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淨空法師:【我開始布施也忍痛,大概二十年後才生歡喜心】

淨空法師:【我開始布施也忍痛,大概二十年後才生歡喜心】 我前半世物質生活非常艱苦,少年沒有福報,青年、壯年都沒有福報,前生確實沒修福,晚年有這一點福報,是學佛懂道理後才修。真有效,方法是章嘉大師教我的。開始布施也忍痛,不好受,慢慢就養成一種習慣,大概二十年後,布施才生歡喜心,一絲毫勉強都沒有。無始劫來慳貪習氣,好不容易把它磨平。 這也得力於韓(鍈)館長,館長看到人家供養,就問我要,馬上拿去,逼著我不能不放下,不能不布施,這是一個好的增上緣。如果他看到我有錢,不問我要,讓我愈攢愈多,貪心就增長了。有時候逆增上緣,好事情,不是壞事情。當時對他很不滿意,現在非常感恩,知道他替我做了好事,貪瞋痴慢從這個地方磨掉。 布施,尤其不計較回報,福報更大。希求果報,福報就變小,你的布施,得福,施與所得相等。施時完全沒有求果報的念頭,果報超過所施太多了。什麼道理?有心布施,果報有範圍,念頭是界限,所以福報有限。無心,沒有念頭布施,心量等虛空遍法界,福德不可思量。佛在大乘經,尤其《般若經》講得很多。 本文節錄自【太上感應篇】167集

廣欽老和尚傳奇一生介紹

廣欽老和尚傳奇一生介紹 廣欽老和尚(公元1892~1986年),閩籍僧。不識字,不食人間煙火,人稱「水果師」。綜其一生貧苦孤露,質樸艱辛,宿慧自萌,潛修百苦,禪淨雙成,大澈大悟。在台弘化近四十載,幽冥兩度,野類馴歸,更以禪悅為食,行不倒單。除雨天外,夜露坐,數十年如一日,教人總是一句「老實念佛」,在當時台灣緇素界中被譽為「現代的活佛」、「國之瑰寶」、「精神之導師」。 和尚德妙德莊嚴,法相慈祥,上至總統名士,下至販夫走卒,不論高官顯貴,富貧下賤之人都嚮往親近。信眾見之如見佛般感極而泣,不言而化,德被群倫,在當時台灣地區乃屬第一人。 和尚駐台,四海信眾麇集來會,信眾朝拜如流,數十萬眾朝山,更是蔚為稀有。和尚的法語廣流於台灣、香港、韓國、中國大陸、歐美等地,如林覺非居士所言:「放眼台灣,當時所謂的高僧,有幾位能如此?若非得道高僧,何能臻此。近代佛學泰斗楊仁山也言:「千餘年來,如六祖者,能有幾人」。 出家自度時期和尚27歲,賴高山亭的賴素姑引進,至泉州承天寺出家,由住持轉塵和尚收為沙彌,賜名「廣欽」。負責提水、種菜、劈柴、雜役。為眾盛飯,遇有飯粒落地,急俯撿食,人鄙之。和尚31歲時,求坐功急進,走火入魔,雙目失明,禮拜日月復明,夜可見物,成為陰陽眼。後淬勵十餘年,約在39歲證得了念佛三昧。但和尚在禪功方面仍未契入,急切地想離寺上山苦修,但須具足比丘身分才可以。於是禮寺中瑞奉法師為師,並行剃度,並於隔年前往莆田囊山慈壽寺受具足戒,和尚至此41歲才具比丘身。同年和尚備帶十餘斤米,四套衣物前往泉州府後清源山,覓一石洞潛修,上山前夕遇宏仁法師授法眼派之法牒並屬珍重流傳,和尚乃南嶽下第四十八代臨濟接法眼之傳人。和尚43歲時,打坐際忽似被人捧離,直沈墜地,右邊睪丸震破,久成一死肉。此年和尚帶的糧米已盡,為維持色身,遍嘗天地生成的樹子、嫩葉、山果,以致到台灣後仍維持這個特殊飲食,人稱「果菜師」。和尚潛修的山洞,本是老虎棲身之所,和尚為說三皈依,虎馴離去,並常率虎妻虎子到洞口玩耍。又一日,村民挑柴下山遇虎,驚怕擾嚷,和尚出洞,訓虎解危,師曰:「汝等不怕,虎不傷人,盡可下山」驅虎離去,此事傳遍,附近居民都稱和尚為「伏虎師」。和尚自從斷食人間煙火後,禪功猛進,曾一次入定超過三個月,鼻息已無,眾人以為圓寂,準備荼毘,幸轉塵方丈請弘一大師上山探視曰:「如是功行,我等所不能及,我若不來,公等恐鑄成大錯」,彈指三下,師出定。和尚自四十二歲山中潛修十三載,其禪功已臻無可說的自在,完成自度;思及諸佛菩薩以眾生為念,他自己立定志向說:長久住山上與獸為友,只不過是度自己,佛說自度後也要度眾生,在山上住一千年也是自度,度眾生必須到山下。因此結束住洞苦修,重返承天寺,時和尚54歲。 來台弘法初期 和尚五56歲(公元1947年)來到台灣,掛單基隆靈泉寺、最勝寺,後暫息新店日式空屋,並於台北市法華寺夜渡日本鬼魂。渡台前一年,遇林覺非居士(第二位在家弟子),即透露他與台灣有緣,要到台灣弘化的願力,他說:台灣佛教,數十年來,受日本人奴化教育迫害,及神教影響,神佛和混,正邪不分,早已變質。我緣結台灣,我將渡台,新興道場,廣度眾生,以我一身,為修佛範。輓回佛教狂瀾,重歸學佛正軌。 和尚最先隨後在新店建立廣明岩、日月洞、廣照寺。和尚得日月洞時,洞原無水,進住三日,泉水從石隙中流出,而對面田角泉窟自乾。而在山頂大石前搭一茅蓬自住時,有一大蟒夜來皈依。當時傳田(乞丐羅漢)隨侍。一日山下有一鄰長諸子,偶遇大蟒,率眾持棍欲撲殺之,師於山上聽喧嘩聲,急出告諸大眾:「蟒已皈依三寶,切莫殺害。」眾聞師言,遂各散去。師自移錫日月洞內,鮮有人知,三度大定後,方為世驚;又建廣照寺時,有猴子躍出林間,靜坐於和尚旁,和尚分食水果,頗有規矩,而猴子也常持野果及嫩葉供和尚。 和尚初抵台灣,人生地不熟,雖陸續建立道場,但屢遭魔難。抵台第一年,一名李姓教官,見和尚可欺,脅迫威制和尚,並以上乘指力工夫傷額出血;建立廣明岩時,當地人士及流氓常滋事威迫,迫不得已和尚只好率眾離開;日月洞亦數次遭搶;建廣照寺時,遭人誣控,師兩上公堂。獲不起訴。師回火山,監院傳雲業重嗜食如命,傳誠不聽師言,於師面前對施打傳雲,目無尊長,傳誠逐出師門,斷絶關係。又不肖弟子對師下毒,幸和尚功力深厚,初次使毒集中大腿,爆一小腫瘤,潰膿而出,數日無法舉步。第二次,又以類似硝酸液毒和尚,師半個月腹常搓摩不適,林覺非查覺,始道此事。 歷代高僧都是憑德性修持感動皇帝,受皇帝敕封,全國尊崇,和尚一生苦行著稱,福慧雙修,當時台總統蔣經國也皈依於和尚,事有不決便會請益。聽聞和尚圓寂,更囑書「大慈大悲」橫額送寺,以表追崇。當時和尚圓寂時,林則彬(蔣好友)向蔣總統上了一張簽呈,秘書長一看,不解地問:「這件事要報告總統嗎?」林先生說:「你去對總統說,他會知道的」總統一看簽呈,立刻說:「你們不曉得,這老和尚可是個菩薩啊!你趕快寫大慈大悲四個字送去」。

【佛教故事】貪執睡眠以待來日墮落

【佛教故事】貪執睡眠以待來日墮落 佛陀在舍衛國傳法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心智昏鈍不明,完全不能體會佛陀苦心的教導。他貪愛色身的快意舒適,每日飽食後即關起房門恣意睡眠,從不修行。 這一天,智慧深廣的佛陀忽然發現,這位懈怠懶惰的比丘的生命實際上只剩下七天的時間了!佛陀擔心他死去墮落三塗(又作三途、三塗惡道,即火塗、刀塗、血塗,義同三惡道之地獄、餓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諸惡業所引生之處),於是前往度化。 在房內的這個比丘渾然不知道佛陀的到來而依舊在酣睡。佛陀把他喚醒,呵斥道:「快起來!怎麼還在睡覺呢?你這樣的行為就好像是牛、馬身上的一隻寄生蟲,又像是螺、蚌、蠹蟲一樣,全然不知這個肉身是眾苦的根源,只知道貪圖身體的舒適而懈怠墮落。 這就如同有人身受重傷而遭遇危難,他卻依舊安逸睡眠而不尋求解脫之道。修行的人不能懶惰好眠,應當常常自警,時時刻刻念佛念法念僧,學習諸佛菩薩的行跡,努力精進修行。此外,還要常觀無常苦空,破除邪見、秉持正見。若能如此,千倍福報功德由此而生,永遠不會墮入三塗惡道!」 貪睡的比丘聽到佛陀的話語,如雷貫耳,驚坐而起,起身向佛陀頂禮膜拜。

你念佛念對了嗎?教你正確的念佛方法

你念佛念對了嗎?教你正確的念佛方法 文:妙蓮老和尚我們靈岩山寺不是觀想、觀像,更不強調實相念佛;就是守住本分,老老實實持名念佛。怎麼樣老實?發個至誠心,不亂打妄想;至誠心發不出來就發個慚愧心,以這二種心來精進念佛。從至誠心發出,口中念得朗朗爽爽,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心裡記數,記得毫不錯亂。一念是如此,百念、千念、萬念也是如此;今日是如此,明日是如此,乃至畢命為期也如此。臨終時必能蒙阿彌陀佛來接引,帶業往生西方。安住不退轉,直至一生成辦,度生自在。持名念佛固然要口念,但千萬不要忘了用心念。用什麼心?「今心」。 今者現在、此時此刻;當下這一秒是現在,到第二秒時,第一秒已過去了。鐘一秒秒很有規律的運轉著,我們的心也要如鐘滴答滴答一般,不斷保持著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念念無間。當下這句一念過就不再理會,心念緊隨下一句佛號;句句保住「今心」,念茲在茲,不思前、不想後,只把握當下,安住現在。時時安住就不空過,則道業時時增長,佛果圓成。經雲:「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最重要的還有「現在心不可得」。心既不可得,萬法亦了不可得,煩惱虛妄也無自性;故念佛時先保持現在心不動,則一切煩惱、妄想之心就沒有了。為什麼?實相無相,三心不可得;能如此正念作觀,即持名而入實相,則可直生上品蓮台!現在我們是持念佛名,那怎樣觀呢?觀就是觀照,也就是注意、集中心力;觀佛號就是指注意聽念佛的聲音,用耳根觀聽;如果口念著佛號心卻沒聽到,讓佛號跑掉沒收攝回來,這就是沒有觀照、觀聽。 念佛人將佛號音聲聽回來,這就是反聞觀音,此是用耳根修法;聲聲佛號聽回心中,此是憶佛念佛。聖號是彌陀佛,耳聞是觀世音,憶念是大勢至;如此念佛人是取西方三聖為所正觀境、正念法。念佛不管大聲念、中聲念、小聲念,抑或金剛念、默聲念都好,只貴於「念念淨念相繼」不可間斷!「金剛念」就是只有唇舌在念,你旁邊的人都聽不到;若唇舌都不動,只在心中念,這叫「默念」。默聲念雖是不出聲,但自己心中念得字字分明,也聽得明明白白,意中佛號仍觀得清清楚楚。如是念,心清淨,聲音分明,聽得法喜。如何知有用心念?即念每句佛號時,耳都聽得清清楚楚、心記得明明白白。 能聽清楚表示心在,否則一念忘了現在心,雖口念佛,耳未聽明,表心跑走了,雜亂心攻入也,此即「心不在焉,聽而不聞」;憨山大師也言:「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口不能離心,一離心即無功夫。心佛相依,藉口持念,耳聞,此乃用功之命脈處。佛家有「多散眾生數息觀」,每個眾生都是心散亂的,天南地北地亂想,這就離不開輪回六道;佛陀大慈悲,教我們不要亂想,斷絕凡心,回歸正念。怎樣回歸正念?數息是一種方法,但沒有佛功德力,還是念佛好。念佛怎樣念?平時你一面念還是一面天南地北地想,現在要叫它不要想;初步你聽念佛的聲音,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明明白白,心中念一句你知道一句,乃至百千萬句,句句你都清楚。照這個方法念,久之怎麼不得一心?如何不得三昧?「三昧」就是正定不邪思。 念佛可以用念珠念,也可以按手指來計。若用念珠就每念三聲佛號撥一粒念珠,你不要念一句撥一粒,這樣一粒粒撥過去很容易打妄想。我們用功念佛一定要用心念,用功這「功」字一定要「工」上加「力」才行;要發至誠心力,記得好好的。照這樣三聲撥一粒,再慢慢增到十聲一記,用此方法就能對治妄想了。妄想消滅就得念佛三昧。持名念佛當然重在心,但初發心的要重在身、重在口——身要禮佛、口要念佛。口念得清清爽爽,耳朵聽得明明白白,再加上心在記數,這樣就是身、口、意三業同時用功。如此日積月累,罪業清淨了、功夫相應了,福慧就來臨;到那時你對一切人事自然應付如儀、得心應手,對任何人不起分別心,不憎不愛、沒有是非,過著最自在、最安樂的人生。學佛的人,此生就快樂,將來還更好呢!(轉載)

好好修福,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看看有福報的人和沒福報的人有何差別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真的! 

好好修福,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看看有福報的人和沒福報的人有何差別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真的!  當人現有的福分超過所能承受的福分時,一點小事也會鎮不住,也就是會產生抑鬱、自殺、憂愁、鬥諍、煩躁、悲傷、絕望、怨恨、指責等情緒。 即使擁有很多很富有,也感受不到快樂。福報不足的人,好比一鍋湯,遇到些許小困難,就像一碗污水倒入一鍋湯,整鍋湯都壞了。 福報大的人,好比大海,一江污水流進大海,海不會被一江水轉污,相反能把它轉清,讓自己更強大,納百川而成百谷王。 徹底消除一切問題的方法,就是增長福報。 比如: 在外吃飯不方便,不用抱怨吃肉的餐館多,吃素的餐館少,是因為自己的福報不夠!福報夠了,想怎麼吃自然就有。 參加一些世俗的肉菜宴席,不用懷疑,也是自己的業障才會被邀請參與其中,因為裡面的種種肉,都或多或少都曾經與我們有緣,或是我們往世的親友,所以建議為參加宴席的所有眾生回向。 想買房而買不到的人,不用抱怨房價高,或種種不公平,是自己的福報不夠!不用抱怨菜價貴,不用抱怨即使素菜也有種種農藥或轉基因之類的,福報夠了,天天吃有機綠色素菜都沒問題! 生活在城市,每天「享受」污染的空氣,擁堵的車流,不用抱怨,也是自己的業障,福報不夠生活在愜意的環境中!想升職而無法如願,不用抱怨別人有後台或種種不公,是自己的福報不夠! 買股票會虧或遲遲不漲,不要抱怨機構或種種不公平,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業障,沒有福報。否則應該買什麼漲什麼! 想修行而沒有好的、清淨的環境,不用抱怨,看著是我們的業障,還沒有福報享受更好的修行條件。 不用抱怨事業不順、家庭不合,等等等等…… 如果業障夠小,福報夠大,你就應該是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福報升上去了,生活自然會好,自己的想法、愛好、追求也會跟著改變。 福報在哪個層次,心量就在哪個層次,追求就在哪個層次。 沒有福報而說自己心量大,那是吹牛的。 福報不夠,就會鎮不住人、事、物,比如鎮不住上司,鎮不住下屬,鎮不住配偶,鎮不住考試,鎮不住姻緣,鎮不住工作,匯聚不了人氣……於是產生種種問題。 打個比喻:把福報提升上去,自己就像一顆大星球。小星球根本轉不動你,而且你可以轉小星球。小星球就是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 不順就是沒有那麼大的福報,把這個不順鎮得住,壓得下去,有福壓眾惡。 開個小店,生意很好,福報鎮得住。 小店做大了,小夥計都不聽話了,客人也少了,不順的麻煩多了,這是福報不夠這麼大,鎮不住了。 做上司,下屬都不聽話,福報鎮不住。 做下屬,上司隨意指責你看你不順眼,你的福報比他差距太大,失了平衡。 喜歡一個對象,他老給你冷臉,你壓抑,覺得不平等。 他的福報比你大,所以是他轉你,你圍繞他轉。 我們都知道大星球引力大,轉得小星球都跑來旋繞,福報就是這個引力。 修行更加需要福報 不僅世間需要福報,出世間更加需要福報。比如一個人出家,需要靠更大的福報,不是想剃就剃:「上師,您給我剪一下吧,我要出家。」哪有那麼簡單? 不懺悔,也不積累福報,一個地地道道的俗人,想一下子變成「金光閃閃」的比丘、比丘尼,哪有這麼容易?按漢地的規矩,要出家,就要乾粗活,服務僧眾;就算出了家,也要為常住做事,培福報。 藏地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人出家以後,依止上師。上師讓他為僧眾印經,並說:「有福報就會有智慧,你從現在開始培福報。」 於是他每天用印經板刻印經書(那時候沒有油印機、復印機,靠的是印經板手工勞作),從早到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印,一直印了幾十年。但有一天,他突然厭煩了。心想:上師是不是說錯了? 為什麼我積累福報這麼久,但還沒有開智慧,還是這麼笨呢?不如我請文殊菩薩作個證明吧。 於是他說道:「文殊菩薩啊,上師說‘只有積累福報才能開智慧’,現在我要把印經板扔到空中,如果它掉下來,就說明上師說錯了; 如果不掉下來,那上師就是對的(他只是找個藉口而已,自己也知道百分之百會掉下來)。」說完以後,將板子扔了上去。 但等了一會兒,板子竟然沒掉下來!他抬眼一看,文殊菩薩顯現在空中,接住了那塊印經板。菩薩說:「不要對上師生邪見,你的上師說得完全正確。你要繼續為僧眾發心,以後會開智慧的。」 他又驚又喜,愣愣地站在那裡。長期印經的福德現前了,就像無著見到彌勒一樣,他見到了文殊菩薩。從此以後,他對上師再也不生邪見了,只有信心和感恩。他依然天天印經,最終也開啓了智慧。 所以,福德是非常重要的,而供曼茶羅的目的也在於此。 有些人修加行是另有原因,「不修就聽不成密法了」、「別人都修,我不修不好意思」……其實這些想法是不合理的。 還有人說:「您不是說,在規定時間里完成五加行可以得蓮師像嗎,我現在一直在努力,就是為了得蓮師像。」 蓮師像固然殊勝,但以「得到什麼」的目標而修,效果不會好。剛才的發願也是,如果有壓力,「反正堪布說了,那就發願吧」,勉強舉了手,然後每天修的時候痛苦一番,這樣也沒有必要。 修行應該是自覺自願的。不管是哪個修法,瞭解它的功德以後,修一輩子都可以。 像這個供曼茶羅,有的人已經修過多次了,但再修一次也好,為什麼呢?因為修這個法,一方面是積累資糧,一方面也是懺悔,有遣除違緣的作用。 藏地有種說法:「一福壓百禍。」有了福德,便能遣除一切違緣。 下面講一則公案:近代有位圓照比丘尼,是中國三大比丘尼之一,90歲時圓寂。年輕時,她曾依止過貢嘎上師。 在依止過程中,她對「金剛橛」很有信心。為了以後閉關時可以自護,她向上師求這個法。上師說:「金剛橛是很好,但對你來說,最主要的還是供曼茶羅。 所謂‘一福壓百禍’,你的福德增上以後,可以遣除一切道障。」不過,她一方面擔心,怕女身修行違緣多,一方面對金剛橛信心強烈,所以一再請求。 後來上師也勉強傳了。得法以後,她精進修持,還修出了一些感應:她可以將金剛橛插進石頭裡;插到水里,也不會倒下去……見有如此威力,她不怕了,離開上師到終南山閉關去了。 修了很長時間以後,突然有一天在她打坐時,對面山上有一塊磐石崩落下來,正好朝她壓了過來。 在接近她的一剎那,她趕緊拿起金剛橛,朝它一指,磐石當下裂成兩半,從兩邊滾走了。 這時她很慶幸,覺得幸虧修了金剛橛。但是不久,她在走路時卻摔了一跤,手臂斷了。 當時大雪封山,看不見任何人影。不過幸好遇到一個上山採藥的老人,給她治好了。 經過這些挫折,她終於明白:「上師說得對,‘一福壓百禍’,金剛橛雖然殊勝,但如果當初聽上師的話,多供曼茶羅,這些違緣根本就不會出現。」 從此之後,她非常精進地供曼茶羅。而且,在她的開示中,也常常強調福德的重要性,讓人多供曼茶羅。這是真實的歷史,很有說服力。 因此,大家若想保證以後的修行順暢,一定要多供曼茶羅。而且最好將曼茶盤帶在身邊,就像阿底峽尊者那樣,隨身帶一個曼茶盤, 遇到戒律上稍有違犯,或者起了不好的心念,就立即停下來供曼茶羅,一邊懺悔,一邊積累資糧。 當生命中福報枯竭的症兆顯現時,更加應該努力的上供下施,供養僧寶,多多放生。 轉載

綠豆蘿蔔丸子 

綠豆蘿蔔丸子  原料:胡蘿蔔750g,綠豆粉70g,麵粉50g,五香粉、花椒粉、食鹽、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胡蘿蔔去皮擦成絲,加入花椒粉、五香粉、食鹽、綠豆粉、麵粉、適量清水,攪拌均勻,靜止10分鐘。 2、取一小塊,團成直徑大約2厘米的丸子。 3、炒鍋燒熱油,油溫五六成熱,下入丸子,炸至定型,熟透撈出。 4、油溫升至八成熱放入炸過的丸子,炸至金黃色即可撈出。 小貼士: 1、油溫不要太熱,不然會炸焦,那樣會裡面生外面焦糊,口感也不好。 2、綠豆粉和麵粉不要多放,放多了麵粉,炸出來的就不是蘿蔔丸子,而是麵糰了。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