【觀音開門來救難】

【觀音開門來救難】 演培法師: 過去中國有一地方人家,夫婦感情很好。妻子除將家庭照應得有條有理,就是專門念觀音聖號。其夫對妻子亦很好,到外做生意,每與朋友談到妻子,總是贊不絕口,說妻子如何賢淑,如何貞節,如何具有婦道。 有個朋友想開他的玩笑,特借故到他家去。其妻見是丈夫朋友來訪,對他很禮貌的歡迎與招待。古時女人穿的服裝,袖子很大,手一舉動,袖子向上,臂膀就露了出來。其妻臂上有一顆痣,被這友人偷偷見到。 其友後來見到她的丈夫,對他開玩笑的說:“平時你說你的妻子怎樣賢良而守婦道,可是你妻手臂某處有顆暗痣,我已清楚知道,則你妻所守婦道如何,由此可知”。 其夫聽了那還得了,心想我這樣的信任你,你原來是這樣的女子,真是豈有此理!於是氣憤憤的,半夜持刀回來,喚妻開門,當門開時,不問情由,見到妻子就是一刀,殺了就跑,免為官捉。

【我們在念菩薩,菩薩在念誰?】   夢參老和尚開示:    反聞自性,誰是我?我是誰?

【我們在念菩薩,菩薩在念誰?】 夢參老和尚開示: 反聞自性,誰是我?我是誰?- 金剛經教會我們什麼?教我們不要執著。但是我們的心,非要執著不可,特別怪。例如:有幾個問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叫你不要生心,叫你不執著。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你心還能生嗎?那就叫無生,就是讓你不生,無生才無滅。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生。 不著色生心,不著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什麼都不執著了,這個心還怎么生?這是指妄心。待在禪堂裡,班首師父經常給大家講開示?“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我們狂妄的心,一時不停,總是要攀緣,要有點執著,當你一切都無所住的時候而生其心,就告訴你不生心,不用文字言說,不要瞎想,就這麼句話。 在禪堂用功的時候,一進禪堂,維那師告訴你:身心放下。當要做功夫的時候,香板一打,讓你放下,什麼都不要執著。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既然是無住了,心不生了,這叫無生,無生也就無滅。因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告訴你,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沒有,你解釋什麼呢?越多解釋你越生心,這是虛妄的心。 咱們眾生心就是放不下,特別在禪堂用功,告訴你了這是選佛場。怎麼樣能成佛?心空及第歸。你必須得先把心空掉,但是眾生心,總要撈摸點東西,總要執著點東西,你給他把境奪了,金剛經說奪境,一切境都給它消滅掉,不奪境你心生不起來了,就是讓你不生,越解釋多了就越糊塗,禪門一支香,這柱香點起,在那一坐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但有言說,都無實意,是滅斷言說的。 第一句話,請諸位師父參話頭,參過沒有?當你沒說話,前頭是什麼?話頭。當你一說出就是話尾巴了,就不是話頭了,還什麼話頭呢?參話頭就是讓你達到無言說,當你沒說話的前頭,你參,是什麼?這是機鋒。 當你說出來,就沒有實義了。你參話頭是什麼?就要你不生心不動念,一起念一生心就不是話頭了,一生心就動念了,就是話尾巴了,那還叫什麼話頭呢?就像我們另一種說法也是跟這個意義是一樣的:父母未生之前的,誰是我?就是我爸爸我媽媽沒生我之前,我在哪裡啊?這是第一個參的。生我之後我是誰?你有這個肉體了,受了生之後了,我在哪裡啊?我到底是誰?誰是我?我是誰? 因此,金剛經啟示什麼?讓你是離言說,不要起心動念,言語道斷。言語這條道路,斷絕了。心行處滅,心裡的思想,心識的運轉沒有了,滅就是沒有了。 要糾正一個什麼東西,古人告訴我們:越描越黑。你不說還好一點,越說是非越多,給他截止不說了,沒有了。所以咱這修禪的人言語道斷,離開語言,心行處滅,心什麼思想都沒有,心的運動停下來了,沒有心。 生住異滅四相:沒有生相,一切事物生起,這是生相,生而後住,生來就住。舉個例:當我們生下來就住世了,從不會說話到漸漸會說話,會運動了,要生活,得學本事,那你在住世的時候必須得學。要住,要生存。在住的時候起變異,從生下來隨時在變,一歲變到十歲,十歲變到二十歲,這個變異過程就是生成過程。 你生了之後就是在向滅了走,生住異滅四相是輪流的,沒有一刻停的。生時候,願他快點長大,大的時候漸漸就快老了,老了完了就死了。生、住、異、滅循環。什麼是生、住、異、滅相?每個人受的、想的一切事物,寺廟每天都在變,往什麼地方變呢?往了滅了變,到最後消失掉。 地球儘管它多少億萬萬年,它每天都在變,沒有一時刻停,這就是異相了。這個住相是沒有的,看著是住,哪有住相?它不停地演變,從住到異了,必須都用顯現變,十歲孩子絕不是大人,它就變了。 那就叫異,異是變化的意思,兩歲它不停留,它變三十,三十變四十,變完了它消失了,就產生意外,不讓這個規矩循環。有沒有兩歲死的?有沒有十幾歲死的?四相隨時變化的,不是固定的,循著一切事物它的成長到它的變壞,就要你認識到一切事物都在演變當中,沒有固定的。 生滅,生滅法中間加住相異相其實就是生滅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那生滅滅己呢?寂滅為樂,就是佛教授我們的,這樣來理解就對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樣能達到無生的境界呢?諸法不住,沒有體性的,一切都無住,你這個心怎么生?心不生,種種法沒有;心生,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 這本來是在教你的時候跟你說明,對我們參禪的道友可不要說明,為什麼?讓你參,都跟你說明白了,你參什麼?你就不參了。參就是不懂父母未生我的時候,那時候我在哪裡?生下我來我又是誰呢?這些個問題是讓你參的,參明白了,這叫開悟。 但是這個歷程可能是三年五載,可能是三二十年,你要明白了,就叫開悟了。就要你明白那個沒說話前頭誰是我,叫你破我執,在教下講不要執著,沒有我,就這麼個意思。所以就是參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生了我之後我又是誰,這就是要你參的,說破了還參什麼? 所以參話頭,乃至寫個參話頭,這個已經話尾巴了,不是話頭了。有語言有文字都不是話頭,沒有說話以前,你參:“是什麼?”這才叫做參話頭。 要跟你說出來那還有什麼意思?那還參什麼?簡單說:沒有說話以前,什麼都沒有。因此,一切眾生他不理解,非要找一個明白,越明白越糊塗,明白得越多糊塗越大。舉個故事: 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到寺廟裡頭來逛廟。蘇東坡到觀音菩薩塑像前看到觀音菩薩拿個念珠。 問佛印禪師:觀世音菩薩塑個念珠,觀世音菩薩念誰? 佛印禪師說: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就迷惑了,說:觀世音菩薩拿念珠念“觀世音菩薩”,還要計數?佛印禪師你給我解釋、解釋。 佛印禪師說:這是你自己的事,你參去吧!我不給你解釋。 兩人繼續在廟裡頭逛,出了廟了。 蘇東坡跟佛印禪師說:不要你說,我明白了。 佛印禪師問他說:你明白了什麼? 求人不如求己呀! 就是觀音菩薩拿念珠,觀音菩薩說求人不如求己,這就是讓你反聞聞自性。 楞嚴經上說“反聞聞自性”,所以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得聞如來如是章句,生實信否?”佛你說這句話,這種教導,眾生能信嗎? 這種道理甚深難得理解。為什麼?無相法門,叫你心什麼都不住,乃至布施不要執著相,就是平等了。 對一切眾生如佛想,普見一切眾生都把他當成佛,見眾生不見眾生相,見眾生的法身,所以你布施時候你不執著錢的數字多少,也不要執著老和尚當供養,小和尚沒修行我就不供養,這就叫執著,不平等。平等供養,對一切眾生平等。 平等,這佛指的是:“見性成佛”。見到法身,你對一切眾生都把他看成佛,這就是我們要學的甚深般若波羅蜜。 ~轉載

地獄與天堂就在你我的那一念心

有一位一生行善的大善人,臨終前,天使特地下凡對他說:「大善人,由於你一生行善,成就很大的功德,因此我特別准許你在臨終前,達成一個你最想完成的願望。」大善人說:「神聖的天使,謝謝您這麼仁慈。我信奉神明一生,卻從來沒有見過天堂與地獄,究竟是什麼樣子?)您可不可以帶我到這兩個地方參觀?」天使說:「沒問題,因為你即將上天堂,因此我先帶你到地獄參觀去吧!」大善人跟隨天使來到了地獄,在他們面前出現一張很大的餐桌,桌上擺滿了豐富的佳餚。大善人很疑或地問天使說:「地獄的生活看起來還不錯嘛!沒有想像中的悲慘嘛!」「不用急,你再繼續看下去。」過了一會,用餐的時間到了,只見一群瘦骨如柴的餓鬼魚貫地入座。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雙幾尺長的筷子,雖然他們嘗試了用手中的筷子去夾菜吃,可是由於你爭我奪,再加上筷子實在太長了,菜餚還未到口邊,又被別人搶走了而掉落滿地;說也奇怪,落地的菜餚,會迅速地沒入地中不見了,最後大家都吃不到東西,仍舊挨餓痛苦。「實在太悲慘了,閻羅王怎麼可以這樣對待這些人呢?給他們食物的誘惑,卻又不給他們吃。」「你真覺得很悲慘嗎?我再帶你到天堂看看。」到了天堂,同樣的情景,同樣的滿桌佳餚,每個人同樣用一雙幾尺長的筷子夾菜;所不同的是:圍著餐桌吃飯的是一群洋溢歡笑,長得白白胖胖又可愛的人們。他們互相餵著對面的人吃菜,因此每個人都很和氣安樂,個個都吃得飽滿又愉快。「人人餵我,我餵人人。」天堂與地獄的區別,就在於人與人相處的態度罷了!附註:《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作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其實,「畫師」即是無明心;「一切世間」就是指十法界。天堂與地獄差別處,就在我們的心、意、識中顯示出來,所以「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才是我們修行的真功夫所在,千萬不要等到最後,人生即將過去,仍舊一事無成,空留一身感嘆罷了!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上述故事中,已明白地告訴我們:地獄與天堂就在你我的那一念心罷了!(轉載) 南無阿彌陀佛🙏

你這樣迴向,功德最大!

࿄༺你這樣迴向,功德最大!༻࿄ 🕯為什麼說“迴向”,功德大 ✍️🏻“回”,就是把我們所有的功德,收回來。 ✍️🏻“向”,就是向外放。 ✍️🏻迴向這種意義呢,對我們每位道友很重要,你一天到晚都可以迴向。 🖌我說啊,磕一個頭,功德就不少了!念一句佛號,把這一句佛號作為基本的功德,就來回這麼迴向。這是從近到遠,從自身的身心安樂,少病、少惱,到臨命終時可往生極樂淨土。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