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日常生活中不能有怨恨心和報復心

日常生活中不能有怨恨心和報復心 你要是遇到別人傷害你,你會很歡喜,為什麼?重罪輕報。現在你罵我,你毀謗我,造謠生事,我這個罪業現在就報掉,就不要到三途。現在要報不掉,將來到三途報,那很麻煩。所以哪個人罵我,我都磕頭給他頂禮,為什麼?謝謝他消我的業障。你看他不怕墮地獄,替我消業障,我不給他磕頭,對不起他。所以不能有怨恨心,怨恨心,他墮我也墮,墮到地獄,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這個太苦。所以這一定要覺悟,決定不能跟人結怨。如果有怨結,一定要化解,要懂得化解,不能夠結怨。 他看我過不去,我們想到我這一生沒有得罪他,可能在前世,因果通三世,無緣無故對你無禮,這肯定是前世因果。這些事情在平常會見到,你只要留意想一想,我們到外面去走一圈,有的時候碰到人,陌生人都不認識,見到你笑一笑、點點頭,善緣。有的時候碰到瞪你一眼,看到你好像很不如意,那是什麼?那是惡緣,可能我們第二次就遇不到。就一念之間,你就能看到善惡不一樣。所以都要用歡喜心、恭敬心去接待,他瞪我,看我不舒服,我給他阿彌陀佛,這回報很好。可以說是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都是我們修行提升境界的地方,都是道場。道場不一定寺院庵堂,哪裡都是!我們才能成就道業。所以這一句,真的是要有智慧看清楚,巧妙的來運用。  ……  所以我們遭遇到困難,遭遇到災難不要害怕,逆境、惡緣在那裡考試你,看你有沒有怨恨?沒有怨恨你就大幅度的提升;如果有怨恨,你這個考試就失敗,你就不及格。所以境緣對我們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我們是禍是福完全在自己,自己在逆境里怨天,惡緣里恨別人,那你就墮落,往下面去。如果在這個境界裡面不怨天、不尤人,還生感恩的心。因為他造惡業他要墮三途,他很苦;我們有怨恨心,會報復,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報復雙方都痛苦,不如把這個就捨掉,捨掉讓自己大幅度提升。他會墮落,墮落的時候生憐憫心,對他生憐憫心不是怨恨,他無知,造作惡業他將來墮落。我們還要生什麼?還要救拔心,我怎麼樣幫助他,他在受苦的時候幫助他減少受苦。那就是你每天誦經拜佛,把功德回向給他,他在惡道裡面減輕痛苦。他在傷害你的時候是無知,他覺悟之後他知道他錯了。我們對他更好,沒有一點怨恨幫助他。等到他脫離惡道的時候,我們自己是佛菩薩身分,真的能夠超度他,這就是禍裡面有福,福裡面有禍。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裡面,有一個故事,是一個修行人住在山上,也有十幾年不下山。以後被人發現,這個人有道有學,禮請他下山去弘法,這一下山弘法,受人恭敬供養,福報就現前,福現前了。這一現前之後,道心就退了,沒有從前那麼樣勇猛精進。有一天遇到蓮池大師,蓮池大師就講個故事,實際就講他,講一個修行人住山很好,以後被名聞利養誘惑,自己做不了主,墮落。他就問:你講是哪一個?他說:就是老兄。這是說明什麼?福裡頭有禍,那你自己要看不清楚、看不明瞭很容易墮落。   要學善財童子,什麼人是善知識?除我之外每個人都是善知識,善財童子就這麼成就的。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是善知識。五十三參,清涼大師說得很清楚,歷事煉心,煉什麼心?煉清淨平等覺。環境有順有逆,人事有善有惡,環境跟人事全部都是善知識。善財童子心目當中的善友,那個善友是佛,不是菩薩,諸佛如來示現來教導我的,這是活的道學,不是文字上的。他表現得很好,善人,我們看他們,心裡喜歡,完了。喜是什麼?喜是感情,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你怎麼動心?動心就被染污了。看到善行,內心真正起效敬之心,不能有貪戀。那個人表現得很可惡,見了你恨你、罵你、揍你,那是善知識,不能有怨恨心。   我們受人毀謗,這個人毀謗我,他為什麼不毀謗別人?我們學佛的人,對佛法薰修有素的人,他會想到這個問題。他毀謗我,他不毀謗別人,這是果,果必有因。我肯定在前世曾經毀謗過他,現在遇到了,受他的毀謗,這是果報。甚至於受人的陷害,這個人陷害我,他不陷害別人,如果我們過去沒有緣,沒有這個因緣,這一生當中不可能有這些果報。果必有因,因必有果,我們一定要相信,深明事理,我心就平了,歡喜接受。為什麼?帳了了,這還帳、還債付清了;付清,我身心當然自在、當然快樂,這是學佛的人。

住宅內如有蟲蟻,應當如何處置?

住宅內如有蟲蟻,應當如何處置? 聖嚴法師 有人寫信問我:住宅內如有蟲蟻,應當如何處置,打掃時,必定會傷殺一些,那樣的傷殺,算不算是破了殺生戒?或者命僕役打掃,僕役於打掃時,傷殺了蟲蟻,是否會構成教他殺生的罪責?或者歸咎於蟲蟻的業報所致?這實在是個大問題,為了維護人類自身的資生財物,不得不驅除蟲蟻侵蝕,為了護持戒體的清淨,又不得故意殺傷蟲蟻。 不過,有損於人的蟲蟻,是必須驅除的,驅除之時,則不得存有傷殺之心,應該小心為之,如已盡到護生的最大可能,仍有誤殺誤傷之者,應該自責於心,生悔意,發悲願,願其投生善類,願其終將成佛,庶可免以殺生之罪。這在律中是有根據的。《十誦律》卷十一,記載佛陀親自為僧伽的床褥除蟲(大正二三·七七下);《十誦律》卷三十七,因為浴室之中,濕熱生蟲,佛說:「應蕩除令淨。」(大正二三· 二七○下)。 但是,最要緊的工作,乃在於不使住宅之中生起蟲蟻,經常保持乾燥清潔,破損了的,立即修補,牆腳壁孔,要填平塞滿,容易生蟲的所在,在尚未生蟲之先,予以消毒,防止生蟲;如在生蟲之後,為了持戒,便應小心驅除而不得使用藥物來殘滅。否則的話,殺一蟲,得一下可悔罪,殺千萬蟲,即得千萬下可悔罪!但要求得殺戒的絕對清淨者,要到小乘初果以上哩!所謂「初果耕地,蟲離四寸」。凡夫是辦不到的! 由於戒的持犯,全在於心,故對殺蟲的罪責,分別六句:有蟲有蟲想,根本小可悔罪;有蟲有蟲疑,亦犯根本小可悔罪;無蟲有蟲想,方便小可悔罪;無蟲有蟲疑,亦犯方便小可悔罪;有蟲無蟲想,無犯;無蟲無蟲想,無犯。 另外,不得打人,不得打畜生乃至蟲蟻,瞋心打者皆得罪。在此,讀者可能尚有一個疑問,即是守持殺戒,是否必須素食?依照五戒乃至比丘戒的律制,並無素食的要求。不食魚肉,乃是大乘菩薩戒的規定,持五戒的不殺生,不得親自殺生,不得勸他或教他殺生,故自不得屠殺雞鴨魚蝦,如果買食已屠好的內類,不在五戒的禁忌之列。 當然,如能發心素食,那是更好了。素食是漢文系的大乘佛教的美德,素食乃是戒殺精神進一步的具體表現,故希望受了五戒的人,最好能夠茹素,否則自亦無妨。 轉載

淨界法師【惡口的果報】

淨界法師【惡口的果報】 按照蕅益大師說法,兩舌、綺語、妄言、惡口,得果報的力量最強大的就是惡口,尤其是在三寶的境界,要小心! 佛陀有一個弟子叫蜜勝比丘的公案。 佛在世的時候,佛陀有一天帶著弟子,要到一個大富長者的家去應供,這家看樣子是很遠。佛陀從僧團出發,帶諸弟子,拿著鉢,經過一個樹林子的時候,突然間從樹上跳下一隻很大的猴子。這只猴子看到佛陀,向佛陀頂禮。佛陀講了一句話,叫:「善哉善哉」。贊美這只猴子。 這猴子聽完以後,很感動,就伸手去接佛陀的鉢,佛陀慈悲,把這個鉢交給這只猴子。這猴子拿到鉢以後,就跑到樹上去,摘了很多蜂蜜來供養佛陀。佛陀喝了幾口以後,就把這些蜂蜜分給所有大眾師,大家都喝了幾口。 走了以後,這只猴子因為供養佛陀蜂蜜的因緣,沒多久就往生了。往生以後,他生長在一個大富長者的家庭。在古代的印度,小孩子出生,尤其是有錢人,他要卜卦,請所謂的道士來看相卜卦。這個道士一卜卦說:「喔,這個人有大福報喔,而且他的福報跟蜂蜜有關係。」所以就叫作蜜勝,就是蜂蜜的「蜜」,殊勝的「勝」,因為蜂蜜而得到殊勝的果報。

淨業行人的睡前三問

淨業行人的睡前三問 文字來源丨智圓法師《往生之路》 念死無常的一問雪峰禪師說: 一盞孤燈照夜台,上床脫了襪和鞋,三魂七魄夢中去,未委明朝來不來。這就是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無常的,今天晚上脫了腳上的鞋襪,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死在床上。所以,每晚臨睡時要這樣想:很多人都是沒得什麼病,在沈睡中就死去了。如果我今天晚上一氣上不來,在睡覺時死了怎麼辦? 這是很危險的。所以我的心一定要專注在祈禱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方面。 觀察自心的兩問另外,這時還要觀察自己的心。

【去寺院或法會立個牌位,是不是就能消除所有業障?】

【去寺院或法會立個牌位,是不是就能消除所有業障?】 恆傳法師:   問:師父你好,是不是我去寺院一次或是在寺院法會中立個牌位,我所有的業障都能消減?我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都能離開?   恆傳法師答:阿彌陀佛,總的來說,不一定,原因是每個人造的業大小不同,心態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不過有一點必須明白,十方三寶以威神力助緣,重要看自己如何做,這是很重要的。   你能來到寺院或是在寺院法會當中立牌位,你的冤親債主或是身上的眾生都會顯現,根據你們自己在法會當中的懺悔心、培植的功德福報、以及因緣的深淺,該離體的離體,該離開的離開,法會中法師會盡力盡責,盡自己的能力把法會做圓滿。 但每場法會法師佔百分之五十,你們也佔百分之五十,冤親債主能不能走,能走多少,不是全由法師定位,更要由你們是否真心懺悔自己,如若它們有意離開,且接受你們的懺悔,真心原諒你們,心提正念,剎那間罪即滅,得以離開。

宣化上人開示:修福和折福

宣化上人開示:修福和折福 怎麼叫修福的法?你處處要吃虧,不佔便宜;就是要利人,而不要利益自己。總要去幫助人,不要叫人幫助自己;你幫助人,幫助得時間久了,你自然就有福了。你看有的人,一點福報都沒有,如果有兩毛錢在他手裡,他不是生病,再不就出其他的禍患,這就是沒有福。為什麼沒有福呢?就因為不修福。 修福,不單是說幫助人是修福的地方,乃至於不妨礙人,不令其他人對自己不滿意。這在事上,在一切事的時候,令其他人都沒有不滿意的地方,要幫助人;在理上,就是在心裡面,也要不妨礙其他的人。你妨礙其他的人,你就會折福。「折」就是佈施,就是把你的福都捨出去了。說福捨出去,那也等於佈施。不錯,等於佈施;可是你捨出去你的福,對方也沒有接受到你佈施的福,這是兩無益處。 舉一個例子來講,好像我們出入,關這個門。這人人都是用功的人,在這兒或者參禪打坐,或者學習經典,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你出去,把這個門用力一甩,這個門「呯──」一響,令打坐的,心裡往起一蹦,想入定即刻也入不了了,被你這一聲響,把他就給震得出定了。那個學佛法的人,或者翻譯經典的,學得注目凝神;你這麼一甩門,門這麼樣一響,你把翻譯經典這個人的精神,也都給打散了。這個地方就是折福! 這是舉出一種,其餘的,凡是你對人有妨礙的,令人不滿意的,這都叫折福。 再舉出一個例子來講,好像你們都皈依三寶,拜我這麼一個愚痴的人做師父。怎麼說我這個人是愚痴呢?因為常常會生煩惱;一生煩惱,這就是愚痴的表現。怎麼會生煩惱呢?就因為或者你們某一個人不聽教。皈依的時候,你說依教奉行;皈依之後,你就是違教而不行──違背我所教的,而不遵從這個教化。你這拜師父做什麼?這我不是和你們開玩笑的,不是說和你們這兒來玩一玩哪!你想要學佛法,必須要認真去學習佛法,不是馬馬虎虎地,就可以學到佛法了。你看中國玄奘法師到印度去取經,受了千魔萬考,受了多少辛苦,才得到佛法!我們現在這很容易的,就有經聽,就可以學佛法,和大家共同研究佛法;若再不認真去學習,那真可以說是沒有德行、前生沒有善根。因為你不認真學習,令我這一個愚痴的師父,也就有了煩惱了。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