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每天晨起如此發願,能積累無量福報,受益匪淺!

每天晨起如此發願,能積累無量福報,受益匪淺! 每天從早上醒來開始,到最後晚上睡覺,如何將一天所有的行為都轉為道用呢?早上剛剛從夢中醒來,一睜開眼睛看到世界的時候,該怎麼發願呢?平時我們從睡眠中醒過來的時候,都是迷迷糊糊、睡眼朦朧的,既沒有觀點、也沒有發願,匆匆忙忙洗漱完畢,就趕去上班了。但修行人卻不應如此,而應首先意識到,從夢中蘇醒過來,類似於從虛幻的境界中醒過來;從深度睡眠中突然醒過來。則如同從不知不覺的無明狀態中醒過來,來到眼睛所見的新世界當中,這與證悟空性,抵達佛的清靜剎土在某種程度上比較相似。所以我們要發願:「祝願一切眾生能從無明黑暗中蘇醒過來,最終成就佛的果位。」這樣僅僅依靠發願,就能積累很大的資糧。這些機會每天都有,但我們卻從來沒有這樣發過願,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方法,所以把機會都浪費了。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每一個清晨,雖然一開始不太熟悉,只要堅持一兩個星期,就會習慣成自然,以後每次從睡眠中醒過來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這樣發願。 同時還要發誓:「我今天一定要過成有意義的一天,我今天的生命一定要做到有價值。」意思是說,自己當天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行善斷惡、聞思修行等等。進入睡眠狀態,與十地末尾斷除包括阿賴耶識在內的一切意識,斷除所有念頭,進入無念的智慧狀態而成佛,也即從十地的最後一個瞬間進入第十一地也就是佛地比較相似。尤其在《佛教的物種起源》中講過,每天從夢中蘇醒,經歷白天的工作與生活,再到晚上入眠,也是一個輪回。這個24小時的輪回,與無始以來流轉至今的大輪回過程完全一樣,只是時間較短,只有24小時而已。所以,在睡眠之前我們要發願:「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法身的果位!」這樣發願以後,就能把入睡的行為轉化為菩薩道。 因為我們的現實生活,也和晚上的夢境完全一樣,是如幻如夢的,所以有夢瑜伽基礎的人在做夢的時候,也應當發願:「願一切眾生能證悟一切法如幻如夢。」很多修法中,都有夢瑜伽修法。通過夢瑜伽修法,就能在做夢的初級階段,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做夢。在夢瑜伽中知道自己在做夢並不難,意義也不是很大,最關鍵、最重要的是,做夢的同時要知道,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也像夢境一樣虛幻不實。參引《佛教的物種起源》

看清自己的缺點,才能進步 天寧寺

看清自己的缺點,才能進步 天寧寺 要看清自己的缺點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沒有殺人放火,沒有做土匪強盜,當然是個好人,怎麼會有什麼缺點?可是大家都沒發覺,自己在人前人後其實是有差異的。 例如在利益交關時,心裡難免有親疏厚薄的分別;當別人發生事情時,也常常生起「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念頭,心裡會想:「這是人家的事,人家好是他家的事,人家壞我們也幫不了他的忙,管他去!」這種心態,究竟是好心呢?還是壞心? 我們常常做了壞事,說了壞話,存了壞心,卻不知道自己已犯了過失。 這是因為大家習以為常,沒有想到這樣其實是錯的。可是佛法里的修行方法,像念佛、拜佛、打坐,還有誦經,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我,發現自己的缺點,並且更進一步肯定自我。而這些方法都是非常簡易、人人可做的。 透過念佛、打坐,我們比較容易看清自己的存心,當一個念頭出現時,我們會想:「這是對自己有利,還是不利?」「是對人有益,還是無益?」「是損人不利己,還是損己不利人?」 像這些細微的念頭,均能一一判斷出來,並適時糾正自己。 我們平日常常不知不覺就把時間花在閑談、雜話、做無聊的事情上,這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不好,又沒有做壞事,只是無聊地說說、做做罷了。其實,這就是在浪費生命,不僅無益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對家庭、社會,對其他人也都沒有用。 事實上,只要不好好運用自己的生命,不能物盡其用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就是浪費生命,這本身就是一件壞事。 從正面積極的態度來看,我們不僅要消極地不做惡事,還要積極地努力做好事。信佛、學佛,可以藉由定課來訓練自己,譬如每天都要打坐、念佛、懺悔的人,如果有一天沒做到,就會覺得自己浪費了生命,十分不應該。這樣,你對自己才能夠肯定,你的自我也才能夠堅強起來,否則很容易陷入醉生夢死之中,成天悠悠忽忽、迷迷糊糊過日子。 也許你會認為醉生夢死沒什麼不好啊,反正生活不都是吃飯、睡覺嗎?但是你可曾想過:「別人吃了飯在做什麼?你吃了飯又在做什麼?」還有「別人睡覺以後在做什麼?你睡覺以後又在做什麼?」如果你連這些都沒有思考過的話,那就遑論了解自我了。 像這些問題,我們平常很少想到。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反觀自心的人,會很容易注意到自己的問題,有哪些不應該做的你做了,或者應該做的你還沒有做。 透過這些自省,你對自己會愈來愈清楚;如果又能逐漸改善自己的缺失,你就會對自我愈來愈肯定,愈來愈有信心,愈來愈能夠指揮自己、掌握自己,這時候,自我的信心就建立起來了。 「轉載文章」

【山藥西米露】

【山藥西米露】材料:山藥 2斤奶精適量 糖 1斤西谷米半斤作法:1.山藥去皮切丁,煮至熟即可再加入糖。2.水滾,入西谷米約煮8~9分鐘,煮熟之後再沖冷水備用。3.將1.和2.混合,再加入奶精即可。4.冰涼後更可口。 轉載

淨空法師 :脾氣不好是修行念佛的大忌晦

淨空法師 :脾氣不好是修行念佛的大忌晦 三惡道的業因我們明白了,還有三善道。三善道里面的阿修羅,雖然能夠行善,心行與十善業道相應,但是傲慢的習氣太重,脾氣太大,好勝心太強,這墮修羅道。能夠堅持五戒十善,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遵守這個原則,這才能得人身。 如果再能把十善業道向上提升,做得非常圓滿,那是天道。可見得佛法教學第一個目標教導人斷惡修善,目的就是保證我們來生不墮惡道,還能夠得人天福報,但是沒有能超越三界六道輪迴。 更聰明一些的人知道,三善道不是辦法,沒有能夠根本解決,再向上提升,超越三界了。像阿羅漢,阿羅漢知道人我事實真相,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放棄了對我的執着,也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無我。 https://youtu.be/SoTRwAnVh6w 轉載

念佛人不需持戒?錯!

念佛人不需持戒?錯! 1.慧遠大師慧遠大師的修行背景是般若的,搞般若法門的行人,一般比較灑脫一點,不一定注意到行為的威儀、細節等,但慧遠大師不一樣;他一方面有般若的灑脫,另一方面在比丘法的行為上真的是非常嚴謹。由於慧遠大師的因緣,第一部比丘的律——《十誦律》是在慧遠大師的敦促請求下完成的。《十誦律》出來後,他就真修實幹。他過午不食是非常嚴格的,臨終的時候,示現生病,有人請他喝點米湯,他不答應,因為過了中午。就說弄一點蜂蜜調水,給他吃,他也拿不准非時漿是不是可以,讓律師去找律部看是不是允許?因為律藏卷很多啊!還沒有找出來,慧遠大師就往生了,說明慧遠大師對細節都是注重的。 善導大師善導大師,你看他的持戒,比如有幾個細節:他的眼睛從來不看女人的;他走路是單獨走的,不跟人在一起共走,在一起共走就說閒話。他單獨走,還可以自己念佛。看到祖師的行為,我們自己都會慚愧得無地自容啊!我們走路可能還恰好相反,要幾個伴,要不很寂寞!念念都在道上的人,他有與眾不同的、特立獨行的風範,這樣才能成就他一代祖師的德業。善導大師不睡眠,這也不是我們能夠學得到的,夜不倒單啊!永明延壽大師永明延壽大師,他很注重梵網經菩薩戒,他有一個基本觀點:你要求上輩往生,一定要受菩薩戒。4.蓮池大師、蕅益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生活在明末清初,中國的戒律很松馳的時候,甚至戒壇都廢棄了很長時間。蓮池大師重新恢復比丘戒法的授受,三衣一鉢啊!從蓮池大師開始。然後對比丘戒、菩薩戒、沙彌戒都有整理,都有著述。蕅益大師對戒律是一往情深,他早年在24歲的時候主要是禪法,徑山坐禪。開悟之後,他就開始深入律藏,三次閱律藏,用二十多年的時間著述了一本《重治毗尼事義集要》。 他看到禪宗的弊端,不在於所謂的著相,而是根本就沒有戒律之相;不在於教法很多,而是根本就沒有教法;所以他要用戒律,用天台教來匡正那個時候的狂禪,空腹高心的狂禪。蕅益大師就自己一邊學,一邊帶一批人學。但那個時候跟他一起學戒律的人很少,一般常隨眾十來人,有時候六、七個人,最後剩下了二三個人。蕅益大師後來就說:「庶幾二三子,慰我平生思。」跟他學戒律的就是二、三個,甚至二、三個人還不幸短命死矣!所以他覺得戒律太難弘揚了。在五十歲那一年,有一次跟他的弟子成時說:「我早年有一個大的志向,就想恢復佛世的方規,聚合五比丘如法共住。」因為戒律講,無論在像法、末法,只要有五比丘如法共住,就表明佛法的正法還在這個世間。他找五比丘如法共住,最後搞了二十多年不可得呀!他說現在我不再是那個志向了,我現在是念念求生淨土。現在講點法無非給眾生種一點圓頓的種子而已,不再像年輕時候,年輕時候可能志向很大:要把眾生一網度盡的這個願望現在沒有了,做不到啊!等自己到西方極樂世界回來以後再說了。可見戒律很難弘揚,但是蕅益大師盡了他最大的努力去弘揚。對持戒和念佛的關係,蕅益大師是非常明確地表明: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念佛人一定要持戒,一個不持戒的念佛人不叫真念佛人。 5.省庵大師、印光大師省庵大師說,自己行在梵網,志在西方。印光大師對五戒十善也非常地重視。6.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持戒我們看到中國淨土宗祖師對戒律是非常重視的。目前有些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是末法眾生是不能持戒的,是持不了戒的,是不能靠持戒往生的,於是就可以不持戒。有些人接受這些觀點,本來原來還吃素,一聽這個他素也不吃了,吃肉也沒有關係,也照樣往生呢!這些都是很偏頗的。戒律是佛教的幢相,是佛教的壽命,是佛教的生命。我們作為佛弟子怎麼不持戒呢? 我們的態度是: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持戒,萬一持不到,要生慚愧心、懺悔心,是這樣的態度。你再持不到,你五戒在行為上總能做得到吧!先不談你的念頭,念頭以後再說,你行為上先做到,必須要有這種態度,這樣我們才能夠把中國淨土宗祖師對戒律重視的這個家風傳承下來。釋迦牟尼佛在淨業三福裡面,第二福就談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佛也要我們持戒。《無量壽經》也特別提出一個前提:要齋戒清淨!齋戒清淨,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所以不是說念佛,戒律就可以放任了,這一放任,我們種種的煩惱都現前,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信願,甚至影響到我們整個的佛教形象。本文選摘自大安法師開示

受菩薩戒的意義與功德

受菩薩戒的意義與功德 你能求戒,得戒體,就能有相當的把握不去犯戒。如果你不去受這個戒,就容易犯那種錯誤。 受了戒,就有一種力量在阻斷它,這是第一個好處。第二個好處,比如你受了菩薩戒,說明你曾經有發菩提心,就是你有跟大乘佛法成佛結上那個因緣。你的心態已經跟一般不發心的人不一樣了,你的生命的質量發生了變化。縱然你煩惱重,破了戒去惡道,但是你受菩薩戒的那種余分還能發揮作用。 發揮什麼作用?第一,就是使你受的那個罪不至於太嚴重;第二,惡道的罪受完之後,回到人道裡面,由於你曾經有過受菩薩戒的善根,你還能夠重新發心,再受菩薩戒,再去修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寧可受了破戒,也比不受戒要好。 受持菩薩戒的功德:菩薩戒涵蓋七眾戒,超勝一切戒功德,而且是過去七佛戒法,這是菩薩戒的殊勝與尊貴處。如《梵網經》說: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都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仍然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 《梵網經》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感得十方諸佛愍念、守護;臨命終時正見,心生歡喜;...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