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受 歡 迎

【在這世間要多念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什麼原因呢?】

【在這世間要多念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什麼原因呢?】 夢參老和尚開示:   因為這兩位菩薩專門發心在娑婆世界利益眾生的,他發的這個願,那我們求他,正是他滿他的願,他滿他的願,我們求他加持。   就像我們,你害了病了,你到醫院看病。說你求救濟,求救濟你得到慈善會去。說你搞交通的,不是民政,你找錯科了,所以你好哪一門找哪一門。   有些菩薩他沒發這個願,他跟你也沒有緣,你求他當然不靈了,為什麼多念觀世音呢?觀世音發了這個願,你求他,他有這個願,而你有這個希求,他的願和你的願想結合了,不是佛菩薩都能滿你的願。   為什麼我們經常念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他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念阿彌陀佛那是釋迦牟尼佛介紹來的,阿彌陀佛發願度十方眾生;那怎麼不念不動如來呀?不動如來從來就不動,他沒發這個願,你念等於白念,他不動,明白這個道理嗎?

今天在這個世間,善人少,不善人多

今天在這個世間,善人少,不善人多 淨空法師慈悲開示 《了凡四訓》裡面講得太清楚、太明白了,人生在這個世間,「一飲一啄」確實是命中注定的,「莫非前定」。誰給你注定的?是你自己過去生中所修的。你修善因必定得善果,你造作惡業決定受惡報。善人何以常常得謗,何以常常被人陷害?善人、道德之人,他也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己雖然修養道德,有意無意得罪人,得罪人就跟人家結怨了。你想做好事,你這些冤親債主他可要找你麻煩,他為什麼不障礙別人,偏偏障礙你?我們要覺悟。所以世出世間大聖大賢常常教導我們、警策我們,不要跟人結惡緣,尤其不要跟惡人結惡緣,為什麼?跟惡人結惡緣必定招來報復。與善人結惡緣沒有關係,善人一笑了之,沒有把他放在心上,所以可以得罪君子,不可以得罪小人。 在中國歷史上郭子儀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在歷史上看到這個故事,實在是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郭子儀對於心術不正的小人,縱然他的地位很卑微,他那個時候已經封王,這些小人來見他,他一定見,而且一定坐得很端莊,穿上禮服來接見。有很多人覺得奇怪,「許許多多達官貴人來見你,你都很隨便,為什麼這些小職員來見你,你這樣的嚴肅?」他就說,「這些人心術不正又很聰明、又很會巴結,不能得罪,將來萬一他做了大官,他得了志,我們得罪他,他懷恨在心會報復。」他的話後來果然應驗,擅長於巴結的這些人,很容易討得主子的歡心,凡是得罪他的人,他得志的時候都不會有好結果,有仇必報。郭子儀一生能夠平平安安度過,他有他一套學問見識在,很值得我們學習。 今天在這個世間,善人少,不善人多,要不是有深厚善根的人,處在這個環境裡面,必定也會受不善人的影響,他那個善心會打折扣。古人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周邊常常往來的人,常常接近的人,不善的人多,他的善根不是十分深厚,總不免受環境的影響。於是他的善心善行下降,自私自利、好名好利這個念頭會上升,道德不知不覺墜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於是乎就不免要做錯事,不免要遭受不善的果報,這個事情常常有。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你不難發現,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如何在自己一生當中不得罪人,這個話從前李老師跟我們說過很多遍,常常教導我們,我們聽得耳熟。 所以對人,特別是對惡人,真誠的恭敬,不是假裝的。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禮敬諸佛」,只有他這教的榜樣好,對惡人恭敬不贊嘆,就這一點,對惡人跟對善人跟對佛菩薩無二無別。對善人善行有贊嘆,對惡人惡行不贊嘆。但是你要記住,這個惡人如果有一些善行,我們特別贊嘆他的善行,對他做惡的,一字不要提,這是「為彼闡明眾智道」。這就是用一切功德法去幫助他,讓他在長時間裡面,他會覺悟到,會省悟到。他周邊所接觸的某人,「你看看見到我作惡,他一字不提,若無其事;我做了一點好事,他都在贊嘆、都在宣揚。」時間久了他會覺悟、他會體會到,這樣勸他回頭。還有一些人到臨終的時候才覺悟到,這一生當中哪個人是真正好人,真心對我;哪些人是虛情假意,他明白了,他心裡生懺悔心。如果這時候遇到善知識,善知識能夠教他念佛求生淨土,一樣能往生。我們不能不曉得這個道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四六二卷)200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462

印光大師: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還要殊勝

印光大師: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還要殊勝 某皈依弟子經常到寺院,請經書回去送人結緣。這一天他又來了,印光大師叫住他:「你有這份心很好,請佛書送人的確是件好事,但有一件事,比請書送人更為要緊。」弟子不解地看著大師,還能有什麼呀?大師語重心長地說:「你要教育好你的兒女!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還要殊勝。現在世道不好,人心險惡,都是大家沒有教好子女。你可不要忙來忙去,惟獨疏忽了教育子女!許多人生不出孩子求菩薩,一旦喜得貴子,只顧百般寵愛,把孩子養成一個廢物。溺愛子女,害處超過殺子女,殺了不過一死而已,沒有家教的孩子,造作惡業,最終墮三惡道,這種痛苦比起一死,可要嚴重千萬倍。」然而不少人認為,自己愛孩子出於天性,大師就說:「既然世人愛子女的愛病,根本斷不了,乾脆就以此愛作為原動力,要使子女在世做個正人君子,身後往生淨土,這愛就是以世間凡情,成就出世間聖果。」 大師還說:「學佛之人,必須盡好自己的本分,其中又以父母的職責最為難盡,很多人溺愛孩子而不注重教育。兒童從小就要告訴他因果報應以及做人的道理,養成好習慣。不然,很容易養成壞品質,輕則忤逆不孝,重則殺父殺母,這些從根本上說,是父母對孩子從小管教不嚴。世間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善教兒女;世間最大的罪過,莫過於不教兒女。人人善教兒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不教兒女,天下必定大亂。所謂天下不治,匹夫有責。」 轉載

(三)【地藏菩薩的道場】文殊法師講述

(三)【地藏菩薩的道場】文殊法師講述 地藏菩薩,雖然誓願弘深,以十方諸佛國土,作為自己成熟眾生的國土,分身塵剎,利樂有情。但其示現於中國的道場,則在安徽省,青陽縣西南的九華山。九華山,原名九子山,因此山巖頂,如九子團聚之概。自唐代詩人李太白詩云:「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之後,便改名為九華山。九華山中,有九十九峰,其中十王峰最高,海拔一千二百四十多米,其除諸峰羅列,怪石峭壁,蒼翠崢嶸。山中有五溪山色,蓮峰雲海,舒潭印月,碧桃瀑布,東崖宴坐,平崗積雪,天台曉日,化城晚鐘,九子泉聲,天桂仙棕等十境,尤其引人入勝。山中寺院百餘座,其中最著名的是祇園寺,百歲宮,甘露寺,東岩寺等四大叢林。皆以化城寺為中心。化城寺在化城峰上,是唐代諸葛節等為金地藏改建。 傳記,唐代有新羅國(即今朝鮮)王子,名金喬覺,二十歲出家,法名地藏比丘。於唐貞觀四年,攜其愛犬——善聽,航海來中國參學,到九華山,棲止山中。後有邑民諸葛節等上山,見其孤坐石室,以白土和米為食,敬其苦行,發心護法,為建寺院,令其安心辦道。後刺吏張岩,奏知朝庭,改名為化城寺。 據說當年九華山地主之權,是當地富豪閔閣老公公所有。建寺時,曾請閔閣老送地,閔老個性樂善好施,且對地藏比丘,非常信敬,問要地多少?地藏答:「謹要一袈裟之地足矣。」閔老認為一袈裟之地,所佔幾何?於是慷慨答允。誰知地藏比丘,撇開袈裟,竟蓋盡九華山峰,閔老見地藏比丘有此神通,驚喜不已,即將九華山地,全部送出,發願為地藏比丘護法;並命兒子,隨地藏菩薩出家。後新羅國很多人前來親近學道,道糧不夠時,煮飯常滲拌觀音土(細白如粉之泥土),可見當時寺眾,生活的清苦,新羅國王,聞知地藏比丘,率眾在九華山苦修,時遣派人送糧食來供養。 地藏菩薩在九華山,住七十五年,至唐開元廿六年七月卅日涅槃,世壽九十九。圓寂後,肉身坐於缸內,三年後開缸,顏面如生。後人為建肉身寶殿,又名肉身塔。咸豐七年,與化城寺同遭火災,但肉身無損。同治時重修之肉身寶殿,金碧輝煌,十分雄偉,終年燈光長明,象徵菩薩威德光明,恆照幽冥世界,救拔眾生無明暗閉之苦。因當年的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所以九華山,成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亦是中國四大名山之一。 轉載

《以清淨心、恭敬心拜佛》

《以清淨心、恭敬心拜佛》 感恩淨空法師開示: 每天拜佛一百拜,永不中斷,拜上一年,你決定健康長壽,百病不生 。 身無邪行 ,最好多拜佛,拜佛的功德很大,效果非常殊勝 。如果每天拜一百拜,永不中斷,拜上一年,你決定健康長壽、身體柔軟、百病不生 。以清淨心、恭敬心拜佛,拜時沒有一個妄念,這樣自自然然感應道交,有求必應 。 拜佛時,每個動作都合乎威儀,全身運動都達到了。我出家前,懺雲法師只教我拜佛,每天早課拜三百拜,晚課拜三百拜,中午,午後繞佛、念佛、經行半小時,再拜兩百拜,每天八百拜,對自己身心修養非常好,拜佛消業障、開智慧 。曬蠟燭的法師,是拜佛三年開悟的 。心誠就通了。 我們之所以不能開悟,是不通 。他是用拜佛的方法打通了。中年以上,每天至少要拜三百拜 。拜佛裡有運動、有強身,修定又修慧 。拜佛的人,心是清淨的,身是運動的 。 不要怕流汗,流汗好,身體裡的毒素髒東西才能排出去 。排出去,就不會生病 。特別是關節炎、風濕病,是尿毒排不出去,積在關節裡發炎的 。 轉載貼文

《一句佛號念到底,煩惱自然沒有了,業障自然沒有了》

《一句佛號念到底,煩惱自然沒有了,業障自然沒有了》 感恩淨空法師開示: 古人教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覺明妙行菩薩說的。少說話,多念佛,這一句佛,你天天在修福,修大福的福田,種大福報!為什麼不幹?雜心閒話,把時間都浪費掉了。看世間人平等,個個都是阿彌陀佛,就不要再分別了,分別心全是錯誤的,都是在修罪業,不是在修福報。佛門有很多修其他法門的,不念佛的,那就講,他對淨宗不認識,對阿彌陀佛不認識。他要真正認識,知道這個念佛是最大的福報,我相信,他什麼都放下,一心專念了。契入念佛的境界裡頭,真的法喜充滿,你自己能覺察得到,你的煩惱輕了,你的業障少了。這句佛號的功德,可以幫我們斷煩惱,消業障。我沒有求斷煩惱,也沒有求消業障,不要求,一句佛號念到底,煩惱自然沒有了,業障自然沒有了。心淨則佛土淨,決定往生的道理就在此地。我們要不常常學經教,不常聽經,怎麼會懂?想想世尊當年在世辛辛苦苦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無非就是把這樁事情講清楚、講明白,讓我們大家相信,認真去修福,認真修福就是認真念佛。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二八集)2012/9/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28

佛學文章

素食

【素味食堂】麵腸炒酸菜

【素味食堂】白菜獅子頭

【素味食堂】何首烏湯

【素味食堂】麵輪滷筍乾

【素味食堂】蘿蔔油豆腐湯

【素味食堂】麻醬小黃瓜絲

芝麻酱拌菠菜

🏮春節零嘴🏮#太妃核桃

五香烤麸(少油版)

易經占卜

紫微斗數排命盤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孚佑帝君 大洞真經

巽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恆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井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蠱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大過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升卦的基本運勢與卦義

好文分享

近期文章